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持續舉辦《環保教案設計奬勵計劃》,共同推動環境教育發展

環境保護局為持續豐富本澳環境教育資源,自2010年底推出 "綠色學校伙伴"計劃之《環保教案設計奬勵計劃》,以設計一系列切合澳門教育現況及具可操作性的環境教育素材為目標,深得各教育界人士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使參加人數及作品質素持續提升;為進一步深化有關計劃,環境保護局繼續聯同教育暨青年局、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以及旅遊學院推出第三屆《環保教案設計奬勵計劃》,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2013年4月19日。 主辦單位期望為校園增添豐富的環保元素,繼續以「學習低碳點子成就綠色校園」為主題,歡迎現職教育界人士及現正就讀各大學或大專之學生報名參與;為進一步擴大環保教案的教學範圍,讓更多學生在正規教學過程中吸收環境保護知識,主辦單位持續優化參賽組別及內容,是屆計劃設有:以中學生為教學對象之中學組和以幼稚園及小學生為教學對象的幼稚園及小學組別,務求收集更全面的教案作品,豐富本地環境教育素材。參加者可在正規教學課程中加入環保元素,編寫教學時數不少於3小時的環保教案作品,同時,作品應兼顧教學的實用性及可操作性。 有興趣人士可組織隊伍參賽,每隊可由一至兩名成員組成,並歡迎中、小學生參與教案設計過程。每個組別均設有冠、亞、季軍各一名及優秀奬五名,冠軍可獲現金奬澳門幣捌仟圓、亞軍可獲現金奬澳門幣陸仟圓、季軍可獲現金奬澳門幣肆仟圓;五名優秀奬可獲現金奬澳門幣貮仟圓。此外,為擴闊得奬者視野,學習鄰近地區的環境教育經驗,主辦單位將會組織冠、亞、季軍得奬成員到外地進行環保教育交流,以推動本澳整體環境教育的發展,汲取相關的成功經驗。 第三屆《環保教案設計奬勵計劃》由即日起至2013年4月19日接受報名,而遞交參賽作品的截止日期為2013年6月21日。有意參加者只需將填妥之報名表格以電郵(greenschool@dspa.gov.mo)、傳真(2872 5129)或親臨方式遞交至環境保護局(皇朝廣場十樓)。章程及報名表格可於"綠色學校"專題網頁(www.dspa.gov.mo/greenschool/index.aspx)及環境保護局網頁(www.dspa.gov.mo)內下載,有意參加人士如對章程有任何疑問,歡迎於辦公時間內致電環境保護局2876 2626查詢。


工務局與坊會就公共工程交流 意見普遍贊同愕街設扶手電梯

土地工務運輸局人員日前拜訪水荷雀坊眾互助會,與該會就水荷雀區的公共建設等話題進行交流。其中,作為政府逐步構建澳門半島無障礙步行系統的一環,在愕街設置扶手電梯獲大家普遍認同及支持,認為不但可便利居民,對來往山頂醫院的市民亦帶來好處。局方表示,未來若落實有關計劃,將第一時間通知居民,並與坊會保持緊密溝通,確保工程所帶來的臨時影響減至最低。 逐步構建無障礙步行系統
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及基礎建設廳廳長郭子昌等日前(19日)到訪水荷雀坊會,獲該會會長劉桂雲、理事長李偉民及多位理監事接待,雙方進行交流。 局方代表介紹到,配合政府總體交通規劃構思,政府正逐步構建澳門半島無障礙步行系統,在外港新口岸一帶與中區之間,構建一條無障礙步行系統路線,透過不同過路設施及自動系統的組合串連,讓市民透過步行可便利地到達不同區域,縮短距離,節省時間,為市民尤其是長者之出行提供了便利,配合政府"以人為本"以及"構建無障礙空間 "的施政理念。 意見支持愕街建扶手電梯
政府計劃優化本澳舊區之一的雀仔園步行設施,並作為步行系統的組成部分,經研究分析可行性後,計劃於愕街與羅憲新街設置扶手電梯,方便居民。政府初步構思是,在兩街的中央分別設置單向扶手電梯,由東望洋新街至雀仔園街市前馬大臣街,步行系統貫穿三條橫向道路,即白灰街、高冠街及公局市場巷,因採三段式設計,不會影響橫向行人道及行車道的使用,且扶手電梯兩邊各預留1.8米以上步行空間,使用者離開步行系統,便可到達兩邊商戶及返回住所,也滿足不同人士的使用需求。 經過局方多次落區與地區團體及居民交流接觸,目前收到的反饋,對於愕街設置步行系統的意見較為一致,均認同有此必要,因愕街是一條陡斜難行的車道,對步行者帶來不便,且人車爭路,一旦天雨路滑更易產生危險,早前便發生車輛溜後撞毁居民財物的事件。收集到的意見認為,首階段可先在愕街設置扶手電梯,並將街道改為行人區,禁止車輛通行,再視乎實際需要,跟進羅憲新街的計劃。 將確保施工影響減至最低
坊會代表對政府設置步行系統的工作表示關注及提供了一些建議,亦贊同在愕街先行設置扶手電梯,認為可對居民帶來便利,希望政府可將工程對居民的影響減低;大家還討論到愕街存有僭建物,不但佔用街道,也阻礙行人,憂慮影響工程進度。出席者還就水荷雀一帶的路道及基建等提出了不少具建設性建議。 局方感謝坊會建議及反映,可作為政府工作參考,而未來若落實愕街計劃,將第一時間通知居民,並會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及防護措施,確保工程所帶來的臨時性影響減至最低。 出席拜訪的土地工務運輸局代表尚有工程師黎志祥等;水荷雀坊會代表則有副理事長黃煥生、馮日榮、蘇冠忠,監事長張靜,理事王潤寧、朱麗宜、陳婉華,監事黃雲娟及街總頤康中心主任黃麗儀等。


