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粵港澳聯合演練 加強海上合作搜救能力
隨著珠三角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往來珠江口各口岸的海上客運日趨繁忙,珠江口海域的船隻通航密度亦大幅上升,為加強應對大型海上意外及突發事件的能力,粵港澳三地今(10)日舉行海上搜救聯合演練,檢驗了粵港澳三地海上搜救預案和各客船公司等單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增強了粵港澳三地海上搜救中心應對珠江口突發事件的合作搜救能力。 是次演練乃貫徹落實《粵澳、粵港應急管理合作協議》的規定,並按照「粵澳、粵港應急管理聯動機制專責小組」下設的「跨部門應急聯合演練專題工作小組」的安排進行。粵方統籌單位為廣東省公安廳,澳方為澳門警察總局,港方為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澳門港務局負責整個演練的策劃及執行安排,並由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及澳門海上搜救協調中心分別協調三地的搜救單位進行救援演練。 演練地點在澳門國際機場跑道南端以東約4海里,模擬了兩艘往來澳門至香港的高速客船發生碰撞,意外導致22名乘客受傷。澳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接報後立即啟動《海上事故應急計劃》,澳門海上搜救協調中心隨即展開海上搜尋和救援行動。由於事故嚴重,澳門海上搜救協調中心迅速向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及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通報有關事件,啟動粵港澳三地海上搜救單位聯合調度搜救力量參與救援。隨後粵港兩地均派出搜救力量趕赴現場協助救援,並由澳門海上搜救協調中心協調整個救援行動。 演練時間由下午2時30分開始,歷時約1.5小時,整個過程順利,所有參加演練的船隻均能按照應急計劃的要求實施救援行動,澳門海上搜救協調中心亦充分利用了澳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轄下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及信息中心,包括海事雷達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導航設備,成功協調參與救援的船隻有序地開展施救工作。另外,根據《海上事故應急計劃》,本次演練在氹仔臨時客運碼頭亦設立了陸上臨時指揮中心,本澳多個部門派員擔任協調員協調碼頭現場傷員的處理及旅客分流疏導等行動,在演練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指揮中心的作用。
參與本次演練的部門包括廣東省政府應急辦、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海上搜救中心、廣東海事局、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澳門警察總局、澳門港務局、澳門海關、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消防局、澳門民航局、澳門衛生局,以及信德中旅船務管理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澳門)有限公司、金光渡輪有限公司、金珠船務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等單位。 今次演練粵港澳三地動用了的海上搜救力量主要有“歐維士號”拖輪、“海巡151”、“海巡1560”、海關輪“A1”、超級美洲豹直昇機、南一飛7125直昇機、高速客船“百利沙”、“新輪捌拾壹”及“宇航三號”及多艘快艇等。
…
旅遊學院學生為華夏綠洲助學行動籌得超過18萬善款
旅遊學院酒店管理專業2年級學生為澳門中華教育會「華夏綠洲助學行動」籌募善款,籌得共澳門幣182,854.50元,支票交贈儀式於是日於旅遊學院協力樓禮堂舉行,由旅遊學院甄美娟代院長聯同學生們將善款交予澳門中華教育會李沛霖會長及何少金理事長。參與籌辦活動的同學表示,透過籌辦「澳門偶像」慈善晚宴這個具意義的籌款活動,不但可以將課堂學到的理論學以致用,更體會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是十分寶貴的經驗,同時亦感謝學院及各贊助商的支持。 澳門中華教育會於1920年成立,是澳門歷史最悠久的文化教育團體之一,以愛祖國、愛澳門、團結教育界、服務社會、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為宗旨,並成立「華夏綠洲助學行動」慈善基金。