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澳基會辦社團工作交流會 冀加強溝通 強化服務

為進一步深化與社團的合作伙伴關係,配合社團的各項工作計劃,澳門基金會於6月9日舉行了一場工作交流會,向50多名社團代表簡介資助方面的程序和要點,並藉此機會與各社團代表進行工作交流,促進雙向溝通。澳基會期望通過深化合作,提升資源的社會效益,並透過社團的服務為廣大居民提升福祉。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在工作交流會上指出,澳門是一個社團社會,社團肩負起為民排憂解困,推動澳門和諧穩定、繁榮發展,以及培養人才的使命。可以說,澳門今天取得的成績,與社團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澳基會與社團的關係並非"資助與受資助","監督與被監督",而是攜手並肩的"合作伙伴",彼此以提升市民福祉、服務澳門為最終目標。他指出,澳基會與社團之間不限於簡單的資源提供,更應理解為服務的傳遞。他表示,服務社團一直是澳基會秉持的工作方針,並期望通過澳基會的資源和服務,讓社團全心、全意、全力投入到服務澳門、服務市民的工作中去。
他續指,社會各界對澳基會資助批給的關注不斷提升,澳基會為此推出了系列措施以符合和滿足法律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要求,有關措施有助資助程序的規範化的同時,亦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社團行政工作的負擔,甚至是操作上的難度。為此,澳基會正積極審視和總結,冀望通過加強與社團的溝通,在推動規範化建設的同時,致力簡化程序、提升服務,盡最大可能配合、支持社團的工作。
會上,各社團代表踴躍發言,分享了工作情況及經驗,並提出各項優化程序的意見,澳基會作出積極回應,氣氛良好。出席交流會的還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副主席林金城,委員何桂鈴、區榮智、黎振強、鍾怡。


“路環船鋪街”循文保機制處理 文化局尊重任何保育建議

就有關"路環船鋪街"考古研究工作,文化局將根據"路環船鋪街"考古發掘工作的論證結果,並綜合各方意見,研究最適切的保育方案,包括不同形式的原址保育等。
現時特區政府已有一套機制來處理文物保護的相關工作,包括《文化遺產保護法》、文化遺產委員會等,屆時將根據研究論證結果,以及專家和公眾的意見及建議,依照相關法律及行政程序作處理。文化局將把"文物保護"列為首要考量,研究最適切的保育方案,來保護屬於澳門人珍貴的文化資產。
開展一項考古計劃包括多個程序,簡單而言,一般有 "三步曲":第一步是考古調查,第二步是根據考古調查而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第三步是依據發掘的論證結果制定最適切的保育方案。
"路環船鋪街"考古項目由文化局主動開展,文化局先後於二零一二年及二零一三年組織國內及香港考古專家組成考古團隊在船鋪街展開調查。考古團隊根據調查結果,於今年五月開展考古發掘,有關工作目前仍處於發掘階段,亦即"三步曲"的第二步。至於進入制定保育方案的第三步,仍需大量資料的支持,以及深入的研究和論證。
總括而言,文化局在完成上述三步曲後,將遵循現行文保機制,包括聽取文化遺產委員會之意見,公開聆聽公眾意見,及在尊重多方意見的前提下,落實作出最適切的保育方案。


