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陳麗敏:主要官員負有政治責任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今(28)日表示,特區公報昨日刊登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通則》規定主要官員在政治上對行政長官負責,《通則》的制定將有助於鞏固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的高度政治和專業操守,推動廉政的制度化建設,以及全力建立一個向公眾作出更大承擔的責任政府。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政府發言人譚俊榮等官員今日下午出席記者會,向傳媒詳細介紹昨日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刊登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通則》及《澳門特別行政區主要官員守則》。 陳麗敏表示,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主要官員問責制度的法律法規,之後會著手設立專為主要官員而設的公共行政道德操守委員會,及制定關於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離任或退休保障的制度。 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趙向陽表示,政治問責與法律問責有分別,政治責任緣於憲制性法律所產生的責任,而《通則》的實施並不妨礙其他涉及主要官員的現行法律及行政法規的適用。 他表示,《基本法》明確規定,各司司長等主要官員由行政長官提名並報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也規定了行政長官領導澳門特區政府,並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負責,故此主要官員要向行政長官負責。同時,根據《基本法》的規定,由於行政長官是政府的首長,判斷主要官員有否違反守則及作出相應處分,是行政長官專屬的權利。


特區政府高度重視青洲坊事件

房屋局高度重視於28日上午在青洲坊發生的事件,局方重申不容許任何武力行為,並已責成發展商即時就是次事件提交報告。現時事件正由警方依法進行調查及處理。房屋局重申在青洲坊木屋清遷問題上,發展商要妥善與木屋居民磋商清拆及補償事宜,並嚴格遵守以理性,以及在安全之條件下清遷,避免暴力事件的發生;並且需加大青洲坊地段上之相關管理工作以杜絕類似事件出現。 事件發生後,房屋局領導及主管包括譚光民、郭惠嫻、鄭錫林等人到青洲坊現場了解情況。房屋局局長譚光民表示,每日均有派局方人員到青洲坊巡查以監測最新情況,而28日上午約10時巡查時仍未有異常情況。而在得悉青洲坊發生事件後,房屋局亦立即派員到場了解,同時,透過與警方保持的溝通機制了解及跟進事件,並且即時要求發展商就事件提交報告。 發展商於28日中午向房屋局提交的初步報告,聲稱當時與編號5-121木屋洽商其拆屋安排,相關家團已獲房屋局審核為合資格購買經屋及收取現金補償,並接受了發展商的臨時安置及書面承諾可以清拆木屋。於28日上午,發展商工作人員與該木屋洽商清遷事宜,期間有其他人出現襲撃其工作人員,隨即另有多名陌生人加入打架,發展商的工作人員及有其他人報稱受傷,警察及救護車到場處理。 現時警方正在調查上述事件,同時,警方表示將在木屋清遷期間安排警員駐守,維持秩序。 目前,青洲坊地段尚餘11間木屋,1間沒有在木屋名冊登記,5間位於青洲坊批地範圍內近白古朗將軍大馬路,沒有提交安置申請,發展商正與之商討清遷及補償事宜。另外5間木屋(詳見附表),房屋局共收到10份購買經屋申請,其中2份基本符合購買經屋,7份申請不獲批准,1份申請尚在審批中,而不獲批准原因為非木屋登記居民、現為社屋承租人/家團成員、現為經屋業權人/家團成員及擁有私人物業。 房屋局至今按序安排了36個經初步審核合資格購買經屋的木屋家團前來補交文件及揀樓,已有30個完成揀樓,3個因合併申請而取消,1個沒有前來,2個仍需審核,局方繼續跟進有關工作。有關審查狀況摘要,請見附件!


