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僱主聘用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間工作須注意的事宜
暑假將至,各行各業通常會在暑假期間聘用未成年人,為此,勞工事務局欲藉此期間,向市民大眾解釋《勞動關係法》對聘用未成年人從事暑期工作的法律規定,以提醒僱主在聘用未成年之暑期工時應注意的事項。 根據第7/2008號法律《勞動關係法》,一般情況下,僱主只能在法定條件下聘請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提供工作,然而,法律也規定了聘用未成年人的例外情況,根據上述法律第27條第1款和第2款的規定,倘僱主與未滿十六歲的未成年人訂立勞動合同(這裡的“訂立勞動合同”應理解為建立從屬性的勞動關係),只要經勞工事務局聽取教育暨青年局的意見後作出批准,則可例外地獲允許,但如屬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的未成年人在學校暑假期間提供工作的情況(即暑期工),則不需有關批准,僱主已能够聘用該年齡階段的暑期工。 此外,對通知義務方面也作出例外的規範,即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的暑期工,根據上述法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僱主不須在建立勞動關係之日起計十五日內將有關的合同副本通知勞工事務局。 雖然上述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聘用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暑期工是否需要勞工事務局作出預先批准和通知勞工事務局,考慮到法律既然免除年齡較輕及身心發展程度較弱之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六歲之未成年人在暑假期間工作時的批准和通知,故對年齡較大的年滿十六歲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在學校暑期間提供工作方面,應理解為同樣免除上述勞工事務局的預先批准及聘用後通知勞工事務局的義務。 勞工事務局提醒有關聘請年滿十四歲未滿十八歲之暑期工的僱主,雖然在聘請該等暑期工時,無須向勞工事務局作出預先批准之申請,也無須在建立工作關係後十五日內將有關合同副本通知勞工事務局,然而,僱主在聘請該年齡階段的暑期工,仍須遵守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例如,要與未成年人簽訂書面合同,且須一式兩份,各執一份為據,另外,要符合法律規定的錄用條件,尤其包括:已滿最低錄用年齡、具備經醫生書面證明的適當執行職務的身心能力、具有法定代理人的書面許可。在工作安排方面,«勞動關係法»明確規定,僱主不得安排未成年人提供家務工作、超時工作、在晚上九時至翌日上午七時期間工作、在禁止未滿十八歲人士進入的場所內工作、提供載於由行政長官批示核准的清單中所列的禁止提供的工作(例如禁止從事離子化輻射、爆炸性等物理或化學因素的工作、電弧焊接、火焰切割、噴沙的工作,禁止在桌球室、保齡球場、健美院、卡拉ok、遊戲機中心、網吧工作,等等)。 只要僱主對要遵守的法律規定多加留意,那麼,當在聘用暑期工時,就會用得安心、放心、開心。
…
政府再收回路環一幅佔地 另有兩幅佔地由佔用人自行清理交還政府
繼政府於上月收回一幅被佔的路環政府土地後,政府跨部門小組今日(9日)對鄰則的另一幅佔地進行收地行動。連同近月由佔地人自行清離並歸還特區政府的兩幅佔地,政府今年已收回了4幅被非法佔用的特區政府土地,合共面積約18,300平方米。連同去年的6幅土地,政府至今合共收回10幅被佔的政府土地,涉及的面積合共逾47,500平方米。
今日清遷的佔地位於路環賈梅士大馬路旁,佔地面積約3,800平方米,該地段是政府人員在去年例行巡查時發現該處原有地貌被改變。經證實屬特區政府土地後,土地工務運輸局隨即刊登預審告示。佔用人獲通知後,已立即停止破壞的行為,並按政府要求,逐步遷走佔地上的工程建築材料以及工程機械等。
由於政府的行政處罰程序已完成,因此於今日收回該幅土地並圍網,以免再被佔用。同日下午,也將場地交予民政總署進行綠化。
該幅土地是政府今年第二幅收回的被霸佔的土地;此外,亦有兩幅政府土地之非法佔用人,在政府給予的期限內自行清理佔地上的物品,並分別於今年的4月和5月將土地交還特區政府。
