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衛生局慶祝2011年國際護士節
衛生局於5月5日晚假萬豪軒舉行聯歡晚宴預祝國際護士節,紀念護士之母南丁格爾女士的誕辰,以鼓勵及提醒世界各地的護士緊記護理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及專業精神。衛生局李展潤局長、鄭成業副局長及何鈺珊副局長出席了晚宴。 仁伯爵綜合醫院護士總監馬敏燕致詞時表示,近年來,本澳社會的迅速發展,使醫療護理服務需求不斷增加,而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亦帶來健康和照顧上問題,使原本短缺的護理人力資源更趨嚴峻。截至2009年底,本澳有1,491護士,居民與護士的比例為每1,000名居民比2.75位護士,屬護士人力配置偏低的地區。 馬敏燕指出,衛生局早前公佈了《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10 年規劃》,預計在未來十年將投入約一百億元,分階段逐步完善全澳醫療系統建設,澳門的醫療衛生事業可謂進入一個全面發展的時期。故此,硬體的建設和服務增加當然需要人材的配合,一支高素質的醫療隊伍是必不可少,而護士是該隊伍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其量與質對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馬敏燕強調,護士隊伍的建設除從護理教育增加有質素的全科護士外,亦需要透過專科護理的延續性培訓培養各範疇專科護士的人才,使護士人材的培養在質、量及進階才能方面兼備,建立穩定有層次的專業隊伍,更透過後勤支援及輔助人員將非護理工作及低技術性的護理工作透過培訓下放,以減輕護理人力資源壓力。而在工作方向上會加強與社區合作,將護理工作深入社區使病人獲得後續性照護,更透過協作充分發揮護士的角色功能,提供完整、具連續性及協調性的長期照護服務支持長者/病人留在社區,以解決人口老齡化和慢性帶來的健康問題。 晚宴上頒發了護理20年、30年服務奬及護理項目比賽奬項。席間亦由仁伯爵綜合醫院護士、衛生中心護士、鏡湖護理學院及澳門理工護理學院學生表演了多項綜藝節目,現場氣氛熱鬧。出席晚宴嘉賓還有衛生局領導層其他人員,理工學院副院長、鏡湖醫院、科大醫院及護理專業團體代表等。
…
司法警察局五個部門主管就職
司法警察局於本年5月6日下午在路氹分局演講廳,舉行了主管人員的委任和就職儀式,由黃少澤局長監誓,並在張玉英、周偉光兩位副局長及各部門主管的見證下,徐一平二等督察、孫錦輝二等督察、鄧錦華首席刑事偵查員、梁潔蘭顧問高級技術員及潘惠英顧問高級技術員分別就任本局犯罪現場勘查處處長、清洗黑錢罪案調查處處長、博彩罪案調查處處長、刑事技術鑑定處處長以及刑事技術支援處處長。獲委任的人員在不同執法領域擁有20年以上的刑事偵查經驗或十多年刑事技術的經驗,加上累積多年的管理工作經驗,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和協調能力。 徐一平二等督察,法學碩士,於1988年加入司法警察司,歷任實習警員、偵查員、二等督察,2004年起擔任司法警察局刑事資料暨技術科職務主管,具有刑事偵查和管理工作的經驗,現時兼任本局新聞發言人。徐督察分別於2001年、2005年及2006年三度獲上級頒發個人嘉獎,另曾獲頒十一個集體嘉獎,並自2010年12月起以代任方式擔任本局犯罪現場勘查處處長。 孫錦輝二等督察,法學碩士,於1990年加入司法警察司擔任助理警員,歷任偵查員、副督察、二等督察,具有多年的刑事偵查及行動協調的經驗,現時兼任本局新聞發言人。孫督察分別於2001年及2005年兩度獲保安司司長頒發卓越功績獎,另曾獲上級頒發四個個人嘉獎及十九個集體嘉獎,並自2010年12月起以代任方式擔任本局清洗黑錢罪案調查處處長。 鄧錦華首席刑事偵查員,法學學士,於1987年加入司法警察司,歷任助理警員、二等偵查員、首席刑事偵查員,2006年起擔任司法警察局博彩罪案調查處轄下博彩罪案行動科職務主管,多年來累積了豐富的涉及賭博犯罪的調查和行動管理經驗。