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內地與澳門會展業合作發展研討會

為深化落實《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積極推動本澳會展業發展,以達致特區政府促進本地產業適度多元化、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加強區域合作的經濟發展目標,在國家商務部台港澳司支持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與國家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將於2010年12月6日上午10時,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四樓共同舉辦“內地與澳門會展業合作發展研討會”,藉此為兩地會展業界搭建溝通交流平台,加強兩地行業交流,共商兩地在會展業方面互相借力、共謀發展的合作。 本次研討會將分為專題演講及專題研討兩部份。當日上午將進行專題演講,屆時來自兩地的會展業專家,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女士、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北京市分會副會長儲詳銀先生、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會長李志忠先生以及亞太會展研究中心主任陳金鈸先生將圍繞澳門會展業的發展策略以及與內地合作發展的機遇等主題發表演講。下午的專題研討將邀請兩地的會展專家以及業界代表對推進內地和澳門會展業發展以及培育會展品牌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交流及探討。 歡迎公眾報名參加本次研討會上午的專題演講部份。由於名額有限,有興趣人士請於12月1至2日辦公時間內致電經濟局產業發展廳李小姐(電話:85972159)或羅小姐(電話:85972200)登記報名。


「至net新世代」分享防治網絡成癮經驗

社會工作局為協助兒童及青少年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及加強他們面對困難及挫折的抗逆能力,開展一系列有關促進青少年抗逆能力計劃,其中「至net新世代」互聯網教育活動已於2010年11月19日於社會工作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舉行。 是次培訓活動邀請了本澳「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香港「東華三院」及「香港青年協會」的專業人員擔任主講嘉賓,內容包括介紹澳門青少年上網行為及趨勢、網上成癮、預防及治療模式協助青少年遠離網絡成癮行為、相關家長教育、推動社區預防網絡成癮等。活動共有50名從事兒青、家庭及社區服務相關工作人員參加,參加者反應踴躍,並就上述議題向主講嘉賓提出發問。 社會工作局期望透過是次培訓活動,讓本澳從事兒青服務相關工作人員加深了解本澳及香港有關網絡成癮之資訊及介入技巧,有利於日在本澳開展相關服務或計劃。


崗頂上演天才莫扎特

澳門樂團本樂季首場室內樂盛會《天才莫扎特》,本周五 (十一月二十六日) 晚上八時在崗頂劇院演出,向觀眾呈現音樂天才莫扎特的美樂。門票澳門幣三十元,現正於廣星售票網發售。 莫扎特是偉大的奧地利作曲家及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傑出代表,從小顯露非凡的音樂才華,有“音樂神童”之美譽。他的曲風溫和,音樂活潑明朗,表露真摰純淨的情感,為聽眾帶來平靜的心境,被認為是紓解緊張繁忙的生活壓力的良品。是次由澳門樂團獻上以莫扎特為專題的室內樂音樂會,演奏《D大調第一號長笛四重奏》、《F大調雙簧管四重奏》及《C大調第三號弦樂五重奏》等樂曲。 節目選演莫扎特精緻的室內樂作品,《D大調第一號長笛四重奏》長笛主旋律優美典雅,宛如清晨陽光,弦樂奏出簡單的伴奏,音樂清新明快,充滿青春氣息;《F大調雙簧管四重奏》帶有莫扎特的歌劇特質,各樂章如歌劇中的詠嘆調般展開,雙簧管吹奏出美妙動聽的旋律素材;《C大調第三號弦樂五重奏》是莫扎特室內樂作品中最頂峰作品之一,旋律優雅活潑,樂器間歡欣和諧的演奏盡情體現作曲家成熟的音樂造詣。三首作品各具特色,為觀眾帶來輕鬆愉悅的晚上。 澳門樂團音樂會門票現正於廣星售票網公開發售,《天才莫扎特》音樂會門票澳門幣三十元。廣星售票網訂票熱線二八五五五五五五,節目查詢可致電二八五三零七八二或瀏覽www.icm.gov.mo/om。


