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歌曲之王舒伯特音樂會周六上演
“歌曲之王”舒伯特專場音樂會《魅力舒伯特》於3月28日(星期六)晚上8時假文化中心綜合劇院上演,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呂嘉指揮,率領樂手為聽眾獻上一場舒伯特聽覺盛筵。 舒伯特是浪漫主義音樂早期的代表人物,同時也被認為是古典樂派的最後一位巨匠。他短暫一生的31年中,雖然生活潦倒,在世時才華亦不被廣泛賞識,但他的音樂創作卻總帶著天使般優美純潔的旋律,仿佛在他心中有無窮喜樂的泉源,旋律蕩漾著人性與親切,安慰世上無數心靈。舒伯特的遺產總數極少,連鋼琴和樂器也沒有,但他留下的作品總數超過千首,其中有650多首是藝術歌曲,有“歌曲之王”的美譽。《魅力舒伯特》音樂會是舒伯特作品專場演出,澳門樂團將與觀眾一起回味他的永恒旋律。 音樂會獻上三首舒伯特的早期佳作:《D大調序曲》(以意大利風格而寫)、D大調第三交響曲及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D大調第三交響曲透露了舒伯特坦然的意念、獨特的風格、以及旺盛的活力;降B大調第五交響曲是一首室內樂隊演奏的小型交響曲,人們稱之為“不用鼓和小號的交響曲”,舒伯特視它為一首莊嚴彌撒曲,樂曲展現了德奧作品典雅、細膩、淳樸、自然的傳統風格,讓人深受感動,曲式架構清晰、技巧熟練,旋律輕快明朗,洋溢著青春氣息,並以一種溫文爾雅的氣質貫穿了整部作品,被音樂學者肯定為其早期交響曲的顛峰之作。兩首樂曲都是是浪漫時期的經典交響曲作品。 音樂會於3月28日(星期六)晚上8時隆重舉行,門票於廣星城市售票網公開發售,演出前一小時可在音樂會現場購買,票價澳門幣120及80元,憑“澳門樂團之友”會員卡購票可獲六折優惠,另設多項購票優惠,購票熱線28555555,更多節目資訊可瀏覽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
…
特區政府決心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今(25)日重申,特區政府時刻把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權益置於經濟政策的首位。 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上午會見了博彩企業員工協會代表後表示,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關注本地工人的就業穩定問題,去年採取措施,對保安、清潔等行業進行外僱人數控制,今年將實行並減少其一半外僱數目。 譚伯源表示,基於金融海嘯影響,其他職位就業情況均不理想,政府可能將控制外僱人數措施延伸至其他行業,如餐飲業。政府並會詳細檢討相關政策,視乎實際需要,減少一半或更多外僱,更有利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對於工會反映博企保留外僱而裁減本地工人問題,譚伯源表示,政府已初步掌握情況,並盡量跟進。政府有決心加大力度跟進及維護本地工人就業權益,增加透明度。同時,政府將馬上整理企業的外僱及本地員工數字,讓市民可更了解本地就業情況,穏定就業情緒,並爭取4月份舉辦招聘會,協助本地工人就業及失業工人轉業。 此外,他表示政府將與相關社團合作舉辦培訓,一同做好相關工作,以協助失業及轉業人士可盡快加入大型企業工作。 譚伯源指出,控制外僱數字是特區政府的政策取向,企業不獲保證擁有固定的外僱名額,聘用本地工人才是人力資源最穏定的保證。特區政府會因應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調節外勞數目。
…
冼星海大馬路及栢林街部分路段周五起封閉
配合外港新填海區的馬路整治工程,冼星海大馬路、栢林街及馬濟時總督大馬路等部分路段周五(27日)起,將臨時封閉,禁止車輛通行及泊車,為期30日。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的交通改動。 土地工務運輸局現正分階段整治外港新塡海區的行人路和行車路面,其中首階段第二區整治將於周五(27日)展開,施工地點靠近大豐銀行大廈的一段栢林街和馬濟時總督大馬路。配合上述工程,周五(27日)上午11時起,介乎巴黎街與栢林街之間的一段冼星海大馬路將將臨時封閉,除特許車輛外,禁止一切車輛通行及停泊;介乎馬濟時總督大馬路與冼星海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栢林街、介乎栢林街與巴黎街之間的一段馬濟時總督大馬路及介乎馬濟時總督大馬路與中航大廈之間的一段栢林街,亦會臨時封閉,編號4571至4582以及編號2601至2605的咪錶泊車位及電單車泊車位,將禁止車輛停泊;另外,介乎冼星海大馬路與馬濟時總督大馬路之間的一段巴黎街將實施反方向行車,即駕駛者可以由冼星海大馬路左轉入巴黎街往馬濟時總督大馬路方向行駛。 上述交通改動措施為期30日,待工程完成後,將恢復原來的交通運作。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遵守路上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並服從交通警員指揮。