鄧錦華分別於2006年及2009年兩度獲保安司司長頒發卓越功績獎,2010年獲上級頒發個人嘉獎,另曾八次獲頒集體嘉獎,並自2010年10月起以代任方式擔任司法警察局博彩罪案調查處處長。 梁潔蘭顧問高級技術員,藥學學士及法學學士,於1993年加入司法警察司,一直在刑事技術範疇擔任高級技術員的工作,具有十八年化驗和鑑定等刑事技術工作的專業經驗,2008年起擔任司法警察局刑事技術廳的職務主管。梁潔蘭曾獲上級頒發三個集體嘉獎及一個表揚,並自2010年11月起以代任方式擔任本局刑事技術鑑定處處長。 潘惠英顧問高級技術員,生物科學學士,1982年至1987年間曾先後受聘於香港私立醫院及香港政府,擔任醫務化驗員,曾在多間醫院工作;1989年至1992年在司法警察司的刑事技術部門先後擔任技術員及高級技術員,1992年至2001年期間在本澳私人機構擔任化驗室主管工作,2001年再次加入本局,在刑事技術範疇擔任高級技術員職務,具有十三年以上的刑事技術及鑑定化驗等工作經驗,2008年起擔任司法警察局刑事技術廳的職務主管。潘惠英曾獲上級頒發一個集體嘉獎及一個表揚,並自2010年11月起以代任方式擔任本局刑事技術支援處處長。 上述五位主管人員的履新就任,配合了第20/2010號行政法規對本局組織架構進行調整的需要,本局同時希望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在新任主管的帶領下能夠精益求精,有效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亦能不斷提升,增強技術鑑定和技術支援的能力,使本局的執法效能更進一步,以適應未來治安形勢的發展。
…
本澳環境伽傌輻射最新監測情況 (2011年5月6日17時)
從氣象局大潭山站過去24小時(5月5日16:01時至5月6日16:00時)的伽傌輻射監測資料顯示,伽傌射線之每分鐘吸收劑量率介乎0.1160μGy/h(微格雷/小時)至0.1300μGy/h之間,遠低於0.35μGy/h的預警水平。 氣象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本澳輻射水平,如發現有任何異常變化,將即時向外界發放有關信息,通報相關政府部門採取相對應變措施。
…
石排灣公共房屋CN3地段第三區建造工程開標
為紓緩市民住屋需求,建設發展辦公室開展石排灣公共房屋CN3地段第三區建造項目,並於今日(6日)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共有17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經開標程序後,全部公司的標書獲接納,但其中1間公司需要在限期內補交文件。工程造價由澳門幣187,077,074.00至223,000,000.00,工期至2012年12月31日。 位於路環石排灣馬路,毗鄰路環石排灣公園之公共房屋項目CN3地段,佔地面積約14,195平方米,將採取分區招標及建造。其中第三區建造工程佔地面積約2,867平方米,提供466個住宅單位。 路環石排灣公共房屋CN3第三區緊接著第二區工程而展開,項目由2座單棟樓宇組成裙樓,分別提供一房一廳(T1)、二房一廳(T2)及三房一廳(T3)共 466個單位。裙樓2至26樓為住宅樓層,地下、1樓為平台花園,並設有社會設施。是項工程預計創造約350個就業機會。
…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公司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1季本澳新成立的公司有768間,較去年同季增加10.7%;註冊資本合計7,912萬元(澳門元,下同),同比減少10.3%。新成立公司中經營批發及零售業的有286間,資本額共3,486萬元;工商輔助服務業與不動產業務的分別有122間及106間。 註冊資本少於5萬元的新成立公司有552間(佔總數71.9%),資本額共1,453萬元(佔總註冊資本18.4%);註冊資本在100萬元或以上的有11間,合計資本額達3,700萬元(佔總數46.8%)。此外,近八成的新成立公司屬有限公司。 新成立公司的資本主要來自本澳,共4,233萬元,其次為中國大陸(2,940萬元)及香港(429萬元);來自泛珠江三角九省的資本額為550萬元,廣東省佔496萬元。 按股東居住地統計,全為澳門股東的新成立公司有500間,由澳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股東合組的有75間。 今年第1季解散的公司共有137間,撤銷的資本額為1,308萬元,當中42間解散的批發及零售業公司資本額佔總數23.5%。
