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酒店節水分享會 交流節水經驗成效

為響應世界水日,並促使本澳的酒店業界共同響應節水行動,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今(22)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辦了"酒店節水計劃之酒店節水分享會",廣邀本澳的酒店業界及其它相關行業,例如建築業界、機電業界和環保業界參與,互相分享在節水方面的措施和經驗。 持續推動業界節約用水 小組組長、港務局局長黃穗文在致詞時表示,現時本澳很多酒店都已採用了不同類型的節水措施,響應環保,節約用水,履行社會責任。為響應3月22日"世界水日",促使社會各界關注本澳的水資源議題,並讓本澳酒店業和其它相關行業互相交流節水經驗,小組舉辦了酒店節水分享會,讓酒店分享各自在節水方面的措施和成效,集思廣益推廣酒店業界採用更多適合自身的各種軟硬件節水措施。黃穗文又希望酒店業界今後在持續推行各種節水措施之餘,亦能夠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成功的經驗和心得,共同努力抑制酒店業用水增長速度。 各酒店分享節水經驗、成效和願景 是次分享會邀請了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新濠博亞娛樂、澳門威斯汀渡假酒店和澳門金麗華酒店擔任主講嘉賓,向百多名來自本澳四十多所酒店、建築業界、機電業界和環保業界的代表,介紹各範疇的節水措施。
在硬件方面,上述酒店在客房安裝節水花灑和節水龍頭等器具、在洗手間的龍頭加裝限流器,安裝自動感應的洗手和沖廁系統、泳池水循環再用或作為沖廁用水、在冷卻水塔安裝變速器以減少水量流失、雨水及污水的收集、處理和循環系統、自動園林灌溉系統等。 上述酒店的節水管理措施則包括:透過節水宣傳教育工作,為員工舉辦節水講座或比賽,鼓勵節水的積極性、在客房設置提示呼籲顧客節水、安裝多個分錶監控不同設施區域的用水量、對水管及設施作良好的定期保修、研究和制定酒店未來的節水規劃等。 各酒店均表示,這些軟硬件節水措施取得了不錯的節水效益,不但不會影響酒店的服務質素和旅客的舒適度,更能為本澳的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節約工作作出貢獻,有助於澳門旅遊業乃至整體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亦能夠有效地減省酒店相關方面的支出。 酒店節水計劃 集思廣益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於去年八月和今年三月分別開展了第一和第二階段的"酒店節水計劃",邀請本澳的酒店業界參與,共同推動本澳的節水工作。"酒店節水計劃"現時得到二十九間酒店的積極支持和響應,佔全澳酒店總數約五成,其用水量約佔全澳酒店用水總量的九成。計劃推行期間小組與各酒店保持溝通和交流,並透過現場視察、經驗分享、以及探討普及節水器具、實施節水管理、向員工和旅客宣傳節約用水等各種工作的細節。小組未來將邀請更多本澳的酒店參與酒店節水計劃,務求在本澳的酒店業界普及各項節水措施。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行政法規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行政法規草案。 自二零零九年二月至今,本澳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人資短缺、租金上漲等問題帶來很大衝擊。另外,在外圍的經濟環境影響下,信貸機構在審批貸款時相當嚴謹,中小企業較難獲得融資貸款。為了紓緩中小企業這方面的問題,幫助他們更快捷地取得貸款,減輕資金壓力,提升本澳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促進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的整體發展,二零一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第二部分第二點明確表示,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因應新的經濟發展情況,決定再次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將援助貸款上限由五十萬元提升至六十萬元。 因此,特區政府制訂了"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的行政法規草案,將援助款項的金額上限由五十萬元提升至六十萬元。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行政法規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行政法規草案。 自二零零九年二月至今,本澳中小企業的營商環境面臨的挑戰相當嚴峻,人資短缺、租金上漲等問題帶來很大衝擊。另外,在外圍的經濟環境影響下,信貸機構在審批貸款時相當嚴謹,中小企業較難獲得融資貸款。為了紓緩中小企業這方面的問題,幫助他們更快捷地取得貸款,減輕資金壓力,提升本澳中小企業的競爭力,促進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的整體發展,二零一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第二部分第二點明確表示,澳門特别行政區政府因應新的經濟發展情況,決定再次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將援助貸款上限由五十萬元提升至六十萬元。 因此,特區政府制訂了"修改《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制度"的行政法規草案,將援助款項的金額上限由五十萬元提升至六十萬元。


