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通報,昨晚至今天(5月14日)下午6時,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為71歲男性,現住梅州興寧市;病情平穩,已接受治療。 目前全國共確診43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56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山東、江西,而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則有輸入病例。 本澳方面,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下午5時衛生局沒收到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雖然目前本澳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
衛生局接獲1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5月14日)接獲1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是位於筷子基巷的筷子基托兒所C1B班,涉及3名幼童,1男2女,年齡均為2歲,患童於5月12日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徵狀。所有患童病情較輕,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托兒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衛生局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衛生局籲切勿違法吸煙 新控煙法生效至今共票控19,179人次

《新控煙法》自2012年1月1日生效起,截至2014年4月30日,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510,420間次,即平均每日600間次,累計票控19,179人次。 衛生局表示,由2014年1月1日至4月30日,控煙執法人員共巡查場所95,265間次,即平均每日794間次,票控總數為2,852宗,包括2,846宗違法吸煙個案、3宗以貨架式銷售煙草製品(可供購買者自行直接選取)及3宗銷售不符合標籤規定的煙草製品等違法事實。在違法吸煙個案中,男性有2,643人(佔92.9%),女性有203人(佔7.1%);本澳居民為1,863人 (佔65.5%)、遊客884人 (佔31.1%),外地僱員99人(佔3.5%)。票控個案最多的違法場所類別,分別是網吧(共605宗,佔21.2%)、遊戲機中心(共551宗,佔19.3%)及公園/花園及休憩區(共354宗,佔12.4%),當中在黑沙環區及塔石區發出的控訴書約各佔30%。另有102宗個案需召喚警察協助,共有2,181人(佔76.5%)已繳付罰款。 娛樂場控煙方面,自2014年1月1日起至4月30日,衛生局及博彩監察協調局聯合就全澳娛樂場巡查了152場次,共票控了123宗違法吸煙者,當中男性有117名(95.1%)、女性有6名(4.9%);遊客有100名(81.3%),而本澳居民有23名(18.7%)。 自1月1日至4月30日,控煙辦共接獲942個電話,分別有362宗查詢、568宗投訴及49名市民提供意見。另外,4月份共鎖定了106個違法吸煙的黑點,共巡查279間次並發出控訴書174張,票控率約62.4%。衛生局強調,若市民致電控煙熱線舉報某場所有人違法吸煙,控煙辦會記錄有關投訴並派員跟進。如遇違法案例,定必票控。衛生局呼籲吸煙人士,為人為己,切勿違法吸煙。 此外,2013年共有1,589人次接受衛生局的戒煙諮詢門診服務,成功戒煙人數為181人,接受戒煙諮詢門診服務的數字與2012年的1,620人次相若。
…
衛生局錄得今年第4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衛生局今日(5月14日)證實1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呼籲居民採取預防措施。 患者為28歲女性,馬來西亞籍,住在氹仔,於5月5日至8日期間與7名家人同到印尼巴厘旅行, 回澳後於11日出現發熱、寒戰、雙手及背部皮疹, 12日到鏡湖醫院就診,5月13日傍晚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結果顯示登革熱抗體IgM陽性。根據患者的疫區旅遊史、出現症狀的時間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已被列為登革熱輸入性病例,此為本年第4例輸入性病例報告。