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民署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合編《食安小學堂》 向學生推廣食品安全

為提升食安在校園的推廣工作,讓食安意識從小紮根,民政總署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合作,以小學生為對象,結合食品安全常識與資深教師的教育經驗,設計《食安小學堂》小冊子作為教導食品安全的輔助教材,冀望透過教師層層推廣至學生層面,普及食品安全的基礎常識,以預防為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食安小學堂》的中文版已完成編寫及印製,早前由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風險傳達處張桂達處長,轉交小冊子予中華教育會黃麗卿副理事長代表接收,並派發給該團體會員教師作為輔助教材,配合正規課程靈活運用。而葡文版本及英文版本亦將於稍後推出,以協助不同社群師生掌握食安常識。 民署在編寫《食安小學堂》過程中結合了多方面的考量,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宣教指引、本澳居民生活與飲食習慣,以及中華教育會的豐富教育經驗,深入淺出涵蓋"精明選購"、"妥善貯存"、"謹慎處理"、"徹底煮熟"以及"個人、用具及環境衛生"方面的基礎食品常識,例如購物時留意食品包裝上的日期,放進雪櫃的食品要生熟分開,認真洗手後才接觸食品等,內容以圖畫方式載入簡明直接的生活情境,易讀吸引。 除此之外,《食安小學堂》內亦加插了一些補充教學內容,協助教師加強學生吸收食安常識。包括"食安小遊戲"透過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重温重點的食安內容,"食安名詞"介紹生活中常見的食安詞語,如細菌、危險温度帶、交叉污染等,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容易潛在的食安風險,更加小心提防。 民署已經把《食安小學堂》上載至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歡迎有興趣人士到網站內的"宣傳單張"下載有關內容,合力推廣食品安全。


消委會公佈最新超市物價調查報告表 調查範圍包括花地瑪堂區內的十多間超市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3月3日在花地瑪堂區的黑沙環及慕拉士大馬路附近收集以上兩個地區十多間超市進行今年3月份第一次的"超市物價普查"工作。 以上調查工作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已上載於消委會(www.consumer.gov.mo)網頁、iPhone及Android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內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供消費者瀏覽及使用,該報告表亦同時擺放在消委會總辦事處、民政總署轄下的祐漢及營地街市、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多個書局供消費者免費索取,而本澳所有流動電話用戶都可以透過其使用的網絡"Wap"隨時隨地查閱消委會最新公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 消委會根據全澳六個堂區,因應各堂區超市數量的多寡,將超市調查工作劃分為八個區域進行,每月在全澳八個區域的近一百間超市先後及循環進行超市物價普查工作,此舉,除可更全面檢視本澳超市物價的差距,提供更多的物價數據供消費者參考外,消費者就可以因應居所、上班以至活動地點直接對不同地區的超市數百種貨品進行格價。 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澳大首個學院遷入新校園

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於二月二十八日遷入新校園,成為澳大首個遷入新校園辦公的學院。澳大校董會主席謝志偉、副校長黎日隆、澳門特區建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周惠民、新校園承建商廣東南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焯等來到健康科學學院,祝賀學院喬遷之喜。 健康科學學院代院長葛偉表示,是次搬遷既是健康科學學院的新一頁,也是澳大的新一頁,具有歷史性意義。"健康科學學院能成爲首個遷入新校園的學院,作為院長的他感到十分光榮。學院對搬遷期待已久,全體成員均十分激動。"葛偉興奮地說。 "憑藉新校園一流的硬件條件、優美的校園環境、以及校方大力的支持,健康科學學院同仁必定上下一心,把健康科學學院打造成一流的學院。" 學院的教職員對新校園辦公室均感到十分滿意,認爲學院辦公室環境怡人,能為工作注入更多動力,尤其是新校園各建築物之間有連廊連接,舒適愜意,方便師生一面步行一面交流。健康科學學院張仲榮教授讚揚新辦公室光線明亮,地方寬闊,對未來展開的工作充滿期待;而助理教授黃冠豪則表示現校園受條件所限未設有學院實驗室,如今學院遷入新校園並即將擁有設備先進的實驗室,期待能為學院的學術科研作更大貢獻。 澳大按照逐步遷入、分批進駐的原則遷入新校園。去年九月新學年初開始,已有第一批約一千三百名師生入住新校園的三棟宿舍樓;今年二月第二學期開課,首批學生在新校園上課,部份課程如通識課(英語、葡萄牙語、電腦等)和部分法學課程在新校園上課;來往新校園的公共交通公具則有的士,37U及MT3U兩路巴士。目前,有兩所住宿式書院於新校園運作,並有數個行政部門在新校園辦公;校內有餐廳、咖啡店、便利店及洗衣店營業,為師生和教職員服務;此外,新校園的中央教學樓已設置電腦室, 綜合體育館亦計劃於三月中投入使用。