「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接受報名

為鼓勵駕駛者養成良好駕駛習慣,提升交通安全意識,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法務局及民政總署將再次合辦「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並於即日起至12月31日接受報名,參加者及其登記之機動車輛只要在2011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沒有因交通違規而被檢控,便可自動參加大抽獎,贏取豐富獎金獎品,歡迎全澳駕駛者參加。 特區政府一向十分重視交通安全的推廣工作,繼本月舉行「交通安全推廣月」系列活動後,為提升本澳駕駛者的交通安全意識,宣揚優質駕駛風氣,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法務局及民政總署將再次合辦「安全駕駛獎勵計劃2011」,有關活動已經是第三次舉辦,對上一次舉辦有關活動共吸引15,335人報名參加,其中7,042名參加者符合抽獎資格,從合資格抽獎人數反映駕駛者的守法意識有所增強。 是次「安全駕駛獎勵計劃」將於即日起至12月31日接受報名,有意參與的人士,只要填妥報名表格,出示澳門居民身份證,連同澳門駕駛執照或澳門特別駕駛許可證,於辦公時間內到報名地點登記即可,如果駕駛者為車主更可登入活動網頁www.dsat.gov.mo報名參與計劃。每名參加者只可報名一次,並只需登記一部機動車輛。每部機動車輛最多可登記兩次,包括車主及一位獲授權的駕駛者。如機動車輛在活動期間有任何交通違例情況,該兩名參加者均會喪失得獎資格。 參加者及其登記之機動車輛只要於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期間,沒有因交通違規而被檢控,便符合資格,自動參加大抽獎。得獎名額共1,424個,頭獎1名可獲現金30,000元,二獎3名可獲現金15,000元,三獎5名可獲現金8,000元,四獎15名可獲油券1,000元,五獎400名可獲油券500元,六獎1,000名可獲油券300元。另外,為鼓勵更多駕駛者參加是次計劃,報名者可獲發紀念品1份,至於網上報名人士可於完成手續翌個工作天,到報名地點向工作人員報上姓名及駕駛執照編號,即可領取紀念品,紀念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報名地點為交通事務局服務專區(南灣大馬路762-804號中華廣場二樓)、北區市民服務中心(黑沙環新街52號政府綜合服務大樓)、離島區市民服務中心(氹仔黑橋街平民新村75K號);民政總署中區服務站(南灣大馬路762-804號中華廣場二樓)、下環服務站(李加祿街下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四樓)及台山服務站(台山巴坡沙大馬路127號),章程及報名表格可於報名地點索取或於交通事務局網站www.dsat.gov.mo、《道路交通法》網站www.dsaj.gov.mo/trafficlaw、民政總署網站www.iacm.gov.mo 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www.gov.mo下載。公眾如對活動有任何疑問,歡迎於辦公時間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查詢。


澳門與老撾草簽新的航班協定,大力地開放了兩地航空運輸市場

為開放澳門與老撾於多年前草簽的兩地航空運輸條件,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與老撾人民共和國民航局於11月23日在本澳舉行了更新兩地雙邊航班協定的會談。雙方於會後草簽了新的航班協定,並更新了諒解備忘錄。新的航班協定及諒解備忘錄消除了原有的運力限制、增加了第五業務權及代碼共享,為兩地之間的定期航班服務奠下了更有利的經營條件。 會談在友好及誠摯的氣氛下順利進行。雙方早於1997年已進行了兩地的航班協定談判並草簽了文本,根據原有的航班協定及諒解備忘錄,各方指定航空企業每週只可提供7班來往澳門與老撾的定期航班服務,並且不享有第五業務權。隨著亞太區成為世界經濟的新興力量,航空業將有空前的發展,其增長亦將較其他地區的增幅為高,兩地民航部門均認為有必要對原有的內容作出檢討及更新,故落實了是次會談。
兩地代表團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局長陳穎雄及老撾人民共和國民航局局長Yakua Lopangkao帶領,兩人於會談上分別就兩地的經濟、旅遊及航空業發展情況作出了介紹。
雙方以原有的航班協定作為基礎,交換意見並加大力度地鬆綁限制,新的航班協定及諒解備忘錄更新了以下內容:
- 消除運力 – 雙方同意在經營客貨混合或全貨運航班上不設任何運力及機型限制。
- 增加第五業務權 – 雙方的指定航空企業在經營澳門與老撾的航線上享有第五業務權。
- 增加代碼共享 – 雙方指定航空企業可以代碼共享形式合作經營澳門與老撾的航班服務。
會談代表團成員包括兩地的民航部門人員,澳門方亦包括了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門航空有限公司的代表。
陳穎雄表示,縱然澳門與老撾於多年前建立了航班協定後並沒有航空企業開通兩地航線,但由於亞洲地區的航空運輸急速發展,整體人均收入不斷提高,而澳門與老撾的旅遊資源豐富,故此發展兩地航空運輸市場潛在商機,有助本澳進一步開拓東盟市場,鑑於航班協定談判的前期準備工作需時,有必要適時建立好法律框架,讓兩地航空企業可於任何時候按市場需要申請開通航線。
在旅遊博彩龍頭產業的帶領下,澳門經濟高速發展,航空業亦因此受惠而蓬勃發展。為配合現在以至未來的航空運輸需求,民航局會根據行業的需要及一些國家的要求,積極與外國進行航班協定談判或更新已簽署的諒解備忘錄。


