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行政長官就《輕軌系統》第三階段審計報告作出批示

就有關審計署於二零一五年一月完成之"專項審計報告《輕軌系統》第三階段"報告書內提出的意見及建議,行政長官已立即作出批示,促請運輸工務司司長責成運輸基建辦公室落實檢討執行。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指示運建辦就審計報告落實檢討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今(19)日表示,尊重審計署對輕軌系統展開的跟蹤審計工作,就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建議,已經指示運輸基建辦公室落實檢討,針對報告中有關輕軌系統的項目風險、土建工程進度的管理、整體投資估算等方面加以審視,並且作出跟進和改善。 羅立文重申,輕軌系統關係到澳門整體交通發展,對未來市民出行尤其重要,就輕軌系統的建設,會重點要求運建辦進一步優化監控工作,務求提升工程興建效率。並且要貫徹執行善用公帑的原則,做好未來的估算和財務管理。


廣東及江西新增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最新的通報,廣東及江西共新增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據通報指,廣東的首名患者為66歲男性,現住深圳市龍華區,患有多種疾病,1月17日確診感染,病情危重,已入院治療;第2名為1歲半女童,居於汕尾市,1月16日在其咽拭子標本檢測結果顯示H7N9病毒核酸陽性,經治療後臨床徵狀已消失;第3名為3歲女童,居於河源市源城區,1月18日確診為H7N9病例,目前患者臨床症狀已治癒;而江西的患者為34歲男性,病情危重,已入院治療。 而自20l3年至今,全國共確診50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185例死亡。2014年10月1日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北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福建及江西。 雖然目前澳門未有任何人感染個案,但為了市民的健康得到最大保障,特區政府已啟動了緊急應變機制,採取一系列防範措施。衛生局會持續和國家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監測各地和澳門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營機構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澳門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情況,衛生局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澳門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同時亦向全澳市民作出以下呼籲:
- 避免前往最近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市、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700800。


阿曼及沙特阿拉伯共新增3宗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及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最新通告,證實阿曼及沙特阿拉伯共新增3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據資料指出,阿曼的首名患者為32歲男性,居於內地省(Ad Dakhelyia),患有其他疾病;2014年12月27日發病,2015年1月5日入院治療,1月7日死亡,患者擁有農場,並有接觸駱駝及羊等動物;第二名為31歲女性,同樣居於內地省(Ad Dakhelyia),為首名患者的家屬,1月8日發病,1月9日入院,病情穩定,發病前曾照顧首名患者;沙特阿拉伯的患者為62歲男性,來自利雅德市(Riyadh),患有其他疾病,現病情平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截至1月16日,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950例,其中至少350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黎巴嫩和伊朗;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荷蘭、亞爾及利亞、奧地利及土耳其均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道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


運建辦持續優化監控工作  完善輕軌項目建設

運輸基建辦公室積極配合審計署對"輕軌系統"展開的跟蹤審計工作,並持續就各階段審計報告中提出的意見及建議,付諸實際行動作改善和跟進,而在過去兩個階段共14項審計發現中,已經有12項得到改善,對於個別受客觀條件限制而未能即時作出改善的議題,亦會持續跟進,務求進一步優化輕軌項目的建設工作。 其中,有關項目估算方面,運建辦參照了鄰近地區的經驗,結合本澳輕軌項目的實際情況,嘗試擬訂動態估算的方法,然而,相關動態估算亦需具備基礎估算條件,包括:已落實之路線方案、建造工程預計開展年份及施工年期,以及就估算時所預測施工年期的市場狀況。綜觀輕軌項目的現況,由於澳門半島線至今仍未能全部確定,要落實及更新項目投資估算,確實存在一定困難。待後續澳門半島線方案落實,並具備前述的估算基礎條件,運建辦將對輕軌項目整體造價作估算更新。 另一方面,運建辦一直重視合同監督工作並力求改善。當中,在土建工程合同中已加入有關里程碑的條款以及相應的罰則,以加強監管承建商的工作進度;對於過往違反合同或法律規定的承建商,運建辦亦已展開處罰程序,因應不同個案所涉及的工程價款不同,其罰款金額亦會有所差別。除此之外,運建辦亦不斷完善後續工程招標項目的承攬規則條文,以增強罰則之可執行性。 而對於審計報告中建議於合同內訂定"補償性違約金"的條款以加強監督能力,運建辦表示,由於工程延誤成因複雜,有關做法是否能有效推動工程的進度仍值得探討,以至在監管承建商及善用公帑兩者之間應如何取得平衡值得關注,須謹慎考慮及綜合評估。 運建辦十分重視審計過程中的發現和建議,會認真分析並付諸實際行動作改善和跟進,並適時作出優化;未來將繼續以善用公帑和提升效率為目的,全力做好輕軌系統的建設工作。


