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訪民署食安中心交流食安工作

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日前拜訪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就兩地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風險評估及標準建立工作等題目進行交流和探討,促進了兩地食品安全的經驗及技術交流。 由深圳市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處處長陳建民帶領的代表團一行七人於六月十八日下午到訪民署食品安全中心,並與食安中心相關主管及人員進行會談交流。 食安中心介紹了本澳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以及日常在風險管理、風險評估及風險傳達三方面的工作。雙方均認同食品安全及質量管理為維護居民健康的首要事務,彼此亦就兩地的食安管理規劃、協助業界守法操作等問題交流了意見,希望未來繼續加強區域合作及技術交流,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由於本澳食品主要從外地進口,故食品安全除涉及本地的監督管理外,更有賴於區域合作共同構建一個預防及監控網絡。民署期望透過持續的區域溝通和合作,不斷優化區域間的信息通報及監督管理,為本地區全面可持續發展作準備。
…
高教辦7月舉辦敢夢敢創系列分享會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將於七月於大學生中心舉辦五場以生涯規劃為題的"敢夢敢創──生涯規劃系列分享會",邀請不同界別代表分享創業、文創、經營及成功之道。活動以粵語進行,現場設有葡語即時傳譯,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的大專學生踴躍報名參加。 是次活動旨在加深大專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了解其重要性,以便將來投身社會作好充分準備。高教辦除了邀請到經濟局代表介紹《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的詳情外,還邀請了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主席楊俊文博士、商界劉鳳愷先生、黃若禮先生以及文創界林子恩先生分享實現夢想的點滴。 首場分享會將於七月四日下午三時半至五時於大學生中心(地址:荷蘭園大馬路68-B號華昌大廈地下B座,即盧廉若公園巴士站對面)舉行。屆時經濟局代表將介紹《青年創業援助計劃》的申請對象、申請條件、援助範圍等,以及講解相關行政手續和注意事項。現場還設有問答環節,經濟局代表將詳細解答與會者的提問。 活動以粵語進行,現場設有葡語即時傳譯,費用全免。歡迎有興趣的大專學生由即日起登入澳門大專學生部落(http://studentblog.gaes.gov.mo/)查閱詳情及進行報名,或致電2856 3033、8396 9367查詢。
…
“古今形勝之圖”贈送儀式暨講座
文化局轄下澳門歷史檔案館將於六月二十五日(星期三)早上十時在文化局大樓演講廳舉行贈送儀式,接受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贈送一幅原尺寸《古今形勝之圖》以作收藏,並邀請到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館長曼努埃爾‧馬丁、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黃一農及教授李毓中於贈送儀式後為市民進行三場演講,歡迎公眾參與,費用全免。 《古今形勝之圖》於明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年)在福建龍溪縣金沙書院刊刻。該圖通過閩南人和西班牙人,穿越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最終於一五七四年抵達西班牙塞維亞。二零一三年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取得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所藏《古今形勝之圖》的複製權,現根據原尺寸(縱一百一十五厘米,橫一百厘米)複製一幅贈送予澳門歷史檔案館。 《古今形勝之圖》不只是一張有關中國地理知識的地圖,也是當時中國人的東亞與世界觀,而其所載的歷史資訊,也反映了西班牙與中國的交流過程,是歷史學研究的珍貴資料。此外該圖所載的說明,提供了葡萄牙人在澳居停的重要訊息,對澳門來說意義重大。 講座內容包括: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的沿革、收藏與數位化近況;東亞海域史研究的近況與展望;塞維亞印地亞斯總檔案館館藏有關澳門檔案及相關研究的近況與展望。講座以普通話及西班牙語進行,並設有粵語及葡語同聲傳譯。活動詳情可瀏覽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www.archives.gov.mo或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五九二九一九查詢。
