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澳門樂團與愛樂青年音樂夢飛翔

澳門樂團與本澳青年音樂愛好者將於本周日 (十一月十四日) 晚上七時三十分在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聯合演出《音樂夢飛翔 — 當我們遇上澳門樂團》音樂會,樂團助理指揮簡栢堅執棒,節目免費入場,歡迎市民蒞臨欣賞。 為進一步擴大本澳青年音樂愛好者的藝術視野,共同體驗創造美好音樂的歡愉,在音樂夢想裏展翅飛翔,澳門樂團特邀本地音樂團體合作,呈獻一場雅俗共賞的《音樂夢飛翔 — 當我們遇上澳門樂團》音樂會。 參與演出團體包括培道中學小學合唱團、浸信中學合唱團、澳門少年合唱團、澳門愛樂協會及澳門演藝學院學生管弦樂團等。節目內容豐富,本澳電台主持張栢菱擔任司儀,各演出團體由簡栢堅帶領演繹《奇異恩典》、《隱形的翅膀》、《美女與野獸組曲》,以及中國樂曲《黃河大合唱》選曲等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並與澳門樂團以多樣的表演合作形式,向市民展示本澳青年愛樂者的藝術面貌。 《音樂夢飛翔 — 當我們遇上澳門樂團》是澳門樂團樂季“藝術教育系列”音樂會,透過提供互動學習與試練的平台,讓本澳青年樂團與音樂學習者與職業音樂團體互相切磋技藝,增加公開演出機會。音樂會原訂於十一月十三日於大炮台舉行,現延至十一月十四日(星期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在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地址:台山巴波沙大馬路新城巿商業中心三樓),免費入場,歡迎市民提早前往欣賞。查詢可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樂團網頁www.icm.gov.mo/om。


特區政府主辦國際標準化組織表意文字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

由澳門特區政府主辦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表意文字小組第三十五次會議”於二○一○年十一月八日至十一日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澳門“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承辦是次會議,參加是次會議的代表共四十多名,分別為來自中國、香港、日本、南韓、台灣、美國,以及澳門的資訊系統編碼標準化人員、漢語專家和業界代表。 會議的開幕儀式於十一月八日上午舉行,澳門“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協調員、行政暨公職局朱偉幹局長應邀出席並致歡迎詞,國際標準化組織表意文字小組召集人、香港理工大學陸勤教授介紹了《ISO 10646國際編碼標準的目的和發展》,澳門“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的代表亦介紹了特區政府資訊系統統一編碼的發展情況,多個公共部門的領導、資訊技術主管及相關人員出席了開幕儀式。 朱偉幹在致詞中表示,澳門很榮幸能再次獲得主辦本次工作會議的機會,特區政府於多年前已開始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表意文字小組的工作,並曾於2002年成功主辦了該小組的第十九次會議,澳門工作小組現正制訂的本地編碼標準,亦是基於ISO 10646國際編碼標準為基礎,以確保澳門地區的編碼能與國際編碼標準相容,有利於澳門與其他國家及地區進行資料交換,發展區域性電子政務的合作。 陸勤教授在開幕式上介紹了ISO 10646國際編碼標準的最新發展,“表意文字小組”(Ideographic Rapporteur Group)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轄下的一個工作小組,專責發展ISO 10646國際編碼標準的表意文字字符集(即中、日、韓及亞洲各地使用的漢字),現時已制訂了中日韓表意文字區、擴展區A、B、C及D,合共七萬四千多個字符,現正發展擴展區E,待收納的字符約六千多個;ISO 10646為資訊系統現時主流的國際編碼標準,方便各國家、地區、機構之間的資訊系統能準確有效地進行資料交換,達到資訊互聯互通的需要。 澳門“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代表介紹時指出,特區政府對資訊系統的編碼統一非常重視,根據第62/2008號行政長官批示,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於2008年正式成立,包括了十個公共部門和學術機構,向澳門各公共部門收集了需使用的中文造字,經整理篩選後,至今向國際標準化組織表意文字小組提交了一百多個字符,其中16個已被納入到ISO 10646擴展區C,其餘正在擴展區E審議中,望能納入ISO 10646未來的版本內。此外,資訊系統中文編碼工作小組亦參考了香港和鄰近地區的做法,開始制訂中文字符的增收原則,建立統一的收字和造字機制,以減少自造字符的產生。 開幕式後工作會議隨即展開,“表意文字小組會議”是一項國際性會議,首次工作會議於一九八四年開始,約半年舉行一次,於各成員國家及地區輪流舉辦。本次第三十五次會議除了討論擴展區E的發展外,亦討論古漢字編碼、字型改良、字符收納的原則和程序等多項議題。透過主辦是次會議,一方面促進澳門與其他國際組織的合作和交流,澳門小組成員亦藉此機會,與各地代表一起工作,交流經驗,有利於特區政府資訊系統統一編碼的發展工作。


