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運建辦在校內舉辦輕軌專題講座

為配合11月份展開的“輕軌校園資訊展覽”活動,運輸基建辦公室早前在兩間學校舉辦輕軌專題講座,向老師及學生介紹即將興建的輕軌系統,以及相關就業、升學等資訊,讓他們進一步了解輕軌系統的籌劃工作、未來土建及運營的人才需求。 運輸基建辦公室技術顧問林瑞海、高級技術員陳子瀝及楊文昌等一行四人,分別向培正中學及聖公會蔡高中學的師生介紹輕軌系統的規劃工作,以及未來施工與營運時可創造各種不同類別的就業職位,為準備升學及就業的學生提供更多相關的資訊。 參與兩項活動的師生人數近500人,師生們就輕軌系統可創造的就業職位的需求、雙環雙軸的網絡設計、區域連接、施工方式以及未來營運等問題踴躍提問和發表意見。 林瑞海表示,澳門輕軌屬於高新科技系統,其建設和營運的不同階段可創造的就業職位十分多元化,如電子、機電、土木等各類工程及系統技術人員;在營運後還需要包括管理、財務、行政、法律等全方位的人才,為年青人提供較多就業和培訓機會。 除明年上半年動工的輕軌系統一期工程外,政府還在規劃了輕軌系統二期和遠期支線,他相信,輕軌系統所能創造的就業前景較為穩定和長遠,並鼓勵有志參與這項對澳門影響深遠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的學生積極作好升學和就業規劃,為輕軌系統各方面人力資源需求的本地化作努力。


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魏宏率領災後重建協調機制工作訪問團訪問澳門

四川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魏宏率領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協調機制成員一行共44人(29日)來澳,展開為期三日的工作訪問。
訪問團將於29日傍晚由澳門國際機場抵澳,並於12月1日早上經港澳碼頭前往香港繼續訪問行程。魏宏常務副省長曾於去年率災後重建機制團訪澳,向澳門市民介紹澳門特區援助四川55億澳門元災後重建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答謝澳門社會各界及市民對四川的積極幫助和關愛。是次再度來訪,希望針對兩年來澳門特區參與重建的具體工作,以及各個重建項目的進展、落成等情況逐一作出介紹。
此次訪問除了舉行四川災後重建情況介紹會外,還會展開一系列活動,包括拜會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國家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先生以及澳門基金會等;並將分別與澳門衛生、教育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此外,還會參觀澳門大學、澳門培正中學,並舉行澳門培正中學與四川綿陽南山中學共建友好校際關係協議簽署儀式。期望在澳門參與重建的良好成果基礎上,透過緊密交流合作,未來雙方能夠在不同領域廣泛加強合作,使特區參與四川災後重建的積極意義繼續發揮多方面的深遠作用。
今次訪問團成員還包括四川省政府辦公廳、發展改革委員會、港澳辦、教育廳、民政廳、衛生廳、監察廳、財政廳、建設廳及交通廳等多個省廳級部門領導。


石排灣馬路部分路段續有短暫封閉措施

土地工務運輸局繼續於路環石排灣石礦場進行土地平整工程,配合爆破工作,介乎和諧圓形地與石排灣圓形地之間的一段石排灣馬路,將於本月30日(周二)、12月2日(周四)及12月4日(周六),每日上午11時20分至中午12時封閉交通及禁止泊車。 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並應遵守路上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及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如欲了解是次臨時交通改動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


