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行政長官崔世安會見公務專業人員協會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5)日在政府總部會見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會員大會主席陶永強及理事長官世海一行,就未來公務員制度改革,以及公務員薪酬調整執行情況等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會面上表示,政府持續聽到社會意見,希望對公共行政和公務員制度進行改革,未來一年,政府將着力對公務員制度及系統改革進行研究,爭取盡快啟動相關工作。他表示,希望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今後多向政府給予意見,繼續支持政府的工作。 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會員大會主席陶永強表示,協會踏入25周年,會員非常感謝行政長官和政府支持該會的會務。理事長官世海指出,協會認同政府和行政長官的施政,應該以關注民生為首要任務。他們認為,政府未來應創新行政改革,公務員制度是公共行政的一部份。為此,協會向政府提出六點建議,包括加強對公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成立澳門特區政府行政學院;完善領導和主管委任制、問責制,引入官員選拔競制機制;完善公務員薪酬制度,盡快提升基層公務員待遇;完善公務人員中央招聘和管理制度;建立政府與公務員團體的夥伴關係;加快專業認證制度立法。 會面期間,行政長官關注到公務員薪酬調整的執行情況,他表示,多個公務員團體及公務員意見反映,希望公務員調整薪俸時,可以由該年的1月1日起執行。行政長官指出,倘公務人員薪酬評議會建議調整薪酬,並於年度施政報告前向政府提交建議,相信政府可以爭取把調薪方案納入來年政府預算中,並於1月1日起同步執行。 參加會面的包括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澳門公務專業人員協會監事長尤肖其。


行政長官崔世安會見澳門公職人員協會代表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5)日下午在政府總部會見澳門公職人員協會一行,希望該會提出對公務員制度改革的意見,並強調政府一直關注基層公務員的生活和工作問題。 行政長官表示,就明年改革公務員系統及相關制度,正收集公務員團體的意見,特區政府對此會認真、審慎研究,以作爲政府相關政策改革的依據。期望明年可以啓動工作,謀劃出改革藍圖。 對於基層公務員的生活及工作問題,他強調,政府願意盡力支持。在目前具有一定的儲備制度下,希望可以有系統地為基層公務員提供支援。倘制度的改革涉及法律法規的修改,政府會詳細分析。 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會員大會主席姍桃絲代表該會支持相關改革,他們將收集會員意見並探討以什麽模式進行改革。她又指出,近年政府流失不少公務員,建議要穩定公務員隊伍,包括明年研究回復退休金制度,考慮興建公務員及紀律部隊宿舍;又建議明年調整薪酬。 理事會主席高天賜亦支持行政長官提出的改革方向。並且就調升公務員退休金、本澳房屋問題、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社會民生事務提出意見。 會面中,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與該會就公務員調整薪酬的制度和方式進行討論,主要是希望薪酬調整能更好惠及基層公務員。 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理事會副主席梁榮仔參加會見。


《科研及科普儀器設備特別資助計劃》之科普申請延期至9月30日

考慮到8月份為學校假期,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推出之《科研及科普儀器設備特別資助計劃》的科普儀器設備申請期將延至9月30日截止申請。
本計劃採用電子方式申請,各校可委派多名代表,申請者必須先親臨科技基金(地址:宋玉生廣場411-417號皇朝廣場九樓)辦理實名登記及申領ePass帳戶、安全電子郵箱帳戶,其後於申請期內登入網上系統辦理申請,申請學校校長須簽署申請書,大專院校校長必須使用由郵政局發出的合格電子證書簽署申請,各校校長可授權予學校其他代表簽署。如有疑問,可致電2878 8777,與專項小組聯絡。 科研設備: 申請期 2014年6月1日至11月30日 每份申請金額 澳門幣20萬至2000萬 對象 本澳高等院校 科普設備: 申請期 2014年6月1日至9月30日 每份申請金額 澳門幣1萬至20萬 對象 本澳中、小學


衛生局稱一直緊密跟進跳橋事件中3名精神病患者的病情

就今日(8月5日)有3名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本地男女,懷疑相約在嘉樂庇總督大橋近澳門的橋口跳橋,而其中1名男子死亡一事,衛生局表示,3人為仁伯爵綜合醫院精神科門診病人,經評估不屬強制住院治療。但3名患者一直按時到專科門診覆診,院方社工也不斷跟進其病情,並為其中2名患者提供了最新型長效的抗精神病藥物作治療,同時也給予3名患者多方面的社會生活支援。 衛生局對於事件中有1名患者不幸死亡表示惋惜,強調精神病患者的康復,除進行適切治療外,親屬、朋友和社會的接納及支持也同樣重要,才可為精神病患者提供一個必不可少的康復和生活環境。事實上,在現代的治療技術條件下,精神病患者若能得到親屬、朋友和社會的真心接納,透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病情是可受控的甚至能治癒,故此,患者自身、其親屬和朋友不應輕言放棄。


