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沙特阿拉伯新增1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 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和巿民提高警惕

根據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最新通告,證實沙特阿拉伯新增1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保持警惕,居民外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接觸動物和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人士。 據資料指出,患者為42歲男性,來自麥加市(Makkah),患有慢性疾病,現需接受深切治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截至6月16日,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701例,其中249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黎巴嫩和伊朗;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荷蘭及亞爾及利亞亦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 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 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


“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藥方面的合作計劃”第四期區域間培訓工作坊及本地培訓班今日開始

為配合澳門中醫藥的持續、穩健發展,提高合理使用傳統醫藥的能力,促進澳門與其他國家在傳統醫藥領域的合作,澳門特區政府於2011年7月28日與世界衛生組織(下簡稱'世衛')簽署了為期4年的《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藥方面的合作計劃》,內容包括舉辦8期不同主題的傳統醫藥區域間培訓工作坊及8次本地培訓班,以及制訂傳統醫藥臨床研究技術性文件。 繼過去兩年舉辦了第一期至第三期區域間培訓工作坊及本地培訓班後,第四期區域間培訓工作坊於6月18日至20日一連三日在澳門舉行,而本地培訓班則緊接於6月21日至22日舉行。今天(6月18日)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式,出席人士包括:衛生局副局長陳惟蒨、鄭成業、何鈺珊,藥物事務廳廳長蔡炳祥、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及專家顧問等,而衛生局李展潤局長主持了晚上的歡迎晚宴。 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中心張奇主任致開幕辭時,首先感謝澳門特區政府對世衛推動傳統醫藥發展所給予的大力支持,並表示世衛的成員國在發展傳統醫藥時,主要面對著如何將傳統醫藥整合至國家衛生保健系統的問題,當中包括人員質素、知識方面的差距,以及部分傳統醫藥執業行為沒有受到適當的監管等,為此,世衛制訂了傳統醫藥十年發展戰略,以協助成員國制訂監管傳統醫藥方面的政策、規範傳統醫藥專業人士的註冊和執業資格,以加強傳統醫藥的質量、有效性和安全性,並促進各成員國將傳統醫藥整合至衛生保健系統,世衛將在上述各方面,尤其是能力建設方面為各成員國提供支援和協助,而這正是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4年傳統醫藥合作計劃的重要目的之一。 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蔡炳祥廳長致歡迎辭時表示,中醫藥早已融入了澳門的衛生保健系統,並得到廣泛的信賴和使用。此外,蔡廳長指出,去年10月,世衛在本澳發佈了《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戰略2014-2023》,並舉辦了關於執行戰略的高層會議,總幹事陳馮富珍博士當時表示,世衛將致力敦促成員國發展傳統醫藥,使之成為安全可靠、公眾容易取得並能負擔得起的醫療資源。配合世衛對傳統醫藥未來十年的規劃,衛生局將繼續在實證醫學、藥物安全、衛生教育和健康促進等方面努力,以維護民眾的健康。 是次培訓工作坊將由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顧問為來自17個國家及地區的31位代表,提供"傳統醫藥專業人士註冊與執業資格"方面的培訓;而本地培訓班方面,將由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專家,向本澳195名藥劑師、中醫藥專業人士、藥物出入口批發商及製藥廠的負責人和相關技術人員提供關於如何執行"藥物分銷質量管理規範(GDP)"方面的培訓。


行政長官重視居民參與共同建設特區

行政長官崔世安日前在政府總部會見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高開賢、澳門歸僑總會理事長王彬成及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會員大會主席劉嘉翀,就澳門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完善民生施政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感謝三個團體長期關心社會事務和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希望通過他們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會員網絡,多方面反映工商界、僑界、青年以至居民大眾的聲音,讓政府可以聽取社會上不同的意見,分析研究,有序完善施政,更好建設澳門。 他強調,實現澳門特區的建設並可持續發展,需要廣大居民同心同德,與特區政府共同努力,發揮愛國家愛澳門的力量進行建設。過程中,政府會繼續努力不懈完善工作,盡能力讓居民感受到參與特區建設的成果。 高開賢、王彬成及劉嘉翀代表各自團體表達了意見,當中包括青年希望可以與政府增加互動溝通,推動特區建設及自身發展;居民對切身關係的住屋、教育、交通服務、物價等民生施政特別關注。三個團體均表示,未來會進一步加強與會員及居民的聯繫和收集意見,與政府保持緊密溝通,並將一如既往凝聚愛國愛澳力量,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支持政府不斷完善居民生活素質,為澳門的可持續發展作建設。 行政長官相信本澳各界可以一貫宏揚愛國愛澳力量,為國家、為澳門的發展作貢獻。特區政府樂意開闢更多渠道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科學分析,不斷從施政實踐中吸納經驗,持續提升工作質量。