巴士安裝助乘發聲設備輔助視障人士出行

繼交通燈安裝電子發聲裝置、巴士車廂設置報站系統後,為進一步輔助視障人士出行,構建無障礙的通行環境,交通事務局近期完成首台巴士設置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的安裝工作,並聯同本澳視障團體代表親身試乘,模擬實際乘車狀況,以對相關設備提出改善意見,加以完善。隨著改善工作於第二季完成,將先安排在4路線巴士進行測試,評估實際效用。 配合《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的落實,特區政府致力改善及優化出行環境,除加強行車路網的建設、重視行人過路設施的更新和建造,透過不同設施的靈活組合,鼓勵市民更多選擇步行外,還著力構建無障礙的通行環境,便利殘障人士及長者出行。 4 路線率先安裝設備測試
其中,關注到視障人士的出行需要,在道路上設置導盲磚、行人天橋安裝升降機、在交通燈安裝電子發聲裝置、在公共巴士車廂設置報站系統外,交通事務局亦積極研究在公共巴士引入輔助設施,以輔助視障人士使用巴士出行。為使相關設備更切合用家的需要,去年8月局方聯同本澳視障團體,拜訪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及深圳殘疾人聯合會,瞭解內地視障人士乘坐公交的輔助設施的建設和使用情況,並就開展相關配套設施所遇到的困難作深入交流。及後,局方向視障團體收集會員的出行習慣,雙方並共識選出4路線作為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測試的巴士。 視障團體親身試乘反映意見
為進一步落實相關計劃,交通事務局早前再聯同仁慈堂盲人重建中心主任梁雪梅、澳門視障人士協會理事長黃均鎏、副理事長盧燕玲;澳門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志邦及相關會員等一行,親身試乘本澳首台備有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的巴士。相關設備由手持接收機及發射機組成,視障人士由隨身攜帶的手持接收機,透過安裝在巴士上的發射機,可接收到即將到達巴士站的巴士路線語音信號,藉以讓使用者作好乘車準備,同時,視障人士可根據安裝在巴士上的發射機語音提示找到上車門位置和方向,令視障人士可以獨自出行,創造條件讓他們融入社會。 將為車長視障人士提供培訓
經過多次模擬實際乘車情況,視障團體認為相關設備操作容易,對推動視障人士融入社會有一定幫助,期望相關巴士投入測試前,局方能為視障人士提供培訓,期間代表亦積極就巴士發射機的語音表述和發聲方面提出意見。局方將因應意見作出調整,接續安排巴士車長及視障人士進行操作培訓。而目前,巴士公司已有序於全線15台4路線巴士安裝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預計第二季完成,並陸續開展實際路面測試。


