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政府積極研究優化大三巴區停泊車設施
特區政府計劃把位於高園街第16至22號之土地,用作興建旅遊車公共停車場,以優化大三巴附近的停泊車設施,並會結合旅遊、文物保護、文化、民生等各方面作綜合考量。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回覆立法議員何潤生的書面質詢時表示,該局於去年七月與土地工務運輸局、旅遊局、文化局組成跨部門工作小組,展開大三巴區整體性規劃研究,以配合該區的可持續發展。而在開展有關計劃前,文化局會先邀請內地專家來澳進行相關樓宇清拆前的考古工作,為政府了解和分析發展地段創造有利條件,確保本澳文化遺產不會受到損害。 汪雲指出,為改善大三巴一帶的交通環境,該局將繼續與旅遊業界及運輸界保持密切溝通,鼓勵他們更多使用塔石廣場下層停車場,以減輕大三巴一帶的交通壓力,並積極研究在附近樓宇的合適位置設置上落客區。 他強調,該局非常關注車輛安全問題,未來會繼續強化相關檢測工作,並研究在大型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之建議,以確保車輛的行車安全。 另外,汪雲在回覆立法議員麥瑞權的書面質詢時指出,為更好地利用現時汽車驗車線的設備,縮短市民等候驗車的時間,該局在總結運作經驗及收集市民意見後,去年底把原來使用中的三條汽車驗車線改造為可原檢驗工位的三次重測模式,整個改造及營運系統功能的優化工程支出總費用為澳門幣103萬元,相關保養費用與未優化前相同。 他表示,是次汽車驗車線優化及改造為可原工位重測的驗車線,主要優點是:一、倘車輛某工位一次性檢測未能達標,原工位即時重測,只需數秒鐘時間即可完成,車輛毋須上訴重新排隊等候返回驗車線重測,由於原上訴重新排隊重測必須重新測試所有工位,一般需時30分鐘或以上,因此,可減少驗車市民的等候時間;二、設有原工位重測,可減少因操作中可能產生的人為誤差,造成工作人員與市民之間的磨擦,亦可比較機械性數據的誤差值。 汪雲表示,驗車線改造後,大大提高了驗車速度及數量,並減少市民驗車的等候時間。據統計,在系統改造前,每天驗車數量不超過250台,但改造後則每天可達約330台。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157/ IV/2009、188/ IV/2009。
…
特區政府完善城市規劃工作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表示,國務院正式批准的澳門新城填海計劃,將基本確定澳門未來一段頗長時間的土地與海岸線,特區政府將把握這次機會,解決本澳因土地資源不足而制約發展的問題。 賈利安回覆立法議員關翠杏有關填海造地的書面質詢時表示,新城填海規劃、舊區重整、區域合作及其他專項規劃將直接影響到澳門未來的總體發展規劃工作,特區政府已透過城市規劃研究及協調小組展開相關工作,研究一套適用的、制度化的和科學化的城市規劃體系。 他指出,澳門新城填海規劃及澳門未來總體發展規劃的初步諮詢方案將於2010年向社會公佈。特區政府將會廣泛地聽取社會、各方專家學者的意見,期間亦會不定期向社會詳細介紹有關新城區的發展規劃,與市民共同構建美好的澳門可持續發展藍圖。 此外,賈利安回覆立法議員吳國昌有關城市規劃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將循序漸進地、從不同方向及層次加緊推進完善本澳城規法律體系,開展《城市規劃核心法》前期研究及相關工作。其中,運輸工務司與廣東省建設廳於2009年共同開展「澳門城市規劃編制體系研究」。同時,又委託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組織內地專家開展「澳門總體城市設計研究」。另一方面,特區政府積極提高城市規劃工作的透明度,分別推出「申請街道準線圖一站式服務」、強化「地籍資訊網」功能、舉行「土地批給公開旁聽會」、公開沿用了20多年的全澳城市規劃總覽及規劃分區資料、將規範樓宇高度和地段建築指標的內部行政指引翻譯成中文等。 賈利安補充,工務部門亦逐步完善城市規劃工作的諮詢方式,務求令社會對本澳城市規劃實際運作狀況有著進一步的了解。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 (http://www.al.gov.mo/ );編號: 135/IV/2009;148/IV/2009。
…
環保局以「規劃入手,源頭管理」理念執行工作
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表示,當局於今年將有序地開展澳門全面的環境規劃工作,包括制定《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及相關主要報告和專項規劃工作,訂立綠色發展策略,規劃2012年、2015年及2020年的短、中、長期目標及行動。 張紹基在回覆立法議員關翠杏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環保局一直本著從「規劃入手,源頭管理」的理念,構建環保宜居城市。今年將編製《構建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探索》文本,探討及諮詢各界對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意見,以便開展制定有關環境影響評估程序、技術準則、一般指引及標準訂定的工作,在中、長期目標階段引入環境影響評估制度。 他表示,在控制污染方面,當局將繼續強化各項環境參數的監測,進行移動空氣污染源、固定空氣污染源、室內空氣質素、環境噪聲、光污染、廢棄物管理、環保建築和突發環境污染事故方面的研究與控制。同時,當局亦會檢討及評估現有環境法律體系,按社會發展需要,制定及完善環境法律法規及相關排放標準,更好地從法制層面,控制污染、保護環境。 就環保宣傳教育方面,張紹基指出,當局會按全民身體力行為主軸,實踐綠色生活的理念,採用不同方式和多種渠道強化環境宣傳教育的力度。另外,環保局亦會研究推動環保產業及環保會展業的發展,並會設立環保與節能基金,透過財政及技術支援,推動環保和節約資源的項目。 另外,張紹基在回覆立法議員何潤生的書面質詢時表示,對於鴨涌河水質污染問題,環保局正跟進有關工作,對有關污水進行初步採樣及化驗。與此同時,該局亦聯同港務局設立跟進小組,共同研究鴨涌河的整治方案,並將委託科研機構對鴨涌河內部及外部污染來源進行系統性的調查及分析,從而制訂適當的整治方案。 他又指出,就鴨涌河的整治,跟進小組已與珠海方面開會,雙方就現時鴨涌河的污染來源、短期改善措施和整治方式等進行了討論。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116/IV/2010以及117/IV/2010。
