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大學生新媒體作品(微電影)網絡大賽接受報名
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澳門基金會、珠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大學生新媒體作品(微電影)網絡大賽經已啓動。本次大賽以"青春夢想"為主題,面向兩岸四地高校徵集微電影作品。 於2010年、2012年,珠海廣播電視台成功舉辦了兩屆面向全國高校的新媒體作品網路大賽,得到全國眾多媒體的關注,初步創立了全國性大賽品牌。本屆大賽在前兩屆大賽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首次將參賽範圍拓展至兩岸四地,旨在促進兩岸四地文化交流,搭建兩岸四地青年展示、合作、交流的平台。 本次大賽主題為"青春夢想",面向兩岸四地高校徵集微電影作品,所有在校大學生及學生團體均可通過以下兩種報名方式參與: 方式一:登入大賽官網搜狐視頻http://tv.sohu.com/s2014/dxsxmtzpds/下載參賽表格及上載參賽作品; 方式二:登入以下網址http://tv.sohu.com/upload/188.doc下載參賽表格並連同參賽作品錄成光盤郵寄至大賽組委會收。郵寄地址: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銀樺路500號珠海廣播電視台文化產業辦公室收;郵編:519002。 是次比賽將設置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等六項大獎。同時,為突顯兩岸四地的不同文化特色,比賽還設置了"活力香港"、"風情澳門"、"魅力台灣"、"美麗珠海"等四個主題獎及多項組委會獎。此外,為了扶持原創劇本,主辦單位將評選1至5部具有潛力,但未能投入拍攝的優秀原創劇本,注入扶持資金,幫助其完成拍攝製作。 參賽作品要求為新近創作(三年內創作的作品),題材、體裁不限,微電影時長30分鐘以內,文件格式為mpg、avi、mp4,劇本格式為word文檔。報名及遞交作品截止時間為2014年9月30日,逾期將不予受理。比賽詳情可瀏覽大賽官網http://tv.sohu.com/s2014/dxsxmtzpds/,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大賽組委胡志剛先生(電話:+86-756-2526368)或澳門基金會趙家權先生(電話:+853-87978531)。大賽頒獎典禮於10月舉行。
…
巴西聯邦法院法官一行拜訪終審法院

2014年5月9 日上午,在摩斯大學巴西研究中心主任、澳門科技大學特聘教授David Ritchic的陪同下,巴西聯邦法院法官一行拜訪終審法院。 巴西來賓們包括:里約熱內盧與聖靈州聯邦上訴法院法官,國家司法委員會成員Guilherme Calmon,前任里約熱內盧州法院法官,現任里約熱內盧市第四公證處負責人Jairo Vasconcelos Rodrigues Carmo,聯邦法官 –里約熱內盧聯邦初審法院Paulo Cesar Rodrigues、Odilon Neto、Eduardo Assis、Adriana Cruz、Fernanda Duarte、Carla Bonfadini、Paulo André Espírito Santo以及摩斯大學的法律博士生吳雨嵋。 終審法院利馬法官、宋敏莉法官、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顧問許歡等與來賓們進行會談。 會上,利馬法官首先向各位來賓簡述了澳門回歸以後司法體制的演變,認為澳門法制的原則性基礎、理論等方面深受葡萄牙法制影響,與中國大陸訴訟程序存有一定差異。另外,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基本法》作為地方最高法律,貫徹遵從"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但針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其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而本澳自回歸以來未曾出現提請釋法。隨後,詳盡介紹了澳門特區法院的架構以及各級法院的職權、運作、上訴條件及合議庭的組成等具體情況,並針對刑事起訴法庭在刑事偵查、預審制度、強制性措施的實施等職能方面作出概括性介紹。 此外,利馬法官講述了司法官的入職培訓、選任及審判所使用語言,更介紹了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組成、職能及運作等內容。 隨後,利馬法官亦應來賓們就嫌犯缺席審判制度及其預防、假釋要件、債務之訴、同性婚姻及事實婚、司法援助、澳門與外地的司法協助等提出的事宜作出解釋,並與來賓們進行熱烈的交流。 座談結束後,來賓們在法院代表的陪同下,參觀了審判庭等法院設施。
…
創意戒指工作坊 製獨一無二心意
"澳門時尚廊"於六月七日(星期六)下午舉辦"創意戒指工作坊",教授製作創意戒指飾物,歡迎有興趣的市民報名參加。 "創意戒指工作坊"由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飾物班導師區禮嘉小姐講授,透過輕鬆的教學手法,指導參加者如何利用工業材料的金屬線創作成戒指,透過專業工具及詳細講解,協助參加者製作具個人創意設計的戒指,鼓勵自行動手創作,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技巧,並注入創意,從而製作出獨具個人風格的自家戒指飾物。 工作坊將於六月七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5時,在中心轄下的成衣技術匯點(澳門漁翁街海洋工業中心第二期十樓)舉行,適合對配飾設計有興趣之年青人士參加,費用為每位澳門幣貳佰元,名額有限,報名從速。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835 3341或8898 0732。