「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計劃2012─2013」學員畢業

由電信管理局主辦,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電訊有限公司、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中國電信(澳門)有限公司及數碼通流動通訊(澳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計劃2012─2013」,於去年10月至本年2月期間成功舉辦,共有44名學員參加是次培訓計劃。 近年來,智能手機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中,流動電子設備更逐步超越個人電腦成為上網及娛樂的重要工具,使得流動軟件廣泛得到應用。在巿場大量需求下,屬於澳門本地開發的應用程式亦相繼出現,造就本地程式開發人員學習相關編程技巧的趨勢日盛。在殷切需求下,電信管理局續辦「3G應用軟件技術培訓計劃2012─2013」,冀能繼續培訓本澳資訊及通訊科技人才,推動業界持續發展。 今屆課程培訓計劃在各協辦單位的配合下,邀請了香港具經驗的專業導師,為學員講授流動設備的軟件開發技術,以及介紹業內的最新發展情況。有別過往,今屆培訓計劃以流動設備的主流作業平台Android及iOS為核心,分別開辦基礎課程和進階課程,讓擁有不同技術程度的人士皆能透過計劃得到提昇。本屆培訓計劃開設了三個班別,基礎班別同時學習兩個作業平台Android及iOS的基礎技術,教授學員對兩個主流作業平台上的應用軟件編程方法的基本概念,為初次接觸流動應用軟件編程的人士提供一些入門技巧。而進階課程則以上述其中一種作業平台進行深入探討及研習,藉由小班教學模式,導師與學員可作充分交流和互動,提供學員深造相關編程技巧的機會,使學員更能掌握編寫流動應用軟件的高階技術,強化他們開發流動應用程式的能力。 課程結束後,主辦單位安排了畢業晚宴,各協辦單位嘉賓代表與一眾學員出席參加。在宴會中,陶永強局長感謝各協辦單位並向學員致辭,希望學員們能夠利用所學習的知識,為本澳的資訊及通信科技行業作出貢獻。陶局長在會上亦指出,移動互聯網領域正在世界各地高速發展,用戶追求全方位的功能及卓越的用戶體驗,軟件開發人員需要提升實力,以便把握時代機遇。致辭後,局長與各協辦單位代表向畢業學員進行頒授完成課程證書的儀式。


道路工程協調小組召開會議 促施工單位加強工程透明度

道路工程協調小組召開今年第一次工程會議,會上除討論各單位於2013年的施工計劃外,亦要求相關部門或機構必須進一步增加工程透明度,如工程對交通會造成較大範圍的影響,應事先向社會團體或傳媒作出說明,讓公眾瞭解工程的急切性和必要性後,交通事務局才會發出交通通告,道路工程協調小組並要求各部門及機構做好施工期間的安全措施,避免影響公眾安全。 隨著輕軌工程陸續施工、天然氣管線網絡鋪設、大型公屋項目逐漸建成需要鋪設新的水、電及網絡管線等,政府預期今年開展的道路工程將維持一定數量,而且從過去一段時期的工程開展狀況說明,市民對道路工程越來越關注,尤其牽涉到需要封路的情況,對施工單位的要求亦越來越高,對此有需要提高工程的施工透明度,讓公眾瞭解工程之目的和施工安排等,減少對市民的影響。 基於此,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提出,各施工部門或機構,如開展之道路工程對交通會造成較大範圍的影響,應適當向社區團體或新聞媒體作出說明,從而令市民大眾明白到有關工程的必要性、急切性和施工安排等,施工部門或機構並應因應市民提出的意見,提出應變和應對措施,盡可能減低工程對市民的影響。交通事務局將因應施工部門或機構向公眾說明工程之情況,考慮是否批出交通通告。 另一方面,道路工程協調小組並要求各部門及機構做好施工期間的安全措施,避免影響公眾安全,如工程期間,需要改動斑馬線、標誌或標線等設施,必須設置臨時的交通警告或指示牌,提示公眾留意。因應過去有市民反映工程完成重鋪路面後並無即時恢復通車的情況,實際上是由於道路重鋪後需要進入養護階段,小組亦提出應增設說明牌,指明相關路面在養護階段,避免市民誤解。 道路工程協調小組未來亦會繼續檢討和完善現行的協調機制,提高施工品質,促進工地工作人員及交通安全,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配合城市的持續發展需要。


交通事務局辦防貪座談會 提升內部人員廉潔誠信

交通事務局早前邀請廉政公署代表為局內人員舉辦《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制度》專題座談會,藉此加強人員的守法意識,鞏固和提升人員的廉潔誠信。 交通事務局一直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全體人員廉潔奉公,為加深人員的守法意識,分別於上月21日、23日及25日邀請了廉政公署代表為局內人員舉辦了三場專題座談會,交通事務局的領導、主管,以及屬下各部門逾200多名人員參加。 在三場座談會,廉政公署代表周錫強及梁美明除了介紹《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制度》的內容外,亦結合實務工作,以短片形式展示多個案例,讓與會者更容易識別涉及利益收受、違反誠信等違法行為的相關刑罰,並列舉鄰近地區與澳門防貪法律及準則的差異性。此外,廉署人員亦即場解答與會者對防貪工作的提問。 交通事務局期望透過座談會加強局內人員對《預防及遏止私營部門賄賂法律制度》的認識,知悉自身在職務方面應當遵守的義務和規則,強化人員廉潔誠信的守法意識,共建廉潔社會。


