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寫意 ─ 卡西米羅作品展》周五塔石藝文館開幕

由文化局主辦,官樂怡基金會協辦的《寫意──卡西米羅作品展》將於三月七日(星期五)下午六時三十分在塔石藝文館舉行開幕式,展覽將展示葡萄牙藝術家曼努埃爾.卡西米羅(Manuel Casimiro)五系列共一百四十七件/套的當代繪畫作品。 卡西米羅一九四一年出生於葡萄牙波爾圖,他是畫家、雕塑家、攝影家及電影導演。在他帶有強烈而非常個人化特質的大量作品中,把普遍的元素結合當下與過去,呈現其原創且獨立的創作態度,並跨越未來。他的藝術生涯歷經了數個階段,而橢圓形則不斷重複出現在他的作品中,突顯了各種背景和情境的差異,也並不否定作品的敘事元素。不論是他的紙本作品、繪畫作品,甚至在自然元素、城市和博物館藝術品裡,都可見到這些橢圓形以嶄新的維度展現。本次展覽是他的作品首次在澳門展出,展覽作品呈現他多樣的創作風格,以各種方式表現他對世界的感知,引發觀眾思考作品的內涵。展覽於塔石藝文館舉行(地址:荷蘭園大馬路九十五號),展期至五月十八日,開放時間為上午十時至下午七時,免費入場。 為向公眾推廣視覺藝術教育,增進對展覽藝術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是次展覽除在展覽期間特定時間為市民提供展覽導賞服務外,更在四月期間為視障人士設口述影像導賞服務,期望能與各界市民共賞是次展覽作品的獨特之處,欣賞視覺藝術展覽所帶來的樂趣,有關導賞日期將另行公佈。 此外,三月十一日晚上六時三十分至八時在官樂怡基金會畫廊將舉辦展覽專題講座,展覽藝術家卡西米羅將闡述其作品和他對當代藝術界的看法,並向觀眾介紹藝術家杜象的作品,講座將以葡語及粵語進行,座位有限,有興趣市民可於三月十日前致電二八九二三二八八報名留座。講座地址:南灣大馬路七五九號聯邦大廈地下。


政府續全力協助善豐花園小業主重返家園

政府今(28)日收到善豐花園小業主透過遞信方式所表達的訴求。 過去數月,政府方面已與小業主會面20次。跨部門跟進小組詳細介紹了司法訴訟所可能適用的法律,重建或修復可能涉及的一切問題。政府一直全力以赴協助善豐花園小業主,希望他們可以早日重返家園。 依據本澳法律,私有物業的修復或重建必須由業主決定。特別是重建,必須得到所有業權人同意,政府不能也無權代為決定。特區政府必須依法施政。 當務之急,是善豐花園小業主需要達成共識,決定修復或重建。政府已清晰表達不論小業主選擇哪項方案,都將全力作出協助。 另外,善豐花園的第二次檢測調查已接近完成,可望近期內收到專家團隊分析報告。


行政長官會見第三次地方港澳辦主任赴港澳工作交流團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28)日在政府總部會見第三次地方港澳辦主任赴港澳工作交流團,就澳門特區與內地各省區市進一步拓展交流合作交換意見。
行政長官表示,回歸以來,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關心和指導下,澳門特區順利有序開展與內地因公往來的有關事務。可以說,國務院港澳辦對特區的支持是強而有力,是堅強後盾,內地各省區市港澳辦則給予澳門兄弟情誼般的支持。藉此,讓澳門通過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跟內地各省市發展了更密切的合作關係,讓澳門在內地推廣商務、產品、旅遊等多個領域均有所擴展,同時發揮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作用,為兄弟省區服務。
他續指,澳門未來發展,離不開國務院港澳辦及內地省區市的支持,相信藉著深化區域合作,有助澳門繼續促進經濟適度多元,長遠達至可持續發展。他希望地方港澳辦往後常來澳訪問交流,加強彼此溝通,建立友誼,促進相互工作。
代表團團長廣州市港澳辦主任劉保春介紹,國務院港澳辦為了讓地方部門對香港、澳門有更全面了解,以利地方港澳辦探討今後推動港澳發展所進行的具體工作,而組織此訪問考察。
他代表團員感謝行政長官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的接待,成員有18人,主要是副省級港澳辦主管,大部分人是第一次來澳,甫抵達即透過參觀博物館和實地考察,大致了解到澳門發展歷史以及總體情況,清晰看到澳門與內地包括珠海橫琴、拱北、灣仔在地理位置上的緊密關係。他認為,這種了解有利於地方港澳辦計劃進一步加強與澳門的交流合作。他指出,國家幅員遼闊,各地各有特色,可以跟澳門錯位發展,地方港澳辦和地方政府願意為澳門今後的多元化發展作出各方面的努力。
參加會見的代表團成員包括國務院港澳辦副巡視員馮鍵、長春市港澳辦主任王宇、哈爾濱市外僑辦主任高會民等;澳門方面有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及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高展鴻。