今日共有5名持西非3國護照者入境 均無需要接受健康監察(更新版)

因應西非地區的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疫情嚴峻,衛生局自7月31日晚9時開始對所有持幾內亞、利比里亞或塞拉利昂三國護照進入本澳的人士進行健康評估及追蹤。由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8月5日)下午5時,共有5名人士分別持該三國護照進入本澳。經評估,5人均無任何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徵,且均已在內地停留一段時間,離開受影響國家的時間超過埃博拉病毒病最長潛伏期的21天,故不必進行健康追蹤監察。 衛生局強調,特區政府一向將保障巿民的健康和生命作為首要考慮,具備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埃博拉病毒病個案,並將根據疫情發展持續完善應對計劃和措施。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前往流行地區前應作出慎重評估,取消或延遲非必要的行程。 此外,為加強本澳前線醫務人員對埃博拉病毒病的警覺性及防範意識,衛生局於8月6日及7日向全澳所有執業醫生舉辦"預防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講解會",內容包括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情況、通報、送檢流程、感染控制及防控措施。 上述講解會在衛生局行政樓地下大禮堂舉行,共分為兩場,首場於8月6日下午3時至5時舉行,對象為衛生局醫務人員;第二場講解會則於8月7日下午1時至3時舉行,對象為本澳所有執業醫生,歡迎踴躍參與,屆時將備工作午膳。欲參加講解會的醫生即日起至8月6日下午5時45分致電2871 3734向衛生局醫務活動牌照科報名。


衛生局接獲1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8月5日)接獲1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報告。位於馬揸度博士大馬路的婦聯小燕子托兒所E班,涉及4名幼童,分別為2男2女,年齡介乎為1至2歲,於8月3日開始出現手足口病症狀,各患者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其中1名患者因高熱及口腔潰瘍導致進食困難需住院治療,現病情穩定。其餘患者病情較輕,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托兒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幼童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在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感染的情況,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 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 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 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 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 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 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 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政府持開放態度聽取城規會和公眾意見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今(5)日表示,城市規劃委員會是一個好的平台讓委員向政府提供意見,政府一貫持開放態度,聽取委員和公眾對城市規劃及各項規劃條件圖給予的意見。 城市規劃委員會成立至今召開了6次平常全體會議,委員對規劃條件圖草案進行討論和提供意見。劉仕堯表示,城規會是一個好的平台讓委員提供意見,政府同時也透過公開展示規劃條件圖草案收集公眾意見;待正式規劃條件圖出台後,便可知悉城規會和公眾的意見是否被採納其中。 劉仕堯稱,對於未來全新的規劃條件圖,以及對土地的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政府態度是開放的,歡迎城規會和公眾繼續給予意見,政府再作深入研究。 此外,身兼促進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組長的劉仕堯表示,樓市現時存在泡沫風險,政府也一直勸喻投資者和置業人士須注意,並於早年推出措施防範,以維持金融穩定性和經濟安全性。小組會密切監察最新情況,隨着市場發展和經濟變化推出適當措施。他又指出,小組內有多個部門進行技術分析,提供足夠數據讓政府作出決策,即使政府換屆也不會影響小組運作。


輕軌北段諮詢8月9日公眾座談會延後舉行

因應輕軌澳門半島線北段諮詢期延長,政府正檢視各項諮詢活動的安排,其中,原訂本周六(8月9日)於黑沙環公園舉行的公眾座談會將延後舉行,而政府近日亦會發放更多相關資訊,讓社會有更充裕的時間消化和理解各方案的詳情,有助社會作進一步討論。 輕軌北段諮詢開展至今,運建辦除透過不同方式和渠道,持續向社會發放公開諮詢的信息及各方案內容;亦聯同跨部門代表主動走入社區,舉辦近40場地區拜訪及講解活動,介紹各方案的詳情,並與居民及社會各界交流,聽取相關意見。而社會的關注主要集中於北段走線之上,亦有意見希望政府就各方案發放更多相關資料,以助社會作進一步的了解和討論。 考慮到北段日後將服務本澳約4成的居住人口,為輕軌澳門半島線中極為重要的路段,路線方案的選擇亦關係着未來區內以至本澳的整體發展。政府早前決定將北段諮詢期延長至今年9月28日,讓社會有更充裕時間更深入了解北段走線各方案的優缺並作出討論。配合諮詢期延長,政府正檢視諮詢活動的安排,包括下一階段的宣傳和展覽佈置,以及面向居民的介紹及交流活動等。其中,原訂本周六(8月9日)於黑沙環公園舉行的公眾座談會將延後舉行,讓社會有更多時間消化和理解各方案的詳情。政府亦有意增加公眾座談會場次,以提供更多平台讓社會作理性討論。而後續各項的活動安排,政府將於稍後時間對外公佈,敬請留意。 政府在後續的諮詢過程中,會爭取更多的機會和居民以及社會各界交流,亦期望市民繼續積極提出意見,凝聚社會共識,合力規劃出能夠符合經濟效益、與環境融合及配合居民出行需求的可行走線。


