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2014年第2季旅客消費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旅客總消費(不包括博彩)達163億元(澳門元,下同),較去年同季的139億元增加17%。留宿旅客消費為138億元,不過夜旅客消費為25億元,升幅分別為18%及12%。 今年第2季旅客人均消費為2,141元,按年上升9%。中國大陸旅客人均消費為2,659元,按年升幅為6%,個人遊內地旅客消費為2,973元。日本旅客人均消費按年大幅上升41%,為2,029元;新加坡(1,866元) 及馬來西亞(1,711元)旅客人均消費亦錄得按年增長。長途旅客方面,澳洲旅客人均消費較高,有1,609元。 留宿旅客人均消費為3,915元,按年增加15%;不過夜旅客消費則微減1%,為610元。留宿及不過夜內地旅客人均消費最高,分別為4,926元及732元,個人遊內地旅客消費更達5,602元及1,209元。此外,台灣留宿旅客消費有3,536元。 按消費結構分析,今年第2季旅客主要消費分別為購物(49%)、住宿(26%)及餐飲(19%);留宿及不過夜旅客的購物消費分別佔人均消費45%及70%。旅客人均購物消費為1,049元,購物項目包括成衣(20%);手袋及鞋類(19%)和手信食品(19%)等。內地旅客購物消費為1,478元,個人遊內地旅客的購物消費達1,899元。另一方面,長途旅客消費主要用於住宿及餐飲。 根據第2季旅客評價調查結果,有89%旅客滿意旅行社服務,有88%滿意酒店服務及設施;另外,僅41%旅客表示觀光點足夠,認為公共交通服務須改善的佔17%。


今日共有8名持西非四國護照者入境 均無需要接受健康監察

因應西非地區的埃博拉(伊波拉)病毒病疫情嚴峻,衛生局對所有持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4國護照進入本澳的人士進行健康評估及追蹤。由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8月18日)下午5時,共有8名人士分別持上述4國護照進入本澳。經評估,8人均無任何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徵,且均在內地停留一段時間,離開受影響國家超過埃博拉病毒病最長潛伏期的21天,故不必作健康追蹤監察。 衛生局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引,因應疫情發展,佈署和實施防疫措施,儘量減低疫情在本澳爆發的風險,強調本澳具備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埃博拉病毒病個案,並及時向居民和各界傳達各項防護信息。 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前往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亞前應作慎重評估,取消或延遲非必要行程。在有關地區停留時,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時常遵循正確步驟洗手;避免接觸動物或其屍體;不要食用野生動物的肉,蔬果要削皮及清洗才可食用;如非必要,避免前往醫院或病患的家庭,同時注意避免接觸疑似患者及其血液或體液,以及可能接觸過患者血液或體液的物品,若不慎接觸到患者的血液或個人用品,請立即洗手,必要時可向醫生查詢。


仁伯爵綜合醫院2014年9月份專科衛教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舉辦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或各衛生中心,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2014年9月份講座內容包括兒科、產科、內科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所屬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辦公日上午9:00至下午1:00,下午2:30至晚上8:00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相關內容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9月份專題講座內容如下: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3樓腎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腎臟替代治療簡介」專題講座於9月2日下午2:00至2:30舉行;
 「血壓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專題講座於9月16日下午2:00至2:30舉行;
 「腎性貧血的認識」專題講座於9月23日下午2:00至2:30舉行;
 「血壓、血糖、血脂控制的重要性」專題講座於9月30日下午2:00至2: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新生兒黃疸之照護」專題講座於9月2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 「早產兒之家居照顧」專題講座於9月16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 「認識新生兒代謝異常的篩檢」專題講座於9月23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 「認識川崎病」專題講座於9月30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影像科報告中心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細針抽活檢注意事項」專題講座分別於9月2日、4日、11日、16日、18日、23日、25日、30日下午2:30至3: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1樓耳鼻喉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鼻甲減容手術前衛教」專題講座於9月3日上午11:30至12:00舉行;
 「鼻煙癌復康自理」專題講座於9月17日下午3:00至3:30舉行;
 「噴鼻劑的正確使用」專題講座於9月29日下午3:00至3: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3樓口腔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正確使用假牙方法」專題講座於9月4日下午2:30至3:00舉行;
 「口腔癌症病人護理」專題講座於9月18日下午2:30至3:00舉行;
 「如何防治牙周病」專題講座於9月25日下午2:30至3: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肺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慢性阻塞性肺病家用氧之使用」專題講座於9月4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血液樣本收集室舉行以下產科專題講座:
 「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專題講座於9月6日上午10:30至11:30及下午2:30至3:30舉行;
 「如何成功餵哺母乳」專題講座於9月13日上午10:30至12:30及下午2:30至4:30舉行;
 「分娩的認識」專題講座於9月20日上午10:30至11:30及下午2:30至3:30舉行;
 「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專題講座於9月27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2樓內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齊來認識傳染性肝炎」專題講座於9月12日下午2:30至3: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地下精神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了解它,面對它,失智症」專題講座於9月17日下午3:00至4: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2樓心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 「冠心病人藥物」專題講座於9月23日下午3:00至4:00舉行;
「冠心病人生活習慣」專題講座於9月25日下午3:00至4:00舉行。


