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行政長官與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總監申英秀會面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4)日傍晚在政府總部與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總監申英秀(Dr. Shin Young-soo)會面,雙方同意在防控疾病及其他方面繼續互相支持並加大合作。 行政長官歡迎申英秀及世衛西太區規劃管理司司長韓鐵如(Dr. Han Tieru)完成中國內地行程後,轉抵澳門訪問。他再次感謝世界衛生組織長期對澳門特區在公共衛生領域及其他領域的工作給予支持,尤其是2003年應對SARS期間,世衛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對澳門特區給予強力的支援及協助。當時澳門特區根據世衛建議及指引,克服了困難,順利應對SARS,也從中累積了經驗,有助完善公共衛生工作。他指出,防治傳染病,政府有責。因此特區政府制定十年醫療規劃,將在醫療衛生基礎建設及提供培訓等方面投入資源,加強應對能力。 他指出,世衛與特區政府一貫互相支持,特區政府非常樂意加大合作,將繼續透過衛生部門與世衛保持緊密有效溝通,除防治傳染病外,也支持世衛的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項目以及防治慢性病的工作。同時,在澳門特區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支持世衛協助發展中國家及區內其他國家。 申英秀代表世衛致送紀念品以感謝行政長官與特區政府對世衛工作的支持,他表示,世衛樂意與特區政府加大合作。對於澳門已實施控煙法例,他認為難能可貴,因為澳門以博彩旅遊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實行控煙是很困難的決定,此舉反映了行政當局的決心。他表示,吸收了應對SARS及禽流感等傳染病的的經驗,世衛在防治傳染病的工作有更妥善準備。考慮到澳門特區以旅遊業為主,世衛西太區將繼續與澳門就傳染病通報保持密切溝通、快速通報,共同防治傳染病。 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柯嵐及衛生局局長李展潤陪同會面。
…
1所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
衛生局今日(14日)接獲1所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報告。 報告稱,位於律政司街的氹仔坊眾學校(分校)幼稚園K1A班,累計有5名學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患病學生已到醫療機構接受診治,其中1名學生因支氣管炎需住院,現情況穩定,無重症個案。所有患病學生均未接種2012至2013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衛生局已安排採集部分學生的呼吸道樣本送檢,並要求學校加強清潔消毒和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及嚴格執行學生及員工不能上學的規定。
衛生局現正密切監測學校和社區內的流感流行情況,並為流感高危人士提供本年度新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免費接種,對象包括18至59歲患有慢性病的本澳居民及所有6個月至18歲以下或60歲及以上的本澳居民,以及在院舍、中小學、幼稚園工作的人員。流感疫苗接種後一般要至少3星期後才會發生保護作用。衛生局表示,流感高峰期即將到來,呼籲合資格的巿民儘快接種疫苗,無需預約。有關詳情可查閱衛生局網頁(http://www.ssm.gov.mo/vaccine/)或致電熱線電話28 700 800
…
政府對善豐花園展開長期加固工程保公眾安全