華夏綠洲助學行動籌款活動由2006年開始,所籌集的款項全部用於資助內地沙漠化地區最需要幫助的少年兒童,資助他們的學習及生活費用,並送贈教學設施以改善教學條件等。此外,更資助西部八省區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少年兒童到北京進行短期參觀學習。 旅遊學院對華夏綠洲助學行動一向鼎力支持,希望通過活動培養同學們的互助友愛精神和愛國愛澳情操。除在校園內設置多個捐款箱,長期收集善款外,每年更安排學生與澳門中華教育會合作籌辦大型籌款活動,作為他們在學年結束前的年終作業。今年已是第四年舉辦「澳門偶像」慈善晚宴,善款主要來自晚宴門劵及葡萄酒拍賣的收益。 晚宴由旅遊學院酒店管理專業2年級學生負責籌辦,為超過90位善長準備精心泡製美味的傳統澳葡式晚餐。晚宴期間同時舉行以「澳門偶像」為主題的歌唱比賽,8位參賽同學為晚宴一展歌喉、落力演唱,經過兩論比賽後,由3位評判選出冠、亞、季軍。 是次籌款晚會的另高潮 - 葡萄酒拍賣活動亦在晚宴期間舉行。由各界人士及商號贊助的葡萄酒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競投後,為大會籌得超過13萬元善款。善長在享受豐富晚宴及節目之餘,亦可為內地貧困學生給予幫助。 由2006年開始,旅遊學院為澳門中華教育會「華夏綠洲助學行動」籌得超過澳門幣43萬3千元,為內地貧困兒童提供學習機會。
…
房屋局大樓太陽能光伏系統啟用
為推動太陽能在澳門的應用,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先後與多個政府部門合作開展太陽能應用的試驗工程。目前,能源辦與房屋局合作於房屋局大樓安裝的太陽能光伏試驗項目,已經運行45日,共生產322度電,該項目為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澳門的實際應用提供先例。 配合太陽能光伏試驗項目的運行,能源辦於日前為房屋局人員舉辦了專門的培訓,向相關人員講解有關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操作和日常維護保養時的注意事項。 能源辦去年開展了房屋局大樓太陽能光伏試驗項目,工程於四月中旬完成。該太陽能光伏系統安裝在青州房屋局大樓天台梯屋的斜面上,總裝置容量為3150峰瓦,總面積23平方米,預計年發電量3156度電,所生產的電力用於九樓的室內照明。據目前試驗數據顯示,在假期不辦公的時間,剩餘的電量還會供給大樓其他樓層使用。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通過半導體物料的光電效應直接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稱為光伏發電,近年光伏發電的技術發展十分迅速,成本亦逐漸下降。能源業發展辦公室希望透過太陽能光伏系統試驗工程,測試和掌握本澳在太陽能光伏的工程應用經驗和參考,藉此推動太陽能光伏在澳門的應用。 能源辦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研究及推廣可再生能源在澳門的應用,研究發現太陽能在澳門的應用潛力較大,因此辦公室先後籌備及完成多個太陽能的示範工程,藉以總結太陽能在澳門應用的情況及經驗。又基於太陽能熱利用的技術發展較為成熟、回本期較短,有見及此,本辦公室首先就太陽能熱水應用展開試驗計劃,分別於鮑思高泳池及巴坡沙泳池完成安裝兩套太陽能熱水系統,為原淋浴熱水系統提供預熱。 另外,旅遊學院的太陽能光伏系統現正進行安裝工作,但系統比房屋局大樓較細,預計年發電量為298度電。能源辦現正計劃於房屋局的社會房屋和通訊博物館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希望研究太陽能光伏在澳門不同環境的應用情況。
…
"粵港澳旅遊合作會議"在澳舉行
廣東省旅遊局、香港旅遊發展局及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領導今天(9日)在澳門舉行粵港澳旅遊合作會議。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設宴招待廣東省旅遊局及香港旅遊發展局一行。 廣東省旅遊局副局長王志紅和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劉鎮漢各自率領代表到澳,與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安棟樑及相關部門主管舉行會議。三地旅遊局領導再度會面,三方回顧及總結了2009年度的推廣活動,並聽取了三地的最新旅遊狀況,及後共同商討本年度的粵港澳工作計劃。 三地同意今後在多個重點工作繼續努力和加強合作,這次粵港澳旅遊合作會議主要是討論落實較早前簽署的粵港及粵澳旅遊合作協議及2010年度粵港澳工作計劃,內容包括廣州亞運會、世界旅遊日、旅遊產品(主題旅遊線路)、聯合推廣活動及推廣工具等。 