何賢公園停車場試驗性調整輕型汽車泊位比例

交通事務局為完善管理、善用公共停車場資源,並回應區內對輕型汽車泊車位的需求,將以試驗形式調整何賢公園停車場之輕型汽車及摩托車泊車位比例。3月5日(周三)起把何賢公園停車場地庫一層的204個摩托車車位變更為41輕型汽車泊車位,調整後場內的輕型汽車泊車位將增至456個,摩托車泊車位則減少至338個,局方將密切留意場內泊車位的使用狀況,適時檢討跟進。 交通事務局一直留意本澳各區公共停車場的使用情況,根據資料顯示,位於皇朝區的何賢公園停車場,去年8月至10月,輕型汽車泊車率平均約為45%,其中晚間需求較日間多約4%,而摩托車的平均泊車率則約15%。現時,該停車場共有415個輕型汽車泊車位及542個摩托車泊車位,考慮到過去不少市民和團體反映,皇朝區及新口岸一帶的公共停車場內輕型汽車泊車位緊缺,而摩托車泊車位則經常出現空置,為更好地利用公共停車場資源,局方將以試驗形式調整何賢公園停車場內之輕型汽車及摩托車泊車位比例,把該停車場地庫一層的204個摩托車車位變更為輕型汽車泊車位,調整後場內的輕型汽車泊車位將增至456個,摩托車泊車位則減少至338個。 試驗期由3月5日(星期三)上午11時起,為期半年。期間,交通事務局將收集該停車場泊車位的使用數據,以及評估區內對泊車位的需求,適時檢討跟進,加以完善。


行政長官赴京列席人大會議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4)日中午啟程前往北京,應邀列席明(5)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式。行政長官表示,在京期間將與廣東省領導會面,回顧粵澳合作,並就延長通關時間、粵港澳自由貿易區等議題進行探討。 行政長官啟程前稱,今次赴京除了列席人大會議開幕式外,也會與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劉奇葆、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會面。崔世安表示,為讓内地同胞加深對澳門的了解和認識,加強雙方交流,同時讓更多觀衆收看到澳門製作的電視節目,所以在北京期間將與中宣部探討研究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廣視)的電視廣播訊號在内地的落地權事宜。 對於記者問及澳廣視發展的問題時,崔世安表示,他與董事局成員開會時曾明確地提出兩點:一是必須跟進澳廣視策略發展工作小組制定的發展方向報告;二是要高度尊重言論、出版、新聞編採自由。 他更重申,基本法已明確規定本澳有言論、新聞及出版自由,特區政府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相關工作,此乃特區政府的核心價值。 被問及下一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問題時,崔世安指出,特區政府會嚴格按照行政長官選舉法開展工作。 隨同行政長官赴京的有: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新聞局局長陳致平、禮賓公關外事辦公室主任馮少榮等。


社保基金提醒僱主應依時繳納散工供款

社會保障基金提醒僱主應依時繳納散工供款,逾期繳納者須支付遲延利息,更可能被科處罰款。
本澳僱主如有聘用散工(即以具期限勞動合同聘用本地僱員為其工作),須於該僱員工作月份的翌月內為其繳納供款。例如:僱員在二月份工作,便應於三月份內為其繳納供款。
按行政長官批示訂定,散工供款額如下: 請看附件! 僱主倘逾期繳納散工供款,在法定繳納期後60日內補交須支付遲延利息,每月利率為所欠供款總額的3%,不足一個月亦按一個月計算,金額最少為澳門幣50元;如60日後仍不繳納,除遲延利息外,更可被科處最低為澳門幣500元至應繳供款金額一半的罰款。
此外,若受聘的僱員從未於社會保障基金登錄為受益人,僱主須同時為其辦理登錄,否則該僱主按其違法行為所涉及的每一僱員可被科處澳門幣200元至1,000元罰款。
市民如想查詢更多有關散工供款的資訊,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532850,或者瀏覽社保網頁www.fss.gov.mo。