“體育館/射擊路”巴士站周一起臨時遷移

配合路環體育館大馬路水管遷移工程,"體育館/射擊路"巴士站將於周一(25日)上午11時起暫停使用,並於該站往澳門科技大學方向約30米設置臨時巴士站,以方便乘坐50及MT4路線的乘客上落,工期約30日。 交通事務局提醒使用上述巴士路線的乘客留意有關的改動安排,如欲了解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


回收兩批含菌量超標的中成藥

衛生局對本澳市場上的中成藥作例行抽檢,發現由泰國英咪億製藥廠所生產,批號為120101及120804的"三熊標三熊整腸丸"所含的細菌總數超出藥典的標準。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已要求藥房、藥行及有關的藥物出入口商回收上述批次的中成藥,並呼籲巿民停止使用該等問題批次的中成藥。 目前,衛生局除定期對本澳市場上的藥品作出抽檢外,亦設有藥物質量及不良反應通報系統,醫生、中醫生/師、藥劑師及其他衛生專業人士可透過此系統向衛生局通報藥物質量問題及不良反應個案。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熱線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27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衛生局接獲一流感合併肺炎病例報告 並密切留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事件的進展

衛生局接獲1流感合併肺炎病例報告,呼籲巿民加強防範。患者為45歲女性越南籍傭工,於2月17日出現咳嗽、發熱等流感樣病徵, 20日到鏡湖醫院急診就診,因懷疑流感合併肺炎而自行轉往仁伯爵綜合醫院就診,並於當日入院接受隔離治療。經衛生局檢測證實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目前已退熱,病情普通。其照顧的1歲幼兒亦曾出現咳嗽等呼吸道病徵,經診治已痊癒。兩人均未曾接種2012至2013年冬季流感疫苗。 衛生局表示,據監測資料顯示,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的流感樣成年病人稍增,但兒童病人未見增加;而實驗室檢測到的流感病毒則開始增加,且均為甲型H1N1流感病毒。據往年經驗,本澳的流感高峰期多在2至3月份出現。衛生局現正密切留意疫情,並呼籲巿民做好防範措施。
衛生局強調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而由於流感疫苗接種後一般要至少3星期才能產生足夠抗體以達到保護作用,故呼籲市民儘早接種。衛生局現正為本澳居民中的兒童、長者和慢性病患者及這些人士的照顧者提供免費接種,合資格的巿民可帶同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記錄卡或身份證,直接前往各衛生中心、鏡湖醫院接種站、科大醫院門診及工人醫療所接種。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 (http://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 0800。至今,衛生局已為7萬5千人免費接種了流感疫苗。
另外,就目前全球確診13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其中7人死亡一事。衛生局表示,據資料顯示,該病毒具有限度的傳染性,已加強監測並將在短期內更新對各醫療機構的指引。衛生局已具備初步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的能力,同時要求各醫療機構留意不明原因重症肺炎個案和群集性肺炎個案,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如根據衛生局的指引作評估後,懷疑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個案,可將樣本交給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作進一步檢測。仁伯爵綜合醫院目前設有隔離病區,共25張病床,在需要時可於短時間內啟用。
衛生局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和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澳門中樂團崗頂舉行《夢回江南》音樂會

文化局澳門中樂團(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八時將於崗頂劇院鏡廳舉行《夢回江南》音樂會,優秀樂師奏演多首著名樂曲,門票澳門幣三十元,尚餘少量門票,歡迎市民購票前往欣賞。 音樂會將奏演典雅古樸的《蘇堤漫步》, 細膩描繪杭州西湖的秀麗景色;原為昆曲曲牌的《小桃紅》 由上世紀初傳至廣東,如今經常在粵劇舞台上作為伴奏;《鳥投林》以明快旋律描繪夕陽餘輝未盡、百鳥歸巢的景象,高胡獨奏蔡峰;《微山湖船歌》描繪微山湖絢麗的風光,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悅,笙獨奏賈磊;表達游子對故鄉懷念之情的《懷鄉曲》採用閩南薌劇音調寫成,優雅感人,二胡獨奏董禮治;《漁舟唱晚》三重奏描繪夕陽映照碧波,漁民勞動的情景,琵琶鄧樂,柳琴魏青,中阮林潔;《彩雲追月》以輕鬆節奏把觀眾帶進雲破月出、雲月追逐的意境中;人們耳熟能詳的《茉莉花》則表現了東方女性美麗善良、勤勞堅韌的美好品格。 《夢回江南》音樂會門票現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訂票電話二八五五五五五五,澳門中樂團音樂會詳情可瀏覽www.icm.gov.oc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