《私立學校通則》法律草案開展第二階段公眾諮詢

為配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從制度上為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以及全面落實第9/2006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的相關規定,教育暨青年局對現行第38/93/M號法令《私立教育機構通則》進行了深入的檢討和研究,認為有必要另行制定《私立學校通則》草案,集中規範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的運作。 教青局為有序地開展《私立學校通則》草案的立法程序,在2013年2月18日至4月18日期間,對《私立學校通則》草案進行了第一階段的公開諮詢,並於同年10月15日公佈了相關的公開諮詢總結報告。在收集了社會各界的諮詢意見後,教青局對草案各項構思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並進一步完善了草案的內容,現以法規草案諮詢文本的方式開展第二階段的公眾諮詢,諮詢期由2014年3月1日起至4月29日。 《私立學校通則》草案共分八章,主要訂定非高等教育範疇內私立學校的開辦、管理、組織、運作、關閉及辦學實體的轉換等事宜。為便於公眾了解《私立學校通則》草案的內容,教青局製作了《私立學校通則》第二階段諮詢文本,公眾可透過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瀏覽及下載,或到該局轄下各中心、政府資訊中心及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免費索取。歡迎公眾、教育界人士及社會團體於諮詢期內,透過電郵、傳真、電話或書面方式提出寶貴意見,詳情可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擬將所提的意見或建議全部或部分保密的人士,須於提出書面意見或建議時清楚說明。 此外,教青局還特設三次諮詢專場,介紹諮詢文本的內容和直接聽取公眾的意見,詳情及報名方式請瀏覽教青局網頁www.dsej.gov.mo。


澳門治安警察局交通廳擴建工程開標

"澳門治安警察局交通廳擴建工程"今天(28日)開標,工程主要在原辦公大樓旁新增建兩個辦公樓,以滿足該部門運作及對外服務的需要。共有11份標書參與今次競投,10份標書獲得接納,1份不獲接納,造價由6千9百多萬澳門元至9千8百多萬澳門元不等,預計年中可以動工,工期約20個月,初步估計可提供約180個就業機會。 因應現時治安警察局交通廳辦公室及對外服務設施已漸不敷應用,應澳門保安部隊事務局要求,土地工務運輸局將對有關場所展開擴建工程。治安警察局交通廳位於士多鳥拜斯大馬路,地段內的原大樓在回歸前為治安警察廳總部,其古典建築風格與保安部隊部門其他同類建築相似,具保留價值。今次的擴建工程主要在原大樓後面空地(B2區)及一邊的位置上(B1區),各興建一幢建築物,總建築面積約為4,957平方米。 B1區包括兩層地庫及兩層地面辦公樓,內設槍房、多功能室、列隊室、證物房、洗衣室、儲物室、更衣室及儲物室,地庫層為停車場,約可停泊4架私家車及282架電單車,供內部使用。 B2區為兩層高建築,地面層約可停泊9架中型吊車及29架電單車,原位於原大樓的報案及接待大廳將移至B2區辦公樓內,市民可透過新設於得勝馬路的公眾出入口,到達接待櫃台及等候區(可容納60人),櫃台採用通透化的設計,使市民於等候區中也能欣賞舊大樓立面。B2區建築物內尚設有辦公室、會議室、設備室、更衣室、多功能室及儲物室。公眾接待位置設有殘障人士廁所及無障礙通道等。 沿得勝馬路一側的圍牆採用半透明設計,使空間環境更開揚,並增加綠化設施,一來可增加新建辦公室的採光,二來可營造警察部門面向市民的親善形象,而廣闊的空間環境也可使之與周邊文物式建築更為融洽。按照文化部門的意見,應盡可能讓途人看得見原大樓的女兒牆,故新建部分將採用簡潔的當代設計風格及造型,從視覺上與原大樓有所區分。 設備方面,空調系統採用VRV系統並採用熱回收式熱水系統,以配合節能的設計要求,建材方面也選用節水器具、節能燈具及環保油漆。為減低施工期間產生的噪音,工程將採用鑽孔灌注樁方式施工。


新聞局副局長黃樂宜就職

新聞局新任副局長就職儀式今(28)日下午在新聞局內舉行。新任副局長黃樂宜在局長陳致平監誓、行政財政處處長黃文富見證下宣誓就任。 按照行政長官2014年1月27日作出的批示,黃樂宜以定期委任方式,獲委任為新聞局副局長,由2014年3月1日起,為期1年。 黃樂宜為暨南大學新聞系國際新聞與傳播專業法學學士、暨南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國際關係專業法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電腦輔助翻譯專業文學碩士。1996年12月2日起擔任新聞局編制內高級技術員,2000年2月16日至2011年2月15日期間以定期委任方式擔任研究暨刊物處處長,2011年2月16日起以定期委任方式擔任新聞廳廳長,並於2013年3月1日至2014年2月28日以代任方式擔任新聞局副局長。


