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北大澳大簽合作協議強勢互補

北京大學書記朱善璐今(三十)日率領北大副校長李岩松一行等到訪澳門大學,受到該校校長趙偉、副校長(學術)何順文等熱情接待。期間,雙方簽署了進一步深化學生交流的協議書,內容包括:擴大學生在文化、藝術、體育等方面的交流;加強於文藝、體育特長生自主招生方面的合作;推動研究生學術交流領域的合作;促進住宿式書院、榮譽學院、通識教育、學生事務管理人員等的交流。 會上,朱善璐特別強調北大與澳大的雙邊交流可以實現強勢互補、強強聯合。在北京大學、臺灣大學、香港大學及澳門大學共建中華創新藥物聯合研究中心合作的協議之下,深化四校戰略聯盟關係,創造東方中華華夏文化大學聯盟。 北京大學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夏紅衛、校友工作辦公室主任李宇寧、教育基金會亞洲部部長耿姝、校長辦公室年鑒與統計辦公室主任劉鵬、港澳臺交流與學生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春寶,澳門大學科技學院院長陳俊龍、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王一濤、研究生院代院長傅曉青和對外事務辦公室內地事務主任汪淇亦一同出席會議與簽署儀式。其後,趙偉及副校長(研究)馬許願陪同代表團參觀了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金融管理局代表出席“2013人民幣國際化全球論壇”

澳門金融管理局代表應邀出席了於2013年5月26日在上海舉辦的"2013人民幣國際化全球論壇",並就有關主題作發言,其摘要如下: 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中央政府已明確提出"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戰略部署。本次論壇主要圍繞人民幣國際化的議題而展開,而人民幣國際化不論在中國內地,以至全球金融巿場均受到很大程度的關注。 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金融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雖然世界歡迎中國的貨幣改革朝向自由兌換的方向發展,但在先進國家持續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急劇的資本流動更令人關注。因此,金管局代表認為,放寬外匯管制以致人民幣自由兌換,以及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雖為貨幣改革的最終目標,但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在確保中國金融體系在穩定、安全及穩健的基礎上推進。 作為國家的特別行政區,澳門的經濟總量較小,但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中,亦可為人民幣"走出去"貢獻一分力量。而事實上,澳門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制度,没有外匯管制,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經營自由,資金的流動和進出也自由,形成了其自身的制度特徵與優勢。此外,長期以來澳門憑藉其獨特的地緣及歷史條件,在中國與葡語國家之間的經貿合作中發揮著重要的聯繫平台作用。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更明確支持澳門發展成為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的商貿合作服務平台,藉此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事實上,中國內地及葡萄牙資本的銀行一直以來在澳門銀行業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而部份在澳的中資銀行已與一些葡語國家金融機構簽訂了業務合作協議。在現有的獨特優勢下,澳門正引領區內的金融機構,抓住當前葡語國家的發展機遇,延伸其更為廣闊的業務地域。因此,中國內地可通過澳門這個平台將合適的金融機構或企業引導到葡語國家投資,遵循國家"走出去"的戰略方針,帶動多邊的經貿活動,並可通過澳門金融體系提供各類必需的支援服務。 早於2010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寳先生來澳出席"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第三屆部長級會議時,提出了一系列推動澳門作爲中葡經貿合作平台的政策措施,並希望澳門在推進與葡語國家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方面發揮"核心作用",更進一步體現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的地位。 目前,上海是"在岸"的人民幣中心,而香港則是"離岸"的重鎮,澳門可與上海及香港加強合作,在利用中國內地有序推動金融體制改革的契機,配合國家的需要,具針對性地發揮區域經貿合作平台的角色,為國家外貿和整體經濟發展創造更完善的配套環境,在良性互動的前提下共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有關發言全文,請瀏覽以下連結: http://www.amcm.gov.mo/cms_upload/general/press_release/20130526_Speech_Chinese.pdf


第二次國家人權報告-澳門特區部份諮詢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將於二零一三年十月下旬接受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第二輪國別人權審查。
為此,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有關規定,現正準備提交澳門特區部分的人權報告該報告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次國家人權報告的組成部分。
第二次國家人權報告(澳門特別行政區部分)主要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在二零零八年提交首次報告後,在促進和保護人權的法律和制度框架、政策與實踐,以及未來工作目標和挑戰等方面的內容。
如任何人士或團體對報告內容有任何意見或評論,可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前,透過以下途徑,將意見以書面方式遞交法律改革及國際法事務局:
電郵地址:info@dsrjdi.ccrj.gov.mo
郵寄地址:澳門宋玉生廣場398號中航大厦6樓
圖文傳真:(853) 28750814
擬將所提的意見全部或部分保密的人士,請於提出書面意見時清楚說明。
第二次國家人權報告(澳門特別行政區部分)(草案)的中文文本和英文譯本已上載法律改革及國際法事務局網頁:www.dsrjdi.ccrj.gov.mo。