…
舊諮會今年工作重點 行政法規討論工作年內展開點對點諮詢將面向弱勢社群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已於去年進入立法程序,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正抓緊起草配套的行政法規,爭取在今年內完成全部行政法規的起草工作,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亦會在今年內對政府提交的行政法規展開討論。 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昨日舉行今年首次全體會議,由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介紹該會工作計劃。他表示委員會今年的工作重點,除就《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的配套行政法規展開討論外,還會繼續以不同形式在社會上展開諮詢及宣傳工作。 劉仕堯指出,由於《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屬於法律制度,須制訂一系列執行性的配套法規,根據法律制度第六十條規定,行政法規的內容主要有六大方面,包括:1.重整區域及重整單元的界定方法;2.制訂重整規劃草案的職權及其範圍;3.聽取業權人意見及對規劃草案進行公開諮詢所適用的規定;4.負責推廣重整規劃,以及收集和分析建議及意見的公共機構;5.對公開招標的招標方案和承投規則的關鍵元素表示同意的聲明書形式;6.政府給予的補助、稅務鼓勵及優惠的施行細則,尤其有關給予補助的條件和限制。 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正抓緊對上述行政法規的起草和翻譯工作,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完成部分行政法規,預計委員會將於第三季對行政法規展開討論。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爭取在今年內完成全部的起草工作。 此外,《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於去年進入立法程序,草案的中文翻譯工作現已完成,並在昨日的大會上提交委員會。劉仕堯表示,委員如果對《舊區重整法律制度》草案仍有後續意見,可透過委員會提交予法務部門。 劉仕堯還介紹了委員會今年的諮詢、宣傳工作,表示將繼續展開「點對點.面對面.舊區重整」的諮詢工作,就如何保障弱勢社群的權益和援助問題,聽取本澳弱勢社群團體以及社工和義工團體的意見,首場座談會將在本月底展開。此外,亦會以戲劇形式在校園展開巡迴宣傳,及透過舉辦攝影比賽,收集圖片建立本澳城區圖像資料庫。 除了上述工作外,亦會利用祐漢新村順利樓拆卸後的部分土地,設立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祐漢臨時辦事處,以便適時及時地展開社區宣傳和諮詢活動。會上,委員還聽取了文化局副局長陳澤成介紹《文化遺產保護法律》草案。
…
衛生局公佈近期傳染病情況
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峰期。根據過往經驗,三月份是流感高峰期,而四、五月份則是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期。根據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的監測,目前兒童上呼道感染發病人數仍處較高水平,並有零星聚集性感染報告,但情況未如去年同期嚴重。