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運動場道輕軌工程下周六起試圍封

為配合氹仔段輕軌工程施工,運動場道近馬會一則的兩條行車道將於下周六 (16日)早上10時起試行圍封,屆時,介乎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至體育路一段的運動場道改作單向行車,只供車輛由圓形地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行駛;考慮到運動場道是氹仔主要幹道之一,以及現時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交通承受力已接近飽和,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將於同一時間開通由學院路右轉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新闢道路,以維持現有的交通流向,呼籲駕駛者留意。
輕軌氹仔段工程自去年中起全面啟動,望德聖母灣大馬路、新城大馬路、蓮花路、體育館大馬路等已相繼圍封。因應工程推進,施工範圍將擴展至運動場道,由於該處是氹仔主要幹道之一,預計圍封後,往來澳門及氹仔的交通壓力將越趨嚴峻。 輕軌工地之間開闢車道維持運動場道交通流向
有見及此,運輸基建辦公室已進行了多項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調整部份綠化帶及行人路,以增加路面的使用空間。同時,在與交通事務局協調下,開闢一條由學院路貫穿排角路及輕軌工地的新車道,以分流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車輛,減輕該處的交通壓力。新闢道路共有三條行車道,包括一條左轉往路氹城方向及兩條右轉往澳門方向的車道。其中,往路氹城方向的左轉車道已於上月初開通,餘下兩條右轉往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車道則會在運動場道試行圍封時同步開通。為有效控制車流,新闢道路將實施臨時交通燈控制措施。
隨著澳門運動場周邊的輕軌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接近完成,運動場道將於下周六 (16日)上午10時起實施試行圍封及一系列臨時交通措施,介乎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至體育路一段的運動場道改作單向行車,只供車輛由圓形地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行駛;介乎運動場圓形地與學院路的一段體育路,以及介乎體育路與排角路的一段學院路實施臨時單一方向行車,即車輛僅可經運動場道駛入體育路及學院路行駛,禁止車輛由排角路往學院路及體育路方向行駛。與此同時,介乎奧林匹克圓形地與學院路的一段排角路將實施封閉交通(特許車輛除外)。
工程進行期間,"運動場道"巴士站將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遷移約50米,所停靠之巴士路線則維持不變。
聽取多方意見優化交通環境
由於運動場道輕軌工程圍封後對附近一帶的交通環境影響較大,因此,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亦先後拜訪了地區團體、鏡湖醫院及澳門三育中學,介紹相關工程開展的情況、臨時交通安排及遷移"奧林匹克游泳館"巴士站的建議方案,在聽取相關反映意見後,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將維持該巴士站現時的設點不變,並會在體育路、學院路及排角路的行人道適當加設圍欄,提升居民及學童的過路安全。同時,在實施封閉交通的排角路釋出部份位置設置臨時電單車泊車位,以方便居民前往醫院就診時的泊車需要。
為了讓居民知悉今次運動場道以及下一階段柯維納馬路的輕軌施工和臨時交通安排,運建辦製作一系列的宣傳單張向公眾進行推廣,交通事務局亦將在施工初期安排交通輔導員到相關站點向乘客派發宣傳單張,並提供巴士路線諮詢服務。兩部門將密切監察試圍封後的交通狀況、施工環境及相關配套設施,適時作出優化。
運動場道輕軌的施工會影響附近一帶的交通暢順度,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呼籲公眾留意,提早出門並及早規劃出行路線。市民倘對輕軌工程有任何查詢,可親臨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179號悅景峰地下G室的「輕Zone-輕軌氹仔聯絡站」或致電工程查詢熱線8506 6171了解相關資訊。