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報,廣東省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為42歲男性,住江門開平市;6月9日確診感染,隨後因病情危重搶救無效而死亡。 目前全國共確診448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58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山東、江西,而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則有輸入病例。 而本澳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雖然目前本澳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並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澳門當代海報展”波蘭華沙揭幕

由澳門文化局及華沙國家博物館分館維拉諾夫海報博物館聯合主辦、波蘭華沙亞太博物館協辦的"澳門當代海報展",日前(六月十二日)於波蘭華沙亞太博物館正式開幕,維拉諾夫海報博物館館長Mariusz Knorowski、華沙亞太博物館館長Joanna Wasilewska、澳門文化局文化活動廳楊子健廳長、波蘭共和國駐香港前總領事.波日梅斯瓦夫陽凱及華沙亞太博物館創辦人Mr. Andrej Wawrzyniak出席開幕式。是次展覽由文化局組織,集合澳門二十三位優秀設計師,合共五十八幅海報作品赴波蘭參與"澳門當代海報展"。 "澳門當代海報展"為"第二十四屆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的展覽項目之一,而"波蘭華沙國際海報雙年展"是世界上最早的藝術海報展,亦為世界五大海報展之一,是平面設計專業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展覽盛事。 是次展覽參展的澳門設計師包括:Gisela Viegas、朱偉恆、何詩亮、周小良、洪家樂、洪駿業、韋志恆、馬偉達、張國偉、梁子恆、許偉業、許淑青、陳浩星、曾立欣、黃宏智、黃惠明、鄒志全、劉俊康、劉華智、歐俊軒、鄭詩詠、黎浩煜及羅家俊(按姓氏筆劃排序),各參展設計師均在國際及本地不同的設計比賽中屢獲殊榮,成績卓越。藉本次"澳門當代海報展",期望能透過澳門設計師們豐富而多樣的海報,向海外介紹澳門的平面設計特色,呈現澳門海報設計發展的面貌,以促進澳門與海外設計專業領域的交流。 "澳門當代海報展"於波蘭華沙亞太博物館舉行,展期至七月二十七日。


培養學生關愛社會 籌組活動以慈善出發

旅遊學院致力培育旅遊業專才,除注重學生的理論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外,亦十分着重學生的品德修養。冀學生能努力學習之餘,同時關懷不同階層和參與社會事務。 為創造更多機會予學生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學習期間,學生需按課程安排,籌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大部份活動均加入慈善完素,希望活動能引起更多人士對有需要群體的關注;同時,借活動的舉行,向社會發放正能量,向年青人傳遞正面的訊息。 總結2013/14學年,以慈善為目的活動達十多項,受惠機構包括澳門明愛、澳門紅十字會、中華教育會、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澳門希望之源協會、恩慈院兒童之家、梁文燕培幼院、望廈青年之家、奧比斯、樂施會及世界宣明會等,籌得款項超過澳門幣35萬元。 2013/14學年舉辦的活動包括:世界任我行系列活動、慢食文化推廣活動、睛 • 彩聖誕慈善嘉年華、酒遍智利–慈善試酒義賣會、慈善燒烤派對、各項義賣及設置捐款箱等。 更令人鼓舞的是,學院連續3年榮獲奧比斯頒贈鑽石/白金獎,表揚學院上下對患有眼疾及失明人士的支持。 經過學院及學生多年來的積極投入及無私貢獻,學院內部已逐漸形成服務社會、勇於承擔、回饋大眾的文化,相信這些正面的訊息將會透過學生帶到社會上更廣泛的層面,感染大家齊來響應關愛文化。


