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2012年11月份外匯儲備數字及澳匯指數
澳門金融管理局今日公佈,2012年11月底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318億澳門幣(165.1億美元),較2012年10月經修訂總額1,339億澳門幣 (167.7億美元), 下降了1.5%或20億澳門幣。11月底的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2012年10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9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幣部份的 146.9%。 量度澳門幣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強弱的貿易加權澳匯指數在2012年11月為97.29,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上升0.22點及0.95點。 如有查詢,請聯絡: 澳門金融管理局研究暨統計辦公室 (電話:83952532; 傳真:28353042)
…
《社會工作者註冊制度》法律草案公眾諮詢總結報告
《社會工作者註冊制度》法律草案公眾諮詢期已於2012年6月22日結束,社會工作局感謝本澳業界持分者及社會大眾,在諮詢期間就此法律草案提供的所有寶貴意見。按照《公共政策諮詢規範性指引》之要求,社工局已在法定時限內完成了有關法律草案公眾諮詢總結報告,並於12月14日對外發放。 總結報告乃社會工作局透過委託獨立第三方研究機構以內容分析法,對在公眾諮詢期內所收集之量化數據資料進行彙編及整理,並對業界持份者和社會大眾之意見及建議進行綜合分析後編製而成。總結報告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是諮詢工作概況,第二章是民意諮詢渠道及分佈,第三章是議題檢視及分析,最後是總結及展望。 參考近期各個政府部門的做法,為了支持及響應環保,避免因印刷而造成資源消耗,故總結報告僅作限量印刷。業界、市民大眾及關注《社會工作者註冊制度》的人士,可於2012年12月14日起,到本局網頁下載有關的總結報告及獨立第三方研究機構之研究分析滙報,如有查詢,請致電83997591與何小姐聯絡。
…
政府再與鉅富花園第三座業主會面跟進重建事宜

因應大纜巷鉅富花園第三座已被評定為殘危樓宇,土地工務運輸局與鉅富花園第三座小業主再次舉行會議,了解小業主就樓宇重建事宜的處理進度。局方在會上敦促小業主盡快提交樓宇拆卸及重建方案,並承諾會盡快審理。 土地工務運輸局一直跟進鉅富花園第三座的狀況及與小業主保持溝通,局方昨日下午(12月12日)邀約小業主舉行第九次會議,大多數小業主均有出席。 據小業主在會上表示,現時所有住戶包括商舖用戶都已全部遷出。出席會議的小業主亦基本同意盡快清拆已屬殘危的鉅富花園第三座,並在原址重建樓宇居住;小業主之間現正尋求最終共識,以及決定選擇哪個承建商進行工程。 政府代表指出: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樓宇傾斜狀況比之前惡化,為免對公眾安全構成威脅,呼籲小業主及早達成共識,透過承建商盡快向局方提交樓宇拆卸及重建計劃,局方在此期間會繼續密切監測樓宇狀況。 政府代表強調,理解小業主的心情,承諾會提供技術上支援,盡快審理所提交的拆卸及重建計劃,「特事特辦」。
…
衛生局及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合辦「慢性病自我管理」培訓課程

因應慢性病患者的日益增加,慢性病防制委員會積極提倡「慢病自我管理」,希望在醫護人員和組長的帶動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患的能力,對管理疾病的態度能從被動向主動模式轉變。 衛生局和慢性病防制委員會於10月至12月期間首次舉辦「慢性病自我管理」培訓課程,課程包括為期兩天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工作坊及為期四天的「慢性病自我管理」組長培訓工作坊,提供適切培訓,協助開展社區慢病管理工作。課程對象為醫護人員、社工、義工、慢病患者或有意帶領病人小組之人士,並邀請了香港復康會導師來澳授課,共有55名學員獲發證書,其中25名學員取得帶領病人小組資格。 「慢性病自我管理課程」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創辦,九十年代開始逐漸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世界各地被廣泛採用,取得顯著成效。2002年由香港復康會將課程引進至香港及內地各省,病人的反應良好,肯定其效果。課程旨在向慢病患者推廣自我管理概念,提高患者自我照顧的能力和信心,使他們採取積極態度對抗慢病,主動管理自己的健康問題,病人自助互助,提高生活質素,減輕個人、家庭及醫療服務的負擔。 是次課程主要以講座、小組討論及匯報、個案研討、課後練習、交流及分享等互動及體驗式教學為主,深入淺出地對健康制定行動計劃、行為改變、如何提昇病人自我效能、解決因疾病帶來的各種問題技巧、處理負面情緒、飲食與運動、如何應付痛和疲勞、對治療的決定、了解醫療制度、改善醫患溝通等內容作逐一講解、示範及學員帶領的親身體驗,使其充分掌握有關理論及帶領技巧。