第三十四屆亞太電信組織管理委員會會議

由電信管理局主辦的第三十四屆亞太電信組織(Asia-Pacific Telecommunity)管理委員會會議,將於本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三日在澳門漁人碼頭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而首日上午九時將會進行會議的開幕儀式,並獲運輸工務司劉仕堯司長、亞太電信組織秘書長Mr. Toshiyuki Yamada、副秘書長Mr. Kraisorn Pornsutee、管理委員會主席Dr. Kyu-Jin Wee及電信管理局陶永強局長擔任主禮嘉賓。 亞太電信組織於一九七九年成立,總部設在曼谷,為亞太地區政府間的區域性電信組織,致力促進亞太地區,尤其在發展中國家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電信業務和技術的發展與合作。現時,亞太電信組織共有36個會員國,4名準會員和122名附屬會員。中國澳門自一九九三年起成為該組織的準會員。 亞太電信組織管理委員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主要執行會員大會作出的政策及決定,檢討及審批工作計劃等。這個年度性的國際大型會議,曾於二零零三年在本澳首次成功舉辦,而是次管委會再次蒞臨本澳舉行第三十四屆會議,預計將有超過一百名來自亞太不同地區或國家的代表參與,屆時將就二零一零年的工作情況作出報告,重點討論內容包括:亞太電信組織資訊及通訊科技發展論壇(Asia Pacific Telecommunication and ICT Development Forum, ADF)、亞太電信組織標準化論壇(APT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Forum, ASTAP)、亞太電信組織無線論壇(APT Wireless Forum, AWF)等會議的提案,並制定二零一一年的工作計劃及財政預算方案。此外,管理委員會正、副主席兩年任期亦將屆滿,在是次會議上將會選出下一任亞太電信組織管理委員會主席及兩名副主席。 透過是次會議,希望為本澳提供一個與亞太地區各國交流分享的機會,吸收更多寶貴經驗,從而提升本澳的國際地位,為澳門電信領域的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2010年第3季電力及天然氣統計資料

根據2010年第三季的統計資料顯示,最高用電負荷比2009年同季增加3.67%,為690.96兆瓦。受夏季用電高峰期及7月初持續高溫的天氣影響,使第三季的總耗電量較上季增24.4%,錄得1,204.00吉瓦時,同比增加2.40%。
隨天然氣供應量增加及路環發電B廠的兩台天然氣發電機組於本年6月底的全面投運,第三季的本地發電量按年增10.37%至342.07吉瓦時,佔總耗電量的28.41%。當中天然氣發電量較第二季增長99.4%,為223.00吉瓦時,按年增長接近一倍。隨之,第三季的輸入電量相應下降,按年減少0.99%至839.07吉瓦時,佔總耗電量比例69.69%。
基於增加天然氣發電量,第三季的天然氣消耗量亦較去年同期錄得倍數增幅,達56,113,611立方米,較第二季增加89.53%。
本年首三季的氣體排放量亦隨著重油發電的比例持續減少兼增加天然氣發電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當中CO2排放減幅為44.09%,總量為264.78千噸。
按第三季平均燃料價格的發電成本:重油發電為每千瓦時0.749澳門元,天然氣發電為每千瓦時0.688澳門元,此燃料成本不包括其他營運成本,維修及投資回報,而進口電力平均價格為每千瓦時0.728澳門元。
隨著第三季用電高峰期的過去和秋冬季的來臨,第四季的總耗電量將有所下降,預計天然氣及重油需求量分別為46,306千立方米及14,533噸;另預料進口電量為652.98吉瓦時。根據電力專營合同所規定之公式計算,2010年第四季之電力收費調整系數為每千瓦時0.31元。考慮到一般居民和中小企的壓力,A組用戶的電力收費調整系數將維持現時每千瓦時0.26元,而其他組別用戶的電力收費調整系數則按實際計算為0.31元,比第三季減少3仙。
累計2010年首三季的發電機組定期維修時數為2,865小時,同比減少21.48%;緊急維修時數為1,208小時,同比減少35.77%;發電機組發生跳掣次數為9次,比同期減少五成。至於澳電的服務素質方面,本年首三季的供電服務指數(主要包括技術素質及商業服務素質的評核指標)普遍維持穩定及保持去年同期的水準。另外,截至2010年9月30日,中壓電網停電事故次數為37次,與去年同期相約;電力中斷時間為13.55小時,同比減少36.80%;而受影響客戶數目為32,840戶,同比減少48.49%。