土地工務運輸局持續跟進善豐花園事件。鑑於樓宇在臨時加固後現雖沒即時倒塌危險,但考慮到有關措施僅屬臨時性,加上風雨季節來臨會對樓宇進一步產生不穩定的影響,為確保公眾安全,局方按香港專家的建議,對善豐花園展開長期加固工程;其中,在樓宇外牆架設保護網等前期工作已經啟動。 自善豐花園事件發生後,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即時採取臨時加固措施穩定善豐花園的樓宇狀況,局方工程人員並聯同澳門及香港學術機構的專家密切監測及檢驗樓宇結構,有關工作至今一直進行。 根據連月來收集到的監測數據顯示,現時樓宇相對穩定;然而,從中也可見單靠臨時加固措施並未能完全取代已受損結構柱所起的作用,長遠而言有需要再作進一步加固,避免樓宇狀況惡化。 為此,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專家向土地工務運輸局提交了善豐花園的長期加固方案,主要針對二樓的三條結構柱展開加固工作。經分析有關方案,並與善豐花園小業主代表開會後,局方考慮到善豐花園事件的後續處理相信仍需一段時間,為確保公眾安全,決定在風雨季節來臨前先對樓宇進行長期加固工程。 由於樓宇非承重磚砌外牆在二樓停車場結構柱發生爆裂時已受壓損壞,當加固工程展開時,或會引致部分飾面掉落。因應可能出現的情況,工程期間會架設保護網,以免對樓宇周邊造成影響。
…
《制訂澳門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及完善檢測制度》諮詢文本今起諮詢

為進一步控制機動車輛尾氣排放,保障居民健康及改善空氣質素,環境保護局聯同交通事務局根據前期研究成果和前期收集到業界的意見,制訂了《制訂澳門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及完善檢測制度》的建議方案,並編製諮詢文本,由2012年12月14日起至2013年1月31日期間收集社會、業界和相關專業團體的意見及建議,以完善方案的內容和確保建議方案的可操作性。
本澳近年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市民生活水準提高,促使機動車輛數目快速增長。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是本澳主要的空氣污染源之一,近年引起社會較大關注。為此,澳門特區政府將控制機動車輛尾氣污染作為主要的環保施政工作之一。澳門特區政府根據《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有關粵港澳逐步實現統一採用優於全國其他地區的汽車燃料與排放標準的指導思想,以及配合《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10-2020)》和《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的目標,已陸續進行一系列短、中、長期控制機動車輛尾氣排放的措施。其中短期措施方面,過去先後制訂了進口新摩托車及新汽車的排放標準,從源頭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口本澳;透過稅務優惠,引入及推廣環保車輛;完成了《澳門柴油車加裝尾氣後處理裝置的建議技術規範》,並配合"環保與節能基金"資助本澳的社團/企業加裝有關裝置,減少柴油車尾氣微粒排放;此外,亦正進行《車用無鉛汽油及輕柴油標準》行政法規的制訂工作,提升車用燃料質量。
而中、長期措施方面,考慮到在用車隨著行駛里程增加,車輛機件的老化受損將造成車輛排放惡化,故對於在用車的排放監管非常重要。同時亦考慮到現時在本澳行駛的二十多萬輛在用車尾氣排放,當中只有柴油車排放黑煙標準,其餘車輛的尾氣排放標準處於空白。因此,為更系統地管制本澳機動車輛尾氣排放,改善空氣質素及保護居民健康,環境保護局聯同交通事務局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以及在綜合分析本澳實際情況、外地經驗和本地相關業界團體的前期意見,進行科學分析,並提出制訂澳門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及完善檢測制度建議方案,並編制有關諮詢文本。
諮詢文本提出管制在用車尾氣排放及完善現有檢測制度,建議摩托車、汽油車及天然氣車於定期檢驗中除需符合原有規定的檢測項目外,增加符合尾氣排放標準的要求,以填補有關標準的空白及配合現行第3/2007號法律《道路交通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的執行,並建議收緊現時柴油車煙霧排放限值;此外,亦建議適當縮短驗車年期。對於尾氣排放未能符合有關標準的車輛,建議仍沿用現時《道路交通法》的罰則,並需再前往交通事務局汽車檢驗中心進行複驗或特別檢驗。
為落實鼓勵與管制並行的方針,提高政策成效,因應上述標準的推行,環境保護局及交通事務局將聯同其他相關政府部門,採取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汰車計劃、培訓及宣傳等,以協助業界和車主淘汰高污染及不達標的車輛,以及提升車輛維修行業的技術水平,以配合日後標準的出台。