政府將於1月1日起豁免全體社屋租戶3個月租金

為落實2011財政年度施政方針,政府推出最新一輪的紓困措施,於2011年1至3月豁免社屋租戶3個月租金,全體社屋租戶,涉及約6,000個租住家團將受惠免租措施,紓緩租戶的經濟壓力。房屋局會以手機短訊,及於各社屋大樓及房屋局張貼通告通知全體社屋租戶,並透過現時在社屋大樓提供服務的社團提醒長者有關豁免租金之事宜。 行政長官發表的2011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公佈政府推出多項應對通脹措施助弱勢社群,包括豁免社屋租戶3個月租金,由2011年1至3月。社屋的舖位及車位仍需按月繳交租金。 房屋局於2011年1月至3月停止向各社屋單位的租戶發出租單,涉及約6,000個租住家團,銀行亦會停止自動扣帳。局方亦會以手機短訊,並於各社屋大樓及房屋局張貼通告通知全體社屋租戶有關豁免租金之事宜。 因應現時社屋中住有不少行動不便的長者,為照顧長者需要,房屋局將透過各社屋大樓提供服務的社團特別提醒長者相關事宜。 詳情可致電房屋局熱線2859 4875查詢,或瀏覽房屋局網頁http://www.ihm.gov.mo。


大熊貓開開、心心基本適應室內活動區環境

中央贈澳的一對大熊貓“開開”、“心心”於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首次踏出獸舍,雙雙進入室內活動區舒展筋骨。兩隻國寶對新環境皆十分好奇,到處巡視嗅聞並留下氣味標記,經觀察行為評估大熊貓已基本適應室內活動區的環境。 一對大熊貓對室內活動區的各項設施表現出相當有興趣,尤其是木鞦韆,在上面蕩來蕩去玩個不亦樂乎。活潑好動的“開開”最喜歡在鞦韆架上展現靈巧的身手,不斷地爬上爬下;較文靜的“心心”則很喜歡軟綿綿的草地,不時在上面翻筋斗,或是舒暢地躺下。大熊貓“開開”、“心心”似乎很快喜歡上這個新場地,不時扭作一團玩耍非常開心,累了便坐下來專心吃竹子,並把下半身浸進水池中納涼。 澳門大熊貓館內設有兩個面積各約三百三十平方米的室內活動區,場地設計以貼近大熊貓的自然生活環境作為考慮,重點加強綠化元素,同時加入水池、木鞦韆、攀爬木等大熊貓玩樂設施。室內活動場地上覆蓋了半透明膜,可以引入充足的自然光線,減少室內燈光。


回收一款含霉菌、酵母菌及細菌總數超標的中成藥

衛生局對本澳市場上的中成藥作例行抽檢時,發現由G&G Food Supplies Limited UK所生產、批號為0160505的“NATURE’S VITAL MILK THISTLE奶薊子清肝寶”所含的霉菌、酵母菌及細菌總數超出藥典的標準。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已要求藥房、藥行及有關的藥物出入口商回收上述批次的中成藥,並呼籲巿民停止服用。 目前,衛生局除定期對本澳市場上的藥品作出抽檢外,亦設有藥物質量及不良反應通報系統,醫生、中醫、藥劑師及其他衛生專業人士可透過此系統向衛生局通報藥物質量問題及不良反應個案。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熱綫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27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31日截止報名

「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將於本月31日截止報名,有意參加人士可以前往交通事務局服務專區、各區巿民服務中心及民政總署各區服務站索取報名表,車主更可登入www.dsat.gov.mo在網上直接報名。至今共有10,374名市民報名參加。 為鼓勵駕駛者養成良好駕駛習慣,提升交通安全意識,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法務局及民政總署今年續合辦「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有意參與的人士,只要於本月31日前,到交通事務局服務專區、北區市民服務中心、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民政總署中區服務站、下環服務站及台山服務站索取章程及報名表格,或於交通事務局網站www.dsat.gov.mo、《道路交通法》網站www.dsaj.gov.mo/trafficlaw、民政總署網站www.iacm.gov.mo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下載報名表格,填妥相關表格後,於辦公時間內帶同澳門居民身份證、澳門駕駛執照或澳門特別駕駛許可證前往上述地點報名即可。 倘若駕駛者為車主更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在網上直接報名。每名參加者只可報名一次,並只需登記一部機動車輛。每部機動車輛最多可登記兩次,包括車主及一位獲授權的駕駛者。如機動車輛在活動期間有任何交通違例情況,該兩名參加者均會喪失得獎資格。 參加者及其登記之機動車輛只要於2011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沒有因交通違規而被檢控,便符合資格,自動參加大抽獎。得獎名額共1,424個,頭獎1名可獲現金30,000元,二獎3名可獲現金15,000元,三獎5名可獲現金8,000元,四獎15名可獲油券1,000元,五獎400名可獲油券500元,六獎1,000名可獲油券300元。 為鼓勵更多駕駛者參加是次活動,報名者可獲發紀念品1份,至於網上報名人士可於完成手續後翌個工作天,前往報名地點向工作人員報上姓名及駕駛執照編號,即可領取紀念品乙份,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公眾如對上述活動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查詢。


