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勵小捷考察澳門歷史城區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兼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段勇司長、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港澳台處朱曄處長等一行於本月二十五日訪澳,考察了澳門多個世遺建築及文物景點。 國家文物局一行日前在文化局領導的陪同下考察了鄭家大屋、崗頂劇院、澳門博物館、大三巴核心區等多個世遺景區,雙方就文物建築的保護工作交流了意見,並參觀了澳門歷史城區、媽閣廟、東望洋炮台以及澳門科學館及望德堂文創區。期間勵小捷副部長對澳門政府及民間共同致力保護文物表示讚許,又對澳門能夠保留完好的中葡文化而深感興趣,認為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兼容和諧的城市。


《天然氣分配公共服務》批給合同簽署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與南光天然氣有限公司今日簽署《天然氣分配公共服務》批給合同。根據合同規定,南光要在9個月建成路氹部份管網(此管網可配合澳大橫琴校區及石排灣公屋落成供氣)﹔隨後兩年完成路氹城區的主幹管線鋪設,向氹仔供氣﹔最後兩年完成澳門半島的管線鋪設並供氣。三階段合共5年完成覆蓋全澳門的天然氣主幹網路。批給合同稍後將刊登《政府公報》。 簽署儀式今日中午在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進行,由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與南光天然氣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堅代表雙方在合同上簽署。南光集團董事長許開程、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主任山禮度、運輸工務司長辦公室顧問黃玉葉等參加了簽署儀式。《天然氣分配公共服務》是透過高壓或低壓分配網,向客戶分配及銷售天然氣,包括直接向客戶供應天然氣,或經特區預先許可透過儲氣瓶系統、或其他管道式燃氣等技術供氣。客戶是指﹕用戶(商業、工業及服務業)、公共及公益用戶、燃氣設施營運商及燃料加注站營運商四類。其中,燃氣設施營運商向住宅用戶供氣及實施收費。 《天然氣分配公共服務》批給合同的簽署,掀開澳門燃氣市場新的一頁,為澳門的居民、商戶、運輸行業提供多一種的燃料選擇。同時,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引入城市燃氣能豐富及優化澳門的能源結構,有助澳門建設綠色城市。 批給合同在政府公報刊登後翌日生效,為期25年,合同規定第十年及其後每五年須進行檢討及改善。合同由合同文本和五個附件組成,五個附件包括附件一﹕總體發展計劃﹔附件二﹕業務發展計劃﹔附件三﹕服務素質及營運效率審核基本指標﹔附件四﹕天然氣銷售價格管制﹔附件五﹕會計準則。 其中總體發展計劃部分,設定分配管網建設計劃和工程的時間表,根據這個時間表,建成覆蓋全澳門的主幹網路最長週期為五年,大致分三個階段進行工程。第一階段為路氹區金光大道區域,由合同公佈翌日起9個月完成部分建設(令具備條件配合路環石排灣公屋及橫琴澳大校區供氣)。第二階段為路氹城區域,主要是氹仔城區域和路環城區域的主幹管線的鋪設,約需2年時間完成。第三階段主要是澳門半島區域的主幹管線的鋪設,同樣需時2年。在分配網的建設及發展期,會重點發展新建政府公屋、住宅和酒店娛樂業客戶,並開拓及吸納使用其他燃氣燃料的客戶轉用天然氣。 至於營運公司的天然氣售氣價,由特區政府核准。售氣價由購氣成本和綜合分配費組成,購氣成本由《天然氣輸入及傳輸公共服務批給合同》規範,同樣須特區政府核准。而綜合分配費是按照經政府預先書面核准的財務模型計算所得,且模型中所需的函數的實際和預測數值,亦必須預先得到特區政府的核准。 至於四類客戶的售氣價格,具體的類別收費制度稍後將會由政府向業界進行諮詢,收集各界意見後經綜合分析始核准。一般情況下,氣價每三年會檢討一次。 此外,合同還包括規範專營公司的權利、義務,特區政府在專營公司不履行批給合同時所享有的權利和罰款,因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解除合同或接管等內容。同時,合同亦引入技術服務素質及營運效率審核指標,商業服務素質和營運效率審核指標等,以確保天然氣分配及銷售的持續和穩定,提昇對客戶的服務素質等。 澳門自2008年開始引入天然氣,並首先用於發電。隨著是次天然氣分配合同的簽署,澳門使用天然氣的範圍將由發電逐步擴展到城市燃氣、交通運輸,使澳門使用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發展目標逐步落實,有利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昇澳門城市的競爭力。


