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海事及水務局日系列活動週五展開

7月18日為"海事及水務局日",為與眾同樂,慶祝海事及水務局成立一周年這別具意義的日子,海事及水務局將於7月期間舉行"海事及水務局日"系列活動,屆時海事及水務局轄下設施和單位包括港務局大樓、政府船塢、東望洋燈塔、海事博物館及船隊基地青洲塘免費對外開放(時間詳見日程表),並會舉辦海事設備展覽、趣味工作坊、攤位遊戲、"海事樂悠遊"以及"上山下海蓋印攞滿分"等精彩活動。活動豐富有趣,老少咸宜,適合親子同樂,充實海事見聞,歡迎市民踴躍參與,豐富盛夏餘暇。活動詳情請瀏覽海事及水務局網頁http://www.marine.gov.mo。 上山下海蓋印攞滿分
東望洋燈塔亦將於7月逢星期六、日向公眾開放,市民可進入燈塔並登上塔頂眺望澳門景色;海事博物館亦將於7月18、19及20日免費向公眾開放三天,並會在海事博物館露天茶座舉辦"帆舟湖上辨識南北"工作坊、"精緻船模繁工簡現"船模製作展示及體驗工作坊、"漁獲無窮"攤位遊戲以及"安全水上樂逍遙"模型船操控活動。 此外,海事及水務局船隊基地青洲塘將於7月19、20、26及27日向公眾開放,並會舉辦"航海知識"工作坊、"海事安全"、"沙灘安全"以及"節約用水"攤位遊戲;港務局大樓以及政府船塢將於7月19及20日對外開放,市民可以一睹阿拉伯式的港務局大樓內部特色,而政府船塢會開放工場,並展出船隻模型和各種造船設備,市民還可登上船隻參觀和拍照留念。 為鼓勵市民積極參與活動,海事及水務局舉辦"上山下海蓋印攞滿分"活動,市民只要參加"海事及水務局日"系列活動就可收集蓋印,每個活動地點可蓋印一個,集滿4個不同活動地點蓋印可換領精美雨傘一把,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換完即止。 "海事樂悠遊"帶你暢遊內港
市民除了可免費參觀海事及水務局轄下設施外,亦可以參加於7月19、20、26及27日舉辦的"海事樂悠遊"活動,登船暢遊青洲塘至融和門一帶。活動4日合共安排32個航班,每班的名額有40人,合共提供1,280個名額,每班航程大約45分鐘。市民如欲參與"海事樂悠遊"活動,須預先領取船票。海事及水務局為提供不同途徑予市民選擇,讓更多市民有機會參與"海事樂悠遊"活動,領取船票的方法分為"網上登記"和"現場輪候"兩種。市民領取船票時須即場選擇航班時間,取票後不能再作更改,10歲以下兒童必須由成人陪同登船,每位成人最多只可陪同兩名兒童。 船票領取方法一"網上登記":市民可以在2014年6月27日中午12時至7月4日中午12時期間在海事及水務局網頁登記領取"海事樂悠遊"船票,如網上登記人數超額,將以抽籤形式抽出320位成功登記市民,每位中籤市民可領取船票2張,並必須在7月9及10日下午5時30分至8時到媽閣海事博物館露天茶座(即媽閣廟對開)領取船票,否則視作自動放棄。有關抽籤結果和取票安排詳情將在7月7日12時於海事及水務局網頁公佈。 船票領取方法二"現場輪候":海事及水務局將於7月13 日(星期日)上午9時在媽閣海事博物館露天茶座向公眾派發"海事樂悠遊"船票,船票共有640張,每人最多可取2張,先到先得,派完即止。 "海事及水務局盃"體育賽事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的"海事及水務局盃"獨木舟長途賽以及"海事及水務局盃"風帆賽將於7月13日上午10時在竹灣至黑沙海灘對開海域舉行,其中獨木舟賽事由澳門獨木舟總會協辦,而風帆賽事則由澳門風帆船總會協辦;此外,於6月29日假關閘工人體育場舉行"海事及水務局盃"足球賽。歡迎市民到現場觀賞各項"海事及水務局盃"賽事。 船隻彩旗裝飾
在7月18日"海事及水務局日",海事及水務局船隻、海關船隻以及船公司部分船隻會作彩旗裝飾。同日晚上7時,海事及水務局會假澳門旅遊塔宴會廳舉行"海事及水務局日"慶祝晚宴,向海事及水務局員工頒發長期服務獎,並舉行"海事及水務局盃"獨木舟長途賽、風帆賽事、7人足球友誼賽以及攝影比賽的頒獎儀式。