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下月八日動工

為改善高士德下水道排水能力及配合未來城市規劃,政府有必要重整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分10段展開,首段工程將於下月8日動工,爭取明年第一季完成。配合工程施工,由紅街市往松山隧道方向、介乎提督馬路至連勝馬路的一段高士德大馬路將封閉及禁止泊車,行經該路段的巴士路線亦將臨時改道。政府明白工程將無可避免對公眾造成影響,期望居民和商戶體諒;土地工務運輸局及交通事務局會致力提高工程和相關交通訊息透明,並加強工程監督,務求將影響減至最低。 兩局今日(28日)上午假三盞燈圓形地舉行介紹會,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土地工務運輸局基礎建設廳廳長朱惠明、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廳長羅誠智、交通事務局交通管理廳協調處處長莫垂道、土地工務運輸局基礎建設廳水力暨環境衞生處代處長郭子昌出席,向公眾介紹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的施工及交通安排。 工程分段施工 減對民生影響
土地工務運輸局今年上半年已就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進行問卷調查和落區介紹,汲納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為盡量減低工程期間對居民和商戶的影響,工程將採分段施工方式,分成10段施工,總施工期約500天,施工時間平日由早上8時至晚上9時半、節假日由早上10時至晚上9時半。 首段工程將於12月8日啟動,施工範圍由紅街市往松山隧道方向、介乎提督馬路至連勝馬路的一段高士德大馬路。工程期間,土地工務運輸局將要求承建商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設置臨時透明圍板分隔行人與施工地點,阻隔塵埃和降低噪音;在現場加強警示標語和夜間照明,並設置足夠的纖維過路板,為行人提供安全的過路設施;亦會要求承建商盡量在日間進行發出噪音的工序,以及在非繁忙時間才搬運大型機械。 配合工程開展,交通事務局將實施一系列臨時交通安排。其中,施工路段將封閉交通及禁止泊車,並禁止來自提督馬路的車輛轉入高士德大馬路,以及臨時准許來自提督馬路的車輛右轉入雅廉訪大馬路。 巴士配合改道 居民務必注意
由紅街市往松山隧道方向的「高士德/連勝」站及「高士德/大西洋銀行」站將暫停使用,「高士德/賈伯樂」站在首段工程期間僅供夜間巴士N2路線停靠。由北區不同地點開出的4、6、8、17及N2路線將改經雅廉訪大馬路行駛:4及6路線會臨時停靠「幸運閣」站及「雅廉訪/培英」站;17及N2路線會臨時停靠「幸運閣」站;8路線在停靠「提督馬路/雅廉訪」站後,改經雅廉訪大馬路、羅神父街進入亞利鴉架街後按原線行駛。美副將大馬路將增設「市政狗房」臨時站及「愉景花園」臨時站,由關閘開出的5、5X、25、25X及筷子基開出的32路線將改經美副將大馬路行駛,並停靠上述臨時站及「望廈炮台」站,但其後不停靠「鮑思高球場」站。 因應巴士路線改道,雅廉訪大馬路街邊泊位將暫時取消,政府將爭取盡快開放東方麗都大廈停車場及交通事務局大樓停車場的公共泊車位,以及於沙梨頭南街設立臨時電單車泊位,回應居民的泊車需要。倘若條件許可,也會盡量保留高士德大馬路的夜間泊位。 至於松山隧道往提督馬路方向的一段高士德大馬路單向行車線則如常通行,不會受首段工程施工影響,鄰近高士德大馬路的現有上落貨區亦會維持不變。 提高訊息透明 加強工程監督
政府明白工程將無可避免對公眾造成影響,期望居民和商戶包容體諒。土地工務運輸局及交通事務局會致力提高工程和相關交通訊息透明,並加強工程監督,務求將影響減至最低。 工程期間,政府除會在工程涉及路段設置交通指示牌及巴士路線臨時改道指示牌,又會透過工程圍板、平面和電子傳媒向公眾介紹工程施工及交通安排,兩局並將陸續透過各自網頁發佈有關最新訊息。 為保證工程質量及如期完成,土地工務運輸局會定期與承建商及各地下管線專營公司舉行協調會議,以及加派人員到工地巡查,監督工程施工;局方在與承建商簽訂的合同上已定明罰則,要求承建商必須高質及按時完成工程。 同時,“道路工程協調小組”已因應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而協調其他工程開展,避免進一步對交通造成壓力。交通事務局在工程期間會聯同警方加強執法、維持秩序,疏導交通。兩局更會與坊會合作,組織義工到各受影響巴士站,向居民講解施工及交通安排,協助居民了解巴士改道資訊,並將收集到的意見反饋政府。政府相信,透過與民間團體合作,有助鼓勵社區參與,並加強監督公共工程。 高士德大馬路下水道重整工程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土地工務運輸局及交通事務局呼籲公眾繼續就工程施工及交通安排提出意見,如對工程方面有任何查詢或意見,可致電:2872 2488或電郵至info@dssopt.gov.mo;交通方面則可致電:8866 6363或電郵至info@dsat.gov.mo。


