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城市規劃委員會會議安排

城市規劃委員會本年度第十四次平常全體會議將於11月27日(星期四)下午3時舉行,討論9份規劃條件圖草案。會議的召集書、議程及公開的會議資料於明(21)日上載至委員會網頁(http://www.cpu.gov.mo)。公眾可於明(21)日至11月26日報名旁聽。
會上討論的9份規劃條件圖草案分別是計單奴街41號-路環;位於鄰近菜園路之土地(TN21)-氹仔;盧廉若馬路921-931號-氹仔;安樂街9-11號-氹仔;木鐸街13號-氹仔;位於鄰近施督憲正街之土地-氹仔;河邊新街19A-21號及陳樂巷1-1A號-澳門;沙欄仔街18號及蛋巷7號-澳門;惠愛街116號-澳門。
根據法例規定,會議公開部分開放予公眾旁聽。會議轉播室設於馬交石炮台馬路33號5樓多功能廳,有意參與者需於會議舉行前提早最少1天報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報名可以電話(8590 3800)、傳真(2852 4144)或電郵(info@cpu.gov.mo)登記姓名及聯絡電話留座,集體登記留座將不被接納。基於環保考慮,旁聽現場不提供會議資料紙本,以及下載或影印服務。


登峰‧人生分享會周六舉行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將於本週六在大學生中心舉辦"登峰‧人生分享會",邀請創出本澳登上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紀錄的成員之一鄭智明分享成功攀登高峰的喜悅和經驗,歡迎有興趣的大學生及市民踴躍報名參加。 "登峰‧人生分享會"將於本週六下午三時半至五時在大學生中心(地址:荷蘭園大馬路68-B號華昌大廈地下B座,即盧廉若公園巴士站對面)舉行。屆時青年圓夢協會副理事長、本澳首兩位成功登上海拔達6,119公尺的喜馬拉雅山脈羅布切東峰的澳門人之一鄭智明應邀出席,細說其如何透過努力,將攀登高峰的夢想付諸實踐,以及分享成功登上高峰的喜悅和經驗,以至近年來走訪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經歷。 分享會設有互動環節,歡迎有興趣參加的人士登入澳門大專學生部落網頁(http://studentblog.gaes.gov.mo/)查閱詳情和報名。如有查詢,請致電8396-9243與高教辦葉先生聯絡。


經營採用長期演進技術(4G)的公共地面流動電信網絡及提供相關的公用地面流動電信服務牌照的公開招標之開啟標書程序

為了推動本澳先進通訊技術的應用及本澳電信業的發展,以及為滿足本地及跨域用戶對高速數據服務的需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計劃發出經營採用長期演進技術(俗稱4G)的公共地面流動電信網絡及提供相關的公用地面流動電信服務牌照。因此,於2014年9月15日第37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一組內刊登了第40/2014號行政命令,該行政命令核准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經營採用長期演進技術的公共地面流動電信網絡及提供相關的公用地面流動電信服務牌照的公開招標的特定規章。 根據上述特定規章的規定,是項公開招標的標書遞交期限已於2014年11月18日下午5時結束,電信管理局共收到了六份標書,並於2014年11月19日下午3時由競投委員會及在檢察院代表列席下進行了開啟標書的程序。經檢查所遞交的要件後,被接納的投標人共六間(名單見附表)。隨後的評標工作將根據上述特定規章的規定進行。


行政長官與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陳麗華會面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9)日與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陳麗華會面,就澳門文化事業的發展交換意見。
陳麗華是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該館特別來澳舉辦老北京城紫檀雕刻展,展出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的兩大主題作品"天壇祈年殿"及"永定門",以慶賀澳門回歸15周年。
行政長官出席有關展覽前與陳麗華會面,感謝她安排兩大紫檀雕刻作品在澳展出,體現對澳門特區的支持;又感謝中國紫檀博物館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贈送一尊樟木彌勒佛像。不論展覽和贈品均對特區回歸15周年具有極大意義。他又表示,有時間將到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參觀,學習文化項目的發展經驗。
陳麗華表示,澳門特區回歸15年以來,社會發展繁榮穩定,經濟持續向好,全賴特區政府的有效管理。她表示,全力支持澳門特區的文化發展,希望日後在澳門能有更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合作。
參加會面的還包括行政會秘書長柯嵐、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馮少榮、《中國日報》社長朱靈及承辦雕刻展的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


消防局聯合澳門石油業商會舉辦“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程”

消防局於2014年11月19日,在機場模擬訓練中心聯合澳門石油業商會為其會員舉辦了一場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程,共有40人參與。 消防局自2006年開始與澳門石油業商會合作,每年定期為業界員工開辦防火安全知識培訓課程。有關課程內容主要有:燃燒的理論、常見火警危機、發生時的應變措施及逃生技巧,如何正確操作和安全使用滅火筒、以及使用滅火筒撲滅火警等。 課程期間消防局代表向各商會代表給予"出席證書",雙方表示將繼續加強合作並繼續舉辦同課程,共同促進澳門石油業的消防安全,營造良好的安全工作環境。


