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葉挺將軍故居展覽重現葉挺家人生活面貌

"葉挺將軍故居"設有以 "重現葉挺家人在故居的生活面貌"為展示主軸的展覽,展覽內容分為三大部份,包括:重現故居的原空間佈局,展示了發掘和修復所得的前廳地台水泥花磚、井圈結構和一樓杉木地板等;此外,在原空間佈局下放置了捐贈的傢具及文物,除了木櫃、擺鐘、木床等生活用具,並展出數件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包括葉挺將軍贈予副官麥暢生的金懷錶、刻着孩子們生辰的雕塑和黃銅圓盤等珍貴文物;同時,為了讓觀眾更深刻感受葉挺將軍的風采及溫馨的家庭生活,通過照片製作和多媒體展示,展出了將軍的攝影作品和故居生活留影,並蒐集印製了其多篇文章著作,亦把研究所得之口述史料和記錄製作成片段,以多視角的展示讓澳門居民感受故居昔日的金色年華。故居同時裝設電梯設置,增添無障礙設施。 "葉挺將軍故居"的修復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文化局持守着真實性的原則,保持與葉家後人的溝通,對建築物的原貌樣式和佈局進行嚴謹的推敲,製訂修復方案。修復工程主要更換了破損變形的木樑構件和出現開裂現象的屋頂瓦脊,並且解決了牆體嚴重滲漏等結構上的問題,保證建築的結構安全。在室內間隔方面,亦恢復了葉挺將軍和家人居住時的空間佈局。工程期間,修復人員在大廳發現部份水泥花磚,經過研究比對,確實為葉挺家人居住期間所使用,修復後重新鋪設於故居前廳地台,向公眾展示。花園的規劃亦根據後人提供的資料,重建了圍牆的通花牆、窗花和調整了魚池的佈局,有關修復工作為展館中歷史場景的還原和營造提供有利基礎。 "葉挺將軍故居"即日起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免費對外開放,逢周三休館,公眾假期照常開放,歡迎公眾前往參觀,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文化局八三九九六六九九。


葉挺將軍故居開幕

澳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傑出軍事家葉挺將軍的故居所在地。"葉挺將軍故居"位於賈伯樂提督街七十六號,是葉挺將軍在澳門生活的重要見證。為紀念葉挺將軍及讓公眾了解這位傑出的民族英雄,同時為紀念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十五周年,以及葉挺將軍逝世六十八周年,文化局於五月二十八日〈星期三〉下午三時舉行"葉挺將軍故居"開幕儀式,故居將正式對外開放,並設有展覽,重現葉挺將軍與家人在故居的生活面貌。 開幕儀式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胡正躍、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秘書長崔國潮、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原副主任葉正大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司令員祝慶生少將及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原副主任柯小剛主禮。 葉挺將軍故居內保存了多件彌足珍貴的原葉挺故居大型傢具,包括木櫃、擺鐘、木床等生活用具及家居擺設等,故居原物由葉挺長子葉正大中將、原中聯辦副主任柯小剛,原廣州市機電工業局副總工程師麥全盛以及葉挺已故的次女葉劍眉慷慨捐贈。開幕儀式上,葉正大中將把黃銅圓盤、柯小剛把捐贈象徵原故居柚木大床的傢具照,以及麥全盛把葉挺將軍贈予副官麥暢生的金懷錶,捐贈予葉挺將軍故居,由文化局局長吳衛鳴代表接收,吳衛鳴向他們致送感謝狀。 "葉挺將軍故居"是一座兩層高的西式住宅,連屋前花園,地段總面積約一百八十平方米,是葉挺將軍與家人在澳渡過七年安逸而愉快生活的居所。一九五零年代初,故居轉售,先後作為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和婦聯第二托兒所位址。二零零六年,為紀念葉挺將軍誕生一百一十周年及逝世六十周年,特區政府對故居進行了外觀的修繕,並舉行了掛牌儀式。二零一一年底,在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的積極配合下,婦聯二托正式遷離大宅,文化局為故居進行了重新修葺,為紀念葉挺將軍逝世六十五周年,製作了"葉挺家庭群組雕像"及設置臨時圖片展覽,突顯澳門作為葉挺將軍家庭生活的第二故鄉的重要地位。 為進一步恢復故居原貌,深化展覽內容,自二零一二年七月起,故居進行第二期全面的修復工程,並開展相關的展品蒐集與研究工作。直至今年五月,第二期修復工程以及佈展工作已完成,"葉挺將軍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本週休漁漁家樂船票明發售

"休漁漁家樂"海上暢遊活動明(29)日發售本週六、日船票,市民可於明日下午1:30至5:00到媽閣海事博物館購票,票價為澳門幣30元,每人每次限購四張,售完即止。 今年的"休漁漁家樂"活動將舉辦至7月13日,期間的週六、日每日均有4個航班出海,時間分別為上午9:30、11:30、下午2:30及4:30,每班船的乘客人數為26人。海事博物館於每週四、五發售緊接週六、日的船票,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53)28595481,或於活動當日致電(853)66955265查詢。 "休漁漁家樂"的航程約為90分鐘,從青洲塘出發,經過內港、西灣大橋及嘉樂庇總督大橋到達觀音像對開海面後回程。船上有專人講解漁民生活及作業方式,宣揚本地漁民的傳統文化以及捕魚技術,讓市民親身感受澳門獨特的漁業文化和海上風光,促進本澳漁業的多元發展。