…
2014年4月份外匯儲備數字及澳匯指數
澳門金融管理局今日公佈,2014年4月底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203億澳門幣(150.7億美元),較2014年3月經修訂總額1,221億澳門幣 (152.8億美元),下跌了1.4%;與一年前比較,亦下降了6.6%,減少近86 億澳門幣。4月底的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2014年3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3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幣部份的 107.3%。 量度澳門幣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強弱的貿易加權澳匯指數在2014年4月為97.11,較上月上升0.34點,較去年同期則下跌1.02點。 如有查詢,請聯絡: 澳門金融管理局研究暨統計辦公室 (電話:83952532; 傳真:28353042)
…
四名越南人涉毒一人被羈押
檢察院日前又完成一宗販毒案的初步偵訊工作,涉案的四名嫌疑人其中一人已被採取了羈押的強制措施,其餘三人採取了其他必要的強制措施。
案情顯示,涉案的四名越南籍嫌疑人,包括一名女子、三名男子,年齡介於18歲至38歲之間。2014年5月7日晚7時許,警方根據情報在沙梨頭海邊街附近跟蹤並截查上述越南籍女子,隨後在其身上及居住的房間內搜獲"氯胺酮"、"海洛因"等毒品連包裝重約46餘克及部分吸毒、販毒工具。同時,在同一單位內其餘三名嫌疑人居住的房間內搜獲"氯胺酮"、"海洛因" 連包裝重約3餘克。女嫌疑人供認兩個月前,替回國的同鄉販賣毒品,以每小包500元價格出售。其餘三名嫌疑人均偷渡來澳。
承辦檢察官分析案情及證據後,認爲有強烈跡象顯示上述案件四名嫌疑人的行爲涉嫌觸犯販毒等罪,經向法官建議並獲准對女性嫌疑人採取羈押的強制措施,其餘三名男性嫌疑人採取其他必要的強制措施,案件交還警方作進一步調查。
…
越南旅遊安全提示
鑒於近日越南的安全形勢,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提醒近期擬赴越南的中國公民留意安全風險,全文如下: 「近日,越南多地爆發反華遊行。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提醒近期擬赴越南的中國公民慎重考慮出行計畫,謹慎前往;請在越中國公民和機構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安全防範。 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並聯繫中國駐越南使、領館尋求協助。駐越南使館領保協助電話:0084-903474865/903441338,駐胡志明市總領館領保協助電話:0084-938882098/908002226。」 旅遊危機辦將密切留意事態發展,並提醒在越南或擬赴當地的澳門居民密切注意當地安全局勢、避免前往遊行示威區域、保護自身安全和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根據澳門旅遊業界提供的資料,現時沒有旅行團在胡志明市,有一旅行團共16人在峴港,暫時情況安全,旅行社將密切留意情況。 旅遊危機辦目前接到1宗求助個案。澳門居民如有需要可致電24小時旅遊熱線 (853) 2833 3000,或致電中國駐當地使領館尋求協助。
…
“第二屆兩岸四地世界華文文學──華文文學在世界的傳播”講座即將在澳舉行
由澳門基金會、香港《明報月刊》、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香港作家聯會主辦,澳門大學、中西創新學院、澳門中華文化藝術協會、世界華文文學聯會、香港電台電視部合辦的"第二屆兩岸四地世界華文文學講座──華文文學在世界的傳播"講座將於2014年5月19日至20日在港澳兩地舉行。講座於2014年5月19日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揭幕後,約二十位來自兩岸四地及海外的作家及學者於20日移師澳門,並於當天下午舉行總結講座及閉幕禮,客觀剖析華文文學的傳播。 隨著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世界各地對華文作家有了更多的關注,華文文學亦引起更多的討論及傳播,為加強兩岸四地華文學者、專家的文學交流,持續推動本地文學的發展。澳門基金會聯同上述各合辦單位舉辦"第二屆兩岸四地世界華文文學──華文文學在世界的傳播"講座,講座將圍繞華文文學如何更廣泛地傳播;當華文文學走出世界的同時,會為華文作家帶來什麼衝擊;華文文學在未來的走向;以及在傳播的過程中,兩岸四地作家所擔當的角色等四個議題作深入討論。 是次講座將廣邀各地知名華文作家及學者出席,包括來自國內、香港及美國的陳丹燕、須一瓜、黃春明、廖偉棠、陳曉明、謝有順、李蘭妮、劉年玲、張雙慶、黃子平、李孝悌、鄭培凱,曹疏影、劉劍梅,以及本澳的姚京明、李觀鼎、朱壽桐及廖子馨等,相信勢必能為文學愛好者帶來一場異國的文化盛宴。 講座謹訂於2014年5月20日下午3時在澳門大學中葡樓105室舉行,歡迎有興趣的市民踴躍參加,名額有限,報名及查詢請致電澳門基金會研究所梁雄殷先生(電話:8797 8529)。
…
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在中東多個國家持續出現 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警惕