除夕倒數晚會周邊多處道路實施交通管制

因舉行除夕倒數晚會活動,西灣湖廣場及氹仔龍環葡韻周邊多處道路將於本月29日(周三)上午9時起禁止泊車,並於31日(周五)晚上8時起限制通車,直至活動結束。同時,為方便市民外出歡度除夕,部份巴士路線將會延長服務時間。交通事務局呼籲市民留意有關安排。 為配合民政總署舉行除夕倒數晚會活動,於本月31日晚上8時至2011年1月1日凌晨1時,觀光塔街、湖畔西街、立法會前地、湖畔南街、四月二十五日街、四月二十五日前地、湖畔前地、西灣湖廣場及西灣湖景大馬路、介乎民國大馬路與西灣湖廣場之間的一段何鴻燊博士大馬路、介乎民國大馬路與立法會前地之間的一段南灣湖景大馬路、由觀音像往旅遊塔方向的孫逸仙大馬路車行道、西灣湖景大馬路側近西灣湖的車行道;氹仔兵房斜巷、嘉模巷、嘉路士米耶馬路、嘉模前地、光復街及素啤古街均會實施限行通車措施,除巴士、特許車輛及緊急服務車輛外,其餘車輛禁止通行,相關路段的泊車位亦會於本月29日上午9時起禁止車輛停泊,直至活動結束。至於西灣湖景大馬路來自媽閣方向及西灣大橋近西灣湖引橋的交通亦只能駛入地下車行道往觀音像方向。 另外,配合西環湖廣場附近的大型倒數慶祝活動,於活動進行期間原位於旅遊塔旁的巴士站將臨時遷移往西環湖街近消防局總部大樓一側。交通事務局呼籲乘客留意有關改動。 至於除夕當晚本澳32條巴士路線將延長其服務時間,以便市民利用公交出行歡度佳節。有關巴士路線及其尾班車開出站點和時間如下: ( * 請參閱附件!)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入境旅客

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1月入境的旅客及非澳門居民共2,685,800人次;旅客總數為2,013,188人次,按年增加6.5%。不過夜旅客為1,064,673人次(佔總數52.9%),其中570,220人次為內地旅客。 按旅客的原居地統計,中國大陸旅客有1,096,865人次(佔旅客總數54.5%),較去年同月增加7.9%;其中以個人遊方式來澳的有437,375人次,按年上升13.5%。香港(561,395人次)、日本(35,897人次)及大韓民國(26,832人次)旅客分別錄得10.8%、4.6%及77.2%的升幅,而中國台灣(96,432人次)、馬來西亞(34,855人次)及新加坡(24,987人次)旅客則分別減少16.5%、8.2%及8.3%。 今年首十一個月入境旅客總數達22,694,110人次,按年增加15.1%。主要客源為中國大陸(12,028,734人次)、香港(6,798,544人次)、中國台灣(1,186,987人次)、日本(377,455人次)、大韓民國(297,993人次)及馬來西亞(296,802人次)。不過夜旅客為11,875,224人次,佔總數52.3%。 按入境方式統計,今年1月至11月經海路入境旅客為9,276,803人次,按年增加18.6%;經外港碼頭入境的旅客按年增加7.4%,有5,813,792人次,香港及中國大陸旅客分別佔52.8%及22.9%;經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入境的有3,142,408人次,升幅為46.6%。 經陸路入境旅客有11,929,366人次,按年上升14.2%;從關閘入境旅客有10,945,157人次,中國大陸及香港旅客分別佔78.9%及14.0%。 經空路入境旅客為1,487,94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2%。從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旅客有1,468,009人次,升幅為3.1%;旅客主要來自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分別佔37.5%、31.4%及7.3%。