民署提醒市民世界盃賽事期間注意食品安全

四年一度、萬眾期待的世界盃已開鑼,不少市民會準備零食、飲料及"叮叮"食品(預包裝微波食品)觀看球賽。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早前到本澳市場抽取了多款"叮叮"食品進行調查,結果令人滿意。民署特此提醒市民,無論待家或外出欣賞球賽,均需注意食品安全。
今年世界盃大部分賽事均安排在凌晨時段進行,不少市民選擇在家觀看球賽,零食、飲料及"叮叮"食品成為了熱門陪賽食品。民署食安中心提醒市民,除了應到信譽良好店鋪購買外,在選購"叮叮"食品時要特別注意其貯放温度,進食前亦應按照標籤標示的溫度及時間進行徹底加熱,並應盡快食用且不宜再次翻熱。而選購零食或飲料時,亦應留意食品包裝是否完整及食用期限。如發現食品的包裝破損、味道有異或有發霉等異常現象,便不應選購。
由於部份市民會到一些提供直播賽事的食肆享用美食兼欣賞球賽,中心亦提醒市民,應光顧可靠及環境衛生良好的食肆,點餐時不要一次點取過量食品,而餐點送達後亦應盡快享用。如發現食品異常或懷疑食品受到污染,便不應進食。 最後,在欣賞世界盃之餘,市民應時刻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均衡飲食,多進食水果及蔬菜類食品,避免進食過量含高脂肪及高糖份的食品,一起"食得開心又安心"!


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近山邊街行人天橋將開展維修工程

因應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近山邊街行人天橋出現損壞,民政總署將於六月二十日(星期五)起展開維修工程,施工期約一百個工作天。 施工期間上述行人天橋將全面封閉,市民可取道鄰近的行人天橋及斑馬線通往周邊街道,由於維修期間須實施臨時交通措施,敬請留意交通事務局安排。
工程進行期間引致之交通不便望市民諒解,並提醒各駕駛者須小心留意路面情況及遵守路上設置之臨時交通標誌及指示。


澳門與菲律賓更新航空運輸備忘錄,增加馬尼拉運力

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菲律賓就促進兩地航空運輸發展於6月17日及18日在本澳舉行會談,雙方簽署了新的航空運輸備忘錄,增加馬尼拉的運力至每方每星期約7,000個座位,與舊運力相較增幅超過百份之50。 根據兩地於去年更新的備忘錄,馬尼拉航點設有運力限制,每方每星期提供4,500個座位,其他航點則不設任何運力限制。由於新加入的營運商有意增加航班量,而舊有的座位量已全部作出分配,兩地政府認為有必要增加馬尼拉的運力以應付未來可見的運輸需求,故此,落實在澳門舉行會談,並於18日簽署了新的備忘錄,將馬尼拉運力增加至每方每星期約7,000個座位。雙方期望以開放天空政策的方向,逐步消除馬尼拉的運力限制,促進各方在航空運輸的發展,加強兩地在旅遊、商貿的合作和人員的交流。 現時,已開通的澳門來往菲律賓的航點有兩個,分別是馬尼拉和克拉克。馬尼拉航線由宿務太平洋航空、菲律賓航空及亞航飛龍航空經營,將合共提供每星期19個航班;克拉克航線目前由宿務太平洋航空每星期經營4個航班。 會談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辦事處舉行,新備忘錄由民航局局長陳穎雄與菲律賓運輸和通訊部次長Jose Perpetuo M. Lotilla代表兩地政府進行簽署。兩地代表團成員包括(澳門方)民航局、(菲律賓方)運輸和通訊部、旅遊部、貿易和產業部、民航理事會及民航局。此外,兩地業界機構亦有派員以觀察員身份參會。


兩部門續辦職安講座提升高空安全意識

隨著輕軌工程逐步邁入高架橋墩建設階段,運輸基建辦公室與勞工事務局合辦以高空工作為主題的職安健講座,持續向施工團隊講解高空工作時的注意事項,不斷加強輕軌建設團隊的整體安全意識。 講座日前假氹仔機場大馬路輕軌車廠工地辦公室舉行,約40名主要負責高架橋吊裝工作的前線及安全管理人員出席。是次講座主要以短片分享形式,透過深入淺出的個案分析,深化建設團隊高空工作時的正確工作習慣、施工時裝備的配置、以及如何正確使用輔助工具等,由個人安全施工為原則,從而促成整個團隊安全意識的提高。 輕軌氹仔線的高架橋面吊裝工程即將廣泛開展,從三月初位於飛機場圓形地高架橋面吊裝工作的啟動,到現時第三跨高架橋即將完成,過程當中,路段施工團隊累積了不少關於高空工作安全的經驗,運建辦期望透過每月職安講座的交流,各路段前線施工人員都可獲得更多高架橋面吊裝工作的實務經驗分享,全面提升整個輕軌團隊的安全意識,有效推動氹仔沿線各路段高架橋面吊裝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