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各主要口岸入境旅客發熱篩查設置就緒

衛生局表示,截至今日(4月28日)下午7時,全國已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累計有123宗,死亡人數為23人。新增確診病例分別是江西、江蘇各3例、湖南1例。其中,湖南1例為該省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目前,出現疫情的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北京、山東、江西、福建及湖南。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有南下擴散的趨勢,衛生局根據對疫情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趨勢的詳細分析,同時與國家及鄰近地區衛生、檢疫部門保持緊密的聯繫及聯防聯控措施,將加強口岸檢疫工作,防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保障居民健康。 衛生局將於4月29日早上開始在各主要入境口岸實施設置發熱篩查點,以對入境旅客進行體溫監測。衛生局李展潤局長、何鈺珊副局長等一行視察了各口岸的發熱篩查設置情況。 由27日下午5時至28日下午5時,衛生局共收到1例有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經檢測,結果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呈陰性;同一期間,機場沒有發現發熱入境旅客。 衛生局強調,口岸入境篩查只是防控甲型H7N9禽流感其中一項輔助措施。衛生局正持續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繫,密切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 根據最新的資料,雖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方式還未完全明確,但通過接觸帶病毒的家禽或其產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持續傳播。 因應目前內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呼籲巿民,特別是來往上述出現疫情地區的人士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或其他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立法會選管會視察候選投票地點

第五屆立法會選舉將於本年9月15日舉行,為保障本澳二十七萬七千多名合資格選民可在安全和方便的地點行使投票權利,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下稱選管會)近期一直致力尋找合適的投票地點。
過去兩周,選管會已對可供選用的場地和設施進行巡查,期間,選管會充分感受澳門居民良好的公民道德和積極配合;對於相關單位,其中相當部份為公、私立學校的負責人和員工的誠懇接待和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熱忱,選管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零一三年澳門特區第五屆立法會選舉是體現"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重大政治活動,選舉程序的正常開展關係澳門特區政治體制的正常運作和整體居民的切身利益,為此,在對相關單位支持和配合選舉工作表示衷心感謝的同時,選管會也希望,透過選舉活動的正常開展,尤其是選舉投票地點的設置和良好運作,我們可以更好地從硬件上保障和鼓勵澳門居民對選舉活動的參與,從而將選舉活動與公民教育相結合,在總體上實現提高澳門選舉文化的目標。
由於部份上屆立法會選舉曾選用的部份投票站點的設施已經拆卸或將進行重建裝修,因此,選管會必須重新物色相應的替補地點,目前,選管會視察的地點包括公共場所及私立學校,選管會將全面評估新、舊場地設施的合適程度,并對選民就上屆立法會選舉投票後對票站位置和設施提出的意見及經上屆票站工作人員所作記錄作綜合評估,其中,投票站的選擇將重點考慮易於到達、場地容量和安全條件等因素,並特別考慮長者和傷殘人士的需要,儘量完備投票地點的無障礙設施,力求方便和保證所有選民實現投票的公民權利以及履行相應的公民責任。
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法》第49條,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最遲在選舉日前第十五日公佈投票站的運作日期、時間和地點。
藉此機會,選管會再次對社會各界,尤其是公、私立學校在選舉票站的甄選設置方面提供的無私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監獄舉辦攝影比賽 籲眾齊展歡顏顯關懷 支持囚人建新生

在囚人雖然曾經犯錯以致身陷囹圄,但只要積極學習、決心改過,再加上社會大眾的接納及支持,日後同樣能夠回饋社會,重建新生。為此,澳門監獄在澳門攝影學會的協助下,舉辦了名為「一個微笑‧一分鼓勵‧為在囚人士給力」的攝影比賽。盼藉活動呼籲市民大眾以攝下展露笑顏的方式,共同表達對在囚人士的關懷,支持他們重建新生。 比賽以「微笑」為主題,參賽者可透過拍攝含有微笑,帶有微笑的動作、或加入其他元素拍攝配合主題的照片,表達個人及社會大眾對在囚人士重返社會的支持。活動設有「校園組」及「公開組」,兩組各設有冠、亞、季軍各1名、優異獎5名及入圍獎10名。校園組的冠軍得主將可獲得價值澳門幣一千伍百圓的圖書禮券,而公開組的冠軍得主可獲得澳門幣三千圓的獎金。此外,所有得獎者均可獲得獎狀以及由在囚人士製作之手工藝品乙份。 攝影比賽將於2013年5月10日截止報名,歡迎各界踴躍參與,透過鏡頭攝下溫暖的微笑,一同以簡單的行動將愛傳出去,表達對在囚人士的關懷及支持。有關活動詳情可瀏覽澳門監獄網頁www.epm.gov.mo或澳門攝影學會網頁www.psm.org,亦可致電8896 1280 / 8896 1283查詢。