衛生局接獲1宗腸病毒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6月9日)接獲1間托兒所出現腸病毒群集性感染的報告,是位於鴨巷的國際傳教證道會托兒所B班,涉及3名幼童,年齡均為2歲,2男1女,患者於6月5日開始出現手足口病徵狀。所有患童病情較輕,均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出現神經系統異常症狀或其他嚴重併發症個案。衛生局現正採集樣本進行檢測,並已指導托兒所進行全面清潔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 腸病毒感染可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EV 71型腸病毒等引起,世界各地全年均有,一般夏季高發,可引致多種疾病,比較輕微和常見的,包括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亦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幼童身上,潛伏期為3至7日,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病者的排泄物傳染,亦可經飛沫、接觸受污染的物件等途徑傳染;孩子在托兒所、幼稚園等地方經常聚集一起,遊戲時會密切接觸,傳染性頗高的手足口病便容易爆發。發病初期有發燒、喉嚨痛,然後手掌面、腳及臀部出現小疱或不痛不癢的紅疹,口腔內會有小疱疹,繼而潰爛,7至10日內水疱與紅疹會漸漸消退,自然痊癒。腸病毒的傳染力始於發病之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中都存在病毒,而糞便可能延至數星期後仍帶有病毒。 衛生局正密切留意腸病毒疫情的發展,並強調,大部分腸病毒感染個案可自行痊癒,但少數病人可能出現致命的併發症。衛生局呼籲家長、學生和學校、托兒所、院舍工作人員採取下列措施,預防腸病毒感染: 個人:
 洗手:接觸眼、鼻、口前,以及飯前、如廁後及處理完嬰兒的尿片或其它污穢物後要洗手;
 呼吸道禮儀: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住口鼻,並小心處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 減少接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空氣流通情況欠佳的公眾地方;
 增強抵抗力:均衡飲食、足夠的水分、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和避免吸煙,以增強抵抗力;
 及時就醫:若有發燒及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應盡快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症狀嚴重時。 學校和院舍:
 環境衛生: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鮮空氣,經常用1:100漂白水稀釋液清潔桌椅、玩具和1米以下的牆身等兒童容易接觸的地方;
 病人暫停上學入托:留意員工和兒童患病情況,有發熱或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症狀的學童或員工應暫停上學或上班;
 及時通報:如兒童或員工有不尋常的集體患病情況,應立即通報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 28533525,傳真: 28533524)及社會工作局或教育暨青年局。


具投票資格的法人明天(10日)起領取投票權證明書 管委會將為法人舉辦簡介會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於2014年6月29日舉行。
最遲6月27日領取投票權證明書
具投票資格的法人由本週二起至選委會委員選舉日前第二日(6月27日),須到行政公職局領取投票權證明書,並須最遲至選舉日前一天(6月28日)將投票權證明書發給其投票人,根據行政公職局的資料,2014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的已登記合符資格投票人為5,454。
6月11日及12日舉行投票程序簡介會
為讓投票人預先了解正確的投票程序、填劃選票的方式以及相關注意事項,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將於6月11日及6月12日下午6時30分,在旅遊活動中心二樓舉辦投票程序簡介會。管委會已發函法人負責人,通知相關事項。
簡介會舉行日期及對象安排如下:
6月11日:工商、金融界、文化界、專業界、社會服務界
6月12日:教育界、體育界、勞工界
簡介會舉行期間設有模擬票站,與會者可嘗試使用劃票間的專用筆填劃選票、將選票放入封套及投入票箱,從而瞭解投票的流程。
查詢電話88668866或89871704。


加強選務工作培訓 確保行政長官選委選舉順利進行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今(9)日就6.29行政長官選委會委員選舉,展開選務工作培訓,務求選務工作人員透過培訓課程,深入熟悉和了解選委選舉的投票流程,特別是電子點票的標準,以確保選舉工作的順利進行。 管委會主席宋敏莉會見選務工作人員時,首先感謝相關人員抽空參與選務工作。她又提到,本屆行政長官選舉工作明確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的選舉,之後是行政長官選舉。對於選委選舉,宋敏莉提醒各工作人員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根據修改後的《行政長官選舉法》,會取消選委選舉中的"自動當選"機制,即各個界別無論是「等額」或「差額」選舉,該界別的選委均須透過投票選舉的方式產生;二是首次採用的電子點票方式,為配合之,選票設計及劃票方式都與以往有所不同。 是次選務工作培訓,主要就選委的產生、選舉名額分配、投票地點、選舉日的工作流程等作詳細講解,讓工作人員了解自身的崗位、工作執行情況和注意事項等。下午有逾200名分別來自41個部門的公務人員出席了培訓講解會。


