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中山、珠海、澳門合作推廣高鐵區域旅遊

中山市旅遊局、珠海市文體旅遊局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本週到鄭州市及武漢市舉行中珠澳旅遊推介活動,攜手向兩地市民及業界推廣高鐵區域旅遊。 為拓展高鐵沿線旅遊市場,加強區域旅遊合作,宣傳推廣中山、珠海及澳門三地的旅遊產品和線路,提升"昔日大香山,今日中珠澳"區域旅遊形象,中珠澳三地旅遊部門是次組織了三地旅遊業界代表,在兩個高鐵沿線城市鄭州及武漢舉辦中珠澳旅遊推介活動。 三地旅遊局於27日首次在河南省省會鄭州市舉行「中珠澳(鄭州)旅遊推介會暨午宴」,並於28日再度於湖北省省會武漢市舉行「中珠澳(武漢)旅遊推介會暨晚宴」。兩個活動邀請了約200名來自河南省及湖北省的旅遊業界參加。 中山、珠海、澳門,三地擁有"同根同源"的深厚歷史文化。近8年來,三地本著共用客源、共用資源、共同提升區域整體形象的原則,通過區域旅遊聯合宣傳推廣,拓展三地客源市場。 早於2010年,中珠澳三地已開始聯合前往高鐵沿線城市作一程多站旅遊推介。三地希望藉著高鐵帶來的契機,向高鐵沿線城市的旅遊業界推介中珠澳一程多站路線產品,加強各地業界溝通合作,吸引更多鐵路沿線及周邊城市的居民前來中珠澳旅遊。


“我撐減塑”推動市民減少使用膠袋

環境保護局為切合"源頭減廢"施政重點,推出系列活動以推動社會大眾落實"減少使用膠袋,自備環保袋",今年更舉辦別開生面的"我撐減塑"相片收集活動,走遍本澳大街小巷,向社會大眾直接傳遞"減塑"訊息。 "我撐減塑"相片收集活動由環境保護局與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共同合作推行,透過協會組織一批青年朋友於2014年4月22日至6月6日期間逢星期六及日(共計12天)手持減塑宣傳標語深入本澳各區大街小巷,走訪如超級市場、旅遊區等人流密集之處,向市民講解"減塑"等環保資訊,讓社會大眾了解到減少使用膠袋的意義,促使其身體力行支持有關環保行為,並邀請市民拍照留念,以示加入"我撐減塑"之行列,表明"我撐減塑"的決心。 "我撐減塑"具有多重意義,環境保護局期望藉提升走訪各區的青年朋友自身對"減塑"的意識及責任感,再由他們把"減少使用膠袋,自備環保袋"這環保理念傳播至社會不同角落。 "我撐減塑"相片收集活動完成後,將把收集到的相片製成大型立體宣傳展示品,於本澳不同地方作巡迴展覽,以持續宣揚"減塑"的訊息,推動市民關注塑膠袋造成的污染問題,並展示市民參與下的"減塑"力量。


房屋局舉辦石排灣社屋樂群樓「居民樂居交流工作坊」

為了讓石排灣社屋樂群樓租戶了解區內的社設及商業配套,推廣社屋承租人之權利和義務,以及收集居民對居住環境和樓宇管理的意見,房屋局於日前舉辦「居民樂居交流工作坊」,活動近200名居民參與,場面氣氛熱鬧。房屋局至今安排了約2,600個社屋家團,涉及近5,000人入住樂群樓。
石排灣公共房屋為新開發的社區,周邊的配套設施正逐步規劃完善,隨著區內人口迅速增長,房屋局適時收集區內居民對周邊的社區配套、居住環境和樓宇管理的意見,以作為日後社區規劃及配套完善的參考和依據,房屋局於上周日(5月25日)在石排灣社會房屋樂群樓舉辦「居民樂居交流工作坊」,透過影片播放、問答遊戲、面談和輕鬆的座談交流,收集居民對社區發展和完善規劃之意見和期望。
在座談會上,大多數居民反映關注區內多個社區設施和商舖的進度,並期望加強區內的公共交通服務和醫療設施等,房屋局人員亦就居民的關注問題逐一解答和記錄。在活動進行期間,房屋局人員就區內公共房屋建造、配套設施及社屋承租人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介紹和播放專題的影片,讓租戶加深其本身之權利和義務之認識,期間設有問答遊戲環節,居民亦踴躍參與。
工作坊進行期間亦設有社區配套、租務及樓宇管理查詢、維修及安裝申請等專題攤位,讓參與的居民按其自身所需,進行查詢和意見反映,同場亦接受租戶現場遞交單位維修紙及安裝申請。
樂群樓提供4,672個社屋單位,一房(T1)有3,314個單位二房(T2)有1,118個單位及三房(T3)有240個單位,設有臨時衛生站、長者日間中心、公共停車場、西醫診所、銀行、食肆,以及超級市場等。