…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入境、逗留及居留許可規章〉關於逾期逗留的規定》行政法規草案
二零零九年,為有效預防逾期逗留,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以第23/2009號行政法規修改第5/2003號行政法規《入境、逗留及居留許可規章》第三十二條,將逾期逗留的罰款金額由最初每日澳門幣二十元提高至澳門幣二百元,並首次針對一百八十日內再次逾期逗留的人士引入累犯制度。新規定實施後,逾期逗留的總人數隨即大幅下降。二零零九年與二零一零年相比,有關人數銳減十萬,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然而,近年逾期逗留的人數再有上升的趨勢,且以逾期逗留不超過三十日者為主,二零一一年至二零一三年,平均每年增加五千多人。此外,一百八十日內再次作出逾期逗留行為的人數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二零一三年平均每日超過五人。因此,為了更有效預防逾期逗留,特區政府制定了《修改〈入境、逗留及居留許可規章〉關於逾期逗留的規定》行政法規草案。 草案建議,再次提高逾期逗留罰款的金額,由現時每日澳門幣二百元提高至每日澳門幣五百元;同時,針對再次作出逾期逗留行為人士的累犯期間,由現時的一百八十日延長至一年。 草案建議行政法規自公佈後滿十五日起生效。
…
行政會完成討論《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草案
為落實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建立符合澳門教育發展需要的地區課程,引導學校優化課程結構,科學安排教育活動時間,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能力,特區政府自二零零六年以來不斷推進法規的草擬工作;並於二零零八年就幼兒教育課程框架的內容召開講解交流會,向學校及教師徵詢意見;又於二零一零年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及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代表成立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工作小組,隨後推出"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徵詢意見稿",並廣泛諮詢非高等教育委員會、教育團體、學校、廣大教師和市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特區政府制訂了《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草案。
草案適用於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第三十六條所指的公立學校,以及該條第三款(一)項所指的本地學制私立學校。
草案建議,除職業技術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課程外,將對本地學制正規教育的幼兒至高中各教育階段的課程框架進行規範;同時,訂定了各教育階段的課程發展準則,強調遵循各教育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注重各教育階段課程的銜接和發展特點。
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培養其終身學習的能力,草案規範了幼兒至高中各教育階段的學習領域及小學至高中各教育階段的必修科目,同時又加強品德與公民教育、體育和藝術教育的課時,突出幼兒教育課程的綜合性以及小學至高中教育階段課程的統整,並規定初中教育課程可開設選修課,高中教育課程則必須開設選修課。