節水回贈計劃本月結束

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去冬今春鹹潮期間為鼓勵全澳市民節約用水,推出了"全城節水回贈計劃",活動將於4月底結束。成功達到節水目標的用戶數目和回贈金額將於整理後公佈。 考慮到冬春季節為枯水期,為鼓勵社會各界節約用水,小組於去年9月第四度推出"全城節水回贈計劃"。全澳自來水用戶只要於去年9月至今年4月底期間節約用水,且用水量與去年同期(即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相比減少達一至三成,便可獲得水費回贈,節省越多回贈越多,回贈金額為每戶30至250澳門元。活動旨在透過計劃提高全城節水意識,尤其是在鹹潮期間推動社會各界積極節約用水、共抗鹹潮。
小組希望未來透過更多不同的方式或活動,繼續推動全澳市民關注珍惜水資源,提高節約用水意識。小組亦感謝社會各界支持和響應小組的呼籲,並期望各界繼續持之以恆積極節約用水,共同構建澳門成為節水型城市。


湖南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截至今日(4月27日)下午7時,全國已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累計有121宗,死亡人數為23人。新增確診病例分別是江西、江蘇各3例、湖南1例。其中,湖南1例為該省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目前,出現疫情的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北京、山東、江西、福建及湖南。 由26日下午5時至27日下午5時,衛生局共收到1例有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經檢測,結果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呈陰性; 同一期間,機場沒有發現發熱入境旅客。衛生局正持續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繫,密切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


衛生局分析研究疫情後 加強各主要口岸的防控措施

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有南下擴散的趨勢,衛生局根據對疫情進一步發展的可能趨勢的詳細分析,同時與國家及鄰近地區衛生、檢疫部門保持緊密的聯繫及聯防聯控措施,將加強口岸檢疫工作,防範甲型H7N9禽流感疫情,保障居民健康。 衛生局除於機場設入境旅客發熱篩查,亦將於4月29日早上,在各主要入境口岸實施設置發熱篩查點,以對入境旅客進行體溫監測。 此外,衛生局將加強醫療機構檢測,已再次致函要求各醫療機構,如發現符合衛生局訂定的可疑病例標準的患者,應及時採集呼吸道樣本送公共衛生化驗所進行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安排人員24小時候命,隨時準備進行有關檢測。 衛生局亦利用各種途徑加強宣傳教育,向來澳旅客和由外地返澳人士傳遞注意衛生和有病及時就醫的信息。這些措施包括在各入境口岸放置宣傳單張、張貼海報和宣傳橫幅,向入境旅客發放短訊等,以便來澳旅客有需要時能及時就醫。 目前,衛生局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將本澳現時的 H7N9 禽流感應對戒備級別定為 3 級,即現階段暫不提升級別。衛生局將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衛生部門保持緊密的聯繫,並密切監察本澳和各地的流感疫情,做好疫情升級的應對準備工作,以保障市民的健康。 衛生局強調,口岸入境篩查只是防控甲型H7N9禽流感其中一項輔助措施。因應目前內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呼籲巿民,特別是來往出現疫情地區的人士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或其他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瀏覽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五一期間本澳關閘口岸維持原有通關時間

就"五一"期間是否延長珠海拱北口岸通關時間事宜,特區政府經向國家有關部委查詢,獲悉由於人手編制問題未及實施延長通關時間。因此,澳門特區的關閘口岸將維持原來的通關時間不變,即每日上午七時開關,晚上十二時閉關。 特區政府長期致力推動澳門與珠海二地口岸延長通關時間,便捷澳門與内地居民往來,崔世安行政長官多次向中央政府及有關部委提出請求。特區政府將繼續積極推動延長通關時間措施的落實,並做好相應部署工作。