澳大原址正重新規劃 租借宿舍屬臨時性質

特區政府因應本澳部分高等院校學生宿位不足,導致學生面對在外租房困難及租金上升的問題,決定採取為期一年的臨時措施,把澳門大學原址的學生宿舍短暫租借予有需要的院校使用。 就澳大原址未來用途的規劃,特區政府較早前已決定繼續保持其主要作為高等教育的用途,現正審視本澳相關院校的發展方向、規模以至社會發展的需要,規劃澳大原址的用途。初步計劃未來相關設施將考慮高等院校發展的需要,以達致資源共享和物盡其用的效果。 考慮到澳門大學學生遷往橫琴校區後騰出原有宿舍,同時亦因應部分院校對學生宿位的急切需求,經相關部門商議後決定實施臨時措施,澳門理工學院及旅遊學院兩所公立院校已獲安排使用澳大原址的三座學生宿舍,澳門科技大學亦獲安排以有償的方式租用澳大原址的部分宿舍,但需要在該校新建的宿舍大樓落成後遷出。 由於上述宿舍的安排屬臨時性質,故將不會影響澳大原址用途的整體規劃。


社區藝術系列講座及工作坊圓滿結束

日前(八月二日至九日)文化局與新加坡戲劇盒共同策劃 的"發掘社區創造力-社區藝術系列講座及工作坊順利舉行,邀請來自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本地等不同界別的藝術工作者及研究社區文化的專家,分享他們舉辦社區與社群藝術活動的經驗。講座及工作坊總參與人次超過三百人,巿民反應熱烈。
六場講座於八月二日至三日、及五日至七日期間於文化局大堂順利舉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分享他們在拓展社區藝術及人文關懷的工作。活動亮點之一是八月九日假旅遊學院舉行的工作坊。工作坊的第一部份,先由馬來西亞藝術教育機構Arts-ed 執行長及活動策劃曾玉萍主持,參加者介紹文化繪圖(Cultural Mapping) 的技巧及具體應用方式,講授如何透過不同的活動及參與,描繪及記錄常見於周遭的生活文化,以回應社會的急促變遷。其後,由導師帶領參與者分組描繪澳門文化地圖,各組討論氣氛熱烈。下半部份先由獲得"藝術在社區資助計劃二零一四"資助的十個團體,報告各自的計劃內容,並設有問答環節,讓在場人士對計劃及背後理念有更深入了解。其後,新加坡戲劇盒的許慧鈴及韓雪梅帶領大家以分組形式就不同的社區或社群為背景,討論進行不同社區藝術計劃的可能性,參與者討論熱烈,提出不少計劃建議,主持人及各嘉賓亦就內容提出寶貴意見,學員獲益良多。 另外, "藝術在社區資助計劃"鼓勵本地藝術團體深入社區或特定社群,沿著社區脈絡,廣邀居民共同創作及參與,讓作品的創作過程成為對話與溝通的契機,藉多元化的藝術手法,凝聚社區居民,拉近藝術與社區的距離。二零一五年度的申請表格及有關章程,可於塔石廣場文化局大樓索取,或於文化局網頁 (www.icm.gov.mo)下載,查詢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九九。