社會保障基金就《社會保障制度》舉辦兩場講解會

社會保障基金於上週六、日(11月6日及11月7日)下午三時至四時半,在旅遊活動中心一樓會議廳舉辦《社會保障制度》講解會,兩場講解會約有240名市民參加。講解會由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障廳廳長楊婉麗及供款事務處處長陳寶儀主持,向公眾推廣將於明年1月1日生效的第4/2010號法律《社會保障制度》,並就與會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社會保障基金代表介紹了“供款制度”(包括強制性及任意性制度)、“社會保障的給付”及“補扣供款”,並分別就“新人”及“舊人”的個案舉例向在場人士說明補扣供款模擬計算程式的使用方法。 另外,社會保障基金稍後會陸續向合資格人士寄發通知書,而有關申請除可向社會保障基金遞交外,亦可向下列團體遞交: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明愛、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歸僑總會,以及澳門退休、退役及領取撫恤金人士協會。 有關《社會保障制度》的相關資訊及使用補扣供款模擬計算程式,可瀏覽社會保障基金網頁www.fss.gov.mo或致電2853 2850查詢。


「『至net新世代』互聯網教育工作坊」本周四截止報名

協助兒青服務工作者掌握處理青少年上網成癮及介入技巧的「『至net新世代』互聯網教育工作坊」本周四截止報名,社會工作局邀請有意參與的人士盡快報名。 網絡是現時大部份青少年進行休閒活動的主要平台,而青少年上網成癮問題亦日漸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為加強本澳兒青服務工作者對有關青少年網絡成癮資訊及介入技巧的認識和掌握,社會工作局早前推出“青少年抗逆能力促進計劃”,系列活動包括以兒青服務工作者為對象的「至net新世代」互聯網教育工作坊將於11月19日舉行,希望透過有關培訓,增加參加者日後處理有關網上成癮的個案以及推行各類型活動之技巧,從而增加青少年在網絡成癮方面的抗逆能力。有關培訓的報名將於11月11日截止,歡迎有意參與人士遞交報名表。 活動將於11月19日於社會工作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舉行。將邀請本澳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香港東華三院、香港青年協會的專業人員主講。講者除會介紹澳門青少年上網行為及趨勢外,亦會講解如何以預防及治療模式協助青少年遠離網絡成癮行為、相關家長教育,以及推動社區預防網絡成癮等。凡於兒童、青少年、家庭及社區服務機構工作的相關的人員,均可報名參加,名額60人。有關培訓活動的詳情及報名表格,可於社會工作局網頁(http://www.ias.gov.mo)下載。參加者填妥報名表格後,可於截止日期或之前傳真至社會工作局兒童暨青年服務處,傳真號碼:2832 9995。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8399 7765與李先生聯絡。


趙偉領導科技部973計劃 率眾專家共同研究物聯網

由澳門大學校長趙偉牽頭研究的國家重大研究專案──物聯網專案,獲得了國家科技部“973計劃”科研專案立項,撥款資助。該專案以澳大教授為主力,三十多位來自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澳大的教授組織團隊。國家973計劃又稱「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目標是解決國家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為國家長期發展提供科學支撐、佔領重點學科領域的國際競爭制高點。 澳大在此項「物聯網專案」的研究上,有着許多不可取代的優勢。首先澳大校長、專案的首席科學家趙偉是物聯網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在就任美國科學基金會電腦暨網路系統分部主任期間,他主持啟動了美國首個物聯網方面的研究計劃,並為首批專案立項撥款。此外,他的973團隊由三十多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組成,吸納了海內外不同領域的頂尖科研人才,研究領域覆蓋了傳感網路、即時系統、通信系統、軟體系統、電力系統。研究團隊包括了一名院士、三名講座教授、五名IEEE/AAAS會士、三名國家傑出青年,他們均代表了當前物聯網領域的最高研究水準。 趙偉表示,能參與此項當前物聯網領域的最高水準研究,不但可以提高澳大的科技研究水平,更能為區域、祖國甚至全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科技乃至文明作出重大的貢獻。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一詞,最早由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於二○○五年所發表的報告“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提出。除了人與人之間可透過網路相互聯繫、人可透過網路取得物件的資訊外,物件與物件之間的訊息亦可以互通,小至咖啡機與電腦的聯繫,大衛星與電腦的聯繫,其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對於這個嶄新的概念,全球高度關注。內地已把物聯網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之中。二○○九年總理溫家寶提出「感知中國」的領先概念,全面加快開發物聯網的進程。同年,高新科技產業發達的日本,提出“i-Japan”戰略。到了二○一○年,國家主席胡錦濤於中國科學院院士大會上提出了「加快發展物聯網技術」的意見,令物聯網的重要性和關注度,上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零一零年第三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本澳新成立的公司共有782間,較去年同季增加20.1%;註冊資本合計2.06億元(澳門元,下同),升幅為1.8倍。從事金融業的公司有25間,註冊資本達1.02億元;批發及零售業的公司有312間,工商輔助服務業及不動產業務的分別有123間及92間。 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的新成立公司有496間,佔總數63.4%,資本額共1,297萬元(佔總註冊資本6.3%);註冊資本在100萬元或以上的有21間,合計資本額達1.58億元(佔總數76.3%)。此外,超過八成的新成立公司屬有限公司。 新成立公司的資本主要來自香港,共1.05億元;其次為本澳(7,362萬元)及中國大陸(1,165萬元)。另一方面,今年第3季來自泛珠三角九省的資本為690萬元,以廣東省居首位,達527萬元。 按股東居住地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成立公司有473間,由澳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的有100間。 今年第3季解散的公司共有120間,撤銷的資本額為1,030萬元;當中31間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經營不動產業務及建築業的各有21間。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澳出席「論壇」部長級會議開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於11月13日至14日來澳,出席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第三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