粵港澳三地旅遊局已設有穩固長久的合作機制和輪值制度,通過這些有效渠道,三地會繼續努力推動工作計劃及加強溝通合作,發揮互補功能,把珠三角地區打造成一個優質的區域旅遊國際品牌。 國家已頒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提升了地區間合作的層次和深度,為珠三角地區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範疇也受惠,在新策略新形勢下,三地領導相信此舉措將使珠三角旅遊業有著更遠大發展。 近年,三地不斷加強聯合推廣並漸見成果,去年分別在香港、日本、廣州及澳門舉行的旅遊展和旅博會設置粵港澳聯合展台,推介"一程多站"行程。三地並已取得共識,把以往多在東亞和東南亞舉辦的聯合推廣工作,伸延至其他潛質市場和遠程市場。今年,三地旅遊局會在台灣、英國及法國舉辦路展等聯合推廣活動,冀進一步向外推介珠三角區域旅遊國際品牌。 王志紅表示,多年來,粵港澳三地旅遊管理部門在聯合促銷、品牌共推、資源分享、資訊共通等方面密切溝通、務實合作,粵港澳國際旅遊區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希望通過此次會議,達成相關共識,以更有效、務實地推動下一階段的合作。 劉鎮漢表示,過去一年,粵港澳三地在「一程多站」旅遊合作方面取得美滿的成績,全賴業界夥伴的合作與支持。相信三地旅遊局日後能夠繼續保持緊密合作,推出更多新的平台和產品,向海外推廣粵港澳的優質旅遊品牌,吸引更多旅客到訪。 安棟樑表示,粵港澳在旅遊領域的合作有著長久穩固的基礎,三地早於一九九三年已成立合作機制,宣傳粵港澳區域旅遊的國際品牌;三地旅遊局於二零零七年底又同意設立輪值主席制度,進一步加強彼此間的溝通交流。今年正是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擔任輪值主席。 他強調,澳門特區政府致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旅遊業也朝著產品及市場多元化方向努力,有需要繼續拓展及鞏固具有潛質的客源市場。澳門一直抱著開放和友好態度與鄰近地區合作,推廣區域旅遊,冀建立"一程多站"旅遊產品,達致資源互補及打造區域旅遊國際品牌的目標。
張裕與三局領導及主管等合照司長張裕與粵港旅遊局領導會面粵港澳旅遊合作會議在澳舉行
…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二零一零年第一次平常會議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二零一零年第一次平常會議今(9日)在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會議室舉行,由委員會主席、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主持。委員會短期內將密集地召開會議,並集中討論公眾關心的公共房屋相關議題。 特區政府於今年5月設立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聽取及收集社會各界、公眾對房屋政策的意見及建議,並建立公眾適當方式參與房屋政策制訂過程的平台,加強施政透明度。 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多個政府部門外,亦汲納了社會各階層,包括基層和社會服務界、建築及房地產業、金融界和專業人士,充分顯示委員會的多元和廣泛的代表性,可推動政府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提高公共房屋政策的認受性。 因應委員會日常運作的需要,首次會議將討論議事章程,及選出副主席等。隨後,委員會短期內將密集地召開會議,並集中討論公眾關心的公共房屋相關議題,同時為制訂本澳未來十年的房屋發展策略提供意見。 “住有所居、安居樂業”是特區政府房屋政策的基本目標。特區政府將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保障本澳居民的居住權,積極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委員會將發揮其協助特區政府制訂、推廣公共房屋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之職能,透過開放、深入的討論,為本澳的房屋政策出謀獻策。
