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社保基金提醒僱主應依時繳納散工供款
社會保障基金提醒僱主應依時繳納散工供款,逾期繳納者須支付遲延利息,更可能被科處罰款。 本澳僱主如有聘用散工(即以具期限勞動合同聘用本地僱員為其工作),須於該僱員工作月份的翌月內為其繳納供款。例如:僱員在二月份工作,便應於三月份內為其繳納供款。
按行政長官批示訂定,散工供款額如下:
請看附件 僱主倘逾期繳納散工供款,在法定繳納期後60日內補交須支付遲延利息,每月利率為所欠供款總額的3%,不足一個月亦按一個月計算,金額最少為澳門幣50元;如60日後仍不繳納,除遲延利息外,更可被科處最低為澳門幣500元至應繳供款金額一半的罰款。 此外,若受聘的僱員從未於社會保障基金登錄為受益人,僱主須同時為其辦理登錄,否則該僱主按其違法行為所涉及的每一僱員可被科處澳門幣200元至1,000元罰款。 市民如想查詢更多有關散工供款的資訊,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532850,或者瀏覽社保網頁www.fss.gov.mo。
…
「節水創意填色比賽」得獎名單公佈
由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舉辦的「攜手共建節水城市創意填色比賽」已圓滿結束,是次比賽分為三個組別,分別是A組(幼稚園學生)、B組(小一至小三之學生)及C組(小四至小六之學生)。三個組別合共收到了約1200份參賽作品,經評審後每組各選出一名冠、亞、季軍,及二十名優異獎。各組別的得獎者分別可獲獎狀一張及價值1000至100元不等的圖書禮券。 由小組舉辦之「攜手共建節水城市創意填色比賽」,承蒙各校校長、老師及家長積極推動參與,是次得獎學校超過二十間。雖然參賽者均是幼稚園及小學學生,但作品質素普遍甚佳,更有個別畫功出眾;小朋友在小組提供的底圖上,發揮創意透過圖畫和文字,表達節水方法及宣揚水資源珍貴的訊息。得獎作品的內容既符合主題也不乏創意,除體現了在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的方法,以及保育水資源方面的認知外,更有參賽者在作品中加入了再生水的元素,充分體現了再生水宣傳的成效。是次比賽成功舉辦及效果顯著,有賴各校師生及家長的踴躍支持和參與,攜手合作共建澳門成為節水城市。 各組別得獎者名單詳見附表,如欲查閱及欣賞獲獎作品請點擊小組網頁(http://www.marine.gov.mo/waterconservation/)。主辦單位將安排專人以電話方式,通知得獎者或其聯絡人有關領獎事宜。查詢安排領獎事宜請致電8988 2421或8988 2521。 「攜手共建節水城市」創意填色比賽得獎者名單
(* 請參閱附件!)
…
消委會為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 三月十二日派發紀念封及加蓋郵戳
為慶祝「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消費者委員會發行紀念郵封,並定於3月12日在郵政總局內向市民派發紀念郵封及加蓋「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紀念郵戳。
「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於1998年3月12日成立,該中心成立旨在為消費爭議雙方提供多一個途徑來解決一些爭議性較強、較複雜的消費個案,該中心透過協商、調解及仲裁手段為消費爭議雙方提供公平、便捷及免費的服務,而採用調解方式解決爭議,有效為爭議雙方建立有效溝通的渠道,緩和爭議雙方的對立情緒,促進本澳社會更和諧的關係,所以,通過仲裁方式解決爭議已逐漸成為一個趨勢,為此,消委會為配合社會發展,亦持續地在提升該中心的服務及簡化仲裁個案的排期程序。
為配合「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消委會舉辦系列活動,增加市民對「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服務的認識,其中包括發行「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紀念郵封,該會並定於3月12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三十分,在郵政總局集郵商店設立專櫃,向市民派發紀念郵封,並提供加蓋「消費爭議仲裁中心」成立十五週年紀念郵戳服務。紀念郵封每人每次限發五枚,派完即止,歡迎市民索取。 查詢電話:8988-9315。
以上文稿可於以下網址下載 : http://www.consumer.gov.mo/c/ccnews.asp
…
黑沙及竹灣海灘懷疑出現紅潮
今日(9)早上黑沙和竹灣兩個海灘懷疑出現紅潮,港務局已在兩個泳灘張貼了告示,勸籲市民和遊客暫勿進行水上活動。港務局已透過緊急通報機制,把兩個海灘的情況通知環境和衛生部門,並繼續派出人員和船隻在兩個泳難和對外海面進行巡查工作,密切監察海面的情況。
有需要使用海灘或進行水上活動的人士,在海灘出現紅潮期間應留意港務局的告示、新聞訊息和海面的相關情況,並避免下水、游泳和接觸紅潮。
…
運動場道輕軌工程下周六起試圍封

為配合氹仔段輕軌工程施工,運動場道近馬會一則的兩條行車道將於下周六 (16日)早上10時起試行圍封,屆時,介乎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至體育路一段的運動場道改作單向行車,只供車輛由圓形地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行駛;考慮到運動場道是氹仔主要幹道之一,以及現時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交通承受力已接近飽和,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將於同一時間開通由學院路右轉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新闢道路,以維持現有的交通流向,呼籲駕駛者留意。