多組交通燈更換設備周五起分段暫停

配合交通燈設備之更換工作,本澳及路氹多組交通燈於本月30日(周五)至6月9日期間,將在不同時段暫停運作,呼籲駕駛者留意。 各組交通燈暫停運作時間均為早上9時半至下午3時半,暫停運作日期如下:白朗古將軍大馬路與青洲大馬路交界於本月30日(周五);偉龍馬路與飛機場圓形地交界於6月3日(周二);路氹連貫公路兩組交通燈分別於6月4日及5日(周三及周四);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與新城大馬路交界於6月6日(周五);望德聖母灣大馬路與學院路交界於6月9日(周一)。 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並應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及遵守相關交通標誌指示,注意現場的交通情況,小心行車。


“黑沙環新街/海濱"巴士站6月1日起遷移

交通事務局將於6月1日(周日)起,把黑沙環新街近海濱花園之"黑沙環新街/海濱"巴士站遷移至近建華大廈附近,並易名為"黑沙環新街/建華",同時將取消3A、10B、17、18、30及N1B六條路線停靠"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站,以改善巴士停靠"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站後切線右轉馬場東大馬路引起之巴士行車安全隱患及優化巴士站點距離,提升巴士路線運作效率。 過去本局曾接獲不少意見反映,位於黑沙環新街之"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巴士站,由於多條停經該站的巴士在靠站後,需於較短距離切線進入馬場東大馬路,加上該路段車流量日漸增加,對路段交通造成一定影響。有見及此,交通事務局早前已計劃對相關巴士站點及巴士路線作出調整,並配合民政總署的道路美化工程一併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具體措施主要將現時"黑沙環新街/海濱"站向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方向遷移至建華大廈附近,且將更改站名為"黑沙環新街/建華",隨著該站正式遷移,同時把3A、10B、17、18、30及N1B六條路線取消停靠"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站,藉以延長巴士切線距離,減低對路段交通的影響,並一併優化黑沙灣新街內巴士站點之站距,增加巴士路線運作效率。有關措施將於6月1日(周日)凌晨零時起執行。 除上述巴士站外,"皇都酒店"巴士站亦將由6月1日(周日)起易名為"粵華中學"站,以明確現時位於得勝馬路近粵華中學巴士站的位置。 交通事務局提醒公眾留意有關巴士站變動。如欲了解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


消委會抽查加油站油錶準確度 全部樣本合格結果載澳門消費

消費者委員會公佈"加油站油錶準確度"抽查結果,被抽查到的樣本準確度全部合格,結果已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第249期《澳門消費》。 消委會將抽查加油站油錶準確度定為恆常工作,今年已經是該會歷年第十二次對加油站的油錶進行抽查、檢定工作,檢定報告結果顯示抽查到的17個油錶全部符合引用的中國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443-2006《汽油加油機》的標準。 2014年的"加油站油錶準確度"抽查結果已刊登在第249期《澳門消費》內,該會同時列出近十一年的抽查結果供消費者參考,從資料可反映各加油站油錶準確度的穩定性,而根據統計歷年有三個年度的加油站 油錶準確度檢定結果是全部合格,近年多次整體檢測合格率都達到八至九成之間。 消委會表示,恆常的抽查工作,既可檢視及統計加油機油錶準確度的穩定性,亦可提高業界關注及保證加油站相關設施的運作,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第249期《澳門消費》專題介紹了澳門消費爭議仲裁中心的服務,讓消費者及企業更瞭解在解決一些較複雜、爭議性較高的消費問題,透過仲裁方式可以達到包括具法律效力、簡捷、省時便宜等的優點。 消委會指出,澳門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六年,是本澳首個成立的仲裁機構,仲裁中心的成立,提供了消費雙方一旦發生爭議,有"多一個"選擇來解決爭議,目前,不少消保組織在籌備成立仲裁單位或設立類似機制時,都會參考消委會的經驗。 第249期《澳門消費》其他內容包括報導了港澳消委會於四月初時合作主辦的"第一屆兩岸四地推動消保權益論壇"舉行過程。 消委會邀請了澳門母乳協會在《澳門消費》撰文,以系列專題形式,介紹母乳的好處及餵哺母乳正確方法。第249期《澳門消費》系列一中首先介紹母乳的成份及餵哺母乳的優點。 市民現可於高士德大馬路24號A昌興大廈地下公眾接待處,黑沙灣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1樓M區消委會專區、水坑尾方圓廣場政府資訊中心、澳門文化廣場、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八角亭圖書館等地點免費索取第249期《澳門消費》,消費者亦可以利用該會網頁(www.consumer.gov.mo)瀏覽有關的內容。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人才發展委員會三專責小組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人才發展委員會於4月2日舉行第一次平常大會後,已按照該會議的決定組成了三個常設的專責小組,分別是"規劃評估專責小組"、"人才培養計劃專責小組"及"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而上述三個專責小組亦已於五月中上旬進行了多次會議,積極開展各項工作。 規劃評估專責小組於會議中討論目前澳門人才相關資料的狀況,並就即將展開的工作進行規劃,當中主要包括向相關部門及機構蒐集現存人才現況、人才培養的數據資料,並研究建立人才資料庫,藉以提供科學的數據,為日後作出研究、規劃及宏觀協調特區人才的長遠發展策略奠定良好基礎。 人才培養計劃專責小組主要負責構思和落實"精英培養計劃"、"專才激勵計劃"及"應用人才促進計劃",在會議期間討論了落實三大人才培養計劃的相關安排,初步擬透過推動及協調本地、區域、以至國際間的合作,共同開展人才培養的各項重要工作。 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於會議中主要研究各項吸引人才回澳和人才留澳的方案及政策,並初步構思與外地本澳人才聯繫的機制。同時參考了鄰近國家或地區人才回流政策,整理外地經驗以利於後續政策分析等工作。 在三個小組的會議過程當中,各委員均就相關議題踴躍發表意見,提出寶貴建議,同時亦積極參與各項落實會議內容的後續工作。委員們均表示,人才培養對澳門的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將全力開展各項工作。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悼馬萬祺