《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草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第十三條規定,"澳門駐軍的軍事用地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無償提供"。第41/2000號行政法規和第22/2004號行政法規將位於氹仔島兵房斜巷面積為42,187平方米的土地設定為保留土地,無償提供予駐澳門部隊作軍事用途。為了配合駐軍在人員編制調整、建設訓練設施和裝備庫房等方面的需要,特區政府制訂《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草案。 行政法規草案規定,保留一幅位於氹仔島望德聖母灣大馬路面積為18,858平方米的地塊,該地塊在物業登記局無標示,而在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於二零一一年九月九日發出的第5857/2000號地籍圖中則以字母"F"標示,無償提供予駐澳門部隊作軍事用途。此地塊歸併入第41/2000號行政法規及第22/2004號行政法規所設定的位於氹仔島總面積為42,187平方米的保留土地,保留土地的總面積變更為61,045平方米。 另外,對於上址民生、康體設施的搬遷,特區政府已選定地址和作好安排,相關搬遷工作不會影響廣大市民對康體設施的使用。


《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草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第十三條規定,"澳門駐軍的軍事用地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無償提供"。第41/2000號行政法規和第22/2004號行政法規將位於氹仔島兵房斜巷面積為42,187平方米的土地設定為保留土地,無償提供予駐澳門部隊作軍事用途。為了配合駐軍在人員編制調整、建設訓練設施和裝備庫房等方面的需要,特區政府制訂《保留土地供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使用》行政法規草案。 行政法規草案規定,保留一幅位於氹仔島望德聖母灣大馬路面積為18,858平方米的地塊,該地塊在物業登記局無標示,而在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於二零一一年九月九日發出的第5857/2000號地籍圖中則以字母"F"標示,無償提供予駐澳門部隊作軍事用途。此地塊歸併入第41/2000號行政法規及第22/2004號行政法規所設定的位於氹仔島總面積為42,187平方米的保留土地,保留土地的總面積變更為61,045平方米。 另外,對於上址民生、康體設施的搬遷,特區政府已選定地址和作好安排,相關搬遷工作不會影響廣大市民對康體設施的使用。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綠色交通,嚴格控制車輛尾氣排放

"201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2MIECF)以"綠色經濟–增長新動力"為主題,並以能源效益、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廢棄物及水源管理及其他相關服務等作為六大領域。在綠色交通方面,特區政府分別透過制訂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引入清潔的燃料、引入環保車和研究淘汰高污染的殘舊車輛等不同措施,多方面著手控制本澳車輛尾氣排放,致力改善空氣質素。 針對改善空氣質素,其中,車輛尾氣是空氣污染主要的污染源頭之一。繼2008年公佈了第1/2008號行政法規《進口新重型及輕型摩托車應遵守的氣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規定》,禁止高污染的二衝程電單車的進口及銷售,第1/2012號行政法規《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早前亦已出台,以歐盟四期為門檻,透過訂定較高標準的規範,從源頭上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口本澳。 關注到本澳目前有超過二十萬輛在用車輛,因此環境保護局與交通事務局合作,開展研究制訂本澳在用車輛的排放標準、相關檢測制度及檢測方法,將來會更全面、系統地改善機動車輛尾氣排放。 鑑於車用燃料質量與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息息相關。因此,為配合本澳《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有效施行,以及配合引入環保車的相關政策,減低車輛的總體污染排放,環境保護局在綜合分析本澳實際情況、外地經驗和本地相關業界團體的前期意見和進行科學分析後,提出制訂《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標準》行政法規的建議方案,並完成有關諮詢文本。該諮詢文本提出加強管制本澳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的質量,並建議將本澳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的質量規範至歐盟五期標準,有關諮詢工作已於3月19日結束。 在引入環保車方面,於2012年2月6日出版之《政府公報》,已刊登第1/2012號法律─修改《機動車輛稅規章》。按照法律規定,對符合環保排放標準的新機動車輛提供稅務優惠,可獲減免機動車輛稅率50%,上限為澳門幣6萬元。於3月8日正式生效。為配合本澳實際情況,環境保護局建議應有序地推出不同車輛的環保排放標準,考慮到輕型汽車的數量佔本澳現時行駛車輛數量逾四成,為此首階段先推出新輕型汽車的環保排放標準。有關行政長官批示亦已於3月8日正式生效。(以汽油為燃料的輕型汽車為例,若全澳1%、5%或10%以汽油為燃料的輕型汽車由環保的汽油輕型汽車取代,估計會減少約1%、5% 或10%碳氫化合物及1%,4% 或9%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特區政府亦會有序加快制訂淘汰在用二衝程摩托車及殘舊柴油車等高污染機動車輛,完善相關回收處置政策。 "201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2 MIECF)將於2012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假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舉行,透過專業展覽和多場論壇,促進澳門與內地,以致國際間合作和交流,並進一步將澳門打造成泛珠三角地區,以至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國際間的環保產業交流平台,推動社會繼續關注環保議題。 如對相關內容有任何查詢,請聯繫MIECF秘書處(電話:+853 8798 9675/電郵miecf@koelnmesse.com.hk )或瀏覽官方網頁: www.macaomiecf.com。