草案也規定,學校年度是指每年九月一日至翌年八月三十一日的期間。經參考鄰近地區和其他國家的經驗,同時考慮到澳門的現況,草案建議每學校年度教育活動總時間的下限由現行的一百八十日延長至一百九十五學日,但小學教育六年級、初中教育三年級和高中教育三年級不受此限制;同時,適當減少每週上課時數,並明確規定小學至高中教育階段須確保學生每週進行體育運動的時間不得少於一百五十分鐘。此外,為發展學生潛能和個性,草案將餘暇活動作為活動課程納入正規教育課程計劃中,要求小學至高中各教育階段的學生必須參加,並達到相關規定的課時數。
為促進學校的課程發展,提升學校的課程開發能力,草案對學校的課程開發的內容及相關要求作了明確規範。同時,草案規定學校應以相關教育階段的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為依據,對學校課程進行評核。
為提高教育品質,草案規定,學校應採取學習輔助措施,輔助學習有困難或不足的學生,以及應支持學有餘力或具特長的學生。學校的教學領導機關應定期對所採取的學習輔助措施的成效作總結性評核。
草案建議自公佈翌日起生效,並自二零一四/二零一五學校年度起,規範學校年度及教學日數的條款在所有年級實施,其他條款則自二零一五/二零一六學校年度起分階段在各教育階段實施。
…
行政會完成討論《動物保護法》法律草案
隨著社會發展和動物保護理念的普及,公眾對於立法保護動物的關注也越趨深入。特區政府認為,現時有需要針對動物保護進行立法,以維護公共衛生和減少人畜共患病的發生,並有效預防及遏止虐待動物,以及解決因飼養動物而產生的社會糾紛。在充份諮詢社會意見和考慮本澳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並比較分析鄰近國家和地區的動物保護法規,特區政府制訂了《動物保護法》法律草案。
法案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保護動物的一般規定。法案禁止以下行為︰虐待動物,使其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宰殺動物;遺棄動物;驅使動物搏鬥;展示或售賣初生動物。法案也規定在例外情況可宰殺動物,如為肉用和科學應用〈犬貓除外〉、控制動物群體疾病、解除動物傷病的痛苦、消滅鼠害,或避免危害人的生命、身體、健康、財產或基於公共安全有即時危險。法案也規定了飼主的責任,如為動物提供適當的食物、飲用水及充足的活動空間;動物遭受騷擾、虐待或傷害時,作出必要的救助或阻止行為。 第二,監管部門在動物保護方面的職權。法案規定民政總署有權在動物未能得到良好照顧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情況,將動物扣押並送往市政狗房。對於危害公共衛生或公共安全的動物,民政總署可採取隔離檢疫、退回原產國或原產地等措施,不遵守規定所採取的措施構成違令罪。法案也規定,禁止捕捉野生動物,取得民政總署的預先許可,方可飼養野生動物。用於商業或康樂活動的動物,須取得民政總署的許可。 第三,動物的管理。法案規定,犬隻出入公共地方不得讓未滿七歲者牽引,以及須採取當防護措施。對於建築地盤、處理廢車場或廢料場所飼養的犬隻須領取犬隻准照、施行絕育手術,以及必要時需以鏈帶牽引。法案也規定,犬隻、馬匹及競賽動物准照由民政總署發出,須由十八歲及具備行為能力或屬合法成立的法人才有申請資格。 第四,處罰制度。法案建議應對殘酷對待動物的虐待行為,並造成動物肢體殘缺、重要器官功能喪失或死亡,以及宰殺動物的違法者,處以刑事責任。刑罰最高監禁三年,罰款澳門幣2,000元至最高澳門幣10萬元。 第五,過渡規定。法案規定,法律生效前發出的動物准照仍然有效,直至有效期屆滿為止。 法律草案將稍後交立法會審議。
…
葡萄牙審計法院財務總監講授公共會計課程

為深化澳門特區審計署人員的多元專業知識,審計署特別與葡萄牙審計法院合辦一系列培訓活動,繼早前分別舉行的審計法律和財務審計課程,本月16日至20日由葡萄牙審計法院財務部總監Júlia Serrano女士來澳主講公共會計專題,學員除審計署人員外,尚有來自立法會、檢察院、廉政公署、財政局的相關人員共21人參與。 是次公共會計課程主要就以下五個專題進行介紹和經驗交流,包括:公共會計基本概念;「現金收付制的管理帳目」與「權責發生制之損益表及資產負債表」;公定公共會計格式;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會計規範化系統。 審計署將致力提升工作人員的審計專業水平,適當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活動,鼓勵工作人員自我增值,更新知識,以迎接社會的快速發展,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的工作。
…