輕軌氹仔段工程自去年中起全面啟動,望德聖母灣大馬路、新城大馬路、蓮花路、體育館大馬路等已相繼圍封。因應工程推進,施工範圍將擴展至運動場道,由於該處是氹仔主要幹道之一,預計圍封後,往來澳門及氹仔的交通壓力將越趨嚴峻。 輕軌工地之間開闢車道維持運動場道交通流向
有見及此,運輸基建辦公室已進行了多項前期準備工作,包括調整部份綠化帶及行人路,以增加路面的使用空間。同時,在與交通事務局協調下,開闢一條由學院路貫穿排角路及輕軌工地的新車道,以分流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的車輛,減輕該處的交通壓力。新闢道路共有三條行車道,包括一條左轉往路氹城方向及兩條右轉往澳門方向的車道。其中,往路氹城方向的左轉車道已於上月初開通,餘下兩條右轉往望德聖母灣大馬路的車道則會在運動場道試行圍封時同步開通。為有效控制車流,新闢道路將實施臨時交通燈控制措施。
隨著澳門運動場周邊的輕軌工程前期準備工作接近完成,運動場道將於下周六 (16日)上午10時起實施試行圍封及一系列臨時交通措施,介乎奧林匹克游泳館圓形地至體育路一段的運動場道改作單向行車,只供車輛由圓形地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行駛;介乎運動場圓形地與學院路的一段體育路,以及介乎體育路與排角路的一段學院路實施臨時單一方向行車,即車輛僅可經運動場道駛入體育路及學院路行駛,禁止車輛由排角路往學院路及體育路方向行駛。與此同時,介乎奧林匹克圓形地與學院路的一段排角路將實施封閉交通(特許車輛除外)。
工程進行期間,"運動場道"巴士站將往運動場圓形地方向遷移約50米,所停靠之巴士路線則維持不變。
聽取多方意見優化交通環境
由於運動場道輕軌工程圍封後對附近一帶的交通環境影響較大,因此,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亦先後拜訪了地區團體、鏡湖醫院及澳門三育中學,介紹相關工程開展的情況、臨時交通安排及遷移"奧林匹克游泳館"巴士站的建議方案,在聽取相關反映意見後,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將維持該巴士站現時的設點不變,並會在體育路、學院路及排角路的行人道適當加設圍欄,提升居民及學童的過路安全。同時,在實施封閉交通的排角路釋出部份位置設置臨時電單車泊車位,以方便居民前往醫院就診時的泊車需要。
為了讓居民知悉今次運動場道以及下一階段柯維納馬路的輕軌施工和臨時交通安排,運建辦製作一系列的宣傳單張向公眾進行推廣,交通事務局亦將在施工初期安排交通輔導員到相關站點向乘客派發宣傳單張,並提供巴士路線諮詢服務。兩部門將密切監察試圍封後的交通狀況、施工環境及相關配套設施,適時作出優化。
運動場道輕軌的施工會影響附近一帶的交通暢順度,運輸基建辦公室及交通事務局呼籲公眾留意,提早出門並及早規劃出行路線。市民倘對輕軌工程有任何查詢,可親臨位於氹仔廣東大馬路179號悅景峰地下G室的「輕Zone-輕軌氹仔聯絡站」或致電工程查詢熱線8506 6171了解相關資訊。
…
周一起套牌在用車輛不用檢驗
交通事務局簡化車輛轉移車牌(即俗稱:套換車牌)的檢驗程序,從周一(11日)起,凡涉及轉移車牌的在用車輛一律不用送交汽車檢驗中心檢驗,新車輛則維持不變。 現時轉移車牌的車輛無論是新車輛或在用車輛均需完成車輛檢驗程序,取得合格後才可獲批准轉移車牌號碼,並於下一工作日進行車牌抽籤程序。隨著有關申請個案不斷增加,為便利市民辦理相關申請手續,以及減輕汽車檢驗中心周邊道路的壓力。交通事務局決定劃分新車輛註冊及在用車輛轉移車牌之分別,藉此簡化車輛轉移車牌的檢驗程序。至於轉移車牌的其相關行政手續,包括:紙張文檔申請和繳付的費用則維持不變。 從周一(11日)起,倘申請個案涉及新車輛註冊的轉移車牌,新車輛仍會按照現行註冊程序送交位於鴨涌河的汽車檢驗中心進行檢驗,並於檢驗合格後下一工作日進行車牌抽籤程序;若申請個案涉及轉移車牌僅屬在用車輛則不用送交檢驗,只需按照現行法例相關規定,因應車種不同於指定年期前往汽車檢驗中心進行檢驗。 正基於申請個案若只涉及在用車輛部分(即已具備註冊號碼之車輛)不用送交檢驗,車牌抽籤程序會於繳付轉移費用後第三個工作日進行;待完成上述車牌抽籤程序後,申請人需按照法規規定依時在五個工作日內繳納車輛使用牌照稅,有關車輛方可在道路上合法行駛。 隨著上述措施實行,交通事務局會密切留意其運作,適時檢討及優化。公眾如有疑問,可致電8866 6363查詢。
…
就“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立的委員會成員名單”的疑問作出澄清
立法會麥瑞權議員2013年2月26日於立法會口頭質詢中,就本局提供關於"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的委員會"資料的內容存疑。因應相關疑問,本局澄清如下:
上述資料所載內容,是包括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共73個委員會的清單及委員會成員名單,當中包含了麥瑞權議員所指的"向政府就更新從事建築師;土木及結構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及機械工程師工作的制度提供意見諮詢委員會"。
"向政府就更新從事建築師;土木及結構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及機械工程師工作的制度提供意見諮詢委員會"於2001年12月4日透過第238/2001號行政長官批示成立。委員會成員由運輸工務司以第3/2002號批示委任,任期兩年。