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綠色交通,嚴格控制車輛尾氣排放

"201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2MIECF)以"綠色經濟–增長新動力"為主題,並以能源效益、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綠色交通、廢棄物及水源管理及其他相關服務等作為六大領域。在綠色交通方面,特區政府分別透過制訂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引入清潔的燃料、引入環保車和研究淘汰高污染的殘舊車輛等不同措施,多方面著手控制本澳車輛尾氣排放,致力改善空氣質素。 針對改善空氣質素,其中,車輛尾氣是空氣污染主要的污染源頭之一。繼2008年公佈了第1/2008號行政法規《進口新重型及輕型摩托車應遵守的氣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規定》,禁止高污染的二衝程電單車的進口及銷售,第1/2012號行政法規《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早前亦已出台,以歐盟四期為門檻,透過訂定較高標準的規範,從源頭上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口本澳。 關注到本澳目前有超過二十萬輛在用車輛,因此環境保護局與交通事務局合作,開展研究制訂本澳在用車輛的排放標準、相關檢測制度及檢測方法,將來會更全面、系統地改善機動車輛尾氣排放。 鑑於車用燃料質量與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息息相關。因此,為配合本澳《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有效施行,以及配合引入環保車的相關政策,減低車輛的總體污染排放,環境保護局在綜合分析本澳實際情況、外地經驗和本地相關業界團體的前期意見和進行科學分析後,提出制訂《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標準》行政法規的建議方案,並完成有關諮詢文本。該諮詢文本提出加強管制本澳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的質量,並建議將本澳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的質量規範至歐盟五期標準,有關諮詢工作已於3月19日結束。 在引入環保車方面,於2012年2月6日出版之《政府公報》,已刊登第1/2012號法律─修改《機動車輛稅規章》。按照法律規定,對符合環保排放標準的新機動車輛提供稅務優惠,可獲減免機動車輛稅率50%,上限為澳門幣6萬元。於3月8日正式生效。為配合本澳實際情況,環境保護局建議應有序地推出不同車輛的環保排放標準,考慮到輕型汽車的數量佔本澳現時行駛車輛數量逾四成,為此首階段先推出新輕型汽車的環保排放標準。有關行政長官批示亦已於3月8日正式生效。(以汽油為燃料的輕型汽車為例,若全澳1%、5%或10%以汽油為燃料的輕型汽車由環保的汽油輕型汽車取代,估計會減少約1%、5% 或10%碳氫化合物及1%,4% 或9%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特區政府亦會有序加快制訂淘汰在用二衝程摩托車及殘舊柴油車等高污染機動車輛,完善相關回收處置政策。 "2012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12 MIECF)將於2012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假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舉行,透過專業展覽和多場論壇,促進澳門與內地,以致國際間合作和交流,並進一步將澳門打造成泛珠三角地區,以至中國與葡語系國家、國際間的環保產業交流平台,推動社會繼續關注環保議題。 如對相關內容有任何查詢,請聯繫MIECF秘書處(電話:+853 8798 9675/電郵miecf@koelnmesse.com.hk )或瀏覽官方網頁: www.macaomiecf.com。