行政長官授權運輸工務司代表特區與新時代簽署巴士批給合同

政府公報今日刊登行政長官第26 / 2014號行政命令,授予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與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新時代公司"),簽署有關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二標段及第五標段批給合同的公證合同。政府將竭盡全力與新時代公司協調,做好相關移交工作,以確保巴士服務的平穩過渡。 巴士服務是廣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絕不能中斷服務,因此政府在處理維澳蓮運破產這公共危機事件上,一直堅守保障巴士服務穩定和員工平穩過渡兩大原則,並在此前提下,參照廉政公署對巴士服務合同提出的意見,在今年6月30日租賃維澳蓮運資產之期限內完成符合公共服務批給制度情況下,積極尋找具備適當經營能力的公司承接維澳蓮運負責營運之標段,以確保巴士服務回復正常運作。 由於維澳蓮運破產程序的債權申報階段至今年3月13日方獲完成,此前政府並未具備條件開展競投程序,而特區政府經法院批准租賃維澳蓮運的企業以營運巴士服務至今年6月30日,在這有限時間上實無法進行公開招標,因此有必要透過直接磋商的方式確定新的營運者。 為維護公共利益,保障巴士服務,特區政府按照新營運者必須接受以公共服務批給制度簽訂有關合同、擁有在本澳從事陸路客運服務的技術能力和適當經驗、承接維澳蓮運的車輛及設備,以及確保維澳蓮運員工的薪酬及福利不變的原則下選擇新營運者。經過多月來的分析,最終落實以公共服務批給制度,將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第二標段及第五標段批給予新時代公司,日內將正式簽署批給合同。 當前特區政府會竭盡所能,盡快完成維澳蓮運原有巴士服務的移交工作,保障巴士服務的穩定運作和員工順利過渡至新公司。續後,將朝著是次批給合同方向積極與兩巴磋商,以及持續優化巴士服務,保障廣大市民繼續使用巴士服務出行。


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行人天橋建造工程

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行人天橋主橋身鋼結構工程將於第三季竣工,接續將展開天橋設備安裝及裝修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可進行系統的試運作,半徑約為62米的路氹連貫公路圓形行人天橋,橋寬6米橋,面設有頂棚,環形外側設有5處上落點,各配有樓梯、自動扶梯和升降梯,圓形天橋完成後將會有助改善現時行人橫過馬路的設施不足情況,設施可讓市民安全及舒適的通往目的地,同時具觀光功能,亦能加強新舊城區佈局的緊湊性,起互相帶動作用。 工程的前期協調工作繁多及複雜
由於工程施工現場位處路氹城的主要交通道上,往來的車輛及行人流量大,因此施工期間需要進行人行道的改道、行車道有限度通車及夜間吊裝時的暫時封閉等措施,加上施工現場地下鋪設了大量管線,在進行施工前必須小心處理,因此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施工複雜性和難度,工程前期及進行中必須透過多次的跨部門協調會議訂定施工安排,在儘可能不影響到市民的正常交通出行,吊裝的時段亦只能選在星期六,星期日等假期的晚上10時至清晨7時車量及行人流量較少的時段施工,以減低對區內交通的影響。 工程特點:在有限空間展開拼接施工
路氹連貫公路圓形地行人天橋工程主體為鋼結構的環形箱梁截面,整體用鋼量接近3000噸,由14根混凝土橋墩支撐。鋼結構的環形箱梁橋段全長391米(相等於一個標準田徑跑道);受現場環境制約14大段的預製件又分成7至9個段長約3-4.5米(共120多件預製件),才可在現場進行拼接,與此同時,由於拼接工程現場位處交通要道,箱梁施工的現場吊裝需要大型的吊機,(基本需採用一台200噸吊、一台250噸吊機聯合吊裝及兩台160噸吊機),而安裝箱梁橋可使用的拼接空間極為有限,因此每一跨的拼裝及吊裝都需根據現場情況進行獨立個案處理,目前鋼結構的環形箱梁橋段仍有六段需進行安裝,預計今年第三季竣工,接續將展開天橋設備安裝及裝修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可進行系統的試運作。