該兩幅土地分別於鄰近路環石排灣圓形地和九澳高頂馬路的兩幅土地,政府今年初分別對兩幅土地的非法佔地人提起清遷程序,兩幅土地的當事人均態度合作,各自在政府給予的最後限期內自行搬走地段上的建築機器、材料等物品,將土地歸還特區政府。
對於陸續有佔用政府土地之佔用人表現合作態度,在期限內自行清理佔地上的建築機器及材料等物品,土地交還特區,政府樂見其成亦表歡迎,政府今年仍將積極打擊和收回其他被霸佔的政府土地。 政府重申,絕不容許非法圈地、霸佔公地、破壞山體,阻礙特區政府護林工作,以及不合法的房屋修葺和重整工程等嚴重影響公眾利益的行為,政府對此等行為不但會作出嚴厲的打擊,並會以強硬手段阻遏此類違規違法行為。 收回的佔地會按原有城市規劃用途發展或按原貌恢復。對於凡非法佔用政府土地的人士,在期限內沒按要求清理佔地內的物件並將土地歸還政府,因而須由政府執行清遷工作,政府會嚴格依據法律規定,除對佔用人追收有關費用及科以罰款外,亦會追究其違法的責任。
…
分析新口岸區居民的建議方案
新口岸區倫敦街及波爾圖街的居民代表曾向運輸基建辦公室提交的三個路線方案,包括將車道以高架或地下方式遷往孫逸仙大馬路,以及將原本行經倫敦街的車道轉為地下方案。運輸基建辦公室作出多方面分析: 輕軌系統高架車道轉入地下或由地下上升,均需有約290公尺距離讓列車上、下坡,按照目前當區路網設計,車道會成為大型屏障永久封閉部份南北走向街道或海濱走廊。此外,於文化中心與漁人碼頭之間的一段孫逸仙大馬路、宋玉生廣場、城市日大馬路、藝園和亞馬喇圓形地等區域的地下有大量設施,實難以配合將輕軌轉為地下方式。 輕軌站設於宋玉生廣場中,其300公尺步行距離能覆蓋區內28座樓宇。倘若將車站遷移至近觀音像,可覆蓋的建築物僅有16座,大幅減少超過四成,加上未來要處理每班列車約400名乘客進出車站,必須透過設置多個大型行人天橋橫跨孫逸仙大馬路,也需要於車站所在點旁重新安排相應的公交接駁,故將路線遷移至沿岸,將降低了輕軌系統整體服務效率,難以為整體本澳市民提供便捷的服務。 倫敦街兩旁大廈相距為24公尺,車道高架橋闊約為9公尺,設於道路中心線上,與兩側建築物淨距離約為7.5公尺。地面至隔音屏罩頂淨距不多於15公尺,相當於大廈4樓位置,故不會影響4樓以上住戶的景觀。而輕軌項目必須依循《防火安全規章》,目前新口岸的選線是符合規章中最小6公尺的寬度要求。而且系統也必須通過國際性獨立安全審查顧問所作出的安全評估,還需要按照列車供應商訂定的安全要求和相關的國際標準。政府尤其重視保障居民的安全,因此還會制定緊急應變措施,購置針對性消防設備和進行定期消防緊急演習提升安全要求。 輕軌系統是高效便捷及環保可靠的綠色公交系統,系統本身是零污染及低噪音,針對居民關心的噪音問題,未來系統運作時,政府將會在環評顧問建議的減噪基礎之上,優先考慮加裝隔音屏障或採用全密封式的設計等,務求更進一步提升要求級別。另外,還會透過實時監測,將可能受影響的位置做好相應的減緩措施。
…
建設輕軌系統有利澳門可持續發展
政府多個部門代表今(8日)天聯同立法議員,到新口岸倫敦街及波爾圖街與居民代表作實地視察及會面。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輕軌系統於新口岸區的選線自2006年起已經進行了多次諮詢推介,在工作技術、消防安全和噪音控制等方面均作出了詳細分析,能夠滿足本地和國際上的相關規範標準。政府充份了解區內居民對輕軌路線的意見,日後在輕軌系統細則建築設計過程中,將會爭取進一步提高規範標準的要求,創造條件優化區內的環境配套,減低對居民的影響。 運輸基建辦公室、土地工務運輸局、環境保護局、交通事務局及消防局代表,聯同立法議員陳明金及吳在權,到新口岸倫敦街、宋玉生公園及波爾圖街與居民代表進行現場視察。運建辦及各部門代表向在場人士實地就新口岸區的環境狀況、消防救援的操作安排、噪音緩解措施和市民使用的便捷性等問題作出解說。視察過後,一行轉到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進行會議。 運建辦在會上進一步說明,輕軌系統是本澳巿內的主幹公交系統,著眼改善城市區內交通、民生,同時亦肩負與區域接駁的重任,是澳門與珠三角軌道網相通的主要軌道交通基建。由2003年的初步構想到2009年落實興建方案,期間在收集意見後曾作出了修改,之後舉辦過多場次、高密度、長時段及全方位的廣泛諮詢及推介說明會,亦曾到立法會進行引介,引起了媒體的多方位報導。 透過輕軌系統高運量、便捷可靠及環保的特性,將有助解決居民尖峰時段及日常的出行壓力,緩和道路交通的壓力,減低尾氣排放及噪音,整體城市環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與此同時,藉興建過程為沿線的環境、綠化、噪音、社區設施等周邊環境創造了改善空間,將為市民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運建辦重申,輕軌系統盡快上馬,將有利澳門整體可持續發展,有利澳門與內地區域融合,有利與區域共向國際發展,更是避免邊緣化的舉措之一,政府期望本澳社會共同推動輕軌建設。