…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聯合主辦之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謹訂於2010年7月22日至25日假座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是澳門貿促局與廣東省外經貿廳根據《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及雙方去年三月簽署的“加強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深化粵澳經貿合作的具體行動,亦是繼 “2003年粵西名優產品展銷會” 及 “2009粵澳名優產品展銷會” 後,澳門與廣東省又一次大型展銷活動。 目前已有廣東省18個城市139家名優商品生產企業報名參加,展銷會將設置展位252個,當中包括多個馳名海內外的廣東名優商品,大會透過邀請2010廣州亞運會組委會銷售亞運紀念品,也是本屆展會的一大亮點,與名優產品相得益彰,為市民及遊客帶來更多的商品選擇並形成廣州亞運熱高潮。 展銷會深化粵澳經貿合作具體行動
去年粵澳兩地政府以及參展城市充分利用 “2009名優商品展銷會” 的銷售平臺作用,加強了粵澳兩地的合作與交流,通過產品展銷的形式,擴大了兩地名優商品的銷售,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更重要的是,在當時因受金融海嘯影響,起到共同抵禦了金融危機衝擊的作用,活躍了消費市場。 可以相信,“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在去年展銷會成功的基礎上,將會為兩地企業開拓及進一步活化兩地銷售市場,並推動更緊密的合作交流,為廣東省的名優商品借助澳門平臺打進葡語國家創造更多的商機及機遇,同時亦為市民及遊客帶來更多的名優商品之選擇。 粵方參展企業報名踴躍
“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 是一個集貿易、文化交流、購物、消閒娛樂於一體的經貿活動。在展銷方面,分設澳門企業展區及廣東省企業展區,展位共252個。澳門企業展區將設置67個展位,並於6月10日開始進行招商。 廣東省經貿部門和企業界對是次活動十分重視,目前已有廣東省18個地級市共139家名優商品生產企業報名,設置展位178個。展銷商品主要包括各市特色商品、食品、日用品、電子產品等。其中包括廣東省絲麗國際集團金絲達有限責任公司、珠海雙喜電器有限公司等5家擁有“中國名牌產品”稱號企業的產品;“陽江十八子”、“雙喜”、“淩豐”等13個獲得“中國馳名商標”、41家獲得“廣東省名牌產品”稱號企業、28個獲得“廣東省著名商標”商品以及一批龍頭企業參展。為體現2010廣州亞運元素,大會通過邀請廣州亞運組委會,廣州亞運紀念品特許經營商將於展會期間設置展位展銷亞運紀念品。 澳門參展企業將獲參展資助 一如去屆,為鼓勵澳門企業參展,“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主辦機構特設了針對澳門參展企業的資助計劃,向澳門製造、澳門品牌、澳門海外品牌代理的參展企業資助六成的參展費用,符合資格的企業只需支付澳門幣2,800元的參展費便可享受參展機會。在澳門的招展活動將於明天(6月10日)至6月24日進行,希望澳門企業能積極參展參會,通過澳門平台拓展商機。 註:
“澳門製造” 之產品
- 在本澳出口的“澳門製造”產品,參展商必須提供由澳門經濟局發出的產地來源證明書。
- 在本澳內銷的 “澳門製造” 產品,參展商必須提供由澳門經濟局發出的工業准照。 “澳門品牌” 之產品
- 參展商必須提供由澳門經濟局發出的商標註冊證或其他有效證明文件。 “澳門企業代理” 之產品
- 參展商必須提供有關產品之代理授權書或其他有效證明文件。 大會同期舉辦多項活動
“2010粵澳名優產品展銷會” 同期舉辦的活動還包括以推動粵澳產業合作為主題的會議、採購洽談對接會、產品說明會、商業配對等經貿活動,屆時,廣東省外經貿廳將組織廣東省企業與澳門企業相對接,澳門貿促局亦將組織澳門相關商會到場採購,並組織本澳大型零售企業參與採購洽談。 為了吸引更多的市民及遊客,主辦機構在活動期間,將組織文藝表演,並擬邀請港、澳歌手藝人為市民及遊客表演,多個文藝團體亦將表演助興。活動期間大會還舉辦幸運大抽獎等活動,向市民及遊客派發消費券等,為市民及遊客營造一個精彩紛呈的夏日嘉年華。 如欲進一步瞭解“2010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的相關情況,請致電展銷會熱線:853- 8798 9788或 瀏覽大會網頁:www.guangdongmacaofair.com
…
腸病毒感染的更新情況
衛生局由6月5日下午至9日下午,共接獲24例腸病毒感染個案報告。本澳累計接獲的腸病毒個案共有526例。新增個案中,男性18人,女性6人;年齡最大17歲,最小6個月。目前有3名疑似個案住院,包括1名3歲大的幼兒入住鏡湖醫院,及2名分別45天大的嬰兒和1歲大的幼兒入住仁伯爵綜合醫院,所有患者病情平穩。目前暫未收到有任何併發症的個案報告。 9日下午證實一名早前入住鏡湖醫院的1歲1個月男童為EV71腸病毒感染個案,是澳門今年第三例EV71腸病毒感染個案。患者已於6月6日康復出院,無出現任何併發症。患者長居大陸中山,由家人照顧,暫未入托。 6月5日至9日沒有接獲學校或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報告。 