“2015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 服務供應商報價及計劃書邀請

世界各地政府高層官員代表、國際商界領袖、環保專業人士、金融機構、投資者及非政府組織代表,連續七年雲集澳門,積極參與討論全球關注的環境議題,集思廣益,為環保而努力。 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簡稱MIECF),是澳門特區政府推動國際環保合作的創新意念,亦響應中國致力構建低碳社會的目標,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從而改善全人類的生活條件。 首屆MIECF於2008年在澳門成功舉行,2009年至2014年再接再厲,規模持續壯大,深獲與會代表、參展機構及國際社會讚揚。第八屆MIECF將會承先啟後,於2015年3月26日至3月28日假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盛大舉行。 科隆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作為2015MIECF項目經理,現誠邀各服務供應商報價及提交計劃書,服務供應商公開招標報價及計劃書邀請服務範圍如下: - 大會總承建商 - 會計服務
- 貨運服務 - UFI 審核服務
- 旅行社服務 - 人力資源服務
- 登記服務 - 網頁管理服務 - 穿梭巴士及大會貴賓車服務 - 電子觸控屏幕指南
- 會展直通車服務 - 推廣服務 - 印刷/製作服務 - 交流活動運作
- 翻譯服務 - 會議、綠色公眾日及同期活動運作
- 即時傳譯及接續傳譯服務 歡迎有興趣人士提交報價及計劃書,截止日期為2014年9月5日下午5時正。報價程序及規格詳情刊載於MIECF網站 。


“張桂光自書詩文展”將揭幕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的"張桂光自書詩文展",將於2014年8月20日(星期三)下午6:30於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開幕,屆時將展出來自廣東著名古文字研究學家張桂光先生的古文字作品逾80幅。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 張桂光,廣東南海西樵人,1948年11月生於廣州。早年師從嶺南名宿朱庸斋、李曲斋先生習詩詞、書法,後考入中山大學古文字專業,從容庚、商承祚先生治甲骨金文之學。 現為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專業博士導師組召集人、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兼任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廣東樵山書院副院長。曾任廣東省第八、九屆政協常委。 作品自1964年開始參加省展,1984年開始參加全國展,並被收入《中南海珍藏書法集》等作品集。在《中國語文》、《歷史研究》、《古文字研究》、《中國書法》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著有《香港人學漢字》(合作)、《漢字學簡論》、《古文字論集》、《書法教程》、《三筆字書寫教學與訓練》等專著,主編出版有《商周金文摹釋總集》、《嶺南書論》等大型書籍。 展覽將於8月20日開幕,展期至8月24日,於每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於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展出,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參觀欣賞。如有查詢,歡迎聯絡澳門基金會教科文中心,電話:28727066,電郵:unesco_info@fm.org.mo。


環保局與生產力中心合辦“珍惜食物、減少廚餘”講座和課程

環境保護局為提升澳門酒店從業員對"珍惜食物、減少廚餘"意識,從而協助酒店節省資源以達至效益,聯同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合辦"澳門環保酒店獎之減廚餘、省成本"講座,並將於下半年舉辦澳門環保酒店獎之"珍惜食物、減少廚餘"培訓課程。 澳門大部份的酒店均設有餐廳及飲食場所,如何讓顧客享用美食的同時又可善用珍貴的食物資源,免造成浪費,對酒店來說相當重要。有見及此,環境保護局除持續舉辦"澳門環保酒店獎",推動酒店從源頭上減少食物浪費外,在推動廚餘處理方面,亦與部份環保酒店合作,將其產生的廚餘作分類、收集以及集中處理,以有效減少廚餘的數量。事實上,自酒店參與廚餘收集和分類回收後,不但提升了酒店員工的環保意識,而且酒店廚餘產生量亦有所下降的趨勢,而酒店因減少了食物浪費而節省了營運成本,使酒店、員工和環境均獲益,實現多贏局面。 環境保護局為提升澳門酒店從業員對"珍惜食物、減少廚餘"意識,從而協助酒店節省資源以達至效益,首次聯同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於今日(8月18日)合辦"澳門環保酒店獎之減廚餘、省成本"講座,並獲得旅遊局、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澳門酒店協會、澳門酒店旅業職工會作為支持單位。舉辦機構邀請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專業顧問主講,內容包括鼓勵酒店定期對廚餘產生量進行統計,一方面可幫助酒店業界尋找出剩餘但還能使用的食材,以合理運用降低經營成本;另一方面有助酒店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數量,減少因處置廢物而引起的相關成本。隨後講者對廚餘分類收集和避免廚餘產生方面作介紹,增加了酒店從業員對廚餘回收和減少廚餘的意識。講座反應熱烈,吸引了共約80位酒店從業員出席,期間更向參與環保局的"廚餘處理示範項目"的環保酒店包括君怡酒店、駿景酒店和望廈迎賓館,以及新加入的富豪酒店、英皇娛樂酒店和華都酒店共6間酒店頒發感謝狀,以表揚上述酒店對減少廚餘工作所作出的努力。 除是次講座外,環境保護局亦將於本年9月至11月與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繼續合辦三場"澳門環保酒店獎"之珍惜食物、減少廚餘培訓課程,更系統及深入地講解具體減少食物浪費的管理措施,酒店業人士可優先報讀,名額有限,如欲暸解詳情,歡迎致電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電話:28781313)、環境保護局環保熱線(電話:28762626)查詢或瀏覽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網頁(網址:www.cpttm.org.mo/training)。