攜手公益 惠澤兩岸 澳基會組團參與第二屆兩岸公益論壇

應兩岸交流基金之邀請,澳門基金會組織社會團體代表一行七人於6月中旬赴福建廈門參與"第二屆兩岸公益論壇",參會成員均認為,透過各項研討會、工作坊、考察等不同形式的活動,認識到兩岸公益慈善方面的成功案例,並認為值得澳門相關團體前往交流、觀摩和學習。 "第二屆兩岸公益論壇"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兩岸交流基金、中國致公黨中央海外聯誼委員會、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臺灣張老師基金會、臺灣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臺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活動圍繞"兩岸公益交流與合作"的主題,就"公益之道:發展與創新"、"致公懇談:人文關懷,社會服務","公益創新項目案例解析"和"公益組織志工經驗交流"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參與嘉賓有公益組織機構代表及個人典範,突出成功案例,特別側重兩岸公益人士的交流互動和經驗分享,形式豐富多樣,論壇結合嘉賓發言、專家點評、公益工作坊、資料展示、視頻播放、參觀訪問結合,從不同視角、不同層面闡發和分析了在新形勢下,良好的公益環境應該如何生成與營造;創新型公益機構應該如何培養與發展,兩岸公益合作的基礎等,讓與會者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葉克冬,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吉佩定,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閆小培,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薛衛民,兩岸交流基金副理事長葉錫安,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秘書長李寧,臺灣中國青年大陸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真善美基金會董事長李鍾桂,臺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趙怡以及兩岸公益人士約300多人出席。澳門基金會應主辦單位兩岸交流基金之邀請,組織社會團體代表出席論壇。澳門參與者包括:澳門街坊總會聯合會副理事長黃祖添、鏡湖醫院慈善會常務理事羅肖金、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秘書長莊玲玲、民眾建澳聯盟經濟民生事務委員會主任許龍通、母親會理事奧思雅,以及澳門基金會合作處處長鄭妙思、高級技術員黃凱梅。 澳門基金會代表和社團與會者均認為,是次參與"慈展會"收獲豐富,見識了外地公益慈善機構在公益救助、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成功例子與經驗,並為公益慈善機構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非常值得澳門從事公益慈善工作的團體參與、交流、觀摩和學習,共同為推動和持續提昇澳門的公益慈善工作貢獻力量。


行政長官崔世安會見歐盟駐港澳領事團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5)日在禮賓府會見歐盟駐香港及澳門領事團,就促進雙方溝通合作及共同關心的課題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歡迎歐盟駐香港及澳門辦事處主任彭家傑(Mr. Vincent Piket)每年組織歐盟領事團隊來澳訪問,關心澳門最新發展。澳門與歐盟素有歷史淵源,關係良好,相信未來會繼續保持溝通和合作。 彭家傑表示,很高興每年均見到澳門不斷取得新發展。他和多國總領事均關心到博彩和旅遊業的發展、澳門參與橫琴的建設、澳門大學橫琴校區的投入使用、建設粵港澳自貿區的可行性、港珠澳大橋的進度及未來管理等社會事務。 行政長官感謝歐盟對澳門特區的關心,並表示特區政府定準確落實基本法,與居民共同努力建設澳門,保持經濟發展,完善民生工作。在過往基礎上,盡量增加更多渠道,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與廣大居民保持溝通,完善政府施政。 參加會面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及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馮少榮,以及歐盟駐香港及澳門領事團一行18人。