盡管如此,衛生局呼籲巿民仍應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 除到醫院就診的上呼道感染病人較多外,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昨天和今天各接獲1宗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為位於東望洋新街的聖羅撒托兒所B班和位於鏡湖馬路的濠江幼稚園幼高B班,分別有7名及9名學生出現發熱及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所有患病學生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需住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現正採集部分患病學生的呼吸道樣本送檢,暫未有化驗結果。中心已要求上述學校加強清潔消毒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並應嚴格執行患病學生不能上學的規定。 此外,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過去1周亦陸續接獲4宗托兒所腸病毒感染聚集性感染報告,分別為同善堂第一托兒所小B和小C班共12名患兒、澳門國際學校幼兒教育一年級B和D班共7名患兒、仁慈堂托兒所D班3名患兒和聖安東尼托兒所N-PKg班6名患兒,所有患病幼兒病情較輕,其中只有同善堂第一托兒所1名患兒需住院治療,病情穩定,無出現神經系統或其它嚴重併發症的個案。檢測結果證實,同善堂第一托兒所、澳門國際學校及仁慈堂托兒所均非EV71型腸病毒(較易出現併發症)引起。
…
何賢公園停車場周六起調整免費泊車時數至12小時(更新版)
為全面提高車位使用的效率,加強緩解宋玉生廣場一帶對泊車位的殷切需求,交通事務局將於周六(28日)凌晨零時起,把何賢公園地下停車場的免費泊車時間,由現時的連續48小時,調整為12小時,敬希駕駛者留意。 何賢公園地下停車場於2007年底陸續對外開放予公眾試用,試用期間,首48小時免費,逾時則須繳費。該停車場自開放以後,一定程度上紓緩了宋玉生廣場一帶的泊車位需求。但同時,交通事務局關注到有個別駕駛者長期佔用停車場的車位,局方經研究後,為全面提高車位流通的使用效率,進一步舒緩區內泊車位的需求,周六(28日)凌晨零時起,將該停車場的免費泊車時間,由現時的連續48小時,調整為12小時,逾時輕型汽車每小時或不足一小時收費3元,電單車每小時或不足一小時收費1元。 交通事務局將密切留意停車場調整運作後的情況,適時作出檢討。 何賢公園地下停車場共兩層,面積約16,000多平方米,可提供900多個泊車位,包括400多個輕型車泊位、4個傷殘人士專用車位以及500多個電單車泊位。
…
2009MIECF系列專訪(二):民署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十載 零八年回收量增三成
由民政總署推行的垃圾分類回收計劃,由1999年底開始,推行至今已踏入第十年。近年廢紙、金屬及塑膠等資源垃圾的回收量持續上升,去年的回收量較2007年增長三成,較2006年更激增超過一倍,可見市民對環保的意識已日漸提高。民政總署希望,廣大市民能繼續積極參與資源回收,支持環保。 隨著澳門經濟迅速發展,人口增加,固體廢物量也持續上升。現時本澳每日約有800噸固體廢物被運送到氹仔焚化中心作焚化處理。為減輕焚化中心的負荷及善用環境資源,民署近年致力宣傳減少廢物的重要性,並推廣資源垃圾分類回收計劃。 推行十載成效顯著 民署自1999年底起推行有關計劃,邀請本澳23間中小學參與,透過專題講座、圖片展覽、競技活動,以及提供回收設施等,將有關訊息帶給新生代。隨著在學校的推廣工作漸見成效,民政總署進一步將計劃推廣至社團、私人機構及政府部門,至今已有289個單位參與。 為加強推廣垃圾分類回收,民署近年在公共地方設置分類回收設施外,更推動家居廢物分類回收計劃,並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推廣教育工作,提供分類回收設施及安排收集工作,使垃圾分類回收的概念逐步融入巿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
隨著本澳市民對分類回收的意識漸增,民署於2003年更將分類回收工作的普及面擴大,逐步於全澳各區(包括公園、休憩區、住宅區、商業區及旅遊區)設置不銹鋼回收桶,並在封閉式垃圾房加設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市民回收資源垃圾。目前全澳已有198個公共回收點。 由於本澳產生的固體廢料不少來自家居廢料,民政總署自2005年底開展家居廢物分類回收計劃,由民署與住宅大廈的管理實體合作,於大廈的垃圾房、各樓層、屋苑大堂或平台設置分類回收設施,大廈清潔人員收集後再送交回收商處理。計劃推出後獲得良好成效,全澳資源垃圾回收量明顯增加。目前已有271棟大廈參與計劃,民署期望日後能有更多大廈參與,共創環保家園。 