6月9日下午衛生局與教育暨青年局合辦 ‘預防腸病毒’知識講座,為學校、幼稚園的主管、校醫及有關人員講解澳門腸病毒感染情況、腸病毒感染資訊及預防知識。是次講座共有八十二校部逾一百二十人參與。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衛生局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本澳現時已進入腸病毒流行高峰季節,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l 洗手: 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l 呼吸道禮儀: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l 減少接觸: 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l 增強抵抗力: 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l 及時就醫: 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l 環境衛生: 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l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 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l 及時通報: 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 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
行政暨公職局參加第三屆國際首席訊息官會議
日前,行政暨公職局代表團到印尼萬隆參加由印尼政府與e-Indonesia及國際CIO學會(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IO)合辦的第三屆國際首席訊息官會議(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暨第五次國際首席訊息官學院周年會議(The 5th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IO Annual General Meeting)。該會議提供政府領導(尤其是政府首席訊息官)、學術界、私人機構主管及資訊界的相關人士一個分享電子政務發展方向、經驗與意見的平台,並討論首席訊息官(CIO)及電子政府的相關議題。 是次會議有來自多個國家的代表參與,包括:中國、日本、美國、印尼、泰國、越南、台灣、俄羅斯、菲律賓、意大利等。各國代表在會議中討論CIO角色的重要性及CIO如何在電子政務作出貢獻等議題。 行政暨公職局副局長杜志文及電子政務小組人員獲國際CIO學會會長小尾敏夫教授的邀請出席是次會議,並於會議上發言,介紹本澳電子政務的發展情況。連同出席的還有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的Dr. Tomasz Janowski。 杜志文副局長、電子政務小組人員和Dr. Tomasz Janowski分別介紹了澳門特區的基本情況、本澳電子政務的基礎、發展成熟度、方向和策略;並介紹了本澳幾個重點電子政務項目(包括:智能身份證、公共服務網絡、無線寬頻系統、掌中澳、運動易、e辦事、電子公文收發系統、澳門政府入口網站)及本澳電子政務發展的機遇、挑戰及經驗教訓。是次演説非常成功,此行亦令代表團獲益良多。
行政暨公職局副局長杜志文在會議上介紹本澳電子政務的發展情況
…
僱主聘用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間工作須注意的事宜
暑假將至,各行各業通常會在暑假期間聘用未成年人,為此,勞工事務局欲藉此期間,向市民大眾解釋《勞動關係法》對聘用未成年人從事暑期工作的法律規定,以提醒僱主在聘用未成年之暑期工時應注意的事項。 根據第7/2008號法律《勞動關係法》,一般情況下,僱主只能在法定條件下聘請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提供工作,然而,法律也規定了聘用未成年人的例外情況,根據上述法律第27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定,倘僱主與未滿十六歲的未成年人訂立勞動合同(這裡的“訂立勞動合同”應理解為建立從屬性的勞動關係),只要經勞工事務局聽取教育暨青年局的意見後作出批准,則可例外地獲允許,但如屬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的未成年人在學校暑假期間提供工作的情況(即暑期工),則不需有關批准,僱主已能够聘用該年齡階段的暑期工。 