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高士德下水道整治工程問卷調查今展開
一連六日“高士德下水道整治工程問卷調查”今日(四日)展開,調查採用街頭訪問調查方式,收集高士德一帶居民、沿線商戶和職業駕駛者對重整工程的期望及意見。土地工務運輸局計劃在本月二十三日舉行公開介紹會,期望通過多渠道的意見收集及分析,令工程施工計劃和臨時措施的安排做得更好,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問卷調查了解居民需要
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整治工程預計今年第四季展開,為了解居民及職業駕駛者的出行習慣、對分階段施工安排的期望,工程期間的憂慮以及因縮短工期而加班施工的可接受時間等意見。土地工務運輸局委託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於今天(四日)至本月九日進行街頭問卷調查。 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聯同提柯坊會負責人今天下午往高士德大馬路了解首天調查的情況,並進入部份商舖,聽取商戶對工程的意見。 是次調查對象覆蓋高士德大馬路一帶的居民、沿線商戶和職業駕駛者等,當中包括行人、沿線商戶、駕駛者、職業司機(巴士司機、的士司機、貨車司機)。調查以一千份有效問卷為目標,問卷調查的樣本比例為:居民佔75%(包括:行人50%, 駕駛者25%);商戶10%;職業駕駛者15%(包括:貨車3%、的士9%、巴士3%)。 調查採用定點街頭訪問的調查方式,時間由上午十時至下午八時,穿着制服及佩戴工作證的調查員,分別在高士德大馬六個十字路口路訪問途人,包括高士德大馬路與連勝馬路、羅神父街、俾利喇街、高地烏街、賈伯樂提督街、荷蘭園正街交界。 調查還包括訪問不少於一百商戶,為減少對商戶營運的影響,將在非營業繁忙時段進行,安排於上午十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至五時進行。至於職業司機方面,將透過社團收集意見,並在各口岸的士站、經高士德的巴士線路的相關總站等,收集的士司機和巴士司機的意見。 公開介紹會續聽取意見
為更好收集居民意見,土地工務運輸局日前到提柯坊會聽取的意見,出席人士普遍支持整治工程,但較關注施工期間的交通安排及有何措施減低對居民及商戶的影響等。有居民建議延長晚間施工時間或容許假日開工,以縮短工期,亦有意見希望政府做好工程監督,保障施工期間行人安全,更希望重鋪路面時一併改善道路環境。局方重申,會詳細分析居民的意見,在制定施工方案及臨時措施時盡量減低影響。考慮工程受區內居民的關注,土地工務運輸局將於本月二十三日(周日)下午三時半,假三盞燈休憩區舉行公開介紹會,進一步向居民說明工程內容及收集意見,歡迎居民及商戶積極參加。 隨着本澳社會的快速發展,高士德的居住和流動人口隨發展而上升,商業和生活污水亦已對區內的下水管道增添壓力。然而,高士德大馬路現時的下水道已使用了數十年,有近二十年沒展開過大型的更新及維修工程,隨住區內高層樓宇、人口不斷增加,老化的下水道系統已基本飽和,倘不及時整治,情況將會惡化。屆時,將有機會因為排水不暢通而導致污水倒灌入屋/商舖,住戶及商戶都會受到影響。 土地工務運輸局表示,收集的意見及數據,將作為制訂高士德下水道整治施工計劃和臨時措施安排的重要參考,呼籲居民積極發表意見,讓相關部署能配合居民期望,盡量減低工程期間對居民及商戶等所造成的影響。此外,政府亦將透過不同渠途蒐集社會公眾對高士德下水道整治工程的意見,歡迎居民積極透過電郵(din@dssopt.gov.mo)及傳真(2871 8153)的方式提交建議。
…
行政暨公職局到校園推廣選民登記
應勞工子弟學校的邀請,行政暨公職局於4月28日及29日一連兩日派員到該校為合資格的在校師生辦理選民登記的手續,期間共受理了330個新登記的申請,當中200個申請屬年滿17周歲但未滿18周歲的永久性居民透過附同父母簽署的同意書依法提出的提前選民登記申請──根據法律,提前登記可於申請人年滿18周歲之日起自動轉為確定且具備參與選舉活動的資格而毋需辦理任何額外的手續。 按現行《選民登記法》,合資格而又未登記人士全年均可辦理登記手續,已登記的選民亦可隨時依法更新資料。而為了推動合資格的年青人依法辦理選民登記的手續,行政暨公職局持續地與社團和學校合作推動選民登記的工作,有需要的社團和本澳中學及大專院校,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9871704,聯絡該局選舉技術輔助處協商服務的時間和安排。 現時受理選民登記申請的地點除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樓地下選民登記專櫃外,還有位於黑沙環的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及各區市民服務中心。此外,除擁有合格電子證書的合資格人士可直接透過選民登記網站www.re.gov.mo提出選民登記的申請外,已作選民登記的選民亦可透過選民登記網站查知登記狀況,並透過辦理選民登記時獲發的個人密碼或易辦事的賬戶密碼更新已登記的個人資料。
圖片一圖片二
…
澳門博物館舉辦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為紀念每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局澳門博物館安排了一系列慶祝活動。為方便市民前往參觀,除每月15日例行免費入場外,在5月18日(星期二)“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澳門博物館與典當業展示館向公眾免費開放,屆時澳門博物館除了提供免費公眾導賞,還將舉辦“走進博物館”活動。