…
粵港澳聯合海上演練周四舉行 有助提高三地海上應急搜救能力(更正版)
為有效加強應對大型海上意外及突發事件的能力,粵港澳三地將於本周四(10日)下午舉行海上搜救聯合演練,旨在檢視粵港澳海上搜救預案和各客船公司等單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以及三地共同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搜救能力。
演練期間,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將有部分地方闢作演練之用,可能對市民和旅客造成不便。當局呼籲前往碼頭的人士注意現場安排。 隨著珠三角地區經濟的高速發展,往來珠江口各口岸的海上客運日趨繁忙,珠江口海域的船隻通航密度亦大幅上升,加大了該水域的通航風險,以至海上搜救助的難度,因此,粵港澳三地有必要對高速客船進行海上事故演練,藉以增強三地海上搜救中心應對珠江口突發事件的合作搜救能力。 演練將模擬兩艘往來澳門至香港的高速客船在澳門機場以東四海里海面發生碰撞,港務局澳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收到求救訊號迅速通知澳門海關等部門進行搶救工作,並向廣東省搜尋救助中心及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通報有關事件,啟動粵港澳三地海上搜救單位聯合調度搜救力量參與救援。 當局呼籲在演練期間行經該區附近水域的船隻注意航行安全,加強瞭望,並留意澳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海上航行通告廣播。 參與是次演練的部門及實體包括廣東省政府應急辦、廣東省公安廳、廣東省搜尋救助中心、廣東海事局、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香港海上搜救協調中心、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警察總局、港務局、澳門海關、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消防局、澳門民航局、澳門衛生局等。
…
「中央政府向澳門特區贈送大熊貓」徵名活動細則
目的:
為讓全澳居民分享中央政府送贈澳門特區一對大熊貓的喜悅,透過舉辦“大熊貓徵名及投票活動”,令全澳居民有機會親自為中央政府送贈的一對大熊貓命名,並由居民投票選定大熊貓最合適的名字,以達至全城參與目的。 活動分兩階段進行:
徵名階段: 收取提名,由「澳門大熊貓徵名評審委員會」選出雌性及雄性優秀名字各五個,再作配對,得出五對優秀大熊貓名字。
投票階段: 由本澳居民在評審委員會選定的五對名字中,投票選出最喜愛的一對名字,最終成為中央政府送贈澳門特區一對大熊貓的名字。 參加資格及要求:
1. 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 (持永久或非永久居民身份證) 均可參加,如得獎者未年滿十二歲,須由監護人陪同下領獎; 2 .參加者建議之名字若與中央政府已對外贈送或租借之大熊貓名字重覆將不獲考慮(海外大熊貓名字可參考表格內之附表或瀏覽澳門熊貓網www.macaupanda.org.mo查詢); 3. 建議的名字須富有意義、具創意,並能凸顯被選中大熊貓的外貌或性格特質; 4. 參加者須附上約100字的文字解釋(包括標點),說明有關名字的意義及喻意。 參加辦法:
1. 參加者可透過民政總署以下的各個對外服務站點索取及遞交表格︰ 民政總署公共關係及新聞處 (新馬路163號民政總署大樓)
中區服務站 (南灣大馬路762-804號中華廣場二樓)
下環服務站 (李加祿街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四樓)
台山服務站 (台山巴波沙大馬路127 號嘉翠麗大廈B座地下)
北區市民服務中心 (澳門黑沙環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
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 (氹仔黑橋街平民新村75K號)
公民教育資源中心 (漢街市市政綜合大樓一樓祐漢活動中心內)
紀念孫中山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紀念孫中山公園內)