根據科學分析,預計日後實施以上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及相關配套管理的情況下,估算澳門在用車排放的削減效益至少可達8%,每年可減少排放碳氫化合物約100噸、一氧化碳約550 噸、氮氧化物約110 噸及微粒約6 噸,將對本澳空氣質素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鑑於在用車尾氣排放的管制涉及環保、交通、車輛檢測及車輛維修與保養等不同方面,為提高施政透明度,環境保護局聯同交通事務局,由2012年12月14日起至2013年1月31日期間對《制訂澳門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及完善檢測制度》諮詢文本進行諮詢,並針對不同對象舉行多場諮詢會,透過收集社會、業界和相關專業團體的意見及建議,完善方案的內容和確保有關建議方案的可操作性,有關諮詢會具體安排如下: 請看附件 此外,環境保護局和交通事務局早前分別向環境諮詢委員會、交通諮詢委員會及業界作專場介紹。與會者對諮詢文本中涉及的多個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包括檢測標準的訂定,驗車程序和驗車方式,以至將來執法效力等作了深入討論,對完善建議方案內容和落實安排提供具參考價值的意見。
有關諮詢文本已上載至環境保護局及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pa.gov.mo或www.dsat.gov.mo),以及擺放在環境保護局、交通事務局、政府資訊中心及政府綜合服務大樓等地點供市民索取。如市民對是次諮詢有任何意見及建議,請於2013年1月31日或之前,透過郵寄(澳門宋玉生廣場393至437號皇朝廣場十樓環境保護局或澳門馬交石炮台馬路33號地下交通事務局)、電郵(vehicles@dspa.gov.mo或info@dsat.gov.mo)或傳真(2872 5129或2875 0626)等方式向環境保護局或交通事務局發表意見。此外,如公眾對是次諮詢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環境保護局環保熱線2876 2626查詢。
諮詢期屆滿後,環境保護局及交通事務局將對收集到的意見進行整理、分析,並隨即起草相關法津文件,展開立法程序。未來,環境保護局將持續進行各項車輛尾氣污染的控制及治理工作,如淘汰高污染車輛、引入及推廣環保車輛及持續檢討優化相關法規等,進一步降低交通系統的大氣污染物排放;並會透過宣傳教育,倡導低排放出行模式,實踐綠色出行。
…
新汽車檢驗中心明年2月完成平整爭取2014年啟用

面對本澳車輛數量不斷增加,且政府正不斷強化車輛檢驗工作,交通事務局轄下的汽車檢驗中心今年的檢驗量已達5萬6千多輛,近飽和狀態。為此,政府現正加緊新汽車檢驗中心的建設工作,相關地段的平整工程預計於明年2月完成,其後將進入主體建設,爭取2014年投入使用,新中心的驗車線將較現時增加一倍,大大提升檢驗容量。 位於鴨涌河的汽車檢驗中心每年檢驗的車輛已由2006年的3萬多輛增加至今年的5萬6千多輛,當中除每年約1萬5千輛新登記車輛外,還須應付每年強制的年檢工作(不合格還須覆檢)及交通意外檢測報告,加上近期為提升營業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安全,先後於10月和本月推出公共巴士和旅遊巴特別檢驗措施等,即平均每個工作日的驗車量達230輛,以現時只有2條輕型汽車驗車線和1條重型汽車驗車線的規模,現時驗車中心的檢驗量接近飽和。 交通事務局車輛及駕駛員事務廳廳長賈靖龍今日(14日)向傳媒介紹車輛檢驗工作時指出,考慮到現有汽車檢驗中心空間有限,未能配合社會快速發展,故已於氹仔機場大馬路附近,即駕駛學習暨考試中心側開展興建新汽車檢驗中心。目前,相關地段已進行打摏工程,上蓋設計亦已準備就緒,預計明年2月中旬可完成平整工程,隨即進入主體施工階段,爭取2014年落成並投入使用。 增輕、重型汽車驗車線提升驗車效率
新中心佔地面積約1萬7千平方米,將由兩幢建築物組成,除設有行政辦公室、市民等候區、檢測室、電單車檢驗廠房、車輛待檢等候區、車輛重量稱量室外,更重要是提供條件增加驗車線數量,因應目前的車輛增長狀況以及社會對提升車輛檢驗工作的要求,新中心在規劃上已作出配合,計劃將輕型汽車驗車線由目前的2條增加至4條,重型汽車驗車線則由1條增至3條,以提升車輛檢驗能力和效率,並為未來考慮把營業車輛由每年一檢改為半年一檢創設條件。 另外,考慮到電單車跨海行駛的安全問題,除新汽車檢驗中心之地段外,局方正於澳門半島尋求合適位置,開闢電單車檢驗區,屆時,本澳和氹仔將各設有2條電單車驗車線,方便澳門及離島居民到所屬區域進行電單車檢驗工作,以減少電單車跨海行駛之風險。
…
“粵港澳首次在韓舉辦經貿聯合推介會”