…
仁伯爵綜合醫院2013年1月份專科衛教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舉辦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或各衛生中心,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二零一三年一月份講座內容包括兒科、產科、內科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所屬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辦公日下午2:00至晚上8:00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相關內容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一月份專題講座內容如下:
仁伯爵綜合醫院血液樣本收集處舉行以下產科專題講座:
「分娩時之呼吸技巧」專題講座於5日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
「如何成功母乳餵哺」專題講座於12日上午10:30-12:30及下午14:30-16:30舉行;
「分娩的認識」專題講座於19日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
「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專題講座於26日下午14:30-15: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兒科門診舉行以下兒科專題講座:
「瞭解登革熱」專題講座於8日下午14:30-15:00舉行;
「哮喘及呼吸道敏感處理」專題講座於15日下午14:30-15:00舉行;
「早產兒之家居照顧」專題講座於22日下午14:30-15: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肺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慢性阻塞性肺病家用氧之使用」專題講座於15日下午14:30-15: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三樓腎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腎科專題講座:
「認識我們的腎」專題講座於8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腎病飲食你我都要知」專題講座於15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腎病飲食你我都要知」專題講座於22日下午14:00-14:30舉行;
「血壓及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專題講座於29日下午14:00-14: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內科門診候診室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糖尿病知多少」專題講座於16日下午14:00-15: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地下精神科門診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新春健康飲食」專題講座於16日下午15:00-16:0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公共停車場旁癌病資源中心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分享飲食及生活的習慣與宜忌」專題講座於17日下午14:30-15:30舉行。 仁伯爵綜合醫院綜合科病房餐廳舉行以下專題講座:
「有營補給站:癌症患者之飲食照護」專題講座於18日上午10:00-11:00舉行。
…
防治愛滋病委員會舉行2012年度第二次工作會議