高教辦助澳門大專學生擴闊國際視野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將於8月18日至10月31日期間,協助澳門大專學生申領國際學生證,歡迎於本澳高校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或於外地高校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學生提出申請。 高教辦長期關注學生的就學和成長,致力創設條件,透過不同的方式,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讓其豐富學習經驗和增長人生閱歷。為鼓勵學生出外交流學習,拓寬國際視野,提升競爭力,為將來投身社會作好裝備,高教辦今年繼續推出澳門大專生國際學生證計劃,凡於本澳高校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學生,或於外地高校修讀高等教育課程的澳門學生均可提出申請。 國際學生證 (ISIC) 是目前唯一國際上認可的學生證明文件,亦是唯一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認可的學生證。持有該證的學生出外交流時,可在120個國家享有超過4萬項消費優惠,例如購買機票、火車票(美國國鐵)、巴士證、船票、住宿、飲食等折扣優惠,或者免費或以優惠價參觀博物館、音樂會及文化活動等。 有意申請的學生可由即日起至10月31日登入澳門大專學生部落(http://studentblog.gaes.gov.mo)辦理網上申請,並於申請期內親臨高教辦下設的大學生中心、就讀的本澳院校或學聯海外升學中心(澳門)繳交申請費。申請需時約四星期,便可取得國際學生證。此外,在8月下旬至9月期間,高教辦將於大學生中心及本澳七所高校設置攤位,提供現場辦證取證服務。有關詳情,可瀏覽澳門大專學生部落。如有查詢,可致電83969336。


2014年第2季私人建築及不動產交易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完成繳納印花稅程序的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4,158個,成交金額289.7億元(澳門元,下同),按季分別上升8%及29%。住宅單位買賣有2,462個,總值176.2億元,按季分別上升24%及45%;住宅樓花(587個)及現貨住宅(1,875個)買賣總值分別為72.0億元及104.2億元。 在第二季內有價格較高的新樓盤推出,整體住宅單位每平方米實用面積平均價格按季上升25%,達111,542元。住宅樓花平均價格按季上升48%,為185,886元,澳門半島及氹仔分別錄得52%及38%的升幅;當中外港及南灣湖新填海(382個)佔樓花成交總數的65%,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238,144元,按季上升38%。 現貨住宅平均價格為86,969元,按季上升9%;澳門半島及氹仔分別錄得8%及12%的升幅,路環則下跌13%。現貨住宅買賣較多位於氹仔中心區(222個)、黑沙環新填海(220個)和新橋(162個),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94,857元、115,182元及64,544元。 樓齡在20年以上的住宅單位買賣有971個(新橋佔130個、下環佔110個),每平方米價格為67,249元,按季上升8%。樓齡在11年至20年的住宅單位買賣有572個(氹仔中心區佔124個、黑沙灣新填海有81個),每平方米價格為80,770元,與上季相若。樓齡在5年或以下的有224個(黑沙灣新填海佔89個、氹仔中心區佔29個),平均價格上升26%,為140,751元。 按實用面積分析,有1,096個住宅單位的面積是5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28,046元,按季顯著上升60%;當中29%為住宅樓花,平均每平方米為223,565元。面積為50至99.9平方米的住宅單位有1,002個,平均價格104,913元,上升29%。 另外,辦公室(119,576元)及工業單位(58,555元)每平方米平均價格按季分別上升5%及26%。 今年第二季訂立的不動產買賣契約有3,214宗,涉及的不動產共4,106項,按季增加36%;訂立按揭貸款契約有4,216宗,涉及不動產8,531項,大幅上升83%。 私人建築方面,新動工樓宇的建築面積為40,256平方米,落成後可提供106個單位。建成樓宇的建築面積為268,520平方米,共提供1,611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