2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

衛生局今日(2月28日)接獲2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報告,分別是濠江英才學校P2B班及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K2C班,共涉及10名學生,5男5女,年齡為4至7歲。所有患者均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並已到醫療機構診治,無住院及無重症個案。衛生局已安排採集部分患者的呼吸道樣本送檢,有關學校已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嚴格執行患病學生及員工不能上學的規定。 而早前通報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培華中學附屬小學暨幼稚園K1C班,今日新增1名3歲女學童患病,她已到醫療機構接受診治。 衛生局現正密切監測學校和社區內的流感流行情況,同時提醒巿民,為減少患上流感或其他上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應採取以下措施:
1. 確保自己及家人睡眠充足,飲食均衡以及勤做運動;
2.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
3.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儘快洗手;
4. 保持空氣流通及良好的環境衞生;
5.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6.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診及留在家中休息。 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csr/)或致電熱線電話28700800。


浙江新增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根據內地衛生部門的通告,昨晚至今天(2月28日)浙江新增2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據通告,兩名患者分別為7歲及6歲的女童,均居住在金華東陽市,病情為重症,已接受治療。 目前全國共確診37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至少83例死亡。2013年10月以來出現當地感染病例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蘇、湖南、上海、北京、安徽、吉林。另外,馬來西亞有1例來自廣東的輸入病例。 本澳方面,昨日下午5時至今日下午5時衛生局沒有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至目前為止,所有甲型H7N9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衛生局正持續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繫,密切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根據目前的情況,衛生局預計今年冬、春季期間內地會陸續出現更多病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例,亦不排除本澳出現病例,衛生局已要求各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密切留意,若有懷疑個案,應及時作出檢測或轉介。 根據目前的資料,甲型H7N9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帶病毒的禽鳥或其產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該病毒可能存在人和人之間有限度的傳播,但尚無證據表明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持續傳播。為防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除要求禽鳥管理部門、各醫療機構保持警惕和作出各項準備外,亦呼籲巿民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購買、攜帶未經檢疫的禽鳥;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甲型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已登記選民申請非接觸式智能身份證時 可選擇同時更新選民常居所資料

行政公職局聯同身份證明局推出便民服務,已登記選民在申請非接觸式智能身份證時,可選擇授權身份證明局將其最新聯絡資料轉交行政公職局,更新其選民登記時提供的常居所資料。 一站點兩服務
由上星期五(本月21日)開始,已登記選民到身份證明局換領非接觸式智能身份證時,得選擇同意授權該局將其聯絡資料交予公職局作為選民登記常居所地址的更新。 同樣,已登記選民於身份證明局或通過其自助服務機更改聯絡資料時,亦可作相應選擇,授權該局將資料交予公職局,公職局收到資料後,將一併更新倘有的資料變更。 資料變更應辦更新手續
根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本澳已登記自然人選民達廿八萬一千二百人,2013年行政公職局共接受了5,399份自然人選民的新登記申請,另,4,113已登記的選民依法變更登記資料。 按法律規定,合資格居民申請登記為選民時,除申請人姓名及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編號外,常居所和聯絡方式亦為必備資料;登記完成後,選民應按實際情況將已變更的資料通知公職局。 公職局原辦理地點及方式如常運作
現時受理選民新登記申請及資料變更的地點,包括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樓地下的選舉事務專區、黑沙環政府綜合服務大樓、三盞燈中區及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辦公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九時至下午六時,中午不休息,公眾假期除外。 此外,擁有合格電子證書的合資格人士可直接透過選民登記網頁www.re.gov.mo提出選民新登記的申請,而已登記的選民亦可通過選民登記網頁查知登記狀況,並通過辦理選民登記時獲發的個人密碼或易辦事的帳戶密碼更新已登記的個人資料。 而選民登記自助服務機亦自2012年底開始投入服務,現時除了位於水坑尾街公共行政大樓地下大堂右側的自助選民登記區外,政府綜合服務大樓及關閘離境大堂一樓亦設有自助服務機,前兩個地點24小時運作,而關閘的則由上午7時至晚上12時提供服務。 自助服務機讓合資格居民自行完成新登記或更改資料的程序。
如有任何查詢,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89871704或使用24小時諮詢服務熱線88668866(非辦公時間提供電話錄音服務)。


重鋪路環九澳聖母馬路工程

為改善路環九澳的道路設施,民政總署將於三月四日起重鋪路環九澳聖母馬路及加設行人道工程,計劃分四個階段進行,施工期約一百二十個工作天。 鑑於路環九澳聖母馬路瀝青路面使用多年,經常有大型車輛使用,引致行車路面損毀嚴重,因此需要進行維修工程。本工程計劃用二十五公分厚鋼筋混凝土代替現有瀝青路面,同時加設一點一米寬行人道。整個工程範圍由距離九澳堤壩馬路約三百米的一段九澳聖母馬路起,一直延伸至九澳堤壩馬路與九澳聖母馬路交界處。 為減少對駕駛者的影響,計劃分四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維修約七十至八十米的行車路面。工程將安排於日間進行,期間實施有限度通車,對引致之交通不便望市民諒解,並提醒各駕駛者須小心留意路面情況及遵守路上設置之臨時交通標誌及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