江西、福建分別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衛生局表示,截至今日(4月26日)下午6時,全國已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累計有115宗,死亡人數為23人。新增確診病例分別是江西、福建及浙江各1例。其中,江西省及福建省確認出現首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出現疫情的地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北京、山東、江西及福建。 由25日下午5時至26日下午5時,衛生局共收到2例有需要進行甲型H7N9檢測的懷疑病例報告,經檢測,結果均顯示H7N9禽流感病毒呈陰性。衛生局正持續和國家衛生部門及鄰近地區的衛生部門、世界衛生組織保持密切的聯繫,密切監測各地和本澳的疫情,並通過跨部門和公私合作,為鄰近地區或本澳一旦出現禽流感疫情做好預防和準備工作。 此外,因應內地「五.一黃金周」將有大量旅客訪澳,衛生局和旅遊局分別以旅行社和酒店業為對象聯合舉辦了兩場專場講座。講解H7N9禽流感現時的疫情、預防方法以及針對旅行社和酒店業界的指引。同場亦解答了與會者的疑問。另外,衛生局於今亦應邀派員到澳門大學為學生、工作人員及外判清潔工人講解預防H7N9禽流感的知識,以加強上述人士對該疾病的認識。 根據最新的資料,雖然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源頭和傳播方式還未完全明確,但通過接觸帶病毒的家禽或其產品、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該病毒可以在人和人之間持續傳播。 因應目前內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衛生局呼籲巿民,特別是來往上述出現疫情地區的人士注意下列事項:
 避免前往有出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地區的街巿、農場等有售賣或展示禽鳥的地方;  避免接觸禽鳥或其他動物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如有接觸,應立即洗手;
 切勿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禽鳥肉、內臟、血製品及蛋等;
 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洗手;
 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戴上口罩,儘快就醫,並向醫 生詳述旅行史及動物接觸史。 有關H7N9禽流感的詳細資料,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或致電衛生局傳染病查詢熱線(28 700 800)。


政府公佈善豐花園事件分析報告

特區政府今(2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由香港大學專家組成的獨立研究團隊就善豐花園事件所作的《澳門善豐花園結構受損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政府發言人譚俊榮、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賈利安、法務局局長張永春、社會工作局代局長黃艷梅及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關國雄出席發佈會。 自從去年10月10日善豐花園大廈發生結構柱爆裂之後,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按照行政長官崔世安的指示,將大廈住戶的生命財產和公共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啓動跨部門協調機制,對大廈進行臨時加固工程,成功穩定了樓宇狀況,不致倒塌;同時基於安全的考慮疏散全部住戶,並由社工局開展對全體住戶的應急安置及支援計劃。在去年11月初,全體住戶均已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支援。樓宇經過近幾個月的重新加固,至今維持較穩定的狀態。 "報告"指出,善豐花園事件甚為罕見,該大廈不存在整體混凝土質量偏低問題,事故是由於二樓個別結構柱質量嚴重偏低,因其混凝土強度低,其破壞只是時間問題。"報告"亦通過調查研究而指出,相鄰工業大廈拆卸工程完成超過一年才發生本次事件,應不是本次事件的起因;由於相關沉降數據沒有明顯變化,相鄰地盤基礎施工,沒有對臨近大廈結構的穩定性及安全性造成任何影響。"報告"指,善豐花園現時還不適合居住,可以進行維修。 有關接續工作方面,特區政府將通過跨部門的協作機制,持續對受影響的小業主的臨時安置作出關心和支援。全力協助及促進全體小業主與承建商及其他關係人就維修或重建及費用承擔等問題開展協商,努力推動各方取得共識,共同找出妥善的方案。無論小業主最終決定是重建還是維修大廈,政府都會對小業主提供技術支援。對於小業主其他方面的合理訴求,政府亦會在依法的前提下提供協助,務求事件最終得以圓滿解決。 另外,政府亦將依法對善豐花園承建商及指導工程技術員開立卷宗,進行行政調查。 受善豐花園事件影響,現時共有100個家庭每月領取特別津貼,另外有9個家團共19人獲安排入住災民中心。


跟進善豐花園工作從未鬆懈 由始至終將公眾安全放首位(回顧資料)