國際及澳門毒品形勢

國際毒品形勢
根據聯合國2013年世界毒品報告指出,全球濫用毒品形勢呈穩定狀態,其中,新型精神物質的濫用情況在過去十年大幅增長,對全球人類健康帶來致命威脅。
新型精神物質並非全新毒品,而是尚未受國際監控而又能模仿受管制毒品效果的物質。聯合國有70個會員國及地區均在報告中提到新型精神物質的出現;而被呈報的新型精神物質由2009年底的166種,上升至2012年中的251種,超過受國際管制的毒品數量。其中,合成大麻素、合成卡西酮、苯乙胺、哌嗪及氯胺酮等為最常見的新型精神物質。聯合國正研究相關對策,從科學、流行病學、法醫及毒理學等多方面,收集、更新及傳遞新型精神物質的相關訊息,並準備建立預報系統機制,讓各國及地區能及早取得重要資訊。 澳門毒品形勢
本澳貫徹實行以「控制供應、減低需求和減低傷害」為宗旨的禁毒政策,於2014年4月修改第17/2009號法律《禁止不法生產、販賣和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將五種新型毒品列入禁毒清單,包括:哌嗪的衍生物、合成大麻素、卡西酮的衍生物(安非他酮除外)、墨西哥鼠尾草,以及丹酚A,在保障社會安全和健康方面,邁進一步。 根據"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資料顯示,2013年整體呈報的濫藥人數共636人,較2012年增加52人。吸毒者濫用最多的毒品為海洛因(白粉)及氯胺酮(K仔),分別佔37.1%及35.7%。其中,21歲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有65人,較2012年減少11人。他們濫用最多的毒品為冰毒及氯胺酮(K仔),分別佔69.2%及47.7%。其中,冰毒首次取代氯胺酮(K仔)成為青少年主要吸食的毒品。在濫藥場所方面,吸毒者主要選擇在自己家、朋友家或酒店等隱蔽場所吸毒。有關"澳門藥物濫用者中央登記系統"的詳細數據,可瀏覽澳門禁毒網 www.antidrugs.gov.mo。


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成都參會訪問活動

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常和喜秘書長率團一行十四人於本月19日至22日赴成都參觀訪問。分別參加了"活力澳門推廣週•四川成都"丶並設置葡語國家館丶舉辦四川-澳門-葡語國家企業合作座談會等, 同時走訪了衛生廳同醫療衛生部門和機構, 為促進衛生領域合作進行了商談。 秘書長常和喜表示此次成都參觀及訪問, 目的為支持"活力澳門推廣週"活動、加強與內地各城市的經貿合作, 密切與四川商務部門的工作聯繫, 促進公共衛生領域合作與交流, 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服務平臺作用。 論壇常設秘書處、澳門貿促局及四川省商務廳共同舉辦了"四川-澳門-葡語國家企業合作座談會", 出席交流會的四川企業代表主要來自進出口國際貿易、百貨、投資管理、礦產、機械、製造業、建築工程、生態農業及服務業等。論壇常設秘書處及澳門貿促局分別介紹中葡論壇、葡語國家、澳門平台作用及澳門投資環境等情況, 而四川企業代表也詳細介紹各自的發展狀況和合作意向, 並提出相關問題, 葡語國家派駐代表回答企業提問, 同時介紹各自國家的投資優惠措施等, 雙方進行了充分的互動交流。 為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衛生領域合作, 二十一日論壇常設秘書處代表團到訪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王雪副主任率國際合作處、政策法規處、藥物政策處、國際交流中心主管官員及部份援外醫療隊員出席交流, 四川省與葡語國關係密切, 該省衛生機關自1976年起開始派遣醫療隊遠赴葡語國服務, 一直至今, 援外醫療隊廣受葡語國政府和人民的重視和歡迎, 從而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建立了堅固的友誼, 四川省衛生計生委與論壇常設秘書處合作將有利推進醫療衛生領域發展。 常設秘書處代表團還先後參觀考察了醫藥業範疇的成都倍特藥業公司及科倫集團, 從而加深對成都醫藥業現代管理、醫藥研發、高技術生產及企業社會責任的瞭解。通過今次訪問交流, 加強了葡語國家與四川企業間的聯繫與溝通, 進一步了解中國醫療衛生和醫藥業的最新發展情況, 使內地企業對中葡論壇和葡語國家社會環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更好的利用澳門服務平臺作用, 推動中國內地、澳門及葡語國家企業間務實合作。 常設秘書處代表團包括: 秘書長常和喜、副秘書長(葡語國家代表)馬塞羅、副秘書長(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姍桃絲、行政辦公室主任張杰、幾內亞比紹派駐代表馬立文、莫桑比克派駐代表埃斯梅拉爾達、東帝汶派駐代表東晨光、行政辦顧問鎖麗和鄧樂等。