衛生局積極推廣母乳餵哺 鼓勵孕婦多參與產前講座

近年衛生局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全面推廣餵哺母乳工作。衛生局 (包括轄下的仁伯爵綜合醫院及黑沙環衛生中心)在2011年舉辦了107場產前衛教講座,共有2,597人參加。產科專題衛教講座包括「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如何成功餵哺母乳」、「分娩的認識」及「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衛生局除提供產前衛教及產後床邊指導等工作,亦建議已懷孕的孕婦多參與產前講座,這有助增加產前及產後的認知,減輕不必要的擔憂。每月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都會舉辦多場相關衛生教育講座,有興趣孕婦可留意每月報章的刊登公佈或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 衛生局表示,各衛生中心自2000年起開始推廣母乳餵哺工作起,至今成績理想。考慮到採母乳餵哺婦女,需要在安全、有私隱及清潔衛生之空間進行餵哺,為進一步拓展推廣的力度及有效性,未來將進一步落實推動及支持母乳餵哺工作。除了致力提供餵哺母乳的空間,各衛生中心亦會積極務實地組織母乳餵哺互助小組,希望透過小組的互動,以專業的知識及技巧介入提供相關教育及心理上的支援,以持續鼓勵的方式協同餵哺母乳婦女過渡較長時段的餵哺期。 有不少產後的母親認為,住院期間在護士指導下是學習母乳餵哺的最佳時機,故院方為早日讓母親瞭解嬰兒習性,掌握學習育嬰及授乳技巧,以便為出院後的照顧工作做好準備,該院產後病區多年就推行母嬰同室計劃,目的不但是可多讓母嬰親密接觸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還可隨時依嬰兒需要把握餵哺母乳的契機,滿足嬰兒需求。值得指出的是,嬰兒吸吮次數越多母親分泌奶水分量會相對增加,而母乳可為初生嬰兒提供最天然的免疫及增強抵抗的能力,加上有護理人員適時正確指導、協助與鼓勵,對成功餵哺母乳有極大幫助。 衛生局鼓勵市民應留意及積極享用有關服務,共同為婦女餵哺創設環境與條件。


衛生局積極推廣母乳餵哺 鼓勵孕婦多參與產前講座

近年衛生局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全面推廣餵哺母乳工作。衛生局 (包括轄下的仁伯爵綜合醫院及黑沙環衛生中心)在2011年舉辦了107場產前衛教講座,共有2,597人參加。產科專題衛教講座包括「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如何成功餵哺母乳」、「分娩的認識」及「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衛生局除提供產前衛教及產後床邊指導等工作,亦建議已懷孕的孕婦多參與產前講座,這有助增加產前及產後的認知,減輕不必要的擔憂。每月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都會舉辦多場相關衛生教育講座,有興趣孕婦可留意每月報章的刊登公佈或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 衛生局表示,各衛生中心自2000年起開始推廣母乳餵哺工作起,至今成績理想。考慮到採母乳餵哺婦女,需要在安全、有私隱及清潔衛生之空間進行餵哺,為進一步拓展推廣的力度及有效性,未來將進一步落實推動及支持母乳餵哺工作。除了致力提供餵哺母乳的空間,各衛生中心亦會積極務實地組織母乳餵哺互助小組,希望透過小組的互動,以專業的知識及技巧介入提供相關教育及心理上的支援,以持續鼓勵的方式協同餵哺母乳婦女過渡較長時段的餵哺期。 有不少產後的母親認為,住院期間在護士指導下是學習母乳餵哺的最佳時機,故院方為早日讓母親瞭解嬰兒習性,掌握學習育嬰及授乳技巧,以便為出院後的照顧工作做好準備,該院產後病區多年就推行母嬰同室計劃,目的不但是可多讓母嬰親密接觸建立良好親子關係,還可隨時依嬰兒需要把握餵哺母乳的契機,滿足嬰兒需求。值得指出的是,嬰兒吸吮次數越多母親分泌奶水分量會相對增加,而母乳可為初生嬰兒提供最天然的免疫及增強抵抗的能力,加上有護理人員適時正確指導、協助與鼓勵,對成功餵哺母乳有極大幫助。 衛生局鼓勵市民應留意及積極享用有關服務,共同為婦女餵哺創設環境與條件。


科威特郵政服務

鑑於科威特海關人員發動罷工行動,澳門郵政宣布,由本澳至當地的郵件派遞服務(包括信件、印刷品、小郵包、包裹及特快專遞)將會有所延誤,直至另行通告為止。 敬希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