科技委員會組織師生團參加上海國際青少年科技博覽會

7月21日至24日,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聯合舉辦的2012(第四屆)上海國際青少年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青博會)在上海進行。本屆青博會圍繞"綠色環保、智慧城市、氣候變化、公共安全、可持續發展"等主題,讓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青少年學生圍繞科技創新與未來等內容,開展交流和展示活動。 科技委員會自2008年獲青博會組委會的邀請,連續三屆組織澳門師生參加該活動,今年繼續與澳門工程師學會共同組織澳門師生代表團由三間學校師生組成的一行12人參加本屆活動。在4天的活動期間,澳門的代表學生及老師透過參加開幕式、展覽展示、學生科技論壇、教師科技論壇、現場製作、聯誼參觀等活動與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41所學校團隊約200多名青少年作了一次科技與文化領域上的交流。 本屆青博會的主會場設於上海展覽中心,2500多平方米的中央大廳成為中外青少年展示創意、動手實踐和學習交流的友好舞臺。組委會如去屆提供各團隊一個不小於9平方米的展示單元,用以展出他們的科技創意類作品。鏡平學校(中學部)共有兩個參展作品包括"模擬大橋工程對豐年蝦生態的可能性影響" 和 "中學生體質研究報告: 8÷8=1"。慈幼中學也有兩個作品包括 "失明人士巴士報站系統"及"多功能水管滲漏自動偵測警報系統"。培道中則展出 "輸液預警及保護裝置" 一個作品。應組委會的要求,三間學校都要參與現場製作,每間學校派2名代表按組委會的命題在展覽現場製作出一件科技小作品。三間學校的老師亦帶著自己的論文參加了教師科技論壇,包括鏡平學校(中學部)林啟興老師的 "以豐年蝦作為生體水質檢測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慈幼中學駱進武老師的 "天台綠化設計初探"及培道中學李仲佳老師的 "論澳門綠色環保教育的重要"。今次澳門代表隊成果豐碩,鏡平中學(中學部)獲"優秀展示奬"、 "中學生體質研究報告: 8÷8=1"獲學生科技論壇的 "最佳創意獎"、林啟興老師的"以豐年蝦作為生體水質檢測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教師科技論壇評委會獎。慈幼中學的 "失明人士巴士報站系統"則獲 "創意製作奬"。 在4天的參會活動,澳門代表團與其他與會代表還考察了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等場館,觀看了《時空之旅》和國產4D科普短片《重返二疊紀》,讓澳門的師生獲得一次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朋友們難得的交流機會。


行政長官八月十日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訊:行政長官崔世安將8月10日(星期五)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大衆近期關注的政府事務及社會民生等問題回答議員提問。 會議將於當日下午三時舉行,澳門電視台及澳門電台現場直播。市民亦可透過互聯網觀看,立法會(www.al.gov.mo)、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行政長官辦公室(www.gce.gov.mo)及新聞局(www.gcs.gov.mo)將直播會議過程。 為加強特區政府與立法會之間的互動,促進社會大衆對政府工作進展的了解,提升施政透明度,行政長官每年三次列席立法會答問大會,包括施政報告答問大會。


二零一二年四月至六月就業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隨著暑假臨近,尋找工作人士增加,今年4月至6月失業率輕微回升至2.1%,就業不足率為1.0%,較上一期(3月至5月)分別上升0.1及0.2個百分點。 今期勞動人口共34.6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1.9%;其中就業人口為33.9萬人,較上一期增加1,300人。按行業分析,博彩業的就業人數增加,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則有所減少。 失業人口為7,200人,較上一期增加300人;尋找第一份工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10.2%,較上一期上升2.3個百分點。 今年第2季失業率(2.1%)較第1季微升0.1個百分點;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上升0.2個百分點。 第2季的勞動人口按季減少1,000人,其中就業人口減少1,400人,失業人口增加400人。按行業統計,有26.3%就業人士從事文娛博彩及其他服務業,15.4%從事酒店及飲食業。 此外,第2季就業人口的每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1,000元(澳門元,下同),與第1季相同;本地就業居民的為12,500元,按季減少500元。