12月13日,特別行政區政府防治愛滋病委員會於衛生局召開年度第二次工作會議。委員會代主席衛生局局長李展潤主持了會議,社工局黃艷梅代局長、教青局代表黃艷蘭及來自不同界別的二十多名委員出席了會議。 會議首先回顧了全球及本澳愛滋病的最新流行情況。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資料,截至2011年底,估計全球約有3,40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與2010年底相若。2011年全球新增個案約250萬,即平均每天有7,000人感染,因愛滋病相關疾病而死亡的個案於2011年降至約170萬。本澳仍屬低發病率地區, 15至49歲人群中,每10萬人口中約有45至78人感染。截至2012年11月30日,本澳愛滋病病毒感染申報個案累積504例,其中175例為本地居民。今年首11個月,本澳共錄得29例新增感染個案,較2011年同期的20例為多,增多的個案主要是非本地居民17例。在12例的本地居民感染者中,因同性或雙性性接觸而感染的最多,有4例;其次為異性性接觸傳播,有3例。另外2例為通過共用針具傳播,其餘3例的感染途徑不詳。可見,性接觸仍然是本澳愛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而今年經同性或雙性性接觸而感染的個案有上升趨勢,與鄰近地區的感染趨勢相似。 會上,衛生局陳惟蒨副局長報告了有關監測及篩查、諮詢輔導、感染者跟進、衛生工作者培訓、安全性行為推廣、消除歧視等工作。在性工作者行為干預方面,除持續資助澳門紫藤婦女協會和澳門關懷愛滋協會推行外展教育、快速檢測、熱線輔導、性工作者等等外,自今年起,亦資助了來自香港經驗豐富的澳門青鳥外展協會,在澳開展針對性工作者、外籍人士及其他性活躍群體的性病診療與外展綜合服務。在今年首三季,三個非政府組織合共接觸性工作者超過4,400人次,進行愛滋病及梅毒快速測試超過220人次。對於外地僱員和跨境人士,首度開展快速測試服務,首三季接受檢測的外地僱員有84人次;非政府組織亦編製了多款包含中、英、印、泰、越、蒙六種語言的宣教材料供外展時派發。此外,深受酒店和博彩業界及其員工歡迎的「健康諮詢服務站」巡迴活動已連續第四年舉辦,今年共有13間博彩企業和酒店參與,參與員工達3,000人次,為歷年最多。 另一方面,第六屆「社區紅絲帶行動-愛滋病教育資助計劃」共審批資助了18項活動,持續在社區內推廣預防愛滋病的訊息。針對現今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及青少年的同儕效應,成功培訓首批青少年網絡朋輩推廣員,並開展網絡外展的工作。為配合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邁向 "零歧視" 的倡議,延續去年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至今已於社區巡迴播放《在一起》反歧視記錄片達60場次,觀賞人次超過6,700。今年世界愛滋病日以"編織愛․向零邁進"為主題,舉辦與愛滋病紀念掛被相關的系列活動,創作出10幅別出心裁的掛被,現正在社區內作巡迴展覽。 社會工作局戒毒復康處李麗萍處長報告了在吸毒人群愛滋病預防方面的工作。她表示,黑沙環衛生中心內的美沙酮服務點已順利運作超過一年,巿民對其認受性有所提高,曾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服務的累計達323人。同時,為向專業人員推廣戒毒減害工作的必要性及社會效益,先後舉行了39場次的專業人員培訓,約1,100名來自檢察院及法務部門、司法及治安警察局、監獄、醫護診療、教育及社會服務等範疇的人員參與。此外,由澳門戒毒康復協會執行的戒毒康復、針筒交換及外展等減害服務亦運作良好,於今年派出針筒近5萬支,回收近4萬支,回收率達79%。李麗萍處長亦分享了戒毒工作者前往澳洲墨爾本考察當地美沙酮和針具交換計劃的收穫。 教育暨青年局德育中心黃艷蘭主任則報告了青少年性健康方面的推廣工作。她指出該中心已順利完成幼稚園、小學及初中各教育階段的《性教育教學輔助資源》材料,且已著手派發予各學校;同時,繼續與學校和機構聯手推行青少年性教育推廣活動,包括學校性教育巡迴話劇、社區性教育推廣系列活動等,均獲得參與團體和師生的好評;此外,亦繼續舉辦性教育導師培訓課程及推廣家長性教育,以裝備優良的性教育工作隊伍。 委員會表示,目前本澳的愛滋病病毒篩查計劃主要針對具高風險的人群,要求進行愛滋病病毒檢測的人士容易被標籤,這種情況會降低一般巿民接受檢測的意欲。及早發現感染者,不但可以改善感染預期,還可以通過治療和行為改善,減少傳播。同時,考慮到愛滋病病毒有向一般巿民擴散的趨勢,委員會初步討論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建議,逐步將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納入醫療機構和社會服務機構服務對象的常規檢查項目,希望藉此減少標籤及歧視,鼓勵更多人進行檢測,及早發現感染者。
…
幻彩大巡遊社區宣傳受居民商戶歡迎