專用回收車輛回收垃圾 現時公共回收點之資源垃圾由澳門清潔專營有限公司負責收集工作,為避免增加日間交通之負荷,有關收集工作會於夜間進行,並安排與普通垃圾分開處理,由專用回收車輛隔天到每個公共回收點收集一次,所有收集得來的資源垃圾會被運往回收商。回收商會將資源垃圾作簡單壓縮包裝處理,隨後運往外地作循環再造處理。 此外,因應傳統節日時會產生不少資源垃圾,民政總署近年也在節日期間舉辦相關之回收活動,回收利巿封、月餅盒等物品,從而令資源可循環再造,亦可於佳節與民同樂。 固體廢物中有不少可再生資源,回收處理後可成為新的資源重新進入生產過程,不僅能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建立回收利用再生資源的系統,就能實現人與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想知道更多有關環保及環保商機的訊息,歡迎參加在4月2至4日在澳門舉行的2009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詳情請聯絡2009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秘書處,電話:853-8798 9675,傳真::853-2872 8213,電郵:info@macaomiecf.com,或瀏覽官方網站:www.macaomiecf.com
…
「亞太地區反腐敗行動組第13次指導小組會議」在澳舉行
由廉政公署代表澳門特區政府承辦,亞洲開發銀行(ADB)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合辦的「亞太地區反腐敗行動組第13次指導小組會議」於昨日(3月23日)上午在澳門威尼斯人渡假村酒店召開。來自亞太區約28國家和地區70名代表首度蒞澳參與一連兩天的會議,匯報實施反腐敗行動計劃的進展情況。 廉政專員張裕在開幕式上致辭,歡迎各國代表的蒞澳出席會議。他表示,2006年3月31日,根據行政長官的批示,澳門廉政公署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加入「亞太反腐敗行動組」,承諾在「行動組」的框架內,透過實施「行動計劃」的三個支柱行動,致力打擊和預防貪污腐敗。 從去年起,金融危機席捲全球,這次全球性經濟災難暴露出金融活動監管中諸多的漏洞、不法和不公之處,對全球的反腐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張裕認為,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更應堅定不移地透過國際和區域之間的合作,共謀良方,加強防治腐敗的行動。「亞太反腐敗行動組」正正是一個具有明確行動綱領的區域平台,共同推動各成員及亞太地區的反腐工作。 張裕又指,澳門特區政府自成立後,對肅貪倡廉的工作一直不遺餘力。因應《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延伸到澳門生效,特區政府決定有必要就私營部門的貪污進行立法。本月,《私營部門賄賂的防治》法律草案已提交立法會審議,並於24日進行討論,相信有關法案獲通過後,必有利於提升澳門社會的整體廉潔度。 「亞太地區反腐敗行動組」會議每年均會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舉行,是次在澳門召開的第13次指導小組會議,主要由各「行動組」成員匯報去年在第12次小組會議上提出有關實施亞太區反腐敗行動計劃中反腐改革的最新情況;分享和交流各成員實施三個支柱行動的方法及經驗,以及討論和協助各成員國完成執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自我評估清單。 參與是次指導小組會議的國家/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南韓、馬來西亞、泰國、印度、菲律賓、蒙古、不丹、汶萊、柬埔寨、斐濟、吉爾吉斯、尼泊爾、巴基斯坦、帕勞、巴布亞新幾內亞、斯里蘭卡、瓦努阿圖、越南、孟加拉、薩摩亞等。此外,多個國際組織如「透明國際」、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毒品與犯罪署等亦有派員出席。 各成員國代表除了參與上述指導會議外,亦會出席在3月25-26日舉行,以「預防腐敗的良好做法」為題的「亞太地區反腐敗行動組第8次區域會議」,就防治腐敗工作和加強區域合作展開經驗交流。屆時,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將代表澳門特區政府在開幕禮上擔任主禮嘉賓,並進行政策演講,而來自澳門多個政府部門、大學機構及政策研究組織共約30名代表亦會出席,參與討論和交流。
…