患者現情況穩定,同行巴厘的7名家人未有出現類似症狀。 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注意環境衛生,清除工作地點和家居周圍環境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如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宜穿淺色長袖衫褲,在有空調或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如有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 同時,衛生局亦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登革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登革熱免費檢測。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
…
湖畔大廈巴士站車道周四、五晚臨時封閉

交通事務局將於本月15、16日(周四、周五)對湖畔大廈巴士站場入口的一組斑馬線開展防滑措施工程,期間需要分段封閉巴士車道,故部份巴士路線將調整停靠站點,呼籲乘客留意。 相關工程將於本月15、16日(周四、周五)每日晚上8時至翌日早上6時進行,配合上述工程,湖畔大廈巴士站A、B及D車道於本月15日晚上8時至翌日早上6時封閉,屆時,26、36、N2(往機場)、AP1及MT3(往澳門)會由A車輛臨時改往E車道靠站,35(往駕考中心)及36(往蘇利安圓形地)則由D車道改往F車道靠站;而本月16日晚上8時至翌早上6時則封閉C、E及F車道,期間,37U(往澳大橫琴)、30及34(往北區)會由E車道臨時調往A車道靠站,11及N2(往亞馬喇)則由C車道改為停靠A車道。 交通事務局提醒公眾留意上述巴士站點遷移。如欲了解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
…
五公司競投新汽車檢驗中心供應及安裝車輛檢驗設備

交通事務局今日(14日)為新汽車檢驗中心供應及安裝車輛檢驗設備及資訊監控系統開標,是次公開競投共收到5份標書,除1份標書有條件接納外,其餘標書均被接納,所提出造價介乎2千9百多萬至3千3百多萬澳門元不等,工期由180日至290日不等。 配合路氹新汽車檢驗中心及位於澳門勞動大馬路污水處理站停車場地面層西北角電單車檢驗中心的建設,交通事務局為供應及安裝車輛檢驗設備及資訊監控系統展開公開競投程序。有關工作包括需要為兩個驗車中心設置4條輕型汽車驗車線、3條重型汽車驗車線、2條輕型汽車工況法檢測線、1條重型汽車工況法檢測線、5條輕/重型摩托車驗車線(澳門區3條,路氹區2條)及2條輕/重型摩托車工況法檢測線(澳門區1條,路氹區1條)。 現時,路氹新汽車檢驗中心正進行主體建設工程,預計今年第三季完工,而位於澳門的電單車檢驗中心建設工程也已於今年初開展,同樣預計今年第三季完工,其後便會開展車輛檢驗設備及資訊監控系統安裝等相關工作。是次公開競投共收到5份標書,其中4份標書被接納,1份標書有條件接納,有關投標公司須於周四(15日)下午4時前補交文件,並於周五(16日)上午9時30分在馬交石炮台馬路33號交通事務局多功能廳重開開標會議。是次公開競投各投標公司所提出的造價由2千9百多萬至3千3百多萬澳門元不等,工期由180日至290日不等。
…
自來水出現土腥味 海事局完成調查
海事及水務局完成關於早前本澳自來水出現土腥味一事之調查。經綜合分析自來水公司提交的詳細報告、向珠海對澳供水公司了解情況、到內地的供水設施進行實地視察、以及檢視原水系統水樣分析結果後,基本確定自來水出現土腥味的主要原因為:受到季節性氣候變化影響,早前氣溫上升加速了藻類在水中的活動,使硅藻含量較正常狀態高,原水較容易出現土腥味;另外,由於珠海對澳供水公司因應季節需要更改原水取水口,對相關泵站的維護工程和清理沉積物的工作安排不夠完善,使內地供澳的原水帶有土腥味;而自來水公司在應對原水水質突然波動的過程中,雖然曾採取臨時措施,加大投放活性碳等除異味工序,但由於對事件評估不足,沒有持續地採取足夠的清除異味的水處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減低相關影響。因此,即使本澳出廠的自來水水質一直符合法定飲用和衛生標準,但部份用戶的自來水卻出現土腥味,影響市民用水時的感覺。 海事及水務局已向珠海對澳供水公司、珠海市水務局及廣東省水利廳反映有關問題,並已派員前往珠海與相關的部門和單位進行工作會議,討論各項預防措施,以進一步合作加強對供澳原水水質的監察力度。對澳供水公司強調會認真總結是次經驗,檢討有關的操作流程,尤其是在季節交替期間,透過增加監測點和檢測密度,加强監測水質的波動情況,並完善維護工程的安排,減少對正常供水運作的影響,同時透過優化供水調度以保障供水水質的穩定性。對澳供水公司亦表示有計劃把對澳供水系統改建為全封閉式,進一步提高對澳供水的水質安全。 