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圓滿結束

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民政總署及亞洲教育北京論壇協辦的"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圓滿結束。閉幕表演於七月二十六日假綜藝一館隆重舉行,來自世界各地及本地的六百多名青年舞蹈員聚首一堂,為本屆國際青年舞蹈節劃上了完美的句號。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張素梅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馮鐵副特派員、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徐婷副部長、教育暨青年局梁勵局長、及亞洲教育北京論壇姚望秘書長應邀欣賞了當晚的演出。 "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閉幕表演當晚共九支隊伍參與壓軸演出,其中包括來自新加坡、捷克、中國香港、泰國、澳洲及韓國的舞蹈團體,以及來自本地的澳門坊眾學校、教業中學及英姿舞團三支舞蹈隊。不同地區的青年透過舞蹈交流,承傳並發揚自身地區的文化特色的同時,讓各地舞蹈在綜藝一館內大放異彩,達至和諧共融,全場充滿著美好、純真和希望的氣氛。各隊精彩的表演,受到了全場觀眾的熱烈歡迎,將國際青年舞蹈節推向高潮。一眾嘉賓與舞蹈員合影留念。 主辦單位在演出後舉辦了輕鬆活潑的歡送晚會,全體近六百名青年歡聚一起,分享連日來的演出心得,並且即席交流,以 "舞"會友,場面熱烈。 "國際青年舞蹈節"自一九八七年起舉辦,這項每兩年一度的舞蹈盛會至今已有廿五年歷史,每屆均邀請世界各地多支不同的舞蹈隊伍來澳,並與多支本地優秀舞蹈隊伍同台演出,令觀眾欣賞到精彩舞蹈演出的同時,亦為本地舞蹈愛好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一連七天的"國際青年舞蹈節2012"共進行了一場大型巡遊演出、兩場室內演出及多項交流活動,共吸引超過一萬二千人次欣賞。


行政長官會見廣州市政協主席蘇志佳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6)日在政府總部與廣州市政協主席蘇志佳會面,就加強兩地合作、共同發展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歡迎蘇志佳一行來澳,並表示在中央政府、各兄弟省區的支持下,澳門特區致力融入區域合作,與廣東省廣州的關係更趨密切,根據《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澳共同努力發展橫琴和南沙,當中穗澳共同推進南沙實施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範區,現階段兩地就建設郵輪母港、旅遊培訓基地和遊艇自由行等重點創新合作計劃進行深入商討。 蘇志佳表示,此行來澳出席澳門穗協聯誼會活動,為澳門特區發展迅速感到高興。他感謝行政長官、澳門社會各界和穗政協澳門委員長期對廣州給予關心,大力支持廣州發展,期望兩地可以繼續加強各方面合作。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簡文豪、原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子基;行政會秘書長柯嵐參加會面。澳門穗協聯誼會會長馮志強、理事長廖僖芸陪同會面。


行政長官會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6)日在禮賓府會見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就文物古蹟保護與城市發展的關係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歡迎勵小捷一行來澳,並指出過去近十三年與文化部及國家文物局合作良好,且從合作過程中吸收了豐富經驗。他回顧了在中央政府、國家文物局的關心支持下,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報世界遺產。他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澳門過往訂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對建築文物保護已打下良好基礎,致使澳門形成了中西式建築共存、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澳門地方小,土地資源有限,面臨城市發展與文物遺產保護的問題,特區政府將繼續秉持重視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則,逐步完善「澳門歷史城區」的保護,包括與教科文組織的專家不斷研究世遺周邊緩衝區的設置,力求世遺保護與城市發展取得平衡。 勵小捷表示,參觀了澳門世遺建築和博物館等,感受到澳門特區對歷史街區文化遺產進行的保護、利用和活化工作均不俗。他認為,「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遺擴大了澳門特區的影響力,過程中疏理了澳門歷史文化,促進文化發展,同時開發了重要資源。歷史文物是促進旅遊的重要產業,將有助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有利於澳門特區經濟發展。他同時指出,澳門特區在保護文物古蹟方面的經驗對內地城市具重要學習和借鏡價值,特別在如何處理好老城區和人口稠密地區內保護古蹟建築與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改善的關係,澳門特區的一些做法具有參考價值。 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國家文物局辦公室港澳台處處長朱曄;行政會委員黃如楷、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文化局代局長梁曉鳴參加會見。