自去年10月10日善豐花園事件發生以來,政府的跟進工作一直未有鬆懈,按照事件發生的不同階段,政府分別進行了包括緊急安置、加固檢測、報告分析、資訊發佈及溝通協調等工作,期間,政府始終將住戶及公眾的利益放於第一位,保持與住戶的溝通,務求訊息能即時準確傳達,減輕事件對住戶造成的壓力。與此同時,政府亦對善豐花園的相鄰大廈展開檢測及監測工作,確保有關大廈安全。由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專家通過現場堪察、力學檢測、混凝土成份化驗及分析後所撰寫的報告已完成。 一,緊急安置工作 事故發生後,基於樓宇的不穩定狀況,須對大廈作緊急支撐工程,在消防人員及警員的協助下,安排住戶立即疏散。得到相鄰地盤承建商及社區團體協助,陸續安排善豐花園住戶暫時入住酒店,土地工務運輸局並在不同地點設置諮詢中心回答市民提問,數天後則由社會工作局協助安排入住酒店事宜。有關安排得到住戶配合,獲妥善進行,當中並未出現混亂。 為紓緩住戶在事故發生初期在生活上出現的不便與困難,根據最低維生指數,社會工作局一次性向住戶發放緊急津貼;在初步報告公佈後,雖已評定了善豐花園暫沒即時危險,但同時確定了樓宇不達安全使用條件,社會工作局亦啟動了安置及支援計劃,向自住業主發放一次性上樓津貼及每月特別津貼,為期兩年;此外,向租戶再發放一份應急錢。社工局亦同時設置熱線電話提供輔導。 土地工務運輸局及治安警察局按照事件進展的不同節點,有序安排住戶多次返抵住所收拾物品及進行搬遷,過程大致順利。土地工務運輸局更設立電話熱線,讓住戶查詢有關上樓事宜,並透過手機短訊向住戶直接發放訊息,建立直接溝通渠道,避免因信息偏差而出現誤解。得到各方配合,住戶於短時間內完成搬遷工作。 此外,事件發生後,不同部門亦提供了相應的服務,衛生局為善豐花園住戶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郵政局提供郵件轉寄服務、澳門大學協助受事件影響的有困難的學生,而專營公司亦提供不同的支援。 二,臨時加固工作及監測檢測工作 土地工務運輸局於事故發生後立即對受破壞的結構柱進行了臨時緊急支撐工程,隨後亦陸續對其他承載力不足之結構柱進行相應的支撐工作。考慮到原有加固措施僅屬緊急處理,為防範風雨季節來臨會對樓宇產生進一步影響,確保公眾安全,局方按香港專家建議,增強受損結構柱承載力的安全儲備,於去年底對善豐花園展開臨時加固工程,主要圍繞受損結構柱及其他承載力不足之結構柱架設堅固的支撐架,有關加固措施的最後工序於4月底展開,預計5月初可完成。 除了加固工作外,政府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測及監測工作,包括委託澳門大學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監測樓宇狀況,由局方驗樓委員會及專業機構隨同上樓收拾物品的善豐花園住戶進行單位的內部堪察及混凝土強度測試,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專家亦應邀對有關檢測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及建議;同時,政府委託獨立第三方的專業機構,分別在澳華大廈、利昌大廈及廣興大廈安裝儀器,進行監測,驗樓委員會亦在利昌大廈及廣興大廈大部分單位進行了堪察,紀錄相關樓宇狀況。隨着本年1月份善豐花園地舖業主同意讓政府人員入內,檢測的最後階段亦得以展開。 至於香港專家對善豐花園結構柱受損的初步分析,回顧其所提供的初步報告指出,根據對混凝土結構柱進行鑽芯採樣及回彈測試的結果顯示,個別結構柱的混凝土強度不足,導致柱子爆裂的情況,與當年澆注混凝土過程中的施工質量或混凝土質素有關,為此將進行更深入調查。當時的報告亦指出,善豐花園並沒有即時倒塌的危險,惟不達安全的使用條件,須對受損的結構柱作永久性的修復。為進一步保障住戶的人身安全及財產,在有關工作完成前,居民不宜返回大廈居住。 三,協調溝通工作從沒間斷 自善豐花園事件發生以來,政府相當重視與小業主之間的溝通聯繫,如事件發生的初期,政府透過設立電話熱線向小業主提供查詢的渠道外,亦通過發放手機短訊,讓小業主及時知道政府的最新安排;此外政府亦先後與小業主、善豐花園承建商及其他關係人進行多次正式和非正式的會面,介紹調查工作的最新進展,以及聽取各相關方的訴求等。此外,政府與利昌大廈、澳華大廈及廣興大廈的業主進行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