此外,對通知義務方面也作出例外的規範,即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的暑期工,根據上述法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僱主不須在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計十五日內將有關的合同副本通知勞工事務局。 雖然上述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聘用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暑期工是否需要勞工事務局作出預先批准和通知勞工事務局,考慮到法律既然免除年齡較輕及身心發展程度較弱之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之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間工作時的批准和通知,故對年齡較大的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在學校暑期間提供工作方面,應理解為同樣免除上述勞工事務局的預先批准及聘用後通知勞工事務局的義務。 勞工事務局提醒有關聘請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八歲之暑期工的僱主,雖然在聘請該等暑期工時,無須向勞工事務局作出預先批准之申請,也無須在建立工作關係後十五日內將有關合同副本通知勞工事務局,然而,僱主在聘請該年齡階段的暑期工,仍須遵守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例如,要與未成年人簽訂書面合同,且須一式兩份,各執一份為據,另外,要符合法律規定的錄用條件,尤其包括:已滿最低錄用年齡、具備經醫生書面證明的適當執行職務的身心能力、具有法定代理人的書面許可。在工作安排方面,«勞動關係法»明確規定,僱主不得安排未成年人提供家務工作、超時工作、在晚上九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期間工作、在禁止未滿十八歲人士進入的場所內工作、提供載於由行政長官批示核准的清單中所列的禁止提供的工作(例如禁止從事離子化輻射、爆炸性等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工作、電弧焊接、火焰切割、噴沙的工作,禁止在桌球室、保齡球場、健美院、卡拉ok、遊戲機中心、網吧工作,等等)。 只要僱主對要遵守的法律規定多加留意,那麼,當在聘用暑期工時,就會用得安心、放心、開心。
…
政府再收回路環一幅佔地 另有兩幅佔地由佔用人自行清理交還政府
繼政府於上月收回一幅被佔的路環政府土地後,政府跨部門小組今日(9日)對鄰則的另一幅佔地進行收地行動。連同近月由佔地人自行清離並歸還特區政府的兩幅佔地,政府今年已收回了4幅被非法佔用的特區政府土地,合共面積約18,300平方米。連同去年的6幅土地,政府至今合共收回10幅被佔的政府土地,涉及的面積合共逾47,500平方米。
今日清遷的佔地位於路環賈梅士大馬路旁,佔地面積約3,800平方米,該地段是政府人員在去年例行巡查時發現該處原有地貌被改變。經證實屬特區政府土地後,土地工務運輸局隨即刊登預審告示。佔用人獲通知後,已立即停止破壞的行為,並按政府要求,逐步遷走佔地上的工程建築材料以及工程機械等。
由於政府的行政處罰程序已完成,因此於今日收回該幅土地並圍網,以免再被佔用。同日下午,也將場地交予民政總署進行綠化。
該幅土地是政府今年第二幅收回的被霸佔的土地;此外,亦有兩幅政府土地之非法佔用人,在政府給予的期限內自行清理佔地上的物品,並分別於今年的4月和5月將土地交還特區政府。
該兩幅土地分別於鄰近路環石排灣圓形地和九澳高頂馬路的兩幅土地,政府今年初分別對兩幅土地的非法佔地人提起清遷程序,兩幅土地的當事人均態度合作,各自在政府給予的最後限期內自行搬走地段上的建築機器、材料等物品,將土地歸還特區政府。
對於陸續有佔用政府土地之佔用人表現合作態度,在期限內自行清理佔地上的建築機器及材料等物品,土地交還特區,政府樂見其成亦表歡迎,政府今年仍將積極打擊和收回其他被霸佔的政府土地。 政府重申,絕不容許非法圈地、霸佔公地、破壞山體,阻礙特區政府護林工作,以及不合法的房屋修葺和重整工程等嚴重影響公眾利益的行為,政府對此等行為不但會作出嚴厲的打擊,並會以強硬手段阻遏此類違規違法行為。 收回的佔地會按原有城市規劃用途發展或按原貌恢復。對於凡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的人士,在期限內沒按要求清理佔地內的物件並將土地歸還政府,因而須由政府執行清遷工作,政府會嚴格依據法律規定,除對佔用人追收有關費用及科以罰款外,亦會追究其違法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