海事及水務局亦已責成自來水公司除了須保證自來水的水質符合安全標準外,亦須持續改善水處理程序和制訂預防方案,以減低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自來水水質或味道的可能性,貫徹提供優質供水的服務宗旨。同時必須進一步加強與珠海對澳供水公司之間的溝通,避免再次出現有關情況。自來水公司亦已承諾會採取多項改善措施,包括在短期內會針對性地加強檢測密度,檢討與珠海的通報機制和加強原水協調工作等。中期措施方面,將會進一步提高水質檢測的透明度,並改善網頁水質查詢的服務,使市民能隨時查閱本澳的水質資料,而長期措施方面則計劃開發新的測試味道化合物的參數,例如Geosmin及MIB等土味化合物質的參數,除了確保水質安全外,進一步落實優質供水。 海事及水務局與內地的水利部門和單位將會繼續加強合作,保障供澳原水的安全和穩定。另一方面,雖然本澳的自來水水質一直符合飲用和衛生標準,但自來水的味道會直接影響市民用水時的感覺。為此,海事及水務局會將有關事件記錄在案,並會作為自來水公司供水公共服務批給合同的執行情況作中期評核時的考慮因素之一。有關中期評核的評核範圍將包括供水服務質素、用戶滿意度、管網水流損率、履約情況等。
…
非強制性央積金公眾諮詢會周六辦最後一場
為期60日的《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公眾諮詢工作已於4月15日展開,為廣泛收集公眾意見,社會保障基金在諮詢期內舉辦系列諮詢會,最後一場將於本周六(17日)下午三時假旅遊活動中心舉行,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報名參與。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建議方案諮詢期由4月15日至6月13日,日前已舉行了三場諮詢會,分別為兩場僱主專場及一場公眾場,合計約250人次出席。最後一場(公眾場)將於本周六舉行,有興趣的市民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9 7121或電郵至pr@fss.gov.mo報名留座。 諮詢文本可於社保基金總部、皇朝區中土辦事處、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政府資訊中心或各公共圖書館索取,亦可登入www.fss.gov.mo/cpf了解諮詢的詳細內容。
…
漁業諮詢委員會召開會議

漁業諮詢委員會日前舉行工作會議,主要討論休漁期間"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的工作部署及安排、"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的申請和審批情況、漁民報讀休漁期培訓班情況、"休漁漁家樂"海上暢遊以及其他與漁業相關的議題等。 積極做好內港防火部署 會議由委員會主席、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主持,她表示本年度南海休漁期將由5月16日中午12時開始,至8月1日中午12時結束,為期兩個半月,今年已是第16次實施南海伏季休漁期,海事及水務局早前已聯同海關、消防局及漁民互助會等單位商討休漁期"內港漁船防火應變計劃"的部署工作,務求積極做好相關安排,並會更新救援的緊急聯絡資料,休漁期間亦會安排船隻錨泊於內港9號碼頭24小時值班戒備,靠近漁船錨地,一旦發生意外可馬上到場救援。 海關海上監察廳廳長黃國松表示海關會配合休漁期的相關部署加派船隻巡邏,維持內港的秩序及安全,希望漁民互助會協助向漁船加強宣傳,每艘船均應有人駐守,一旦發生意外時可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海事及水務局代表表示,休漁期開始時,海事及水務局會聯同海關、消防局、衛生局及漁民互助會代表登船探訪內港一帶漁民,向漁民派發海上安全宣傳品,提高他們防火、防風、防盜及防污的意識,並呼籲漁民保持環境衛生,預防登革熱病。漁民互助會理事長馮喜表示,漁民互助會會配合相關部門向漁民加強宣傳四防。黃穗文期望各部門和單位需繼續保持緊密的溝通,做好休漁期間的安全部署工作。 基金持續扶助漁業發展 海事及水務局代表向各委員介紹了"漁業發展及援助基金"的申請及審批情況,由2007年基金成立至今共有147宗成功申請個案,金額近澳門幣4,500萬元,而借出款項正在陸續收回,至今償還金額超過1,800萬元。委員認為基金的設立有效發揮了扶助漁業發展的作用,並指出近年物價上漲,希望基金未來能夠因應社會發展,研究調升貸款金額的上限。黃穗文表示需綜合考慮和權衡多項因素,海事及水務局會繼續密切關注漁業的發展需要,持續聽取業界的意見,令基金持續扶助漁業發展。 提供培訓助漁民善用休漁期 馮喜介紹了由勞工事務局、海事及水務局、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漁民互助會合辦的"漁民休漁期培訓計劃",計劃已於本年4月開始接受報名,令漁民善用休漁期,提升競爭力及掌握其他謀生技能。