由文化局主辦的慶祝澳門回歸祖國十三周年《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即將舉行,為讓沿途路線居民及商戶進一步了解活動詳情,主辦單位特別派員向社區派發宣傳單張及紀念品,介紹當天活動路段安排,甚受居民及商戶熱烈歡迎。 文化局工作人員組成派發小組,前往巡遊路線的街巷,向有關住戶派發宣傳單張,介紹大巡遊活動資訊、路線圖、紀念品換領點,以及活動期間的交通安排等。期間,有位於巡遊活動沿途路線的美珊枝街商戶表示,歡迎及支持大巡遊活動的舉行,認為活動能帶動人流,興旺社區,鼓勵每年續辦。此外,不少商鋪於櫥窗擺放了活動吉祥物VIVA仔紙板模型,並為他特別設計亮麗造型裝飾,突顯創意,整個區域洋溢大巡遊氣氛,為活動倍添期待感,建立以"愛.和平.文化共融"牽繫一體的社區關係。 《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得到多個政府部門、社團機構及本澳和香港的電視廣播公司合作,大力宣揚澳門中西文化文融的獨特氛圍、"澳門歷史城區"文化旅遊發展,以及激活世遺周邊舊區。此外,主辦單位製作了多款精美紀念品,在十二月二十日活動當日於多個換領站供居民遊客免費索取,邀請全城共同參與盛事。
…
第32屆緊急護理證書課程結業禮

消防局開辦之第32屆緊急護理證書課程,於2012年12月13日結業,並於當天下午四時在消防局消防學校舉行了結業儀式,儀式由消防局局長 馬耀榮消防總監擔任主禮嘉賓,並向表現優秀之學員頒發了獎狀。 緊急護理證書課程的內容主要是學習處理休克、創傷、骨折、燒傷、病人評估、心肺復甦法、自動心臟除顫器及其它緊急救護專業之技術,完成課程之隊員將有能力處理常規及災難現場的傷者。該屆課程共有48位消防隊員,在消防學校經過三個多月的專業培訓後,經考試合格,正式成為具備院前緊急護理專業資格之緊急護理人員。有關課程開展至今,已培訓了796名具備相關資格消防人員,消防局將繼續舉辦同類型課程,逐步完善所有消防員均具備專業救護技術的目標,以配合社會的發展需要。 出席儀式的還有各部門主管人員及有關課程導師、結業學員等。
…
2012年1-10月中國與葡語國家進出口總額108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
據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12年1-10月,中國與葡語國家進出口商品總值(詳見附表)為1082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的963.49億美元增加118.51億美元,同比增長12.3%。其中:中國自葡語國家進口744.37億美元,同比增長15.66%;對葡語國家出口337.63億美元,同比增長5.5%。 2012年10月中國與葡語國家進出口商品總值(詳見附表)為100.05億美元,環比9月的119億美元減少18.95億美元,環比下降15.92%;其中中國自葡語國家進口67.07億美元,環比下降14.48%;對葡語國家出口32.98億美元,環比下降18.72%。
…
內地與港澳舉行適航審定合作年度會議,繼續討論三地一體化工作項目

中國民用航空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民航處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於昨今兩天在澳門舉行第六屆適航審定指導委員會會議,就三地航空器適航證互認、航空器改裝和修理設計批准互認、及適航規章一體化等專題項目進行工作滙報,並且就擴大三地的未來合作項目交換了意見。 第六屆適航審定指導委員會會議於2012年12月12日及13日在本澳舉行。在為期兩天的會議期間,三地對已開展的合作專題項目,包括內地港澳民用航空器適航證互認、內地港澳民用航空器改裝和修理設計批准互認、以及內地港澳適航規章一體化等,滙報了最新的工作狀況。有關航空器適航證互認方面,該項目的第二階段工作,即航空器註冊轉移的簡化程序已實施了一年多,措施受到業界歡迎,三方總結了業界的意見及各方的實施經驗,並於是次會議更新及簽署了實施程序細則;在航空器改裝和修理設計批准互認方面,該合作安排文本現正待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的審批,預計可在明年初獲得簽署及實施,項目實施後將有助業界提高在航空器改裝與修改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在適航規章一體化方面,三方同意盡量統一適航標準及審批程序,措施將有助航空器在三地間的自由轉移。 三方代表亦討論了擴大未來的合作關係。三地於今年較早前討論了航油適航管理的合作。在本次會議上,三方繼續進行了有關議題的討論,澳門方並計劃邀請內地航油專家定期來澳與澳門方開展聯合航油適航檢查;此外,三地亦討論了如何最大程度達至適航審定程序一體化,各方同意將優先就外國航空產品認可程序的統一成立工作小組;三方亦將就適航審定培訓系統的合作進行人員培訓交流。 內地與港澳的民航當局自2007年起進行三地適航審定合作,促進三地的資源共享、減少重覆檢查及推動航空安全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