《中西詩歌》第48期經已出版

《中西詩歌》第48期的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珠海市作家協會聯合出版。該期《中西詩歌》為當代藝術專刊,除原設的詩歌欄目外,新增了介紹澳、粵兩地的當代藝術欄目,與讀者一同回顧過去一年兩地當代藝術的發展狀況。該期亦首次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彰顯文學與不同藝術形式的聯合力量,銳意打造一個結合詩歌與藝術的文化交流平台。
"澳門當代藝術"欄目有香港藝術家莫偉康的《繼往開來:2013藝術澳門主題展》,作為該主題展的策展人,作者嘗試透過有關展覽勾勒澳門藝術的現況和成就,期望藉此普及藝術欣賞,以及探索澳門藝術未來的發展契機。該欄目亦收錄了本澳藝術家馬若龍參加"第55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時為其展覽"百道.智者"所撰的導賞指南,配合《澳門今日》社長左凱士、導演白艾德等人的觀後感與展覽照片,多元地詮釋藝術家眼中的澳門價值。詩人姚風、凌谷、賀綾聲分別將其詩歌或詩評與其攝影作品作融合,通過文字和影像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啟發,大大拓寬了攝影與詩歌的藝術表現力。此外,在國內外屢獲殊榮的澳門設計師張國偉亦與讀者分享他的創作意念和藝術追求。
"廣東當代藝術"方面有美術理論家、評論家皮道堅的《符號、痕跡、韻味》,品評魏青吉的新水墨藝術;鄭宏彬的《生命中只有一匹屬於你的駿馬》和胡斌的《精神的行吟者》,讚賞畫家黃立言作品中所呈現的文學性及無可比擬的感染力;李偉銘、顏長江、蔡濤、曾翰用文字講述新銳攝影師曾憶城的光影世界,並探討畫意攝影在當代中國的實踐情況。除了優秀的作品和新進的藝術家,備受關注的還有不同城市中藝術群落的發展。這些藝術群落興衰、變遷的軌跡,印證著一個城市藝術文化的發展脈絡,是城市藝術生態研究的重要資料。
《中西詩歌》定價澳門幣二十元,在本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歡迎本澳及各地作者投稿,稿件可透過電郵發送至:gaogao333@gmail.com。


2013年第二期經屋申請累計接到二萬多宗申請

房屋局現正展開2013年第二期經濟房屋申請,申請期至本月17日,有意申請者請盡早作出申請,避免集中在期限結束前最後兩至三天提出,以免影響輪候時間。截至上周五(2月28日),房屋局累計接到20,400多宗經屋申請,其中家團申請為12,200多宗,個人申請則有8,190多宗。 按照《經濟房屋法》規定,申請人不得在多於一份的申請表上出現。曾參加刊登2013年3月20日第1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第二組的公告所指的於2013年3月27日至6月26日期間開展的取得經濟房屋一房一廳的申請家團或個人申請人,須放棄上述申請,才可重新提出申請。 房屋局亦呼籲申請者應先仔細閱讀有關申請須知,以及參考申請表範例,在遞交申請表時,須遞交已填妥之申請表,並須出示每名家團代表及成員之身份證明文件證明正、副本,避免補交文件。此外,經屋申請設有收入下限及上限,以及資產淨值上限之規定,倘屬於"零收入"即不符合申請資格,同時申請人需符合《經濟房屋法》的一般申請要件。 此外,申請表所填報的資料均須確實無訛。若作虛假、不確實或不真實的聲明,或使用欺詐手段,則取消申請資格,並2年內不得參加經屋申請,且按刑法規定予以處罰。若已獲許可取得單位及簽署買賣預約合同,可由房屋局主張或由法院依法依職權宣告買賣預約合同無效,並由房屋局將根據法律規定轉售單位。 考慮到人流安排,經屋申請及查詢安排在房屋局側面停車場進入,中午不休息,並新增接待櫃台,加派人手以疏導人流;同時,設置2個關愛櫃台,為長者、孕婦、傷殘人士等有需要人士提供協助。而非經屋申請,或一般服務安排在房屋局正門右邊進入之接待處辦理。兩個接待處同時運作,以期滿足居民的需要。