身份證明局於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增設辦理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續期及特區護照申請自助服務機

為方便市民辦理身份證及護照,身份證明局在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增設辦理智能身份證續期及特區護照申請自助服務機,供合資格人士自助辦理申請手續。 現凡年滿18歲及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人士可於證件有效期屆滿前六個月內使用自助服務機辦理居民身份證續期手續;而凡年滿18歲及持有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中國籍人士可使用自助服務機辦理首次申請特區護照手續,或在特區護照有效期屆滿前九個月內辦理續期手續。此外,身份證明局在上述地點還設有辦理刑事紀錄證明書自助服務機及更改聯絡資料自助服務機,歡迎市民使用。 除自助服務外,身份證明局亦於上述地點設置傳統櫃台供市民辦理刑事紀錄證明書及有關社團證明的申請手續,在該點完成申請(包括自助服務機)的市民可於同一地點領取證件。如市民需辦理其他手續,請前往位於南灣中華廣場的身份證明局辦理。 如有查詢,請致電身份證明局熱線電話(28370777或28370888)或瀏覽身份證明局網頁(www.dsi.gov.mo)。


選民登記冊明起公開展示10日

行政公職局根據《選民登記法》的規定,將由本年1月20日星期二起至1月29日星期四,連續十日(包括星期六及星期日)在水坑尾街162 號公共行政大樓地下大堂公開展示自然人選民登記冊及法人選民登記冊,展示時間為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中午不休息。
行政公職局呼籲利害關係人依法查閱選民登記冊。選民登記冊展示期間,任何選民可以其選民資料錯誤或遺漏為理由,以書面形式向行政公職局提起聲明異議。
除親臨行政公職局外,已登記的自然人選民還可利用特區政府提供的電子平台查閱選民登記冊:"選民登記自助服務機"、"城市指南"以及選民登記網頁www.re.gov.mo。而法人選民的代表亦可於網頁查閱法人選民登記冊的電子檔。
現時,"選民登記自助服務機"設於公共行政大樓地下右側選舉事務專區旁、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及關閘離境大堂一樓,前兩者的自助服務機24小時提供服務,後者的由早上六時至翌日凌晨一時開放,而"城市指南"資訊亭則分佈於全澳各區,自然人選民只需使用本人的智能身份證,便可查閱其載於選民登記冊內的電子資料;選民亦得以選民登記密碼或e辦事帳戶登入選民登記網頁www.re.gov.mo查冊。
選民登記冊由1月20日開始連續展示十日
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的規定,任何選舉,均使用選舉日期公佈日前最後一個完成展示的選民登記冊;因此,利害關係人應親自查核自己是否已經被登錄到選民登記冊內,從而得知可否參加相關的選舉活動。
2015年1月展示的選民登記冊載有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或以前符合選民登記資格且正式向行政公職局提交有關登記申請書並獲接納登記的選民資料;此外,將依法被中止或註銷的登記亦於展示的選民登記冊內以適當標示的方式註明;根據法律規定,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提出的登記申請倘獲得接納,亦只會被登載於2016年1月份編製和展示的選民登記冊。
自然人選民數目282,588 法人選民數目834
根據統計,2014年行政公職局共接受了2,794份自然人選民的新登記申請,其中11個申請屬17歲的永久性居民依法提出的提前登記申請,而1,406個自然人選民於2014年因死亡、司法判決或精神錯亂等原因而被註銷了選民登記;此外,共有30,356個已登記的自然人選民更新了登記資料。
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澳的自然人選民數字為282,588人(包括辦妥提前登記手續但仍未滿18周歲的人士),與2013年12月31日的選民人數(281,200人)比較,增幅為0.49%。
法人選民方面,2015年的選民登記冊加入新登記16個,另將分別有7個法人選民被中止登記效力,以及7個法人選民的選民登記被註銷;於2014年1月被中止效力的部分法人於2014年依法送交年度總結報告,已載於2015年1月公開展示的登記冊內,其效力於登記冊完成展示後恢復,2015年維持有效的選民登記共834。
行政公職局預計下月將依法公開法人選民清單
在選民登記冊完成展示後,行政公職局預計下月將依法公開法人選民清單,其內載有選民登記冊內的法人的名稱、會址、聯絡方式及其代表的姓名。行政公職局呼籲法人選民的負責人可查閱有關清單並確認所登記的資料的準確性。
有關選民登記的統計資料將上載至選民登記專題網頁www.re.gov.mo。居民如對選民登記冊的展示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89871704或88668866。