2013年澳門環保酒店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由環境保護局主辦、旅遊局協辦,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澳門酒店協會、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以及澳門酒店旅業職工會作為支持機構,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顧問機構的"2013年澳門環保酒店獎",於今日(6月19日)下午3時假世貿中心5樓蓮花廳舉行頒獎典禮。出席之嘉賓包括環境保護局黃蔓葒副局長、環境諮詢委員會梁維特副主席、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陳露廳長、澳門酒店旅業商會張健中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澳門酒店協會楊振業會長、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李藹倫高級經理、澳門酒店旅業職工會盧啟祥理事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陳淑媚高級顧問、以及一眾澳門酒店業界代表、環境諮詢委員會代表、政府部門代表、旅遊業界團體代表等出席,場面熱鬧。 自2007年累計共有31間酒店獲"澳門環保酒店獎"
"澳門環保酒店獎"自2007年起舉辦以來,受到越來越多酒店的重視及支持,目前已有31間酒店參與並榮獲殊榮,體現了"澳門環保酒店獎"切實推動酒店業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成效。"2013年澳門環保酒店獎"參與酒店數目為20間,獲獎酒店數目為16間,為歷屆之冠,令人鼓舞。其中澳門喜來登金沙城中心酒店、澳門金沙城中心假日酒店、望廈迎賓館和澳門金沙城中心康萊德酒店獲頒金獎;帝濠酒店、東望洋酒店、澳門威斯汀度假酒店、澳門文華東方酒店、金麗華酒店和英皇娛樂酒店獲頒銀獎;皇都酒店、京都酒店、澳門蘭桂坊酒店、澳門十六浦索菲特大酒店、澳門假日酒店和澳門悅榕莊獲頒銅獎。是次獲獎的16間酒店約佔全澳酒店總數的一成六,其酒店客房總數量合共超過9,000間,約佔全澳酒店客房總數量的三成二。 當中望廈迎賓館、帝濠酒店和英皇娛樂酒店,更分別由過去獲得銀獎和銅獎躍升至現屆的金獎和銀獎,充分體現了"澳門環保酒店獎"推動不同規模的酒店不斷持續改善其環保表現,使酒店的環保工作精益求精,從而獲取了更高級別的獎項。 與此同時,以下15間 "2012年澳門環保酒店獎"的獲獎酒店在年度跟進評審後,被評定可繼續持有澳門環保酒店獎項,包括(排名不分先後):Hard Rock酒店、君怡酒店、東亞酒店、金龍酒店、皇冠度假酒店、皇庭海景酒店、富豪酒店、華都酒店、新葡京酒店、澳門君悅酒店、澳門金沙酒店、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澳門美高梅、濠璟酒店以及駿景酒店。 得獎酒店減排減廢成效顯著
"2013年澳門環保酒店獎"各得獎酒店在減排、減廢成效顯著。根據上述各酒店提供耗電、耗水量和減廢回收量數據作比較,以一所300間酒店客房及入住率達八成的得獎酒店計算,得獎酒店的每間客房耗電量平均減少約900度電,整間酒店一年節省約22萬度電;約節省了250,000澳門元的電費,減少超過200噸的碳排放量;在減少耗水量方面,得獎酒店的每間客房耗水量平均減少約130立方米水,整間酒店相當一年節省約3萬立方米水,每年約節省了170,000澳門元的水費,等同約12個標準游泳池的水量,亦減少約5公噸的碳排放。 另一方面,上述各得獎酒店在廢物產生量方面減幅約為36%,而分類回收廢物總量達4萬噸。反映了獎項有助推動酒店減排、減廢,節省營運成本,提升酒店環保形象,履行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 強化評審要求,推動減少廚餘
環境保護局在不斷總結過去"澳門環保酒店獎"的經驗和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強化相關的獎項的評審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酒店業界對"珍惜食物、減少廚餘"的關注,如在2013年評審項目中,包括要求減少廚餘的評審項目來推動參與酒店實施減少食物浪費及廚餘的措施,得獎酒店須配合有關要求制定減少廚餘的指引;而在即將實施的2014年評審項目中,除新增將減少廚餘舉措作為必須達到項目外,亦新增及優化了對其他評審項目的要求,以推動酒店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尋求各種可行辦法,不論在源頭上還是在廚餘處理上,儘量地將被丟棄廚餘的數量減到最少,以減低廢棄物對澳門環境所構成的壓力。 7月1日起接受獎項申請