“樓花法”6月1日起生效 政府跨部門設立查詢熱線

《承諾轉讓在建樓宇的法律制度》(俗稱"樓花法")將於後天(6月1日)正式生效。法律生效後,本澳所有"樓花"必須獲得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預先許可才能銷售。促進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已經要求土地工務運輸局、房屋局、消費者委員會在生效日起設立電話諮詢熱線,做好回應查詢工作。 《承諾轉讓在建樓宇的法律制度》主要規範"樓花"交易有關的法律行為,包括"樓花"的銷售、轉售、抵押等,貫徹法制化、規範化、透明化的原則,目的是將以往沒有法律規範的"樓花"交易過程納入法律。法律規定,發展商在獲得土地工務運輸局發出的預先許可後,才可以銷售"樓花",否則買賣合同無效,發展商亦會被罰款,罰款金額為"樓花"價值的10%。興建中的樓盤須同時符合三個條件才能獲得預先許可,包括1.已獲發整體建築工程准照;2.已完成地基工程,如有地庫層,則包括地庫及地面層樓板的結構工程;3.完成分層所有權臨時登記。 同時,法律規範了中介的法律行為,發展商只有獲發預先許可後,才能與房地產中介人訂立中介合同,否則兩者將均會受行政處罰。客戶有權要求房地產中介人出示與發展商簽訂的中介合同副本,證明中介人有資格代理銷售"樓花"。此外,房地產中介人必須在訂立或修改銷售"樓花"的房地產中介合同後五日內,將合同副本送交土地工務運輸局存檔。 為了讓社會深入認識該法律,房地產小組已經先後舉行說明會,向建築、銀行、法律、基層、青年、地產等界別介紹法律內容,並舉行多場面向內部員工的工作坊,從操作環節上培訓解答技巧,做好回應查詢工作。工務局、房屋局及消費者委員會已經調動人力資源,在法律生效日起設立專門的諮詢熱線,熱線電話號碼為:工務局8590 3800、房屋局2851 9709、消費者委員會8988 9315。因應六月一日及二日為非辦公時間,三個部門當日特別設有專人在工作時間接聽諮詢熱線。 此外,工務局及房屋局已陸續通知相關行業團體,並把相關法律內容、銷售合同參考本、相關須知陸續上載於工務局(www.dssopt.gov.mo)、房屋局(www.ih.gov.mo)及消費者委員會(www.consumer.gov.mo)的網頁上,市民可查閱相關內容。


澳門與馬爾他簽署稅收信息交換協定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與馬爾他共和國政府大使卡薩博士(Dr. Joseph Cassar)於5月30日在馬爾他駐北京大使館簽署《稅收信息交換協定》。 澳門特區作為《全球論壇稅收透明與交換》的會員,於2011年已順利通過經合組織全球論壇第一階段的同行評審,並且於本年3至9月份將被安排進行第二階段的同行評審,檢測澳門信息交換機制的完善程度及能力是否達到國際標準,評審結果關係澳門特區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澳門特區與馬爾他共和國簽署的《稅收信息交換協定》,主要內容就是協助締約方提供相關稅務信息以查證跨境逃漏稅,除迎合同行評審的要求外,更有利於營造公平的稅收環境,構建和諧的國際經濟秩序,同時亦履行澳門特區對國際稅務合作的承諾。 目前,與本澳達成《稅收信息交換協定》及《所得避免雙重徵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已增至十六個,澳門特區政府亦將繼續與多個國家或地區磋商簽署有關協定。


行政長官赴雲南出席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

應國家商務部及雲南省人民政府的邀請,行政長官崔世安將於6月5日至7日前往雲南昆明,出席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1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 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由國家商務部、重慶、四川、雲南、貴州、廣西、西藏、成都等省區市人民政府聯合東盟、南亞成員國舉辦,海內外多家單位協辦,包括商品展銷、高峰論壇、投資合作、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動,致力於打造成為中國與南亞國家之間的商品交易、服務貿易及投資合作的窗口和平台。 行政長官崔世安將出席6月6日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博覽會開幕式及有關活動。隨同行政長官赴滇的特區政府代表團成員有: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新聞局局長陳致平等。 行政長官不在澳門期間,由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臨時代理行政長官的職務。