委員會成員的任期自2002年1月10日開始,並已於2004年1月9日屆滿。隨後,特區政府並未有對委員會的成員作出續任或重新委任,即該等委員會的成員並非現任成員。基於相關組織實屬特區政府成立後新設的委員會,故仍載於資料當中。惟在資料呈現方式上,本局是未有註明相關委員會成員的任期已於2004年屆滿,因而令麥瑞權議員對資料出現誤解。
…
衛生局接獲1流感合併肺出血病例報告
衛生局接獲1名流感併發肺出血病例報告,呼籲巿民加強防範。患者為中年女性,澳門居民,本身有慢性腎炎史,於2月28日開始出現咳嗽、咳血痰、氣促病徵, 3月2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並入院接受治療,隨即因呼吸困難轉入深切治療部並須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檢查發現有貧血、肺內大量出血,經檢測證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未曾接種2012-2013年冬季流感疫苗,目前病情嚴重,仍須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診流感樣成年病人稍增,但兒童病人未見增加,同時實驗室檢測到的流感病毒開始增加,且均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而據往年經驗,本澳的流感高峰期多在2至3月份出現。衛生局現正密切留意疫情,並呼籲巿民做好防範措施。
衛生局強調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而由於流感疫苗接種後一般要至少3星期後才能產生足夠抗體以達到保護作用,故呼籲市民儘早接種。衛生局現正為本澳居民中的兒童、年長及慢性病患者及這些人士的照顧者提供免費接種,合資格的巿民可帶同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記錄卡或身份證,直接前往各衛生中心、鏡湖醫院接種站、科大醫院門診及工人醫療所接種。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 (http://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 0800。
衛生局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和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
1例EV71型腸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報告
衛生局今日(8日)證實1例EV71型腸病毒感染重症病例感染,患者為1個月大男嬰,於3月1日發病,出現發熱、食慾不振和反應差等病徵,2日到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並住院接受治療,根據臨床症狀和實驗室結果,診斷為腦膜炎。經治療,病者目前已退熱,一般情況已好轉,發病以來沒昏迷和抽搐。其哥哥早前曾出現類似病徴並已痊癒,而其就讀的婦聯第一托兒所大C班近期亦沒有腸病毒群集性感染事件報告。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發展,並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儘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 3525,傳真: 2853 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政府關注機電設備使用安全 升降機監管指引爭取上半年出台
政府一直關注機電設備的使用安全,因應本澳近年經濟急速發展,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數量增長較快、類型也愈來愈多,為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年前已著手研究和制訂上述有關機電設備的行業監督機制,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循四個方向的監管策略展開跟進工作,當中包括訂定對升降機、扶手電梯及自動行人道等機電設備的監管指引。有關指引會就上述設備的安裝、檢測、驗收及完成後的維修保養各個階段制訂行政監管制度和技術標準,現已進入最後階段,爭取今年上半年出台。 跨部門小組循四方向跟進工作
政府年前已成立「完善現有機電設施監管的跨部門工作小組」,提出四個方向的監管策略:訂定及推行對升降機、扶手電梯及自動行人道等機電設備的監管指引;設立中央管理系統數據庫;研究相關工程單位登記、從業人員培訓及考核;就設立專屬部門及法律的制訂工作研究。
在法律制訂尚未完成前,政府會先推出相關指引,就上述設備的安裝、檢測、驗收及完成後的維修保養各個階段制訂行政監管制度和技術標準,當中在維修保養方面,並附有基準性項目,以規範行業操作,提升維修保養的質量,也讓業界有所依循、市民得以監察,從而保障公眾安全。
指引規範行業操作保公眾安全
現時政府各部門是按其本身職能負責監管不同場所的升降機及扶手電梯的維修保養,土地工務運輸局主要負責審理新建及改建的機電項目其專業計劃。至於私人大廈的升降機及扶手電梯,按現行法律屬大廈的共同部分,建築物共同部分各項設施的使用、維修及保存,由分層所有人大會負責聘請維修公司維修保養及監管。
為鼓勵小業主履行法定責任,政府已推出一系列由「樓宇維修基金」支援的資助計劃。其中,樓宇維修資助計劃可獲資助的工程項目包括保養或維修升降機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