社會服務界別未提交年度報告法人更正名單公佈

【社會工作委員會訊】根據第九/二○○八號法律的修改及第三九○/二○○八號行政長官批示,於二○○九年一月五日重新公佈的第一二/二○○○法律通過的《選民登記法》全文的第三十條第四款規定,茲通知已獲確認屬於社會服務界別的法人,關於2010年10月12日公佈的“仍未向社會工作委員會提交年度總結報告之已獲確認屬於社會服務界別的法人名單”,其更正及相關資訊自2010年11月8日起張貼於西墳馬路6號社會工作局總部公佈欄及上載至http://www.ias.gov.mo。


《澳門婦女狀況及需求2010》問卷調查於11月展開

為瞭解社會環境變遷對婦女生存狀況的影響,讓特區政府更好地掌握本澳婦女的總體現況及其對社會設施的主觀需求,婦女事務諮詢委員會將委託澳門大學,於11月初進行《澳門婦女狀況及需求2010》的問卷調查,透過電話訪問本澳15至74歲的女性居民,希望市民踴躍參與。
作為特區政府專責婦女事務的諮詢機構,婦諮會自成立以來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婦女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致力發揮橋樑及策略性的角色。同時,婦諮會也積極研究本澳婦女的整體狀況與需求,並於2008年委託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開展及完成《澳門婦女現況報告2008》的研究,藉著科學及數據化的分析,研究澳門女性的基本特徵,性別角色及社會需要。有關報告詳盡內容,歡迎瀏覽婦諮會網頁www.ccam.gov.mo 。
為持續瞭解本澳女性的最新狀況,分析婦女對不同社會設施的主觀需求,並深化過往的研究成果,婦諮會續委託澳門大學進行《澳門婦女狀況及需求2010》的研究。首階段的問卷調查將於11月初展開,屆時將透過隨機抽樣方式,向本澳約一千名年齡由15至74歲的女性居民進行電話訪問,以收集現時婦女狀況資料。
問卷的內容主要圍繞婦女的身心狀況、經濟與就業狀況、家庭和社會參與狀況、及婦女的價值觀念,其後透過與以往研究作數據比對,以釐清婦女現況並找出需求變化,並採用國際性指標,進一步檢視本澳婦女狀況與男女平等狀況所處的國際水平。
是次研究將有助彌補現時本澳所缺乏的婦女狀況資料,並為婦諮會日後的工作提供學術依據,藉此科學性地提出政策建議和展望,從而貫徹"改善婦女生活條件,全面落實女性應享有的機會、權利和尊嚴"的理想與使命。


節水小組辦原水之旅

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 於十月三十一日舉辦「原水之旅」,到廣昌泵站、洪灣泵站和竹仙洞水庫等地方參觀,進一步了解本澳供水情況,推廣珍惜食水、愛護環境的環保概念,活動寓教於樂。 是次「原水之旅」小組共組織了五十位來自八間學校的師生,於當天早上前往珠海,參觀廣昌及洪灣兩處泵站,讓學生親身體驗和了解原水取水地點的環境及設施。隨後前往竹仙洞水庫參觀,由珠海經濟特區對澳門供水公司人員講解原水輸澳過程,讓他們進一步了解本澳原水的來源、供應系統以及珠澳兩地的供水工程概況。午後小組還帶領學生參觀澳門自來水公司,了解自來水的處理過程及運作。 小組希望藉着舉辦「原水之旅」,透過實地視察和現場講解員的介紹,加強本澳學生珍惜食水,藉此向澳門下一代灌輸節水意識,延續保育水資源的概念,共同為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城市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