跨部門小組主動跟進可能受行業調整影響的從業員

就近期社會上比較關注博彩毛收入下跌、有娛樂場貴賓廳員工被解僱等消息,經濟財政司梁維特司長對相關情況非常關注和重視。在今日(19日)與轄下人員舉行會議,並指示博彩監察協調局、勞工事務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成立一跟進小組,以建構跨部門的緊密聯絡及應對機制。
梁維特司長表示,有關部門須對各博企營運和市場信息作出主動的跟進,密切掌握博彩中介人的營業狀況,確保相關博企和博彩中介人履行相關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向當局通報的義務。遇到遣散情況出現時,跟進小組需要及時掌握訊息,主動關心、跟進相關個案,對受影響的僱員,提供及時必要和切合實際的協助,包括就業配對和轉介,適當的培訓及再培訓等,並需做好有關的跟進工作。
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會密切關注相關情況,並會就相關措施、機制的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如博彩中介人的經營許可、准入條件、資格審查、監管機制等進行檢視,如有需要,將適時進行完善或修改。
截至本週一(1月19日)下午,勞工事務局共收到1宗涉及娛樂場貴賓廳員工被解僱的求助個案,並已經在接報時馬上派員進行了跟進。自2015年至目前為止,博監局共收到1宗博彩中介人取消牌照的通知。


陳海帆:民政總署架構重組今年內完成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今(19)日表示,目前正加緊修訂民政總署架構重組的法規,預料今年內可完成其職能轉移,屆時民署將保留食品安全、衛生檢疫和市政管理範疇等工作。 陳海帆早上出席立法會常設委員會會議,她在會議後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民政總署架構重組的法規修訂工作正密鑼緊鼓進行中,民署轄下的文化和康體部門,將轉移到文化局和體育發展局,200多名人員的編制會一併轉移至兩局。 陳海帆稱,重組民政總署架構是配合政府架構重整的政策,以理順和合理化各部門的職能,避免部門間職能重疊。完成上述職能轉移工作後,民署會保留執行食品安全、衛生檢疫,以及包括街市、小販等市政管理工作,未來會進一步分析民署的職能和架構。 另外,在上周《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中,有批示指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授權予兩位副主席,其一為李偉農。就此,陳海帆表示,李偉農涉嫌瀆職的案件仍處於司法程序,目前在停職階段中,《公報》事件屬民署忙中出現的錯漏,稍後會儘快更正。


測繪及地理資訊技術培訓課程

為針對測繪技術的最新發展及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地圖繪製暨地籍局於2014年11月及12月期間邀請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到本澳開辦為期四天的"測繪及地理資訊技術培訓課程"。該課程分為三個獨立單元進行培訓,包括:"測繪新技術與應用"、"地理資訊系統的簡介與應用"以及"地下設施測繪與管理"。藉此提升技術人員對室內室外無縫定位、建築物變形監測、空間資訊管理、地下管線測量等高新測繪技術的專業技能。 空間定位技術近年不斷發展,除了衛星定位技術外,室內定位的應用發展也日漸廣泛,物流業、倉貯管理、智能導覽系統等發展對室內外無縫定位的技術需求殷切,課程為學員介紹了多種無線電通訊技術應用於室內定位原理及相關設備的特性。在大數據時代中,未來地理資訊的應用將會直接影響生活的不同層面,從日常生活廣泛應用的地圖服務,以至公共政策制定所需的空間分析,地理資訊將會與其他更多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整合,公眾對地理資訊的需求將會日益增加。
城市人口稠密,地質災害、建築物安全直接影響廣大市民的生命及財產,課程亦介紹了激光掃描、衛星定位、光纖傳感器等不同的變型監測技術,導師更分享了國內外多位大型項目的變型監測的經驗,包括土地沉降、橋樑、電視塔等高層建築,讓學員能夠體會不同技術的應用特點。除了地表的建築物安全之外,地下設施同樣重要;地下管線網路錯綜複雜,地表下埋藏着不同時期、不同系統的網絡管線,對於地下設施的管理及維護構成了很大的挑戰。學員從課程中學習有關利用智能標籤系統、電磁感應技術及透地雷達進行地下管線的測量方法,以及多種有關地下管道檢測及評級的辦法,並且了解有關香港及德國在地下管線測量及檢測的制度發展。
為期四天的培訓課程,除了能夠讓學員了解各種測繪技術的最新發展,同時透過導師與學員之間的交流,使學員能夠從實際的經驗分享中,更深入地理解各種技術的要點,更好地掌握新技術的應用場合。未來,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將繼續針對工作的實際需要,開辦相關課程為技術人員提供合適的培訓,確保人員能夠與時並進,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及專業知識,以提供更加有效的公共服務。各單元的課程合共參加人數約一百多人,學員包括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建設發展辦公室、交通事務局、海事及水務局等多個相關範疇的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