…
第212期《澳門消費》已出版
消費者委員會出版的第212期《澳門消費》報導該會的「精明消費巡迴展」活動,同時,《澳門消費》內以專文介紹正確使用食鹽的常識。 為響應「3‧15世界消費者權益日」,消委會早前舉辦了「精明消費巡迴展」,為期兩天的活動上,消委會與澳門工程師學會合辦「收樓知識知多D」講座,澳門工程師學會副理事長梁鴻細在講座上介紹了小業主驗收樓宇時要注意的事項,有關的內容已整理在最新一期的《澳門消費》。 第212期《澳門消費》以專文回顧了早前食鹽一度被搶購的事件,並就過量攝取食鹽導致有害人體健康,以及如何正確使用食鹽等作出了詳細的介紹。 「雙酚A」這種多用於塑膠產品的原料,其安全性一直備受存疑,歐盟發布新措施,規定其成員國禁止生產含有「雙酚A」塑料的奶瓶等措施,消費者可查閱最新一期的《澳門消費》,進一步瞭解有關的規定。 市民現可於鵝眉街6-6號A怡景臺花園大廈地下或祐漢第一街18號地下的消委會辦事處、澳門文化廣場、文化局屬下各圖書館及八角亭圖書館等地點免費索取第212期《澳門消費》,消費者亦可以利用該會網頁瀏覽有關的內容,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另外,「精明消費巡迴展」的內容,以專題分組形式在本澳各區進行展出,五月份「精明消費巡迴展」已安排在民署營地街市4樓活動中心、聖公會氹仔青少年及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處展出,有興趣這項服務的社團、學校可致電消委會查詢。
…
新港務局大樓設計比賽共收34份作品
由土地工務運輸局及港務局合辦的"新港務局大樓建築設計及周邊空間優化規劃比賽"已於昨日(5月5日)截止收件。經過為期一個半月的收件期後,共收到34份參賽作品。由本澳文物界、建築界、文化界、城市規劃界和工程界專家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組成的評審團將於本月中下旬舉行評審會議,遴選出10名入圍作品。 "新港務局大樓建築設計及周邊空間優化規劃比賽"收件日期由3月20日至5月5日。今次比賽反應熱烈,吸引相關專業人士遞交共34份作品參加。 是次比賽負責評審作品工作的評審團由來自文物界、建築界、文化界、城市規劃界和工程界專家及相關政府部門代表共9人組成。成員名單具體如下(排名不分先後):澳門文化體‧澳門畫會會長馬若龍、澳門城市規劃學會監事長Helder Santos、澳門工程師學會會長梁文耀、澳門建築師協會理事長梁頌衍、澳門設計師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焯信、港務局局長黃穗文、文化局文化財產廳廳長張鵲橋、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規劃師羅瑾瑜及公共建築廳建築師黃貴華。 評審團將於本月21日至22日一連兩天舉行評審會議,選出符合設計導則、具有實際可行性及創意的最多10個入圍作品;前5名得獎作品的參賽者可獲參與下一階段建築設計方案競標,並獲發工本費澳門幣10萬元。其餘得獎作品則可獲發工本費澳門幣5萬元。所有入圍作品將於今年稍後時間公開展出。 政府期望透過競圖比賽,以瞭解居民心目中的想法,集思廣益,把新港務局大樓及周邊空間塑造成為澳門歷史城區路徑上的重要節點,以落實舊區活化策略,鞏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城市定位。
…
法律生效日起 取消不動產中間移轉0.5%印花稅稅率