第十九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 澳門中小企業展區7月1日起接受報名參展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世界投資促進機構協會(WAIPA)作為特邀支持機構,十五家本澳、內地與香港經貿部門及商協會協辦,並由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澳門廣告商會共同承辦的"第十九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19th MIF)將於2014年10月23至26日假座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會展中心舉行。 MIF是澳門首個榮獲國際展覽業協會(UFI)認證的展會,也是本澳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年度國際性經貿盛事之一,去屆匯聚了來自5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經貿代表團蒞澳參展參會。 經過十八年的不斷創新發展,現已成為澳門本地「品牌展會」,對本澳經濟的拉動成效日益顯著,通過展會引入的高新技術、資金和人才所產生的技術擴散,促進了本地旅遊休閑產業、製造業、會展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和其他高新技術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昇級,為本地中小企業和海內外企業尋找到了更多的商機。 MIF同時作為區域商貿投資服務,發揮了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服務的重要平臺作用,成為中國內地,尤其是泛珠三角地區與葡語國家、歐盟及國際間的緊密聯繫之橋樑。 展會內容豐富,為客商開拓投資貿易商機 本屆MIF以「促進合作 共創商機」為主題,展覽面積逾3萬平方米。其中,今屆展會將特別為推介澳門建設葡語國家中小企業商貿服務中心、食品集散中心和中葡經貿合作會展中心的各項有利條件,設置葡語國家專題展館,舉辦專場對接洽談活動等,協助海內外工商企業界以澳門作為平臺,與葡語國家企業開展食品、會展等多方面合作。 另,大會還將設有多個專題展區、主題商品展區、中國內地省市展區、海外國家展館,增設葡語食品館及中醫藥保健暨養生館等。展覽範圍包括:海內外投資環境及投資項目、文化創意產業、食品與酒類、時裝設計、保健養生、投資金融理財、數碼攝影設備、中小企業產品展銷等。 本屆MIF將透過展覽、推介會、商業配對、洽談會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加強宣傳中國內地及各國的投資環境、投資項目、服務、技術,以及特色商品,為客商開拓更多投資貿易商機。 多項優惠助中小企參展 本屆MIF一如既往設「澳門中小企業展區」,該區由澳門中華總商會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澳門中小企業協進會、澳門女企業家商會協辦,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澳門展貿協會及澳門廣告商會承辦。預設130個展位, 大會將繼續資助本地中小企業參展並提供多項優惠。符合資格參展的本澳中小企可獲大會提供展位費6折優惠,即原每一展位澳門幣9,000元/9平方米(以下均為澳門幣),獲大會補助60%費用後,參展費用為3,600元;於2014年7月7日前報名可獲10%折扣優惠;曾參加過貿促局主辦的本地展會的參展商可獲l0%折扣優惠。 大會將於6月30日下午三時在宋玉生廣場263號中土大廈20樓澳門商務促進中心舉行中小企參展說明會,有意參展之本地中小企可參加。 大會將於7月1日起至7月14日接受「澳門中小企業展區」參展申請,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申請人須攜帶參展申請表格及所須檔,於上述時間親臨「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中小企服務中心」 (地址:宋玉生廣場263號中土大廈19樓)辦理。每家中小企業只可申請一個展位參展,並以先到先得為原則。此外,大會將按企業業務性質規劃展位,而展位位置的分配將由大會安排統一時間進行抽籤。 如欲申請以上優惠的中小企需符合如下條件:
(1) 澳門註冊之中小企業(本澳僱用員工總數不超過100人);
(2) 為澳門稅務效力及在財政局登記最少兩年(至2014年10月23日前);
(3) 最少由澳門居民或本澳註冊企業擁有企業百分之五十股權或控股權;
(4) 滿足以下兩項的其中一項:a,曾參加過MIF或曾參加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辦的展會;b, 申請者必須為「澳門製造」企業、持有「澳門品牌」產品或「澳門企業代理」產品之企業。 如需進一步查詢「第十九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詳情,請致電第十九屆MIF承辦機構行政暨服務中心,電話:853-2882 8711,傳真:853-2882 8722或瀏覽MIF網站:www mif.com.mo