由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香港投資推廣署,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聯合主辦 "2012粵港澳聯合推介會" 於2012年12月6日,在韓國首爾樂天酒店舉行。 是次推介會是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政府經貿部門共同主辦,在海外進行推介三地投資環境及最新經濟發展。超過300多名韓國當地企業,政商界代表出席了是次會議,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周長亭及韓國企劃財政部國際經濟事務局局長崔光海於會上致歡迎辭。 會上,貿促局主席張祖榮發言指出,近年,韓澳兩地經貿發展迅速,2012年首3季貿易額達8,600萬美元,同比上升百分之八十三,兩地旅遊業發展持續增長,去年韓國旅客來澳33萬人次,增長近百分之十,同時,貿促局與韓國投資推廣署(KOTRA)同為亞洲貿促論壇(ATPF)成員,近年亦組織工商界代表團互訪,同時,張祖榮在會上介紹了澳門投資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特別鼓勵韓國企業透過澳門作為經貿平台在澳門,廣東以及珠三角投資,此外,澳門的葡語國家平台優勢更可將有關韓國產品推介至當地市場,會上,張祖榮亦介紹了澳門近年會展業的發展,並邀請韓國企業來澳參加2013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澳門國際品牌連鎖加盟展2013,2013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及第18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同時呼籲有意來澳的韓國投資者可透過貿促局投資者一站式服務協助項目落戶澳門及辦理有關行政手續。於交流環節上,貿促局代表與韓國企業家進行相互交流,同時收到有關來澳投資諮詢。 會上發言嘉賓還包括廣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陳越華,香港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鄧仲敏,韓國一和株式會社海外主管RHEEM HAN等。隨同張祖榮赴韓國出席推介會還有貿促局投資者服務廳高級經理吳旭輝。
…
《運營審計-淺析政府部門與企業的異同》研討會

為強化與會計專業人員的交流,審計局與澳門註冊會計師公會於今(14)日假審計署合辦《運營審計-淺析政府部門與企業的異同》研討會,來自會計業界以及審計署一百多人參加,共同探討運營審計在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管治的應用和重要性,並加深認識審計業務的發展近況。 今次主講者之一德豪財務顧問有限公司風險諮詢服務董事鄭文漢介紹運營審計中有關內部控制的原理和操作、企業應如何強化內控制度等。他指出內部控制根本目的是通過防範風險,在合理的程度上確保實現企業的既定目標;內控是由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為實現經營的效果性和效率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以及適用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提供合理保證的一個過程。鄭文漢並附以實例剖析內控架構的五大要素:控制環境、風險管理、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 另一位主講者審計局局長梁煥庚講述運營審計於政府審計的應用實踐,以及概念上的探討,並簡介審計上較常見的方法,包括從程序、風險、結果著手審計。他並闡述運營審計在政府審計如何實踐,特別是依法執行乃政府運作的基礎,而在具體程序執行上,是存在很多具體法例規範的實際情況。在講座中,兩位主講者也同與會者就內部控制、運營審計的各方面問題進行了的研討。 鄭文漢是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的資深會員,擁有豐富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審查經驗。梁煥庚多年從事審計工作及財務管理,2008年至今擔任審計局局長。出席今次講座的還包括澳門註冊會計師公會會長陸丹青、理事長陸彩賢、財政局核數師暨會計師註冊委員會代表容志聰、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代表(ACCA)王珩、澳門註冊核數師公會監事長陳曉筠,澳門核數師會計師公會理事長張少東等會計業界人士、澳門大學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主任袁振業副教授以及審計長辦公室多名顧問、高級審計師、審計師和審計署人員。
…
消委會公佈口腔護理用品價格專項調查報告