環保局要求水泥廠必須嚴格落實法規規定

《水泥製造工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設施管理規定》行政法規將於下月1日起正式生效,從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設施管理兩方面加強管制水泥製造工業場所。環境保護局代表今日與澳門水泥廠有限公司代表召開會議,要求水泥廠方面必須嚴格落實法規規定的各項要求,以及遵守相關排放標準,如有違法,作為監察部門的環境保護局必會依法進行處罰。 《政府公報》今日刊登《水泥製造工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設施管理規定》行政法規。法規訂定水泥製造工業場所應遵守的制度,尤其從空氣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和設施管理兩方面作管制,以減低該等場所對環境的污染,保障居民健康。其中,在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方面,自行政法規生效之日起至2015年6月30日,水泥製造工業場所須立即遵守等同於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4915-2004的顆粒物排放標準,而緊接自2015年7月1日起,將實施更為嚴格的排放標準,該排放標準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4915-2013的最新顆粒物排放標準。此外,水泥製造工業場所的相關工序和運作流程亦需遵守有關設施管理的規定。 因應有關法規將於下月1日起正式生效,環境保護局除繼續每日派員到現場巡查外,今日再與澳門水泥廠有限公司召開會議,環境保護局局長張紹基、環境污染控制廳廳長葉擴林、澳門水泥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市場總監李時泰等出席會議。 會上,環境保護局介紹了《水泥製造工業場所的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及設施管理規定》行政法規主要內容,要求水泥廠方面必須嚴格遵守法規的所有規定,以及在期限前必須落實所有改善措施,完善相關設施管理,包括水泥原料及熟料的裝卸、輸送和儲存、其他可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的物料的堆放、生產和包裝、運輸車輛、場所內的通道等;同時,有關排放標準必須符合法規規定。環境保護局會不定時主動對水泥廠的空氣污染物排放、以及設施和設備進行監察,如發現任何違法情況,必會依法對場所進行處罰。 張紹基在會上提到,為確保法規要求的改善措施能有效落實,局方與水泥廠日後會繼續舉行定期會議,督促廠方盡快落實有關改善措施,以確保法規的有效執行,致力保障環境質素和居民健康。