政府全力監督新時代籌備承接原維澳蓮運巴士服務

交通事務局全力監督及跟進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時代公司")為7月1日承接原維澳蓮運巴士服務的各項準備工作,其中,人員方面,至今已有近400名員工簽約過渡至新時代,接續將繼續加緊跟進處理資產盤點及轉移、更新制服、車輛標誌及相關設備等安排,以保障相關服務平穩過渡。 新時代公司將由7月1日起承接原維澳蓮運營運的27條巴士路線服務,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副局長鄭岳威、交通管理廳廳長羅誠智,在新時代公司董事總經理方立群、副總經理郭棟昌陪同下,今日(25日)先後前往了關閘、青洲及媽閣等巴士總站了解相關準備情況,並與站車、車長等交流。 近400名員工簽約過渡新時代
從業員是巴士服務的重要一員,在整個巴士服務交接過程中,交通事務局和新時代公司都非常重視人員的平穩過渡。於本月11日起,新時代公司召開了多場員工大會,分批向原維澳蓮運全體員工進行有關解顧賠償和新公司薪酬福利待遇說明,截至本月24日,前線員工中已有349名車長和24名站長與新時代公司簽署了勞動關係合同,佔維澳蓮運現任全職車長和站長總數九成多,該公司將繼續努力推進相關工作,爭取更多車長留任,同時將儘快開展新的招聘計劃,以招募更多人員,特別是車長加盟,更好地配合營運所需。 鑑於至今距離相關服務正式交接僅一星期,除人員方面,交通事務局還積極監督及跟進新時代公司的其他準備工作,包括:已開展的資產盤點和轉移、更換員工制服、更新車身標誌、車廂路線紙和語音設備內容、電子收費服務之清算、編排新的營運計劃、車輛入油等安排,務求各方面均準備就緒,保障服務平穩過渡,減低對市民出行的影響。 交通事務局提醒乘客,新時代公司承接了原維澳蓮運營運的巴士服務,該公司投入運作後,現階段僅更新車身的公司名稱,其他不變,故原來乘搭相關巴士路線的乘客,只要看清路線編號如常上車便可。如有疑問,可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查詢。


消委會調查洗衣機及洗衣乾衣機售後服務 21個品牌產品保修條件與規定不盡相同

消費者委員會完成了一項"洗衣機及洗衣乾衣機售後服務"的問卷調查,該會調查了21個品牌的洗衣機及洗衣乾衣機免費保養的時間及範圍、續保政策、產品零件的存倉期等內容,調查報告已刊登在新一期的第250期《澳門消費》。
家庭電器產品林林總總,使用時間多在數年或以上,為此,消費者選擇電器產品時,都會考慮產品的售後服務以預防產品一旦發生故障時,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金錢進行維修,所以,消費者關心的焦點多集中在免費保養期的長短以及保修範圍等。
消委會表示,其實電器產品完善的售後服務除了以上基本項目外,生產商是否為產品提供續保;產品停產後多久仍向消費者提供維修服務;以至產品零件的存倉期,都影響產品獲得保養或維修的重要條件,例如,如果生產商沒有為產品設立零件的存倉期措施,一旦生產商停產某款產品,該款電器即使仍在免費保養期內,也因為欠缺零件而無法獲得適當的售後服務。
這次的調查消委會就收集了21個品牌的洗衣機及洗衣乾衣機,向相關品牌的本澳代理或維修商作出了十多個關於售後服務的政策及收費的調查,調查的詳細資料刊登在第250期《澳門消費》供消費者參考及比較。
第250期《澳門消費》公佈了消委會早前舉辦的"3.15世界消費者權益日中文有獎填字遊戲"答案,消委會表示,由於遊戲反應熱烈,該會繼續在每一期《澳門消費》內刊登消費維權中文有獎填字遊戲表格及參加表格,以約兩個月為一期更新遊戲問題,每期獲獎名額為十位,獲獎者各得130元(含按金)的電子貨幣儲值卡,該會歡迎居民踴躍參加,有興趣參加人士可參閱附於遊戲表格的遊戲規則瞭解參加詳情。
市民現可於高士德大馬路24號A昌興大廈地下公眾接待處,黑沙灣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1樓M區消委會專區、水坑尾方圓廣場政府資訊中心、澳門文化廣場、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八角亭圖書館等地點免費索取第250期《澳門消費》,消費者亦可以利用該會網頁(www.consumer.gov.mo)瀏覽有關的內容。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青年事務委員會全體會議