因應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病例在中東多個國家持續出現,且近期大部分病例是曾經和確診病例在醫療機構內接觸而感染的醫護工作者,衛生局正向全澳醫生發出信函,呼籲警惕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並嚴格採取感染控制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2012年9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發佈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病例以來,確診病例數在中東多個國家持續出現。特別在2014年3月至4月期間,沙特阿拉伯發生了數起醫院內暴發,使該國確診病例在短期內迅速增加。截至5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共收到全球544個病例報告,其中146例死亡,而其中沙特阿拉伯報告的病例則逹495例。此外,近期在其他國家發現感染自中東地區的輸入病例也持續增多,美國、埃及、希臘、約旦、馬來西亞及菲律賓共有6例,顯示地理分布擴大。為此,衛生局呼籲各醫療機構和前線醫務人員保持高度警惕。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4月24日和5月7日的評估報告,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病毒的傳染性有明顯改變,病例增加原因為季節性的原因,加上當地因沒有遵守世界衛生組織有關感染預防和控制的建議而發生了數起醫院內暴發。大部分病例是曾經和確診病例在醫療機構內接觸而感染,其中以醫護工作者為主,約佔感染者的四分之一;而在社區和家庭中的續發病例遠較醫療機構少,跡象顯示目前沒有持續性社區傳播。另外,部份確診病例症狀輕微或無症狀。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相關政府對疾病傳染源、傳播途徑及社區感染等情況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衛生局已加強對懷疑MERS-CoV感染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監測,並密切留意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資訊。 MERS-CoV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為此,衛生局已發出信函到全澳各醫療機構及私人診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立即安排消防救護車轉介至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作進一步檢測,及時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 另外,根據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5月13日的通告,證實沙特阿拉伯新增4例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資料指出,4例中3例病情穩定,1例死亡;全部來自首都利雅德市(Riyadh),年齡由20歲至69歲,3女1男,患者於5月11日出現呼吸道症狀,其中1名69歲有糖尿病及慢性心臟病的患者於5月12日死亡。 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 可致電衛生局查詢熱線28700800或查閱衛生局以下網站:
- 中文 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
- 葡文 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
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通報,昨晚至今天(5月14日)下午6時,廣東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患者為71歲男性,現住梅州興寧市;病情平穩,已接受治療。 目前全國共確診43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56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山東、江西,而台灣、香港和馬來西亞則有輸入病例。 本澳方面,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下午5時衛生局沒收到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雖然目前本澳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
衛生局接獲1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5月14日)接獲1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是位於筷子基巷的筷子基托兒所C1B班,涉及3名幼童,1男2女,年齡均為2歲,患童於5月12日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徵狀。所有患童病情較輕,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的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托兒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衛生局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