國際音樂節延伸活動設多場講座 爵士樂工作坊報名延長

為廣泛推廣各種音樂之美,與觀眾深入淺出地探討音樂劇、歌劇、宗教音樂、多媒體實驗音樂及歌劇的藝術魅力,第二十八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延伸活動特設五場講座,邀請內地、香港及澳門的資深音樂工作者分享不同的音樂經驗。此外,"《樂得起》爵士樂工作坊2014"延長報名時間至八月八日,歡迎巿民踴躍參與。 五場講座分別由六位不同音樂範疇的資深人士分享音樂經驗,引領觀眾投入音樂世界:第一講率先於九月六日(星期六)下午四時至六時舉行,主題為"漫談音樂劇創作",由香港"演戲家族"藝術總監彭鎮南、音樂劇及電影作曲家高世章主講;第二講"西方宗教音樂的演變 ─ 由神性到人性的過渡"由澳門資深音樂家梁曉鳴主講,將於九月十二日(星期五)晚上八時至十時舉行;第三講則在九月十九日(星期五)晚上八時至十時,由香港音樂創作人龔志成主講"多媒體實驗音樂創作 ─ 解構Laurie Anderson作品";第四講由香港著名文化評論家周凡夫主講,於九月二十六日(星期五)晚上八時至十時暢談"男女情 家國情 齊殉情 ─ 貝利尼的歌劇《諾爾瑪》";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楊燕迪將於十月四日(星期六)下午四時至六時主講第五講"歌劇的魅力"。以上講座均於澳門演藝學院禮堂舉行,其中第一至第四講以粵語進行,第五講以普通話進行。凡出席三場或以上講座之人士,可獲贈歌劇《諾爾瑪》或音樂劇《戀愛大爆髮》門票乙張,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為建立與國際大師的交流平台,致力培訓本地音樂人才,本屆音樂節繼續與葡萄牙爵士樂名師Zé Eduardo及其教學團隊舉辦"《樂得起》爵士樂工作坊2014",工作坊分啓蒙班、初級班及進階班,啓蒙班以爵士小樂隊形式上課,啟發年輕學員的音樂感,適合八歲至十五歲,具演奏西洋樂器兩年或以上經驗之學生參與;初級班及進階班則適合十六歲或以上具演奏西洋樂器兩年或以上人士、並通過面試者參與。所有學員將有機會參與八月三十日的《成果音樂會》,向觀眾呈現他們的學習成果。工作坊報名時間現延長至八月八日,對爵士樂演奏有興趣的巿民勿失良機。 以上活動報名或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更多第二十八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及延伸活動資訊可參閱《選樂指南》或瀏覽www.icm.gov.mo/fimm/28/。


新一期《澳門高等教育雜誌》中文版出版

新一期《澳門高等教育雜誌》中文版已經出版,市民即日起可到指定的政府部門、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等地點免費索取,或登入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網站瀏覽和下載。 服務學習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元化的學習經驗,學生在參與各類學習活動過程中所累積的點點滴滴,將成為其人生經歷的寶貴財富。今期,雜誌特別邀請了香港大學程介明講座教授介紹服務學習的性質、意義和作用,並分享香港方面的相關經驗。另外,雜誌亦邀請到博雅教育的倡導者──曾任嶺南大學校長的陳坤耀教授與讀者分享高校育人方面的觀點,並介紹在領導大學的一些經驗。此外,澳門大學横琴新校區投入使用已有一段時間,澳門大學提供了詳盡的圖文介紹,讓讀者系統地瞭解該校區的佈局和設計理念。 市民即日起可前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大學生中心、政府資訊中心、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公共圖書館、本澳各大專院校、澳門文化廣場、星光書店等地點免費索取。此外,市民亦可透過登入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網頁(http://www.gaes.gov.mo)瀏覽和下載新一期的內容,或者重溫過往《澳門高等教育雜誌》中文版和國際版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