根據第4/2011號法律,由2011年5月4日起,取消因中間移轉不動產而徵收之0.5%印花稅,對於以有償方式以任何文件、文書或行為依據作出臨時或確定移轉不動產,統一按照新修定《印花稅繳稅總表》第42條之累進稅率計稅。 至於已作出中間移轉取得不動產,仍處於法定30日申報期內,但仍未申報結算及繳納印花稅者,按前提法律第七條「特別補正期間」條文,以中間移轉方式取得不動產之利害關係人,須自法律生效日起三十日內向財政局提出申請結算,0.5%稅率仍適於結算及繳納中間移轉印花稅,法律規定之「特別補正期」屆滿後,所有申報移轉不動產,一律按上述法律新修定條文,以總表第42條之累進稅率處理稅款之結算申請。 另外,曾以中間移轉方式取得不動產且已繳納印花稅之情況,根據上述法律之「過渡規定」在確定取得該不動產時,其處理方式如下: 請看附件! 市民若對修改財產移轉印花稅之規定有任何疑問,可聯絡財政局稅務諮詢中心,電話:2833 6886或瀏覽財政局互聯網網頁(網址: http://www.dsf.gov.mo)。
…
本澳環境伽傌輻射最新監測情況 (2011年5月6日11時)
從氣象局大潭山站過去24小時(5月5日10:01時至5月6日10:00時)的伽傌輻射監測資料顯示,伽傌射線之每分鐘吸收劑量率介乎0.1160 μGy/h(微格雷/小時)至0.1318 μGy/h之間,遠低於0.35μGy/h的預警水平。 氣象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本澳輻射水平,如發現有任何異常變化,將即時向外界發放有關信息,通報相關政府部門採取相對應變措施。
…
福寧大廈全體小業主終達共識清拆危樓 政府加快審批協助重建工程

土地工務運輸局的驗樓委員會經檢驗位於新橋大纜巷的福寧大廈第二、三及四座後,證實該舊式低層樓宇處於殘危狀況及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列作危樓處理。三座合共廿八戶小業主近日終達共識,全部同意清拆該樓齡逾四十年的大廈,由發展商原址重新興建。政府昨日(5月4日)再向小業主及坊會代表講解驗樓報告及跟進事項,承諾協助加快拆卸及重建工程的審批程序,並於今日(5月5日)刊登有關危樓的告示。 首宗居民自發重建
由於該大廈日久失修而成為危樓,據小業主透露,三座合共廿八戶小業主經協調後終達成共識,將按"一樓換一樓、一舖換一舖、基本保持各戶原有面積和原有位置,如有出入多除少補"的原則,由發展商原址重建,有可能成為本澳首個居民自發組織重建的項目。 土地工務運輸局昨日下午六時在局方會議室舉行會議,土地工務運輸局陳寶霞副局長、城市建設廳陳榮喜廳長、監察處梁俊佳處長、驗樓委員會工程師,向街總黃耀球副理事長等坊會代表、十多位小業主及建築師樓代表再次講解樓宇目前的最新狀況、傾側程度、處理程序,以及將相關驗樓報告書交予小業主;並通知了與會小業主須於卅天內全部遷離和拆卸樓宇,政府承諾會協助加快拆卸及重建工程的審批。 卅天清拆解除危險
土地工務運輸局今日刊登告示通知該大廈其餘的全體分層建築物所有人、承租人或其他佔用人,必須在卅天限期內遷離及拆卸危樓、清理場地並加建圍牆,以解除對公眾安全構成的威脅。按照規定,基於公眾及住戶的安全理由,政府必須勒遷超過期限仍未遷出危樓的住戶及商戶,並強制拆卸大廈,費用則由樓宇全體小業主承擔。但由於目前福寧大廈的小業主已達成重建共識,而且部分小業主已經遷離大廈,相信餘下的住戶和商戶亦會在限期內自行搬離。 樓宇傾側持續擴大
土地工務運輸局自收到該大廈的投訴後,委託了土木工程實驗室反覆檢測,土木工程實驗室去年四月開始在大廈安裝兩組用作測量樓宇傾側狀況及兩組監測柱子沉降等儀器。根據測量結果,發現大廈出現因地基問題引致不均勻沉降,大廈的傾側程度已經超過技術法規的規定,且傾側度數更有持續擴大的趨勢;同時,部分柱、樑、板等結構件出現開裂、鋼筋锈蝕、混凝土剝落等現象。政府的驗樓委員會綜合多份土木工程實驗室的檢驗報告,三座大廈因日久失修而導致殘危的情況大致相約,同樣列作殘危樓宇處理。 政府一直密切關注
政府一直密切關注福寧大廈的狀況,為了加強小業主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去年至今多次舉行工作會議,由局級、廳級人員及專項跟進工程師詳細解釋驗樓報告及回應小業主提問;同時,工程師亦經常到現場實地了解樓宇和居民的情況,保持信息互通。 土地工務運輸局呼籲,大廈小業主有責任每五年至少一次維修大廈,維修前應先聘請工程師全面檢查樓宇,以幫助延長大廈的使用年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