活動將在館內設置以博物館為題材的遊戲攤位及傳統麵粉公仔製作示範,藉此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藝,達到今年“博物館促進社會和諧”的國際博物館日口號的目標。活動時間由上午11時至下午1時,下午3時至5時,歡迎市民和遊客現場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傳統手工技藝和參加遊戲。
澳門博物館也將參與澳門各間博物館於2010年5月9日(星期日)假塔石廣場聯合舉辦的“2010澳港粵博物館嘉年華”。是次活動集展示、表演、遊戲等各種項目,加強博物館與公眾的聯繫,顯示博物館在宣揚本土文化歷史及教育領域的功能。屆時粵、港兩地博物館也會參加這個活動,使嘉年華不僅展示各間博物館的特色,而且令現場活動更顯得多姿多彩。
澳門博物館於嘉年華現場活動中將舉辦“傳統麵粉公仔製作(親子)工作坊”,活動時間為下午2時至6時30分。工作坊將舉辦九班,每半小時一班,每班名額限於15人。期間各人親手所做的製成品或半製成品均可帶走留作紀念。欲參加上述活動的人士需提早報名,請於辦公時間致電83941217(何先生)或83941210(胡小姐)報名,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此外,澳門博物館還將在5月29日至8月29日在澳門博物館三樓舉辦大型專題展覽《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展》。喬治.錢納利是早年到中國的畫家當中享負盛名、被視為十九世紀於東方最有影響力的西方畫家。為紀念這位來華185年的英國畫家,澳門博物館特別展出錢納利創作生涯中不同時期 (1790年代至1840年代) 的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素描和速寫,以及受錢氏影響的當時期主要畫家共142幅作品。公眾在欣賞作品之餘,亦可加深對澳門本土歷史的了解。本次專題展覽也被列為今屆澳門藝術節的重點項目之一。
展覽期間,澳門博物館演講廳還將舉辦錢納利系列專題講座:其中由陳繼春博士主講“錢納利與澳門”(粵語,29/05/2010〔週六〕15:00~17:00);資深研究員Patrick Conner主講“錢納利筆下的遠東世界”(英語,設粵語傳譯,05/06/2010〔週六〕15:00~17:00);香港前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博士主講“錢納利時代的澳門、廣州及香港〔1825-1852〕(粵語,19/06/2010〔週六〕15:00~17:00) 。參加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3941210(胡小姐)或83941217(何先生)報名,名額有限。
欲了解澳門博物館於“國際博物館日”的各項活動,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57911查詢,或瀏覽www.macaumuseum.gov.mo。
…
澳門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致力於社會和諧”
國際博物館協會對博物館定義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並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以教育、研究、欣賞為目的徵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出人類及其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 踏入21世紀網絡時代,人類的生活更加複雜多變。因此,本世紀和平發展的重要指標將會是促進人與人彼此之間的聯繫和對話,以及不同族裔之間的文化交流。博物館作為社會文化機構,理應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我們必須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積極創新和架構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從而提昇人與城市的素質和地區的文化內涵,發揮建設和諧社會的最大功能。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各博物館將於五月十五日至十八日期間分別豁免入場收費,並按各自的專題特色在整個五月份推出一連串的特別活動、講座、專題展覽和工作坊,讓市民感受博物館在社會的無限動力。詳細的免費開放時間和活動內容見附件或請瀏覽“澳門的博物館”網站(http://www.museums.gov.mo) 。 此外,本年度最重要的一項聯館慶祝活動是,五月九日下午二時至六時三十分於塔石廣場舉行的“2010澳、港、粵博物館嘉年華”大型活動。主辦單位邀請了廣東省和香港的博物館參加,剪綵儀式於下午三時舉行。屆時現場除了有各博物館設置的展覽和有獎攤位遊戲,讓參觀者在最短的時間中飽覽澳、港、粵數十家博物館的特色外,也安排了繽紛動感的音樂演奏、舞蹈和小品劇場等綜合表演和豐富的大抽奬獎品。澳門郵政將於當天發行紀念封,並於會場設置臨時郵政櫃檯,於下午二時至六時間,免費派發紀念封及提供紀念郵戳蓋銷服務。 2010年度的國際博物館日的聯館活動主辨單位包括:土地暨自然博物館、大賽車博物館、消防博物館、海事博物館、通訊博物館、路氹歷史館、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澳門科學館、澳門茶文化館、澳門國父紀念館、澳門博物館、澳門藝術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和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