…
高地烏街部分路段周六、日禁止逾6公尺車輛進入
因繼續重鋪路面工程關係,美副將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之間的一段高地烏街將於8日(周六)早上10時至9日(周日)下午6時禁止車身長度超過6公尺的車輛進入,而美副將大馬路與高地烏街及文第士街的交界處亦會維持有限度通車,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因應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仍需繼續重鋪路面工程,相關路段將於7日(周五)至9日(周日)期間採取臨時交通措施,其中由7日晚上10時至9日下午6時,美副將大馬路近富美大廈的電單車泊車位將禁止車輛停泊;由8時上午10時至9日下午6時,美副將大馬路與高地烏街及文第士街的交界處將維持有限度通車;介乎美副將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之間一段高地烏街則禁止車身長度超過6公尺的車輛進入;位於美副將大馬路近觀音堂的巴士站將臨時停用,乘客需前往同一路段的臨時巴士站上落巴士。 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遵守現場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並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市民如欲了解是次臨時交通改動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
…
東望洋街部分路段周五起實施有限度通車
配合土地工務運輸局開展的東望洋下水道工程,若翰亞美打街及東望洋街部分路段將於周五(7日)上午11時起實施有限度通車,為期30日,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改動措施。 為了進一步完善下水道系統,土地工務運輸局將更換東望洋街的排水管,建立清污分流系統,以減輕下游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負荷。為減低工程對居民、商戶以至交通的影響,工程將分階段進行,其中配合首階段工程,由周五(7日)上午11時起,若翰亞美打街近東望洋街的路段,以及介乎若翰亞美打街與巴冷登街之間的一段東望洋街將實施有限度通車,為期30日。 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遵守現場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並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市民如欲了解是次臨時交通改動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
…
香港家庭用品展2010 (4月20日至23日)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25屆香港家庭用品展已於本年4月20 – 23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為亞洲最大型的業內展覽,展出2,400家及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商的最新家庭用品和紡織品,大會共組織了合共122個買家團超過5,500名國際買家赴港參觀。展覽設有不同主題展區,滙聚多國品牌及優質設計的「精萃廊」,共有42家國際企業參展,分別來自澳洲、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荷蘭、香港、西班牙、瑞士、台灣及泰國。 寵物用品世界為是次展覽會矚目焦點之一,匯集林林總總的寵物相關產品及服務、水族產品、寵物醫護產品、店舖裝置和包裝用品,滿足日益殷切的市場需求。同期舉行之香港國際家用紡織品展, 網羅各類時尚家用及商用紡織品,包括浴室及寢室紡織品、地氈及鋪地製品、家居飾品、餐桌及廚房紡織品等,為參展商帶來更多商機。
多年來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一直支持香港家庭用品展,並組團參加展出,祈能為本澳企業尋找商機,開拓海外市場,把握商機,反應也相當熱烈。今屆澳門有10家企業透過本局報名參加,產品包括傢俬、家居裝飾品、浴室用品及剪刀用具等。本澳參展商表示透過參加是次展覽,既可與現有的生意夥伴聯繫,亦可接觸新的客戶,並同時於展覽期間,本澳參展商總結洽談中之訂單約六百多萬澳門幣,對於展出成績均表示滿意。 “澳門館” 設置於3號展覽廳,面積達108平方米,透過設置 “澳門館” 推廣本澳投資環境及貿促局提供之服務, 以及宣傳“澳門特許經營洽談會2010”及 “第15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 。本局於來屆2011年4月20-23日將繼續組織澳門企業參加 “香港家庭用品展”,歡迎本澳有興趣之企業報名參加,請與推廣活動廳黃小姐聯絡,電話:87989295。
…