合資格青洲坊木屋家團陸續獲安置

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青洲坊地段的清遷工作,並重申發展商必須履行合同全數清拆批地範圍內的青洲坊木屋,目前,青洲坊地段尚餘約10間木屋。房屋局於本月27日分別與發展商及10多名青洲坊木屋居民會面,其中大部份不合資格獲政府安置,局方已逐一解釋不接納的情況。另外,倘名單內初步合資格購買經屋的青洲坊木屋家團按時交齊文件,房屋局將於本周內完成處理。 房屋局領導及主管包括譚光民、郭惠嫻、鄭錫林、伍祿梅及任利凌於27日上午與10多名青洲坊木屋居民會面。 會上,房屋局重申安置標準必須是政府1991年及1993年木屋登記名冊內,並須符合現行租賃社會房屋及購買經濟房屋的法例規定才會獲安置;而曾獲安置者不獲重新安置。 根據房屋局資料顯示,該10多名木屋居民大部份不合資格獲政府安置,主要是非政府1991年及1993年木屋登記名冊內,或已透過木屋安置購買經濟房屋,又或本身持有私人物業;房屋局較早前已全部書面回覆當事人。而該等木屋家團的訴求是堅持購買經濟房屋。對於個別有居住困難的弱勢家團,房屋局將透過不同措施,包括按社會房屋法例之例外情況處理,以及與發展商及相關社會團體商討解決其臨時居住問題。 至於有木屋居民查詢在1995年之後購買經濟房屋的價格與之前不同,根據資料是由於1995年2月按相關法例規定根據消費物價指數而調整了相關經濟房屋的出售價格。 自本月26日房屋局經初步審核青洲坊木屋家團合資格購買經濟房屋的名單公佈後,27日已有數十名木屋居民到房屋局查詢及辦理有關手續。而房屋局公佈上述名單之公告,已按序安排於27日前來房屋局補交文件及揀樓的18個木屋家團,其中12個家團完成揀樓,3個沒有前來,1個自動放棄,其餘2個有條件申請經濟房屋但需合併為1個申請。倘名單內初步合資格購買經屋的青洲坊木屋家團按時交齊文件,房屋局將於本周內完成處理。 另外,本月26日房屋局與4個基本符合資格申請購買經濟房屋的青洲坊木屋家團會面並經解釋有關情況後,該等家團承諾盡快與發展商協商補償及清拆事宜。至今,據發展商表示上述4個木屋家團已全部與發展商妥善協商,並同意清拆木屋,其中3間27日起清拆,1間於28日清拆。同時,再有2個木屋家團已和發展商達成協議,並同意木屋於28日清拆。 政府於2008年11月與發展商簽訂青洲坊地段的續期協議後,木屋數量由當時的180間木屋減至目前約10間木屋,大部份居民都願意配合政府的整體公屋興建計劃進行搬遷,其中多數居民已經和發展商理性協商有關清遷補償事宜;而符合政府安置的審核標準者,局方已陸續安排選購經屋及租賃社屋,使其居住環境逐漸得到改善。


旅遊學院師生為甘肅舟曲同胞籌募善款

旅遊學院教職員為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同胞籌得善款共澳門幣二萬捌千元。善款於12月21日由旅遊學院教務長朱振榮先生與學生會代表轉交中聯辦;並由文化教育部徐婷副部長及兩名代表接受。 天災無情,8月8日的「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共有過千名同胞遇難,甘肅、四川兩省數百萬同胞受災,災區民眾痛失家園及至親的悲痛;遠在千里之外的澳門市民亦感同身受,故學院展開募捐行動,希望能為災難後之重建工作出一分力。 在募捐的過程上,學院教職員充分體現了中國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情誼,活現了澳門人愛國愛澳的一面,大家無私的捐獻,默默為災區同胞送上祝福,各人略盡綿力,希望盡快為受災地區同胞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