周一起套牌在用車輛不用檢驗

交通事務局簡化車輛轉移車牌(即俗稱:套換車牌)的檢驗程序,從周一(11日)起,凡涉及轉移車牌的在用車輛一律不用送交汽車檢驗中心檢驗,新車輛則維持不變。 現時轉移車牌的車輛無論是新車輛或在用車輛均需完成車輛檢驗程序,取得合格後才可獲批准轉移車牌號碼,並於下一工作日進行車牌抽籤程序。隨著有關申請個案不斷增加,為便利市民辦理相關申請手續,以及減輕汽車檢驗中心周邊道路的壓力。交通事務局決定劃分新車輛註冊及在用車輛轉移車牌之分別,藉此簡化車輛轉移車牌的檢驗程序。至於轉移車牌的其相關行政手續,包括:紙張文檔申請和繳付的費用則維持不變。 從周一(11日)起,倘申請個案涉及新車輛註冊的轉移車牌,新車輛仍會按照現行註冊程序送交位於鴨涌河的汽車檢驗中心進行檢驗,並於檢驗合格後下一工作日進行車牌抽籤程序;若申請個案涉及轉移車牌僅屬在用車輛則不用送交檢驗,只需按照現行法例相關規定,因應車種不同於指定年期前往汽車檢驗中心進行檢驗。 正基於申請個案若只涉及在用車輛部分(即已具備註冊號碼之車輛)不用送交檢驗,車牌抽籤程序會於繳付轉移費用後第三個工作日進行;待完成上述車牌抽籤程序後,申請人需按照法規規定依時在五個工作日內繳納車輛使用牌照稅,有關車輛方可在道路上合法行駛。 隨著上述措施實行,交通事務局會密切留意其運作,適時檢討及優化。公眾如有疑問,可致電8866 6363查詢。


就“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立的委員會成員名單”的疑問作出澄清

立法會麥瑞權議員2013年2月26日於立法會口頭質詢中,就本局提供關於"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的委員會"資料的內容存疑。因應相關疑問,本局澄清如下:
上述資料所載內容,是包括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共73個委員會的清單及委員會成員名單,當中包含了麥瑞權議員所指的"向政府就更新從事建築師;土木及結構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及機械工程師工作的制度提供意見諮詢委員會"。
"向政府就更新從事建築師;土木及結構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及機械工程師工作的制度提供意見諮詢委員會"於2001年12月4日透過第238/2001號行政長官批示成立。委員會成員由運輸工務司以第3/2002號批示委任,任期兩年。
委員會成員的任期自2002年1月10日開始,並已於2004年1月9日屆滿。隨後,特區政府並未有對委員會的成員作出續任或重新委任,即該等委員會的成員並非現任成員。基於相關組織實屬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的委員會,故仍載於資料當中。惟在資料呈現方式上,本局是未有註明相關委員會成員的任期已於2004年屆滿,因而令麥瑞權議員對資料出現誤解。


衛生局接獲1流感合併肺出血病例報告

衛生局接獲1名流感併發肺出血病例報告,呼籲巿民加強防範。患者為中年女性,澳門居民,本身有慢性腎炎史,於2月28日開始出現咳嗽、咳血痰、氣促病徵, 3月2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並入院接受治療,隨即因呼吸困難轉入深切治療部並須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檢查發現有貧血、肺內大量出血,經檢測證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未曾接種2012-2013年冬季流感疫苗,目前病情嚴重,仍須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流感樣成年病人稍增,但兒童病人未見增加,同時實驗室檢測到的流感病毒開始增加,且均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據往年經驗,本澳的流感高峰期多在2至3月份出現。衛生局現正密切留意疫情,並呼籲巿民做好防範措施。
衛生局強調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而由於流感疫苗接種後一般要至少3星期後才能產生足夠抗體以達到保護作用,故呼籲市民儘早接種。衛生局現正為本澳居民中的兒童、年長及慢性病患者及這些人士的照顧者提供免費接種,合資格的巿民可帶同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記錄卡或身份證,直接前往各衛生中心、鏡湖醫院接種站、科大醫院門診及工人醫療所接種。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 (http://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 0800。
衛生局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和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1例EV71型腸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報告

衛生局今日(8日)證實1例EV71型腸病毒感染重症病例感染,患者為1個月大男嬰,於3月1日發病,出現發熱、食慾不振和反應差等病徵,2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並住院接受治療,根據臨床症狀和實驗室結果,診斷為腦膜炎。經治療,病者目前已退熱,一般情況已好轉,發病以來沒昏迷和抽搐。其哥哥早前曾出現類似病徴並已痊癒,而其就讀的婦聯第一托兒所大C班近期亦沒有腸病毒群集性感染事件報告。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發展,並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儘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 3525,傳真: 2853 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政府關注機電設備使用安全 升降機監管指引爭取上半年出台