白鴿巢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白鴿巢公園內)
黑沙環公園黃營均圖書館 (黑沙環公園內)
氹仔黃營均圖書館 (氹仔地堡街喜來登廣場)
何賢公園圖書館 (何賢公園內)
望廈山環境資訊中心 (望廈山環山徑)
二龍喉環境資訊中心 (二龍喉公園內) 2. 參加者亦可直接登入澳門熊貓網 www.macaupanda.org.mo 填寫及遞交電子表格; 3. 參加表格亦可郵寄到“澳門亞美打利庇廬大馬路163號,民政總署大樓公共關係及新聞處” 收。( 信封面請註明“參加大熊貓徵名活動”) 其他細則:
1.參加表格如有遺失、延誤及傳遞錯誤,主辦機構不承擔責任。 2.命名活動結果以評審委員會的最後決定為依歸。 3.名字一旦獲選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將擁有該對名字的所有權利;有關當局有權透過任何途徑使用獲選名字,而毋須向建議者支付版權費用。 4.主辦單位保留解釋及修訂活動規則的權利。 5.主辦單位保留權利中止、修訂或修改活動條款及細則的任何內容,以及任何有關抽獎的安排,而毋須預先通知,亦毋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6.得獎者如未能於指定限期內領取獎品,獲獎資格將會被自動取消而不另行通知。 7.本活動所收集的所有個人資料將按《個人資料保護法》處理,並只作本次活動用途。 (熊貓命名活動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為徵集熊貓名字,參與居民須填寫“大熊貓徵名活動”參加表格並遞交到指定地點。截止收件後,由評審委員會選定五對優秀候選名字作第二階段的公開投票) 收件日期:
徵名階段︰2010 年 6 月 8 日 至 2010 年 7 月 5 日 下午 5 時 45 分止。
(如以郵寄交回表格,將以截郵時間為準;如直接交回收件處,則以收件處辦公時間為限,逾期恕不接納。) 獎品詳情: 徵名階段
優秀作品獎:由評審委員會選出雌性及雄性優秀名字各五個,從每個名字建議者中抽出最多十個優秀作品獎 (如其中優秀名字少於十名建議者,則按實際情況設獎,如多於則以抽籤方式抽出得獎者)。獎品為獎金澳門幣500元及紀念品一份。 投票階段
徵名大獎雌性及雄性各一名:最終獲選為雌性及雄性大熊貓名字的建議者,各得獎金澳門幣8,000元、紀念品一份及可攜同兩名親友到四川成都體驗熊貓之旅。
(如最終獲選大熊貓名字的建議者超過一名,則以抽籤方式抽出得獎者) (第二階段大熊貓公開投票活動詳情,將於第一階段活動完成後再作公佈) 查詢︰
澳門熊貓網︰ www.macaupanda.org.mo
電話︰8988 8433 / 8988 8422
…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9日)召開本年第一次平常會議
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二零一零年第一次平常會議(9日)在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會議室舉行,由委員會主席、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主持。 特區政府於今年5月設立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聽取及收集社會各界、公眾對房屋政策的意見及建議,並建立公眾適當方式參與房屋政策制訂過程的平台,加強施政透明度。 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多個政府部門外,亦汲納了社會各階層,包括基層和社會服務界、建築及房地產業、金融界和專業人士,充分顯示委員會的多元和廣泛的代表性,可推動政府和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提高公共房屋政策的認受性。 因應委員會日常運作的需要,首次會議將討論議事章程,及選出副主席等。隨後,委員會將集中討論公眾關心的公共房屋相關議題,同時為制訂本澳未來十年的房屋發展策略提供意見。 “住有所居、安居樂業”是特區政府房屋政策的基本目標。特區政府將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資源,保障本澳居民的居住權,積極協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委員會將發揮其協助特區政府制訂、推廣公共房屋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之職能,透過開放、深入的討論,為本澳的房屋政策出謀獻策。