歷史檔案館辦書盒製作工作坊
文化局轄下澳門歷史檔案館將於五月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至五時舉辦“書盒製作工作坊”, 歡迎十歲以上的初學者參加,有興趣者可於五月十日起前往塔石廣場澳門歷史檔案館辦理報名手續,報名費為澳門幣二十元(已包括上課材料及設備費用)。名額有限,先到先得。澳門歷史檔案館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五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三十分及星期六下午一時至六時。有關工作坊詳情及二零一零年工作坊舉行時間表請瀏覽澳門歷史檔案館網頁http://www.archives.gov.mo/cn/news/。如有查詢,可與澳門歷史檔案館朱小姐聯絡,電話:八五九八六五三七。
…
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到訪海事博物館交流經驗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所長凱薩瓦帕尼大使(Ambassador K. Kesavapany)於2010年4月27日訪問了澳門海事博物館,由海事博物館館長胡柱鵬及博物技術處處長陳宜婉接見並陪同參觀。 隨凱薩瓦帕尼大使到訪的,還有該研究所的兩位教授,分別是方乙洙(Pang Eul-Soo)博士及方羅拉(Laura Jarnagin Pang)博士。研究所一行人到訪的主要目的是向本澳的海事博物館學習管理經驗,並為日後在新加坡籌建一所以海事為主題的博物館做好準備。 在參觀本澳海事博物館期間,海事博物館館長胡柱鵬向凱薩瓦帕尼大使介紹了海事博物館的歷史、願景與使命,還有現時管理與營運上的各項要點、藏品的蒐集和保養等。凱薩瓦帕尼大使表示是次到訪澳門獲益良多,希望日後能加強與本澳海事博物館的合作,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凱薩瓦帕尼大使是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所長(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in Singapore),現正致力於搜集資料及研究,並計劃向新加坡政府提議在當地興建一所海事博物館,向各地遊客展示新加坡作為世界港口城市的歷史及獨特文化。
…
演藝學院戲劇舞蹈音樂學校普及課程招生
文化局澳門演藝學院普及培訓課程將於五月十日起至五月二十二日公開接受報名,戲劇學校、舞蹈學校及音樂學校等各項課程的設置將在過往的基礎上新增多項課程,提供更多元化的學科選擇,以滿足廣大市民的不同藝術需求,繼續為本澳培養新一代的演藝人才。 澳門演藝學院設有舞蹈學校、音樂學校及戲劇學校,乃澳門一所提供職業藝術教育的正規表演藝術人才培訓機構,歷年來把推廣及發展表演藝術教育視為己任,把發掘和培養本地演藝人才視為使命。澳門演藝學院設置的音樂、舞蹈及戲劇普及培訓課程,為本澳有潛質的學生,在課餘時間提供基礎性、系統性及全面性的多元化藝術基礎教育,更為將來有意踏上專業藝術道路的學生提供完整的基礎訓練。 新學年戲劇學校舉辦兒童、青少年默劇、“面具創作與運用”、“劇本導讀”、“劇場設計入門”等課程,讓廣大戲劇愛好者能選擇適合項目報讀。舞蹈學校將招收五歲以上的舞蹈愛好者,設啟蒙班、中國舞、芭蕾舞、中國民間舞、爵士舞等不同種類和程度的課程,為學生提供正規的基礎舞蹈訓練。音樂學校開設各項中、西器樂演奏、聲樂演唱等學科,適合六歲以上的音樂愛好者報讀。 澳門演藝學院各項普及培訓課程的招生資訊及報名表格下載,可瀏覽網頁www.conservatory.gov.mo,或致電舞蹈學校二八七五零五六二、音樂學校二八三五二七六六、戲劇學校二八七零一五八八或親臨各校查詢。
…
“第二十一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
由商務部、發改委、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黑龍江省人民攻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簡稱“哈洽會”)將於2010年6月15-19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體育中心舉行。 “哈洽會”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二十屆,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萬名中外客商、專業觀衆參會參展,總成交額逾千億美元。本屆“哈洽會”將設置3,000個標準展位,展出面積達86,000平方米,10多個專業展區(館)的國際性大型經貿洽談會,是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的最大展會,東北亞區域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國全面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的窗口。