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發佈會暨宣傳日 “VIVA仔天際啓航”全城共慶

文化局將於本周日(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二時假望德堂區仁慈堂婆仔屋特別策劃"《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VIVA仔天際啓航新聞發佈會",並舉行"VIVA仔天際啓航"儀式,現場將首播今屆大巡遊宣傳片,介紹本屆主題故事,同場更準備了多項精彩活動,設有主題糖果區、拍照區及展出去年攝影比賽得獎作品的展覽,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參加,感染歡樂氣息。 今屆大巡遊故事圍繞VIVA仔與神秘外星朋友的相識相助,影片中神秘的外星朋友將走遍澳門歷史城區,尋找拯救故鄉的方法,故事驚險刺激教人期待。為向更多市民大眾推廣今屆活動,主辦單位特於發佈會現場設有主題糖果區,向市民免費派發造型極富巡遊特色的糖果甜點;同時設有拍照區,市民可挑選各有趣生動的及道具,以大巡遊主題特色相框進行即影即有拍攝,趣味滿分;現場更設有去年攝影比賽得獎作品的展覽,展出多幅大巡遊的精彩照片,並由工作人員派發本屆大巡遊宣傳資訊,歡迎市民來臨參與。 作為慶祝澳門回歸最大型的戶外嘉年華活動,《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自二零一一年舉辦以來贏盡口碑,每年都有數十個本地及海內外藝團為觀眾落力獻技,盛況空前。主辦單位組織優秀本地藝團走出海外,向世界展示本澳文化特色。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眾諮詢會 本周六日澳門博物館舉行

為廣泛聽取公眾的意見,集思廣益,《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舉行公眾諮詢會,向巿民大眾諮詢及講解文本內容。首兩場的諮詢會已於日前(十月二十五日及十月二十六日)順利舉行,第三場及第四場公眾諮詢會將於本周六(十一月二十二日)及周日(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三時在澳門博物館進行,周日場次將設葡文即時傳譯。 本周的諮詢會上,除介紹《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的內容及聽取市民的相關意見外,文化局局長吳衛鳴還將分別主講文化講座《十九世紀繪畫中的澳門歷史城區》及《從古地圖看澳門歷史城區》,以加深市民對歷史城區的認識。歡迎巿民前往參與,踴躍發表意見。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是為進一步落實《文化遺產保護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而編製,以完善制度建設,確保透過特定的措施,對"澳門歷史城區"持續發揮保護及管理的作用。為期六十日的公開諮詢期已展開,至十二月八日結束。較早前諮詢內容展板已到塔石廣場、司打口休憩區及白鴿巢公園展示,巡迴展覽最後一站在三盞燈圓形前地,巿民可把握時間於即日起到場參觀。 《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開諮詢的詳情可參閱諮詢文本,文本可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塔石藝文館、文化局轄下的公共圖書館、政府資訊中心及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索取,或於www.macauheritage.net/survey/manage2014下載。市民可於十二月八日前填寫文本後頁的意見收集表,以郵寄(澳門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電郵(mpopinion@icm.gov.mo)或傳真(二八三六六八三六)方式提交,亦可於上述網址內填寫意見表,發表寶貴意見。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文化局二八三六六八六六查詢。 (* 請參閱附件!)


《澳門葡語作家肖像展》 展期至周日

由文化局主辦,澳門葡人之家協會協辦、展現本澳葡語作家風采的"澳門葡語作家肖像展"現正於南灣舊法院大樓舉行,展期至本周日(十一月二十三日),有興趣的市民不容錯過。 為保存澳門的文學作品和珍貴史料,承傳和發揚澳門中葡文學,文化局去年以中文作者為對象,舉辦了《文學的形象 ── 澳門寫作人攝影肖像展‧2013》。本年文化局與澳門葡人之家協會合作舉辦《澳門葡語作家肖像展》,並以"在世作家、澳門為寫作題材或背景"為標準,邀請著名攝影師安千民先生為三十四位葡語作家拍攝肖像。這些作家均各有所長,為澳門中葡文學作出貢獻。文化局希望透過是次展覽,展現本澳葡語作家的風采,增進市民對葡語作家的認識,同時亦為籌辦澳門文學館建立基礎,推動本澳葡語文學文物和作品的徵集。 展覽現於南灣舊法院舉行,開放時間由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免費入場。《澳門葡語作家肖像展》場刊每本澳門幣八十元,於展覽期間以優惠價澳門幣五十五元發售,歡迎有興趣的市民臨參觀購買。


衛生局接獲2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11月19日)接獲1間托兒所及1間幼稚園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分別是位於氹仔布拉干薩街的童真托兒所B2班和新口岸聖德倫街的同善堂中學附屬幼稚園K1A班,共涉及13名幼童,9男4女,年齡為2至3歲,於11月13日及14日開始出現腸病毒感染徵狀。所有患童病情較輕,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兩所機構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並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沙特阿拉伯新增1宗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

根據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最新通告,證實沙特阿拉伯新增1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據資料指出,患者為84歲女性,居於阿爾卡市(Al Kharj),患有其他疾病,現病情危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截至11月7日,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909例,其中至少331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黎巴嫩和伊朗;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荷蘭、亞爾及利亞、奧地利及土耳其均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