澳樂監獄演出顯音樂無界

文化局澳門樂團近日開展多場《關愛系列》音樂會,繼日前走進澳門協同特殊學校為該校師生送上祝福後,樂團探訪了澳門監獄,為院友演奏悠揚樂韻,音樂會現場氣氛溫暖,實踐音樂無界的精神。 澳門樂團定期探訪各類院舍,為弱勢社團及學校等機構舉辦《關愛系列》音樂會,旨在將藝術推向不同階層人士,以音樂回饋社會,為各界送上關懷及問候。五月二十八日,澳門樂團到訪了澳門監獄,舉行兩場專場音樂會,為超過八十位在囚人士演出。樂團以"銅管五重奏"小樂隊的陣容,精選多首風格各異、穿越各音樂時期的作品,包括耳熟能詳的帕赫貝爾《卡農》、比才《愛情像自由的小鳥》、丹尼爾《長號之戀》及沙伊特《雙號之爭》等樂曲,為他們作細膩演繹。活動上,音樂家們與觀眾歌唱、溝通及交流,在旋律節奏的牽引下,現場氣氛共融,為在囚人士帶來輕鬆愉快的音樂體驗。 澳門樂團將於六月中旬受邀到母親會安老院為長者演出,走進本澳各社區階層,以音樂表達關懷。


司警局展開宣傳籲提防電話騙局

近期,本澳接連發生多宗電話詐騙案件,根據本局本年1月至5月份(截至5月28日)的資料顯示,涉及電話詐騙案51宗(立案23宗,舉報28宗),其中5月份已有23宗(立案10宗,舉報13宗),市民不幸被騙的案件有10宗,涉及金額共972,228元,被害人以長者為主(佔7成)。 類似"猜猜我是誰"及藉電話勒索的騙案一再發生,部分事主因一時情急而上當受騙。為提醒市民加強防範,司警局較早前已透過新聞發佈向廣大市民發出"警情通告",該局欺詐罪案調查科、大廈罪案預防小組及社區警務及公共關係處人員亦由5月29日起一連多天前往各區公園、休憩區及住宅大廈等地方展開防騙宣傳。 一人醒目,全家精明,人人保持警惕,騙徒無所遁形。此類騙局,騙徒多以長者為行騙目標,司警局呼籲市民,如果家中有長者,請即向他們講解騙案手法和防範對策,提高他們的防騙意識,減少受騙機會。只要大家提高警惕,騙徒便無法得逞。


澳門博物館兒童節免費開放

現代的博物館扮演著重要的社會教育角色,為鼓勵家長攜同子女參觀博物館,文化局轄下澳門博物館將於本周六(六月一日)兒童節當天,免費開放予十二歲以下兒童及其兩名家長入館參觀,並提供下午三時(粵語)及下午四時(普通話)兩場免費公眾導賞服務。另外,為配合"中國文化遺產日",六月八至九日澳門博物館免費開放。
培育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及社會教育是博物館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因此澳門博物館在常設展覽中不斷更新教育內容及增加互動和多媒體的展示方式。博物館在舉辦專題展覽或其他活動時,盡量設計適合兒童或青少年的活動內容及遊戲,希望藉此建立親子和諧的家庭觀念,讓家長陪同子女一起認識更多關於博物館展示的內容及知識、了解澳門本土歷史文化。目前正於澳門博物館舉行的專題展覽《象映乾坤──中國風》,通過展出的文物、圖片和紀錄片展示了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在歐洲的"中國風"熱潮,可引發兒童和青少年對中國文化的熱忱。展場內增設電腦設計的兒童互動遊戲,教育區則設置兒童遊戲項目,歡迎家長陪同子女一同參觀展覽,增進親子溝通,同時培養兒童對中國文化及藝術的認識及興趣。
《象映乾坤──中國風》展覽日期至八月十八日(逢星期一休館),期間特設專題展覽導賞,歡迎社團或學校報名預約,澳門市民逢周日可憑有效身份證或學生證免費參觀。詳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三五七九一一查詢,或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 ,或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


消委會調查雞蛋專項價格

消費者委員會履行6月12日第4/95/ M號法律第10條第2款b)之規定,於5月28日進行了「雞蛋專項物價調查」工作,並已將有關的資料上載於該會網頁 (www.consumer.gov.mo) 供消費者查閱及比較。是次調查亦同時上載於消委會的「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iPhone及Android手機應用程式內供消費者查閱及比較。 消費者如有相關查詢,請致電該會熱線電話:8988 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