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郵戳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郵政局特定於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三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正,在玫瑰堂前地設置臨時櫃台,為市民提供加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消費者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郵戳服務。 屆時每人每次限派發紀念此活動之紀念封五枚,同時亦發售各類澳門集郵品,歡迎市民參觀選購。
…
交通事務局調整和樂圍交通設施改善交通狀況
交通事務局將調整沙梨頭北巷與青洲街之間的和樂圍交通設施,以改善道路兩側的上落貨空間及行車狀況。調整工作包括於道路兩端設置行車分隔線及導流線,重新整理該道路的交通標誌和標線。 位於沙梨頭北巷與青洲街之間的和樂圍,兩旁均為工業大廈之卸貨平台,道路的中間分隔島位置則設有重型車停泊區。由於現時該道路的交通標誌不足,以致有不少輕型車輛佔用了和樂圍及周邊道路的重型車停泊區,並阻礙該道路的工業大廈上落貨區的起卸貨物工作。 有見及此,交通事務局經派員到現場視察並分析研究後,將對有關道路的交通設施作出調整,以改善交通狀況。有關調整工作包括於和樂圍兩端設置行車分隔線和導流線,以及把中間分隔島兩側原有的重型車停泊區改為時限性禁止停泊區,並將重型車停泊區遷往道路兩側,從而達至有效利用行車空間。局方並會重新整理相關路段的交通標誌和標線,以免阻塞工業大廈的上落貨空間及保持行車暢順。有關調整工作將於週四(10日)及週五(11日)進行。交通事務局會繼續密切留意調整工作後的現場交通狀況。
…
莫桑比克經濟特區部級研討班副部長級官員訪問澳門
莫桑比克經濟特區部級研討班26名副部長級官員將於本月9日至13日首次集體訪問澳門,並將澳門作為訪華的第一站。將與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舉行座談會, 同時進行一系列拜訪和考察活動。 參加中國商務部主辦的莫桑比克經濟特區部級官員研修班的有來自莫桑比克內政部、外交與合作部、財政部、計劃與發展部、國防部、能源部、婦女與社會行動部、國家行政部、旅遊部、礦產部、青年與體育部、漁業部、公共事務部、環境行動協調部、農業部、工業與貿易部、司法部、老戰士部、運輸與通訊部及衛生部等26名副部長, 在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的協助下,在國家商務部國際商務官員研修學院院長金旭先生和莫桑比克駐華大使安東尼奧·伊納西奧先生等陪同下, 將於本月9日至13日首先訪問澳門特別行政區。 訪澳期間,中葡論壇常設秘書處將於6月11日上午在世貿中心五樓與莫桑比克副部長代表團舉行座談會。此外,常設秘書處還將安排副部長代表團拜訪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高燕、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宋彥斌、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建設發展辦公室、經濟局、金融管理局、貿易投資促進局、文化局、旅遊學院及澳門工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 同時, 將安排參觀旅遊塔、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澳門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紅酒博物館、路氹新開發區以及參觀澳門跨境工業區等。 完成在澳門的訪問考察活動後, 莫桑比克26名副部長團還將於本月13日至19日分別前赴深圳和北京參加“莫桑比克經濟特區部級研討班”其他考察學習活動。中國商務部和莫桑比克政府均高度重視澳門發揮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服務平臺的作用, 同時, 這次來訪也是莫桑比克政府首次派出如此規模的部長級代表團訪問澳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