政府一直關注機電設備的使用安全,因應本澳近年經濟急速發展,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數量增長較快、類型也愈來愈多,為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年前已著手研究和制訂上述有關機電設備的行業監督機制,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循四個方向的監管策略展開跟進工作,當中包括訂定對升降機、扶手電梯及自動行人道等機電設備的監管指引。有關指引會就上述設備的安裝、檢測、驗收及完成後的維修保養各個階段制訂行政監管制度和技術標準,現已進入最後階段,爭取今年上半年出台。 跨部門小組循四方向跟進工作
政府年前已成立「完善現有機電設施監管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提出四個方向的監管策略:訂定及推行對升降機、扶手電梯及自動行人道等機電設備的監管指引;設立中央管理系統數據庫;研究相關工程單位登記、從業人員培訓及考核;就設立專屬部門及法律的制訂工作研究。
在法律制訂尚未完成前,政府會先推出相關指引,就上述設備的安裝、檢測、驗收及完成後的維修保養各個階段制訂行政監管制度和技術標準,當中在維修保養方面,並附有基準性項目,以規範行業操作,提升維修保養的質量,也讓業界有所依循、市民得以監察,從而保障公眾安全。
指引規範行業操作保公眾安全
現時政府各部門是按其本身職能負責監管不同場所的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維修保養,土地工務運輸局主要負責審理新建及改建的機電項目其專業計劃。至於私人大廈的升降機及扶手電梯,按現行法律屬大廈的共同部分,建築物共同部分各項設施的使用、維修及保存,由分層所有人大會負責聘請維修公司維修保養及監管。
為鼓勵小業主履行法定責任,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由「樓宇維修基金」支援的資助計劃。其中,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可獲資助的工程項目包括保養或維修升降機設備。


立法會選舉管委會成員就職

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成員今(8)日就職。管委會主席葉迅生表示,管委會將在合乎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全力推動選舉的正常舉行,並致力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選舉環境,令整個選舉工作順利進行,同時使澳門選舉文化不斷進步。 行政長官崔世安下午在澳門文化中心主持了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成員的就職儀式,管委會五名成員包括初級法院合議庭主席葉迅生(管委會主席)、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譚偉文、行政暨公職局局長朱偉幹、財政局局長江麗莉和新聞局局長陳致平。 葉迅生主席在接受訪問時,被問及有團體在校園內進行選舉宣傳活動,他回應指有關宣傳工作必須合乎法律的規定進行,管委會將積極按工作計劃開展工作及關注上述情況。至於舉行選舉的日期,葉表示目前尚未訂定,但會關注市民的意見。


治安警察局週年紀念日

治安警察局週年紀念日(三月十四日)快將到來,一如既往本局會舉辦系列慶祝活動。在三月十日(本週日)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將在關閘特警隊總部舉行週年紀念《開放日》。 《開放日》活動是治安警察局每年一度的盛事,藉著這個平台,冀拉近警民距離,有效提升本局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加強警隊與公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和諧緊密的警民關係;活動期間會進行嘉獎警務人員及表揚好市民儀式,屆時李小平局長及各部門領導主管等均會出席。 嘉獎及表揚儀式結束後,隨即會進行各項展覽及表演節目,包括書畫展、工作回顧展、警用裝備展等;警察樂隊、警犬隊等亦會到場為大家獻上多場精彩的表演;今年並且新增了一個特色佈景區與來賓拍照留念,警民同樂。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歡迎廣大市民、團體到場參觀指導,本局熱情恭候光臨!


『世界植樹日』紀念郵戳

為慶祝世界植樹日之舉行,郵政局特定於二零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六時正,在議事亭前地設置臨時櫃台,為市民提供加蓋『世界植樹日』紀念郵戳服務,並於當日派發紀念此活動之紀念封,同時亦發售各類澳門集郵品。 另外,紀念封亦將於三月十一日至二十日期間在郵政總局及各郵政分局預先派發。 歡迎市民參觀選購。


治安警察局日慶祝活動

治安警察局於本月10日(星期日)起舉辦多項活動,慶祝治安警察局紀念日。 治安警察局屬下各部門將於10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在關閘廣場特警隊大樓舉行開放日。屆時將會舉行頒授嘉獎狀儀式及向協助警方打擊罪案的市民頒授表揚證書。現場並會展示各警務單位的警務裝備、治安警察局圖片展、人員作品展及派發紀念品予入場市民。 本月14日(星期四)上午8時30分,在治安警察局總部舉行升旗禮;9時正,在聖美基墳場(舊西洋墳場)舉行彌撒,追悼已故軍事化人員,並向已故的治安警察致送花圈。14及15日晚上7時30分,在澳門萬豪軒酒家舉行慶祝治安警察局紀念日的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