二零零九年二月旅客入境數目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2月入境的旅客及非澳門居民共2,245,660人次。旅客總數為1,652,377人次,與去年2月適逢農曆新年假期比較減少17.3%。 按旅客的原居地統計,中國大陸旅客有827,804人次(佔旅客總數50.1%),較去年2月減少22.0%;其中以個人遊方式來澳的內地旅客較去年同月大幅減少33.3%至460,960人次。香港(540,668人次)及中國台灣(91,218人次)旅客亦分別下跌12.3%及12.2%;而泰國(21,480人次)及日本(35,265人次)旅客分別增加76.1%及36.9%。今年2月不過夜旅客為889,308人次(佔總數53.8%),其中446,325人次為內地旅客。 今年首兩個月入境旅客總數為3,565,721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8.5%。中國大陸(1,777,680人次)及中國台灣(194,622人次)旅客分別減少15.8% 及7.9%;而香港旅客(1,185,994人次) 增加6.7%。不過夜旅客為1,924,008人次,佔旅客總數54.0%。 按入境方式統計,今年首兩個月經海路入境旅客有1,485,458人次,較去年同期微升0.9%。經外港碼頭入境的旅客減少25.7%至1,006,118人次,香港及中國大陸旅客分別佔57.9%及20.8%;經路氹臨時客運碼頭入境的旅客則大幅上升928.5%至422,544人次。 經陸路入境旅客有1,848,442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4.6%;從關閘入境的旅客有1,717,443人次,中國大陸及香港旅客分別佔77.0%及15.8%。 經空路入境旅客為231,821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1.5%。從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旅客有226,781人次,減幅為12.2%;旅客主要來自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及泰國,分別佔38.8%、24.9%及8.0%。
…
社工局與社福界啟動「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
為了促進本澳社會福利事業的持續發展,社會工作局啟動「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下稱:「機制」),邀請受資助的社會服務團體參與,通過專業及系統化的基準評核,致力協助社福機構完善管理,提昇服務品質。 由社會工作局主辦的「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簡介會,本月18日假社會工作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舉行。社會工作局容光耀代局長向「街坊會樂駿中心」﹑「母親會護理安老院」﹑「澳門扶康會寶翠中心」﹑以及「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青少年拓展部」的代表頒發邀請狀,正式邀請四間社會服務機構,參與第一階段的「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評審工作。 容光耀代局長致辭表示:社會工作局委託香港樹仁大學,研究「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向本澳受資助的社會服務機構,提供一套持續改進服務的指引,目的為了革新服務技能,提昇員工士氣,增加用者的滿意程度,從而達成既定的政策目標。早前,社會工作局屬下的「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健康生活教育中心」以及「氹仔及路環區社會工作中心」,率先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評審工作,為本澳社福團體全面開展有關的「機制」,起了示範作用。 「服務質素持續改進機制」Quality Improvement Mechanism(QIM),是通過系統性研究,查找具有本澳特色的優質社會服務成份,建立一套適用於本澳社會服務的持續改進機制,通過四大綱領﹑十項標準及五十項指標的基準架構,致力提高機構的服務素質﹑完善服務流程和管理機制,讓不同持份者在參與過程中實踐持續改進指引;務求以創新精神,高效的服務品質,明暢的責信交代能力;倡導“以人為本”的社會服務文化,促進本澳社福團體邁向優質服務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