三地電影創製投資方齊聚本澳 首屆粵港澳電影創投會圓滿落幕

澳門文化局、香港電影發展局及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日前(五月二十四日及五月二十五日)在澳門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金光會展聯合主辦"二零一四粵港澳電影創作投資交流會"(下稱"創投會"),澳門、香港和廣東省的電影工作者和投資方齊聚本澳,加強雙方的交流聯繫及尋求合作機會。 "二零一四粵港澳電影創作投資交流會"首屆舉辦,一連兩日的活動吸引粵港澳三地共三十個電影製作計劃及逾三十名投資方參與,活動內容包括開幕式、交流聚餐、座談會及主打活動"創投會"。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廳長陳炳輝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期望透過首屆創投會的舉辦,共同為三地電影合作開啟新局,持續推進三地電影行業的發展。港方代表創意香港助理總監馮永認為香港新一代電影製作人在濃厚的電影創意氛圍下成長,加上擁有豐富的商業電影製作經驗,相信香港團隊能夠在三地電影合作上發揮重要作用。廣東省電影行業協會鄭大衛秘書長則建議持續合作舉辦電影創投會。出席創投會開幕式的嘉賓還有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陳日鴻、文化產業委員會秘書長王勁秋、委員江美芬,以及拍板視覺藝術團會長朱佑人等。 創投會上,粵港澳三地的主辦單位各派出十部電影製作計劃,由該計劃的製作人與配對投資方即場會面及推介作品、爭取創投資金及探求合作機會。此外,大會更設有"最佳電影計劃獎",由三地投資方於面談後,以一人一票形式選出最佳的製作計劃。最終,澳方陳雅莉的作品《港女打功夫》得票最高,獲得該獎項。 由於粵港澳地緣相近、語言相通,粵語電影巿場自有其重要性,座談會"粵語電影市場的走向"為創投會的壓軸活動,由粵港兩地三位資深電影人張全欣、導演泰迪羅賓及監製朱鎮安對談分享製作投資經驗。泰迪羅賓指出,電影創作,皆離不開表現喜怒哀樂,製作電影應"從心出發"才能感動別人。朱鎮安稱,創作劇本時,不要以製作規模大小來思考。張全欣則認為,專業的行銷公司有助小成本電影的推廣,以澳門為例,可以匯集作品整合宣傳發行,有利於回收成本,座談會氣氛熱烈。文化局局長吳衛鳴頒獎並致辭,提及本地世遺景點為電影拍攝天然場景,邀請各地電影人士善加利用,為本澳開發電影資源。吳衛鳴感謝所有蒞臨的粵港澳來賓,並期望創投會明年辦得更好。 "粵港澳電影創作投資交流會"為三地電影作品的投資方及製作方提供一個優質、便捷的交流平台,促成創製方與投資方的配對洽談,藉此建立三地電影投資合作管道,並將焦點放在對中小成本的電影的扶持上,培養新人。而透過是次創投會,澳方電影製作人亦獲得不少後續洽談合作的機會。


海關打擊水客走私未經檢疫之肉類及家禽進入本澳

在海關近期打擊水客走私未經檢疫之肉類及家禽進入本澳的行動中,仍發現有電動輪椅的使用者走私肉類進入本澳情況。於2014年5月25日,關閘海關站在打擊水客的行動中,截獲一名乘坐電動輪椅由珠海進入關閘邊檢大樓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女性,48歲),在其電動輪椅前面的購物籃及輪椅椅背所掛的手提袋內共發現32.5公斤未經檢疫之肉類及雞隻,其中包括27隻已屠宰雞隻(共重23.5公斤)及9公斤豬肉。根據資料顯示,於2010年8月上述人士亦曾用相同的途徑從事走私肉類進入本澳。 海關以"對外貿易法"起訴上述澳門居民,根據前述法律,有關違反可被科處最高澳門幣拾萬圓(MOP100,000)之罰款及充公被扣押之物品。海關呼籲市民為確保食物衛生,不應購買未經檢疫及來歷不明之肉類及食用家禽,如發現有肉類或食用家禽非法進入澳門,可透過海關熱線28965001、傳真28965003或電郵info@customs.gov.mo向海關舉報。


分享公共登記庫資料的使用經驗

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今天(2014年5月26日)舉辦了"公共登記庫資料的使用"專題講座,由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楊崇蔚副主任及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郭美玲首席律師分別以"個人資料保護與公共部門資料的再使用"、"使用從公共領域收集的個人資料"為題作了專題發言,並解答出席人士的提問。本澳逾百名公共部門個人資料保護專責人員出席了講座。 陳海帆主任在致辭時表示,澳門有很多公開資料庫能查閱到別人的個人資料,並非侵犯了當事人的私隱權,而是為了保障其他利益。個人的私隱權並非絶對的,當與其他權利有衝突時必須作出平衡。公共資料庫的個人資料再使用並非毫無限制,也必須根據《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來處理,我們可借鑑香港的寶貴經驗,以確保對公共資料庫的資料再使用時能有效地保障市民的私隱權。 講座中,郭美玲首席律師詳細介紹了香港在使用公共領域收集個人資料的情況及分享處理相關個案的經驗。其後,楊崇蔚副主任闡述了個人資料保護與公共部門資料的再使用,使出席者了解到如何處理才能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定。 其後,多個公共部門的代表也分享了在實務中處理公共資料庫的經驗,讓出席者獲益良多。