消費者委員會調查市售牙膏及漱口水兩種口腔護理用品的價格,調查結果反映這類產品近期價格穩定,同款貨品在不同零售點的價格一般有三成五至四成五的差距。口腔護理用品的調查結果已上載於消委會網頁內的「專項物價情報站」及「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iPhone及Android應用程式供消費者參考。 消委會於12月11日在市面30個零售點包括超級市場及藥房,調查了10款口腔護理用品包括牙膏及漱口水的價格,最新一次的調查中有多個牌子的口腔護理用品價格在個別零售點有輕微的變動,但綜合近期的調查,反映以上產品價格持續穩定。 同款產品在不同零售點的價差比上次10月份的調查有所收窄,由最大的約百份之八十減少至約百份之六十,這次調查到最大價差的產品是"佳齒防蛀修護牙膏-冰極薄荷/200克",最低與最高售價分別是8.8元與14.0元,兩者之間相差超過5元,調查又發現有一半被調查到的同款產品一般價差在百份之三十五至百份之四十五左右。 至於連鎖式/集團式經營的超市的同款產品在不同地區分店的價格亦錄得有輕微的差距,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參考該會的調查資料作出合適的購物選擇。 消委會公佈的"口腔護理用品價格專項調查表"已上載於消委會網頁內的「專項物價情報站」及「澳門超市物價情報站」iPhone及Android應用程式供消費者參考。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
消費者以信用卡消費 不需負擔額外的費用
消費者委員會提醒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消費時,是不需負擔額外的手續費,如有商號徵收上述費用,可向該會作出投訴。 踏入十二月有一連串的節慶日子,估計將是消費市場旺季,隨着信用卡的普及,發卡機構又提供形形式式的優惠,消費者都會選擇使用信用卡購買產品或服務,不過,根據消費者反映,個別商號對使用信用卡消費的人士收取手續費或附加費,增加了消費者額外的負擔。 消委會指出,根據四月三日第16/95/M號法令第二條第二款對使用信用卡或類似的電子貨幣有如下的規定:"如使用本地或外地發出之信用卡或提款卡、消費地點之電子付款機及其他類似之方式,在澳門地區支付財貨或勞務時,均以澳門幣為之,不允許以上述義務為藉口在所協定之價格或交易金額上加上附加之負擔。" 另一方面,信用卡收單業務協議亦載有不允許受理商號在接受有關信用卡付款時收取額外費用的條款。 消委會表示,該會在2010年曾經進行的一個旅行社服務與收費進行調查,調查顯示不少旅行社接受消費者購買服務時會收取信用卡手續費,消委會已將有關現象通報金融管理局,該局亦對被投訴的旅行社作出勸告。 為檢視有關情況,消委會今年十一月份調查曾經有徵收信用卡手續費的旅行社,是否有繼續收取信用卡手續費的做法,調查發現情況有所改善,部份旅行社已在年前有關調查公佈及接獲金融管理局的勸告後,取消了收取信用卡的手續費。然而,調查亦顯示有個別旅行社仍需改善,消委會將透過部門協作糾正旅行社的做法外,亦會多作宣傳,讓消費者及旅行社知悉其權利、義務,以及第16/95/M號法令的規定。 消委會亦提醒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進行任何消費時,商號如向消費者要求收取額外的手續費,消費者有權拒絕有關的額外負擔,消費者可以向金融管理局及消委會投訴。
消委會查詢電話:89889315。
…
文化局舉辦文化遺產知識校園專題講座

文化局日前於澳門聖保祿學校中學部舉辦了 "澳門文化遺產知識校園推廣計劃"專題講座,向現場約七十名高一級師生講解了澳門文化遺產的價值,並藉此提升他們對文物保護的意識,講座對推動地方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講座當天,文化局相關的專業人員先向學生說明了澳門文化遺產的基本分類,再以澳門考古概況為主題,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考古學的定義、出土文物的分類、澳門考古遺址的發掘與保存等,讓學生接觸到課堂以外的知識,同時亦增進他們對澳門考古文化知識及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講座以互動形式與學生分享,大大提升了學習的趣味性,問答環節學生表現踴躍,現場氣氛熱烈。 文化局擬透過多元化的活動,逐步推行以中學生為對象的"澳門文化遺產知識校園推廣計劃"。是次專題講座為本計劃的活動之一,文化局同時已向本澳各間中學派發調查問卷,藉以了解學校對本澳世界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教育推廣方面的需求,以便進一步完善上述推廣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