青年事務委員會於6月25日上午在教育暨青年局一樓仲尼堂召開全體會議。會議由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主持。會議議題包括簡介對弱勢社群的關注情況;介紹推動義務工作的開展情況;報告有關"2013年度青年獎項"的競逐情況,並進行決議頒授獎項結果;報告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內容和2014暑期活動的開展情況;並聽取委員意見和建議。 會議開始由社工局兒童暨青年服務處劉結艷處長介紹針對"弱勢青年群體"的工作和服務,包括關顧青年的偏差行為,以及為新來澳青年群體所作的工作。接著由教青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周佩玲主任介紹教青局為弱勢青年群體提供的服務。 教青局青年結社培訓暨輔導處處長陳旭偉介紹推動義務工作的開展情況。按《澳門青年政策(2012-2020)》"基本政策方向"提出推動青年的社會參與,是培養青年公民的核心工作,尤其加強青年參與義務工作。教青局近年積極推動青年義務工作的發展,並從學校、社區及政府三個層面進行不同的工作項目,以營造青年參與義務工作的社會氛圍。有關主要的工作項目包括於青年事務委員會轄下設立 "關注青年義務工作" 專責小組、分別於2012年及2013年推行的 "義工fun,你我都有份計劃" 和 "青年義工培訓先導計劃"、以及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的 "青年義工獎勵計劃" 和 "青年義工資訊網" 。 會議隨後報告"2013年度青年獎項"的甄選情況,並由全體委員對頒授獎項結果進行決議。今年青年事務委員會共收到5份競逐"青年活動獎"的報告書及6份競逐"公民教育獎"的報告書。經過全體委員決議,2013年度的"青年活動獎"由"澳門基督教青年會"獲得,獲獎活動名稱為"校際Theatresports勁爆劇場大比拼2013"系列活動;"公民教育獎"由"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獲得,獲獎活動名稱為"滅罪抗毒嘉年華"。 接著由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廳長黃健武介紹實施課程框架法規的準備工作。經與教育界的緊密溝通和取得共識,"課框"實施將分階段推進。當中,每學年不少於195學日的規定將自2014/2015學年在各教育階段實施。為促進學生全面、多元的發展,"課框"將餘暇活動納入小學至高中的課程計劃,作為必修課程;加強品德與公民、體育和藝術教育;確保高中教育階段學生的文、理兼修課時;隨後由學校體育暨課餘活動事務處處長龔志明介紹課程框架中每週不少於150分鐘體育運動時間的安排,以及透過多元的措施支援學校開展相關工作的情況,以上安排將有序按教育階段推進。配合課程框架的實施,政府主辦的學生暑期活動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亦會隨之而調整。 最後由龔志明介紹由教青局和體育發展局合辦的2014暑期活動的開展情況。今年的暑期活動為本澳4歲至25歲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了超過5萬個名額,提供名額比去年增加了1千多個。當中超過4萬個名額安排在塔石體育館進行為期四天的公開報名,另外約1萬1千多個名額則透過派發門票、社團協辦等方式進行。會議上亦播放了有關暑期活動的短片,向委員們更具體地介紹暑期活動的開展情況。 委員們就上述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會議圓滿結束,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出席是次全體會議的有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張裕、青年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勵局長,以及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容光耀、老柏生、劉偉明、劉楚遠、葉少媚、陳家豪、羅志強、何桂鈴、潘志明、梁詩蓓、伍恩琳、黃珮琳、李芷洋、呂綺穎、張學森、吳子寧、洪漢銘、關淑鈴、李國豪、鍾志堅、張捷、霍麗斯、藍中港、關志輝、雷民強、吳文源、劉政、賴百齡、施妮娜及黃國威。


民署進行預包裝微波食品抽樣檢測 結果未見異常

預包裝微波食品逐漸普及,為保障市民飲食健康,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早前對市面上出售的相關食品進行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樣本未見異常。民署會持續關注市面流通食品的食用風險及衛生狀況,維護本澳的食品安全。 是次開展的專項調查中,民署食安中心分別於本澳便利商店及超級市場抽取共四十個預包裝微波食品樣本進行微生物檢測,包括飯麵類、點心糖水類等,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均未見異常。民署將持續透過專項食品調查計劃,抽取食品樣本進行檢測,加強監察及評估市面流通食品的食安風險及衛生狀況。 民署食安中心提醒市民在選購預包裝微波食品時,應光顧信譽良好的店舖,留意貯放條件、包裝是否完整及注意食用期限;食用前應按照標籤標示的溫度及時間進行加熱,並盡快食用;如市民對食品的衛生狀況及質量存有疑問,均不應購買或進食。同時亦提醒業界應向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獲取貨源,製作、運送及存放等各個過程均須符合衛生安全;業界亦有義務保存食品進出貨紀錄或相關單據,以便需要時供權限部門追蹤食品的來源和流向,保障自身利益。 食品安全有賴政府、業界及市民三方共同努力。市民及業界如對食品安全有任何疑問,可致電民署食安專線2833 8181查詢,亦可登入食品安全資訊網頁www.foodsafety.gov.mo查閱一系列食品安全常識及業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