一學校出現群集性流感樣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5月3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32%,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14%。5月4日,沒有新增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609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 5月4日,衛生局接獲一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出現群集性感染的學校是培正中學K2A班,累計有6名年齡介乎4至5歲的學生出現發熱、咳嗽等上呼吸道病徵。目前,患病學生已到醫療機構就診,無住院病例,亦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衛生局現正採集部分患病學生的呼吸道樣本送檢,並已要求學校加強清潔消毒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嚴格執行患病學生不能上學的規定。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5月4日下午,本地沒有甲型H1N1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5月4日,有10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5967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
勞工事務局續到工地點算僱員人數
勞工事務局人員於本日(4)前往位於黑沙環新填海區V地段「海天居」地盤進行點算工人數目的行動。經點算,當時在工地現場工作的本地僱員有69人,外地僱員有26人。勞工事務局會將有關資料送交相關行政部門備查,以作人力資源的調整。 勞工事務局在到達上述被核查的工地後,經接洽工地負責人說明核查目的,要求安排集合當時在現場工作的所有工人,以進行核算現場的本地僱員和外地僱員的人數。點算完畢後,勞工事務局即場將點算結果交相關工地負責人簽署確認。 勞工事務局會持續進行有關僱員人數的點算行動,以督促僱主履行僱用本地工人的義務,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權益。 另一方面,就上月勞工事務局人員到此地盤巡查時曾發現工地宿舍的違規情況,今天該局對上述工地宿舍位置進行巡查,發現所有外地僱員已遷出建築工地,現場已沒有煮食器具;承建商亦聘請了專業清潔公司進行了滅蟲及滅鼠工作,以及在數個地點放置老鼠藥,承建商並承諾將會持續跟進滅蟲及滅鼠工作。因此,現時有關建築工地基本符合衛生和安全及環境方面的條件。
…
澳門高教資料庫應屆學士畢業生網上問卷調查五月進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下稱高教辦)委託澳門大學於本年五月進行“2009/2010學年應屆學士畢業生網上問卷調查”。是次問卷調查的對象為本澳高等院校學士學位課程(包括補充課程)的應屆畢業生,學生可於五月十日至六月十日(截至晚上十一時五十九分),登入高教辦網頁www.gaes.gov.mo/MHEDB填寫有關問卷。 主辦單位表示,問卷調查旨在了解本澳高等院校學生的學習及生活情況,以作為特區政府制定高教政策的參考。所收集的資料絕對保密,並只供統計及分析之用,院校行政人員及其他系統使用者均無法知悉學生的個人身份,請學生認真如實填答問卷。 主辦單位本年還會有其他的學生問卷調查,詳情稍後公佈。為鼓勵學生參與,凡依時完成是次問卷調查的學生,均可自動參加抽獎活動,獎品豐富。有關澳門高等教育資料庫及問卷調查的最新消息,可登入高教辦網頁www.gaes.gov.mo/MHEDB或澳門大學教育學院網頁www.umac.mo/fed/erc/查閱。
…
社會工作局計劃於美珊枝街五號設臨時戒毒中心
就有市民對美珊枝街五號將設臨時戒毒中心的消息所表達的意見,社會工作局感謝其對社會服務設施未來規劃的關注,並表示為配合衛生局興建傳染病大樓的工作,戒毒綜合服務中心需儘快遷出現址,由於服務設置具迫切性,經評估後,認為利用社會工作局位於美珊枝街五號、過去亦曾用作戒毒門診中心的物業設置臨時戒毒中心較為適合,有關中心啟用後,將提供美沙酮維持治療及戒毒輔導服務。 社會工作局現時位於加思欄後新馬路的戒毒綜合服務中心所在物業,將被衛生局收回用作興建傳染病大樓之用。由於傳染病大樓的興建與本澳居民的健康息息相關,為積極配合有關計劃,戒毒綜合服務中心將儘快遷出。為此,社會工作局一直竭力物色新地方,但由於近年新落成的社會服務設施相對較少,要選擇合適的地方並不容易。雖然衛生局其後決定提供另一設施予社會工作局以延續戒毒服務,但由於有關設施十分陳舊,必須重建,估計需要兩年時間才可落成啟用。 戒毒服務是本澳重要且較為特殊的社會服務之一,戒毒者深受毒害,讓他們獲得治療及康復是社會的共同心願和責任,為避免因設施重建需時致使有關戒毒服務中斷,設置一所臨時戒毒中心具有迫切性。經過分析後,社會工作局認為相對其他位於人煙繁雜區份的物業,美珊枝街五號的位置較為獨立,且美珊枝街五號及七號自2000年開始,已經是社會工作局防治藥物依賴廳的辦公室,在2000至2002年期間,亦曾用作戒毒門診中心,比較適合用作設置臨時戒毒中心。 回歸後,本澳戒毒服務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已成功為無數戒毒者重建家庭,事實上,目前接受治療及跟進的病人中,有不少已經康復及有穩定工作,與正常人無異。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戒毒病人極少會對中心鄰居造成實際滋擾。社會工作局表示,明白居民的擔憂,會承諾儘快完成新戒毒中心的重建,美珊枝街五號的服務點只屬臨時性質。另外,社會工作局會設法與病人協議,採取一切行政措施,加強保安及管理工作,以減低病人對社區造成滋擾的可能性。 如市民對社會工作局的戒毒服務或設置臨時戒毒中心的工作有任何意見及查詢,可以致電2835 8818與本局人員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