鹹潮資訊明起多渠道發佈

隨著鹹潮形勢逐漸加劇,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由明(29)日起,恢復透過電子傳媒、互聯網等大眾媒體,每日公佈自來水鹹度,讓居民適時掌握最新自來水鹹度以作好準備。 由11月29日起,政府將透過澳門電視台及電台的新聞時段,每日公佈當天的自來水鹹度。同時,有關自來水鹹度等鹹潮訊息會上載至多個官方網頁,包括特區政府入口網站、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網頁、民政總署化驗所網頁、新聞局網頁。市民亦可瀏覽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的鹹潮資訊網查看未來數天的自來水鹹度預測。 自來水鹹度將繼續沿用「鹹度分級制」來區分,分別為低(綠色,鹹度為10-250毫克/升)、中等(黃色,鹹度為251-400毫克/升)、偏高(橙色,鹹度為401-600毫克/升)和高(紅色,鹹度為超過600毫克/升)。衛生局根據各個鹹度級別的水質情況制定了健康指引及稀釋建議,有需要的居民可瀏覧上述網站參考有關指引及建議以瓶裝水稀釋自來水飲用。 鹹潮期間,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呼籲全澳公共部門、學校、家居以及工商業用水戶,珍惜來之不易的淡水資源,盡量採用節水器具並實行“一水多用”等節約用水方法;只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便能將鹹潮的影響降到最低。特區政府亦會密切與內地部門保持溝通,確保本澳的供水安全。


哪咤廟周邊四道路交通整治工作周一展開

交通事務局將按照早前與居民達成之共識,於本月29日(周一)至30日(周二)對哪咤廟里、哪咤廟街、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四條無出口道路開展整治工作。包括取消四條道路的所有汽車及電單車泊位,而於哪咤廟里及哪咤廟街保留部分位置予車輛短暫停留及作上落客貨之用。 交通事務局早前向哪咤廟里、哪咤廟街、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四條道路的住戶和商戶,共發出91份問卷,收集住戶和商戶對整治上述四街道交通的意見,期後並舉行說明會向居民公佈調整結果。根據調整結果,居民大部分贊成取消四街道的所有汽車及電單車泊位,以保障居民的出入安全及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為此,交通事務局將按照居民意願開展四街道的交通整治工作,取消有關汽車及電單車泊位,當中哪咤廟里及哪咤廟街會劃設部分位置予車輛短暫停留;而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則禁止所有車輛駛入。有關整治工作將於本月29日(周一)至30日(周二)進行。 另外,因應交通事務局近期接獲多處道路的居民均反映車輛胡亂停泊問題。局方經派員視察相關道路情況,並按輕重緩急,將於水手斜巷、電廠巷、炮兵里及荷蘭園正街109號至111號設置禁止通行標誌,以改善有關路段的通行環境。交通事務局歡迎居民繼續就交通問題反映意見,共同改善本澳各街道的交通環境。


『齊頌“家”和諧』歌唱比賽門劵周一起免費派發

為宣揚和諧家庭的訊息,喚起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對建立和諧家庭的重視,社會工作局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將於下周六晚上舉行『齊頌“家”和諧』歌唱比賽,屆時邀請到香港歌手泳兒小姐、澳門歌手方志超先生及蔡麗敏小姐表演助興。是項活動設有門劵,於本周一起免費對外派發。 社會工作局聯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於12月4日晚上七時三十分至晚上十時三十分,假澳門台山白朗古將軍大馬路646-652號街坊總會社區服務大樓六樓,舉行『齊頌“家”和諧』歌唱比賽決賽,藉著歌曲傳遞家庭和諧訊息到社會上每個角落,喚起家庭成員及社會大眾對建立和諧家庭的關注和重視,以創建一個共融和諧的社會。當晚還進行「零距離人際溝通四格漫畫創作比賽」頒獎。
門劵將於本月29日起,在社會工作局屬下五個社會工作中心(聖安多尼堂及望德堂區社會工作中心:美副將大馬路11號X地下;花地瑪堂區社會工作中心:台山新街1-15號利達新邨2樓;青洲區社會工作中心:青洲大馬路56號青洲災民中心1樓;風順堂及大堂區社會工作中心:司打口11號B地下;氹仔及路環區社會工作中心:氹仔地堡街泉福新邨第二期第五座地下AI:)及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藝駿中心”(台山白朗古將軍大馬路646-652號街坊總社會服務大樓三樓 )免費派發。由於名額有限,每人限取2張,派完即止,歡迎市民與家人一起參加。現場不設劃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市民欲查詢有關是次活動的訊息,請於辦公時間致電社會工作局:8989 7100 / 8989 7101 胡先生或譚小姐,街坊會聯合總會“藝駿中心”:28231112 黃先生。