「粵港澳三地警方刑偵主管第二十次工作會晤」於香港舉行

「粵港澳三地警方刑偵主管第二十次工作會晤」將於本月九至十日在香港舉行。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今天(九日)下午率領澳門警方代表團前往香港出席是次會晤。來自粵港澳的刑偵主管就三地共同關注的治安議題進行探討,共商對策。 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將以團長身份出席會晤,粵方及港方代表團分別由廣東省公安廳副廳長鄭東及香港警務處副處長(行動)盧偉聰率領。是次刑偵主管會晤議題廣泛,三方代表團將就多項跨境犯罪議題進行討論,其中包括:三地刑事執法協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跨境犯罪的新趨勢及打擊策略、聯合行動打擊跨境犯罪、刑事情報交流與協作、三地刑事培訓及業務考察與交流等。此外,因應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世界盃即將舉行,粵港澳三地警方將共同推行反外圍賭博的宣傳行動,於世界盃比賽期間將會針對性加強打擊網上非法賭博罪行。 澳門警方代表團成員包括:警察總局局長助理梁文昌、司法警察局副局長周偉光、治安警察局副局長梅山明、治安警察局海島市警務廳廳長潘德華、治安警察局情報廳廳長黃子暉、司法警察局博彩及經濟罪案調查廳廳長何浩瀚及司法警察局刑事調查廳廳長文東沙等。


管委會討論選委選舉的有效選票標準及投票日指引

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今(9)日舉行會議,主要討論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中判定選票是否有效的標準,以及討論6.29投票日的相關指引。 管委會主席宋敏莉向傳媒介紹,指引內容牽涉當天票站範圍內的秩序和不容許的行為,例如使用手提電話、相機和其他電子設備,以至在競選宣傳方面一些不應進行的行為。另外,選票的有效性方面,其中一個判定標準是投票人應在選票上填劃所選候選人姓名左邊的對應方格,而不得使用其他標示或符號填寫。 宋敏莉又表示,管委會本周會展開對選務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為法人代表和投票人舉辦投票程序簡介會等。根據管委會秘書處的資料,參與選委選舉的選務工作人員有約500人。 此外,在競選活動期內,如選委界別或界別分組的參選人有需要,管委會將提供場地和時間讓他們自行組織宣傳活動,有關事宜正在聯繫中。 關於上周有聽眾在電台節目中質疑將簽署提名表代表公開的做法,管委會主動回應指,公開聯絡資料是因應選委選舉參選人有需要聯繫相關代表以取得提名,完全按法律規定進行;再者,行政公職局與身份證明局在4月舉行的講解會上,已清楚提醒相關代表如填下聯絡資料將會被公開,並要求他們就知悉此事而作出聲明。


建設發展辦公室全力推動新城A區填海工程進度

就新城A區填海工程,建設發展辦公室一直以來對項目進程進行嚴格監管,督促及責成承建單位按照已核准的施工進度表按期重質,保安全以及按照合同價金的前提下落實項目的各項施工,目前項目的推進已有較有明顯提升。 對於工程出現延誤,建設發展辦公室堅持按照招標方案與承攬規則的規定,根據合同有關條款以及相關法律規定,要求承建單位就填海工程整體推進進程提出工程全面的安排調整,以確保填海工程在保證工程質量、確保施工及周邊設施安全和保證合同竣工期以及按照合同價金的前提下,盡力完成未開展的工作。目前承建單位已增加設備及材料等資源的投放,並計劃實施全天候二十四小時施工進趕進度,承諾按合同竣工期2015年11月14日完成工程。 建設發展辦公室對於承建單位提出的工程整體推進安排調整及其所作的承諾持樂觀態度,認為對工程的推進具有積極及正面的意義,並相信承建單位在保證工程質量、確保施工及周邊設施安全和保證合同竣工期的前提下加強施工執行力度,填海工程可望在合同的竣工期內完成。 目前A區填海工程正同時展開六大版塊的工項,包括:堤堰疏浚、堤堰建造、陸域的填土、隔堤建造、堤堰四腳空心方塊及沉箱的生產、以及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管道遷移及安裝工程,綜合進度相較有明顯提升。 作為項目的業主,建設發展辦公室亦會要求工程的監理公司嚴格履行監督職責,透過多渠道方式監察項目的施工狀況,建設發展辦公室會在一貫嚴格監督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監督力度,採取必要及有效措施,按照招標案卷及承攬規則的規定,確保承建單位履行合同相關義務及精神,在保證工期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重質重量完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