以下唁函代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發放-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於五月二十八日向馬萬祺親屬致以唁函,對馬萬祺先生去世致以沉痛哀悼。唁函全文如下: 驚聞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先生逝世,駐澳門部隊全體官兵深感悲痛,謹表示深切哀悼。
馬老是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儒商,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馬老一生愛國愛澳,對祖國忠貞不渝,為"一國兩制"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馬老始終心系國防,高度關注、大力支持駐澳門部隊建設,深受駐軍官兵的愛戴和景仰。
我們將銘記馬老的英名和功績,大力弘揚馬老的愛國精神,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誠履行神聖使命,努力為澳門的繁榮穩定和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二零一四年第一季會議及展覽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4年第1季會展活動有276項,入場總數為30.4萬人次,按年大幅增加20%及50%。使用總面積達22.3萬平方米;平均會期為2.1日。 首季舉行的會議有263項,與會者為4.0萬人次,大型會議及公司會議與會者佔總數81%。展覽有13項,入場觀眾按年明顯增加51%,達26.4萬人次;平均展期為2.8日,展場總面積為4.7萬平方米。 今年首季共收集10項展覽主辦機構資料,其中7項在去年同季亦有舉辦,參與活動的全職員工為247名。主辦機構收入為1,622萬元(澳門元,下同),按年大幅增加88%,主要來自攤位租金(52%)及政府或其他機構資助(47%);支出為3,748萬元,增幅為9%,主要為宣傳及公關(26%)、展場製作及場地佈置(22%)和住宿飲食(16%)。 展覽參展商有953位,來自香港的佔34%,澳門及中國大陸參展商分別佔31%及20%;專業觀眾共5,028名,主要來自澳門(42%)及中國大陸(27%)。根據145位受訪參展商表示,商品銷售佔收入79%,而攤位租金佔支出72%。對於會展場地及服務評價方面,參展商較滿意展覽工作人員的效率及態度(69%)、語言能力(68%);另一方面,認為展覽宣傳及場地配套設施須改善的各佔19%。


政府冀市民就「非強制性央積金」踴躍發表意見

為期60日的《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公眾諮詢將於6月13日結束,社保基金期望市民多對諮詢文本發表意見。 為落實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特區政府年來積極推進有關工作,第一層社會保障制度已於2011年起實施,而第二層中央公積金制度,首先以非強制形式推行,有關《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諮詢文本主要內容包括:公積金個人帳戶由政府管理帳戶、供款帳戶及保留帳戶三部分組成,設有共同及個人兩種供款計劃,共同供款計劃以基本工資5%為最低供款比率,而僱員在轉職或離職時將可獲僱主供款部分的累計款項(方案一建議設立權益歸屬比例;方案二建議僱主供款部分作為解僱賠償的抵扣),累算權益具可攜性(對每位帳戶擁有人可同時持有的保留帳戶數目,方案一建議不設限制;方案二建議不多於三個),符合法律規定的帳戶擁有人可申請提取款項(方案一建議每年可全部或部分提款;方案二建議以年金方式發放)。 為方便公眾了解建議方案內容,社保基金於轄下服務點、政府資訊中心及各公共圖書館備有諮詢文本及文本摘要(中葡文版本)以供索閱;相關資料亦可於專題網頁www.fss.gov.mo/cpf查閱。 有關公眾諮詢將於6月13日結束,社保基金期望市民積極參與發表意見。公眾可透過電話留言熱線85997488、傳真85997677、電郵cpf@fss.gov.mo及網頁www.fss.gov.mo/cpf等途徑發表意見,亦可將書面意見郵寄或遞交至澳門馬忌士街2-6號社保基金總部(封面註明《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公眾諮詢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