"2014年澳門環保酒店獎"將於2014年7月1日至8月16日期間接受申請。為讓參與酒店瞭解獎項評審準則,環境保護局將於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下午3時正舉辦一場講解會,並誠邀澳門酒店業界把握機會踴躍參與,藉此提升酒店環保形象和知名度。如欲查詢詳情,歡迎市民透過致電環保熱線:+(853)2876 2626、傳真:+(853)2872 5129、電郵:greenhotel@dspa.gov.mo或登入"澳門環保酒店獎"專題網頁(www.dspa.gov.mo/greenhotel)瀏覽。
…
旅遊學院舉辦名廚大師技藝展示工作坊系列之墨西哥佳餚

為加強本澳酒店及餐飲業界對墨西哥菜式的認識,旅遊學院於6月19日聯同墨西哥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及澳門亞太拉美交流促進會舉辦"旅遊學院名廚大師技藝展示工作坊系列:墨西哥佳餚"。邀請名廚Juan Miguel Prada作烹調展示。 Juan Miguel Prada於墨西哥出生,創辦墨西哥享負盛名的飲食顧問服務公司;憑藉豐富的烹飪經驗,經常於歐洲及北美洲的大型美食推廣活動作代表。Juan精於墨西哥傳統及現代創新菜式,曾任墨西哥外交部的行政總廚,經常代表國家出席國際美食博覽會,推廣及展示墨西哥菜的精髓。透過墨西哥領事館及大使館的安排到訪印度、西班牙、德國、瑞典及加拿大等國家多個城市作示範交流。Juan亦將其精湛的烹飪經驗結集成書並於烹飪雜誌撰寫食評。 是次工作坊共分五個環節:食材介紹、食譜及準備工作展示、製作要點、製作示範、試食及問答環節。烹調展示的菜式包括:酸辣檸檬汁醃蝦伴牛油果及芒果、香蒜蕃茄花生蓉雞串及墨西哥式魚卷餅。工作坊共吸引了30名本澳酒店及餐廳的廚師參加。參加者除可獲得墨西哥菜的基礎知識,同時透過烹調展示了解烹調方法及整個製作過程。在食物的品嚐環節,參加者親自品嚐這些即席烹調的食物,深切體會墨西哥美食的滋味。 旅遊學院多次舉辦"名廚大師技藝展示工作坊系列",向本地業界及公眾推廣世界各地美食。是次工作坊所推廣的墨西哥傳統菜餚於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世代相傳的傳統美食在促進墨西哥人對自身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學院希望藉此活動,為本澳及外地廚師搭建交流的平台,提升本澳餐飲業界對不同飲食文化的認識,激發本澳餐飲業界創新菜式,在菜單中加入新的美食元素。學院今後將繼續開辦更多培訓課程幫助業界提升知識技能。
…
特區政府代表團與國家旅遊局舉行APEC第3次對接工作會議

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與國家旅遊局今(19)日在珠海舉行APEC旅遊部長會議第3次對接工作會議 ,就會議的各項細節進一步磋商,確保會議順利舉行。 由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率領的特區政府代表團上午與國家旅遊局旅遊促進與國際合作司司長李世宏一行進行對接工作會議。李世宏首先介紹了該局籌備旅遊部長會議的最新情況;文綺華亦匯報了澳門籌辦會議的各項工作進度。會議期間,雙方分別就會議安排、禮賓、媒體、宣傳推廣等議題進行詳細對接磋商,會議達致預期成果。 出席會議的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包括旅遊局局長文綺華、新聞局局長陳致平、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馮少榮、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伍秉賢、治安警察局副局長梅山明等;國家旅遊局的與會代表有旅遊促進與國際合作司司長李世宏、副司長張新紅、調研處處長徐海軍、推廣處處長周文杰、外管處處長王建設等。 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立於1989年,是亞太地區級別最高、影響最大的區域性經濟組織,現時共有21個成員經濟體。中國繼2001年在上海主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之後,2014年再輪任主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相關部長會議等活動,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承辦的第八屆APEC旅遊部長會議將於今年9月舉行。 這次澳門承辦第八屆APEC旅遊部長會議意義重大,因為這是中國時隔13年後再次成為APEC東道國,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以來舉辦最高規格的多邊經濟類峰會;同時,本屆APEC旅遊部長會議是該機制成立以來首次在華舉辦,地點選擇在澳門,充份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