澳門首屆野外與歷奇活動結合大型賽事 「2010全澳公職人員野外挑戰賽」

由行政暨公職局主辦,鮑思高青年村機構協辦的「2010全澳公職人員野外挑戰賽」於11月27日圓滿舉行。是次賽事吸引了本澳政府二十五個部門,共一百四十四名公職人員組隊參加,當中包括來自廣州及香港的隊伍友誼作賽。 極具挑戰的路徑,考驗公職人員耐力
活動當日假黑沙海灘休憩區作起點,由主辦單位行政暨公職局局長朱偉幹主持起跑儀式。參加隊伍由黑沙海灘出發,需途經路環疊石塘山、路環步行徑、九澳東北步行徑及九澳環湖徑,最後以九澳甜蜜蜜燒烤場作賽事終點,全長約十四公里。當中包含野外定向及團體活動兩部分,全組組員需於限時內完成不同站點的團體性活動方能到達下一站;野外定向部份參加者運用地圖及指南針尋找正確路徑,路徑包括穿林路段,對團體合作及解難能力要求極高。協辦賽事的鮑思高青年村主任,兼任賽事總指揮郭志偉指出,挑戰賽活動的主要目標是為提升公務員間的融洽關係及凝聚力,而體能耐力亦是參賽者完成賽事的關鍵。 跨地專家合作,風險評估
由於是次賽事於澳門首次舉辦,而參賽者本身亦非專業運動員,因此參加者安全、風險評估及緊急狀況處理,均成為大會在賽道設計首先考慮因素。協辦機構鮑思高青年村特別邀請香港及內地機構︰包括廣東歷奇教育學會、中國香港繩網挑戰網陣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歷奇匡道中心、香港山藝友戶外歷奇有限公司、香港尚智培訓等機構的一批山藝專家及資深歷奇教練,作大會賽規與賽道的顧問。並於賽前特別前來澳門路環作多次實地考察,確保賽道設計之難度適合是次參賽者挑戰。 緊急危機應變小組全天守候
由於進行山徑挑戰時具有一定風險,大會堅守「人身安全」為主要原則,嚴格要求參賽者量力而為,並於路徑中派出巡邏教練,以便給予有需要之參賽者第一時間的援助,而各個賽區亦有區長及大量工作人員於山間把守,務求保障參賽者能安全完成比賽。緊急危機應變小組成員,除包括大會總指揮、山藝教練及心理輔導人員外,更邀請本澳紅十字會、攀山拯救隊於山上巡邏協助,亦有救護車及消防車於現場隨時候命。 促進澳門同類賽事舉辦經驗
大會發言人施育助指出,是次為澳門首屆公務員的野外與歷奇結合的大型賽事,過往歷奇及野外元素均廣泛地被運用於團體活動中,以助人成長及團隊建立見稱,而這次將之提昇作大型比賽,有望增加澳門大眾對歷奇活動的認識及關注。他指出是次賽事的籌備本身已是一項歷奇挑戰,因涉及野外路線規劃及活動風險評估等,鮑思高青年村獲得穗港澳三地專家協助,特別鳴謝澳門政府機構,如民政總署、交通事務局、消防局、治安警察局、港務局及澳門紅十字會之協助,亦有本澳歷奇教育之友及青年人共150名工作人員義務支持。藉這次寶貴的籌備經歷,將有助於澳門日後舉辦同類大型賽事之經驗累積及推動﹗ 參賽者冀望來年再次參與
是次賽事由行政暨公職局主辦,鮑思高青年村機構協辦。參賽者除有兩隊為廣州及香港之友誼隊伍外,其餘全是本澳政府各部門之公職人員。每隊有隊員四人,其中一名必需為女性。有參與者表示,之前亦有參與過鮑思高青年村舉辦的歷奇活動及跨部門挑戰日,對歷奇活動具有初步概念,而是次賽事離開營地到山野進行,除對賽道極具刺激感外,同樣亦希望能與日常工作的隊友,於此次活動中發揮團體精神、挑戰自我。 參與者認為大會安排之路段長度合宜,亦設有足夠的水站補給,不少工作人員沿路協助,因此不擔心迷路及意外發生。參加者歡迎賽事加入野外定向及穿林元素,認為有助加強隊員間的解難能力,有別於過往的直線性的體能極限比賽,期望相關部門來年能持續舉辦同類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