2014MIECF推動環保採購

環保採購是落實綠色消費、打造環保低碳社會氛圍的重要元素,作為"2014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4MIECF)官方承辦單位之一的環境保護局,在2014MIECF的「澳門館」中以環保採購作為展覽的重點內容之一,藉以促進本澳及國際間推行環保採購工作的訊息交流。事實上,環境保護局為持續推動環保採購,今年進一步擴大了"環保規格建議"的範圍,涵蓋的常用產品由原有50項新增至80項。 "2014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4MIECF)將於2014年3月27日至3月29日在澳門舉行,以「躍動中的綠色商機」為活動主題,通過綠色展覽、綠色論壇、綠色配對以及特邀買家計劃等系列活動,打造出高效能的綠色平台。環保採購是創建低碳社會的要素,MIECF為全面落實環保採購提供了國際性的綠色窗口,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可藉此機會展現各種各樣嶄新的環保產品,迎來綠色商機,同樣,國際間不同的與會者,包括政府部門、企業、機構等,可通過此窗口購買不同的環保產品,讓環保採購在MIECF這國際舞台上得到充份的落實。 2014MIECF官方承辦單位之一的環境保護局為了進一步推動環保採購,在2014MIECF中的「澳門館」以環保採購作為展出的重點內容之一,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展現本澳推行環保採購的工作,從而加強本澳與國際間之交流,相互促進推行環保採購工作的水平。 事實上,環境保護局致力向社會各界推動環保採購,於2014年2月把 "環保規格建議"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在原有50項常用產品的基礎上新增了30項,令"環保規格建議"涵蓋的產品數量新增至80項。新增的產品類別包括文具、文儀用品、電器用品、清潔用品、衛生用品、省水用品、家具–宿舍及辦公室、建築材料以及玩具等,全為常用的產品,為社會於採購時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依據。 環境保護局為了確保"環保規格建議"切合社會所需,針對公、私營機構以及學界普遍適用、採購量較多的產品,委託顧問機構開展了調查並參考了多個地區的環保產品規格。同時,環境保護局透過舉辦環保採購講座及課程,推動社會各界在日常採購中確切實行環保採購,對象包括環保酒店、綠色企業以及綠色學校等不同領域共超過200名代表參與,藉此提高學員對環保產品的認識、訂定機構自身的環保採購政策以及推動機構實踐環保採購工作。往後,環境保護局將持續舉辦相關課程,以加強推行環保採購的成效。
另外,環境保護局除推出 "環保規格建議"外,亦聯同行政公職局以及財政局制訂了"公共部門環保採購指引",推動公共部門先行先試,優先購買對環境衝擊較少、可回收、低污染、省資源的產品,"環保規格建議"及"公共部門環保採購指引"已上載至環境保護局的環保採購專題網頁 http://www.dspa.gov.mo/greenpurchasingguide,供公眾參考。


衛生局接獲一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3月3日)接獲一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該學校是位於消防隊巷的陳瑞祺永援中學(分校)幼稚園K1及K2共9個班級,涉及71名學生及3名老師,分別為23女51男,年齡界乎3至38歲。患者由2月22日起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及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全部患者已到醫療機構診治,其中6名患者因高熱需住院治療。現時,各患者情況穩定,未有重症個案。衛生局已安排採集部分患者的呼吸道樣本送檢,有關學校已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嚴格執行患病學生及員工不能上學的規定。 而早前通報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K1A班、K1B班及K1C班今日共新增6名學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及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年齡界乎3至4歲,患者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住院及重症個案。 另外,衛生局接獲一例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合併細菌性肺炎病例。患者為74歲,女性,於2月26日發病,3月1日到鏡湖醫院急診就診,其流感快速測試檢測對甲型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因出現高熱和低血壓等病徵,即轉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深切治療部繼續治療,照片顯示肺炎,患者目前仍在住院,病情穩定。 衛生局現正密切監測學校和社區內的流感流行情況,同時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csr/)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