多雨天氣容易孳生蚊蟲,衛生局呼籲巿民預防登革熱

衛生局表示,進入暑期天氣炎熱又逢颱風多雨,外遊巿民增多,登革熱流行的風險明顯增加,呼籲巿民注意防範。 積水是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的孳生源,而炎熱天氣是白紋伊蚊快速繁殖的重要因素;近日炎熱多雨的天氣已為登革熱傳播媒介白紋伊蚊迅速繁殖是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目前東南亞各國登革熱流行十分嚴重,在外遊巿民增多的情況下,容易將登革熱病毒帶回澳門,造成疫情流行。 為此,衛生局正密切留意本澳和鄰近地區的登革熱疫情,而為降低登革熱傳播的風險,呼籲全體市民根據下列消除伊蚊孳生源的十項建議,注意清除居住或工作地點的積水,杜絕蚊蟲孳生;在蚊多的地方停留時應在裸露部位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若巿民前往有登革熱流行的地區如東南亞等地時,應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宜穿淺色長袖衫、褲並在暴露地方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回澳後如出現發熱、出疹等疑似登革熱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伊蚊喜歡在小型、清潔、靜止和避光的積水中孳生,為防止伊蚊的孳生,巿民應注意下列十個事項: 1) 不要將垃圾,比如瓶、罐、飯盒、膠杯、膠袋等可能導致積水的物件丟到空置地盤、廢屋或大廈的天井、平台、後巷等地方;
2) 清除家居周圍可能導致積水孳生蚊蟲的容器,不能清除的應將其倒置或穿孔,或將其移入室內,避免積水;
3) 花瓶應每周至少刷洗並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若要使用,應避免積水;舊式雪櫃底盤亦應每周倒水和刷洗一次;避免冷氣機底盤積水;
4) 應避免在露天地方擺放廢輪胎或把廢輪胎用作防撞裝置等用途,如必須使用,應將其刺出大洞,以免積水;
5) 大廈天台的貯水池應蓋好,並定期洗刷;水井應加蓋密封;應避免在水桶、水缸內貯水,如必須貯水,應將其用蓋蓋好,並每周刷洗、換水一次;
6) 應用水泥、泥沙、碎石、海綿或其它物料填平積水的坑、洼、潭以及竹筒、樹洞、石穴、墳場內固定的花瓶等;
7) 所有排水管應連接往公共排水網絡;注意定期清理和保持排水管、溝、渠的通暢;
8) 修復消防喉及其他排水管道的漏水;
9) 不能清理而可以養殖魚類的池、塘、井等應養殖魚類(大肚魚,孔雀魚或蓋斑鬥魚效果較佳)或其它可吞食蚊幼蟲的生物;
10) 種植蓮花等水生植物的池、盆等不能用上述方法處理而可能孳生伊蚊的積水,應定期施放殺幼蟲劑(詳情可向各衛生中心社區衛生工作組查詢)。 鑒於,本澳現有眾多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外地僱員,衛生局亦建議僱主提醒這些僱員回鄉探親時注意上述事項。 最後,衛生局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登革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登革熱免費檢測,任何醫院和診斷如發現疑似登革熱病人,應將病人或病人的血液樣本轉介予衛生局作進一步檢查,以便當局能及早發現疫情。


旅遊局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本月27日起推出免費語音導賞服務,目的為照顧不同需要的旅客以及促進旅客對澳門世遺及景點的認識。旅遊局局長安棟樑陪同傳媒使用新服務。 現今,旅客多嚮往自助形式旅遊,旅遊局推出便攜式語音導賞服務,正配合個人遊的自助模式;旅客自由穿梭澳門世遺及景點的時候,可同步了解景點的歷史背景,而語音導賞服務也滿足不同需要的旅客。相信旅客享用語音導賞服務可引發更多互動以及增加旅程的趣味性和對旅遊景點的認識。 旅遊局下午安排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廣州媒體組成的考察團率先使用新服務,團員攜帶語音導賞播放器,細聽錄音介紹,漫步澳門歷史城區及周邊景點。 目前,語音導賞服務備有六種語言,包括普通話、廣東話、葡萄牙語、英語、日語及韓語,相信亦有助加強外語導賞服務。 語音導賞服務由早上九時至下午五時,費用全免,但需繳交按金澳門幣兩百元,三天內交回語音導賞播放器時退回按金,借還地點位於議事亭前地的旅遊局旅遊諮詢處。 此外,大賽車博物館和葡萄酒博物館亦設有專為介紹賽車和葡萄酒的語音導賞服務,旅客須在館內使用播放器並即日交還,旅客交還播放器時獲退回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