本屆哈洽會將進一步提升展會水平,按專業特色顯著的大型國際綜合展會的標準,以現代化的展覽設施、一流的商際網路、完備的服務系統和舉辦內涵豐富的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爲參會參展客商開展貿易洽談、投資合作,創造更多的商機。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應主辦單位之邀請,在展會期間設置「澳門館」,向與會嘉賓介紹澳門最新之投資環境、本局所提供之服務及於本年7月8-10日在澳門舉行的『澳門特許經營洽談會』,以及10月21-24日舉行的『第十五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此外,本局亦將在展館上提供現場商業配對服務。貿促局現正組織澳門各界企業,尤其有意通過“哈洽會”開拓黑龍江省以至東北市場之企業參展,本局歡迎各界有興趣參展之企業於截止報名日5月10日(星期一)前提出申請,有關參加詳情請於本局辦公時間內致電87989141梁先生查詢。
…
環保局就《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向社諮會徵集意見
環境保護局今日(5月3日)就《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向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以下簡稱“社諮會”)徵集意見。與會者關注到環保教育、人才培訓、膠袋使用,以至廢棄物處理等多方面問題。局方強調會廣泛徵集社會意見,優先處理如車輛尾氣、光污染等刻不容緩的環境問題。同時,會透過即將推行的“綠色企業”計劃,宣揚減少使用膠袋,未來亦會就推行膠袋徵稅廣泛收集社會意見。 環保局張紹基局長、黃蔓葒副局長、環境規劃評估廳馮詠阡廳長今日下午假多功能室向社諮會委員介紹《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會上,多位社諮會委員分別發表意見,包括提出應明確節能減排的量化、前瞻性目標,與世界接軌。他們認為環保工作應透過全民參與來推進,政府要發揮牽頭作用,例如從減少使用膠袋、停車熄匙等生活細節上,提升市民的環保意識。亦有委員提到除了要加強人才培訓外,亦可考慮在教育、醫療,甚至宗教等各專業範疇上,推動環保概念。 張紹基局長在回應時表示,局方會透過是次諮詢徵集社會意見,按先後緩急處理各項工作。明白到車輛尾氣、光污染等屬刻不容緩的環境問題,故環保局現時已積極開展有關計劃,如引入環保車,規管新進口車以至在用車的排放限制等。 他亦認同環保工作需全民參與,故局方將於今年中啟動“綠色學校”計劃,從小學生開始推行環保教育,將節能、節水、廢棄物處理等環保意識滲入到學校中,從而推動到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細節裡。 對於社會關注的膠袋徵稅問題,局方未來會廣泛收集社會意見,尋求共識。同時,亦會從宣傳教育層面上著手,透過即將推行的“綠色企業”計劃,鼓勵企業減少使用膠袋、一次性餐具等,從源頭開始做起。 另外,環保局昨日亦於三盞燈休憩區舉行了首場公眾介紹會,多位市民均發表了許多寶貴意見。稍後,將繼續向市民、社團、教育機構、業界等徵集意見。《澳門環境保護概念性規劃構想》(2010-2020)諮詢期將至本月31日結束,局方希望透過文本中所提出的六大規劃策略、50項行動構想,以拋磚引玉的方式,讓市民從中提出個人意見。除文本所提到的環保問題外,市民亦可按照自身對本澳未來環境規劃的願望,提出各方面的建議。環保局歡迎社會各界能就本澳首個環境規劃構想,踴躍發表意見。
…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遊行事件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3)日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五一遊行事件。他希望居民能以和平形式表達意見和訴求,特區政府會尊重民意,樂意互動地透過各種渠道聽取意見。 他又指出,警方今次處理事件高度克制,已把影響減至最低。 行政長官並特別向事件中的傷者致以慰問,希望他們盡快康復。 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出席世博開幕儀式及結束江蘇訪問回澳,他在接受傳媒訪問時重申,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失業工友所提出的訴求和意見。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譚伯源司長及政府相關部門已作出跟進,包括訂定保障本地工人就業的行政法規,經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討論後已交行政會作細則討論,相信法規很快會獲得通過並頒佈實施。 他又表示,除訂定法規外,特區政府還提出三項措施,包括:為失業工友提供培訓;社會工作局經審核後為他們提供經濟援助;以及在建築行業堅定執行本地工人和外僱的比例制度。希望透過這些措施,在本澳經濟恢復時期,一些大型工程開展時優先讓本地工人就業,藉此保障本地工友的就業權益。 行政長官重申,總括而言,特區政府秉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使到澳門能夠持續發展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