海事及水務局亦會為參與計劃的漁民重温並加強海上安全知識,尤其是求救知識和途徑等內容。考慮到近年物價上漲,為減輕漁民經濟壓力,今年的培訓津貼金額調升至澳門幣8,000元,出席率達七成或以上將按實際出席率獲發培訓津貼。"漁民休漁期培訓計劃"自2009年至今已舉辦到第六期,過去五年參與培訓的學員總數為1,711人次,合格率達92%。 第四年辦"休漁漁家樂"海上暢遊 黃穗文表示由漁民互助會主辦、海事及水務局贊助及提供技術支援的"休漁漁家樂"海上暢遊活動已舉辦三年,受到公眾熱烈歡迎,今年繼續支持有關活動。是次"休漁漁家樂"活動暫定於5月23日至7月14日舉行,逢星期六、日為公眾及團體班次,每日4班,合共64班次,1,664個名額;逢星期一、五為旅客專場,上下午各1班,合共32班次,832個名額。活動詳情稍後另行公佈。 黃穗文總結時向各出席委員表示感謝,強調漁業諮詢委員會將繼續作為聽取漁業界意見的平台,亦會繼續跟進研究各委員提出的寶貴意見的可行性。
…
升降機類設備指引實施一年近九成設備申報

《升降機類設備審批、驗收及營運制度指引》(下稱《指引》)實施即將踏入一年,至今已向政府申報並獲發獨立編號的升降機類設備約有5,200台,估計佔全澳同類設備近9成。獲發編號的升降機類設備資料會載於土地工務運輸局資料庫,且由政府委託的專業機構抽查,以確定檢測質量,為市民提供多一重保障。土地工務運輸局提醒市民,應留意所使用的升降機類設備有否申報,以及有否在設備當眼處張貼「安全運行證明書」;如否,應向管理公司或業主會等設備管理人反映,維護自身權益。 訂基準性檢測項目保障安全
為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監管工作,推動行業發展,保障使用者安全,土地工務運輸局於去年4月推出了《指引》,並於去年5月19日起正式實施。針對使用中升降機設備的維修保養,《指引》訂出5個方面規範,包括推出行業標準,促進良性競爭;設立維修公司登記及申報制度;設立資料庫系統;要求公示張貼年度「安全運行證明書」;抽查維修公司的檢測質量。 《指引》推出以來,業界反應積極。截至今年5月13日,已有44家公司向土地工務運輸局申請登記,其中獲核准的有41家,需補充文件的有3間;在獲核准的公司中,30多家已向局方申報其負責維修保養的升降機類設備資料且獲發獨立編號,包括升降機4,284部、扶手電梯926組及自動行人道19條,總數5,193個,估計佔現時全澳同類設備近9成。 設備應張貼安全運行證明書
根據《指引》,於去年6月19日起屆滿維修保養期的升降機類設備,均應按基準性檢測項目作檢測,檢測有效期最長一年,並需於設備當眼處張貼「安全運行證明書」。換言之,由今年6月19日起,所有升降機類設備均應貼有安全運行證明書。市民應留意所使用的升降機類設備有否張貼證明書;同時,有關證明書上有否列明設備維修保養單位名稱、最近一次檢測日期、維修保養單位負責簽名及公司蓋章、負責監管維修保養質量的註冊專業技術員簽名等,並特別注意證明書上有否由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登記公司編號及設備獨立編號;如否,即代表該公司及其所維修保養的升降機類設備並沒有在土地工務運輸局登記,且不納入局方抽查的範圍,也不排除該公司沒按《指引》要求執行維修保養工作,對使用者的安全保障存疑。 市民如發現所使用的升降機類設備並沒張貼「安全運行證明書」或證明書內容不符,應向管理公司或業主會等設備管理人反映,維護自身權益;倘發現升降機的年檢期已過,亦應及時向管理公司或業主會等設備管理人查詢,要求盡快檢測或維修。市民欲了解已登記並獲核准的維修保養公司資料及《指引》內容,可登入土地工務運輸局網站(http://www.dssopt.gov.mo)查閱。 抽查維修公司檢測設備質量
另一方面,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委託澳門大學澳門發展及質量研究所於去年12月起對已向政府申報並獲發獨立編號的的升降機類設備展開抽查工作,以確定其維修保養公司的檢測質量,有關工作不會收取維修保養公司或設備擁有人的費用。 至於資料庫方面,局方現正加緊籌備,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屆時市民可透過網上系統查閱及核對其慣常使用的升降機類設備是否已向土地工務運輸局申報且獲核准、該設備所張貼的安全運行證明書及證明書上的內容是否真確等。 土地工務運輸局期望,隨著《指引》的實施,有助增加業界營運的透明度和提供服務的基準性,透過政府與公眾共同監督,在行業既有責任及自律的基礎上促進良性競爭,提高檢測和維修質量,既讓業界有所依循,也更好地保障公眾安全。局方呼籲,尚未登記的維修保養公司應盡快向局方作出申請;已登記但尚未申報設備名單的公司亦應按時遞交相關資料,否則有關公司將被除名或不獲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