衛生局接獲1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

衛生局今日(5月26日)接獲1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學校是位於新橋羅白沙街的聖家學校P1C及P1D班,供有23名學生,15男8女,年齡為6至7歲,從5月23日起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全部患者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住院及無重症個案。衛生局已安排採集部分患者的呼吸道樣本送檢,有關學校已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嚴格執行患病學生及員工不能上學的規定。 衛生局現正密切監測學校和社區內的流感流行情況,同時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csr/)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0800。


《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計劃》第四期本地培訓班接受報名

《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合作計劃》第四期本地培訓班將於2014年6月21日至22日假衛生局行政樓大禮堂舉行,主題為「藥物分銷質量管理規範(GDP)」,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顧問講授。培訓班對象為本澳註冊藥劑師、中醫藥專業人士、本澳藥物進出口批發商及製藥廠的負責人和相關技術人員、藥事管理相關人員及藥房技術助理,學員名額200名,授課語言為英語及普通話,英語授課部份設有廣東話同聲傳譯,費用全免並備茶點及午餐,完成培訓者將獲發證書。 上述培訓班報名日期由即日起至6月9日止,報名表格可於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下載或於衛生局藥物事務廳(地址:澳門士多紐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1樓)索取。有意參加者,可於上述日期以傳真(28524016)、電郵(daf@ssm.gov.mo)形式或親臨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提交報名表格。由於名額有限,將優先取錄從事藥物分銷、生產及藥事管理的人士,其餘人士將以抽籤形式錄取。如有任何疑問,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27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沙特阿拉伯新增4例中東呼吸道綜合徵確診病例 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和市民警惕

根據沙特阿拉伯衛生部門最新通告,證實沙特阿拉伯新增4例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衛生局呼籲前線醫務人員保持警惕,居民外遊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接觸動物和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 資料指出,首名患者為29歲女性,自利雅德市(Riyadh);第二名為32歲男性,來自吉達市(Jeddah);第三名為25歲男性,來自貢費宰市(Gonfothah);三名病例無出現病徵,但發病前曾接觸確診病例,現進行家居隔離;第四名為45歲男性,同樣來自貢費宰市(Gonfothah),有多種慢性疾患,5月17日出現呼吸道病徵,22日入院,現病情穩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截至5月23日,全球錄得的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感染個案已增至635例,其中193例死亡。受影響的中東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爾、約旦、阿聯酋、阿曼、科威特、也門和黎巴嫩;而法國、德國、英國、突尼西亞、意大利、西班牙、埃及、馬來西亞、美國及荷蘭亦有病例報告,這些病例都和中東國家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感染早期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狀,但病情會迅速惡化,並有很高的死亡率。免疫力較低的慢性病患者和老人較易感染,且症狀可能不典型。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的來源和傳播途徑仍未被確定,病毒可能存在於出現較多病例的國家的動物如駱駝身上,病毒可通過人和人之間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並已有多起醫院中病人和病人之間以及病人和醫務人員之間傳播的案例。當對所有具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進行護理時,應採取飛沫傳播預防措施;而對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極可能或確診病例施行護理時,更應採取接觸傳播預防和眼睛的保護;進行可能產生氣霧的操作時,則應採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衛生局表示,自首次收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通報起,已加強對不明原因肺炎和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監測,至今未見任何異常。 衛生局提醒前線醫務人員注意保持警惕,特別是對來自或曾前往中東旅行的人士,應及時通報可疑病例,並採取相應的感染控制措施;居民外遊,特別是前往中東地區時,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食物衛生,避免到當地醫院或接觸當地患病的人士,及避免接觸動物特別是駱駝及到農場,避免飲食未經適當處理的飲料(如駱駝鮮奶)和食物。外遊回澳後,如有不適,應及早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有關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的詳細資料, 可查閱衛生局網站(中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ch/main.aspx,葡文http://www.ssm.gov.mo/Portal/csr/pt/main.aspx) 或致電衛生局熱線28700800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