高地烏街及文弟士街周四起實施交通管制措施

因進行重鋪路面工程,高地烏街部分路段及文弟士街部分路段將於本月25日(周四)至12月1日(周三)期間,分階段實施交通管制措施,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為配合民政總署進行路面重鋪工程,介乎高士德大馬路與美副將大馬路之間的一段高地烏街將於本月25日(周四)上午9時至28日(周日)實施有限度通車,而28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介乎高士德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之間的一段高地烏街及介乎雅廉訪大馬路與美副將大馬路之間的一段高地烏街,將臨時改為無出口道路。 另外,介乎高士德大馬路與美副將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文第士街,亦會於28日上午9時至12月1日(周三)實施有限度通車;12月1日上午9時至晚上8時,介乎高士德大馬路與雅廉訪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文第士街及介乎雅廉訪大馬路與美副將大馬路之間的一段文第士街,將臨時改為無出口道路。 上述改動措施期間,高地烏街及文弟士街部分泊車位將禁止車輛停泊。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並應遵守路上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及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如欲了解是次臨時交通改動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


文化局第四期導賞員培訓結業

文化局澳門博物館舉辦的“ 文化局第四期特約導賞員培訓課程 ”已於十月份順利完成,29名學員經過三個月的培訓,正式成為澳門博物館新一批導賞員,為提升公眾服務和教育推廣工作注入新力量,當局日前舉行了有關課程的結業禮;氣氛熱烈 。 澳門博物館為滿足市民、師生和各地遊客對導賞服務的需求,透過舉辦導賞員課程,陸續培訓出一批具潛質和優秀的特約導賞員,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導賞服務。“ 文化局第四期特約導賞員培訓課程 ”由港澳知名學者和文化局專業人員執教,向學員教授中西文化歷史、考古、陶瓷、中國書畫、西洋畫、導賞技巧和澳門歷史城區等不同範疇的知識,還安排學員相互討論和導賞實習,藉此提高學員的實際導賞能力。 是次課程還設有“優秀學員奬”和“親善奬”以表揚在學習期間學習態度綜合表現優秀和最樂於助人的學員。“優秀學員奬”由學員趙小苗、馮紫雲和郭郭善美獲得;而“親善奬”則由學員葉志堅獲得。結業典禮上,除頒發證書予今屆成績合格和完成所有課程的學員外,同時頒發證書予完成 “他鄉故里──喬治.錢納利作品展” 和 “鄭家大屋” 培訓課程的導賞員。


北京文博會澳門創意館人氣旺 文化產業委員會滿意參展成效

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於日前(十一月二十一日)閉幕,文化局組織本地文創企業單位設立“澳門創意館”,展出具有澳門文化特色的原創設計產品、音樂、錄影及出版物等,吸引大量觀眾入場參觀,人氣旺盛。澳門文化產業委會員參觀展會及視察“澳門創意館”,對是次參展成果給予好評。 本屆文博會四天接待觀眾超過二十萬人次,首次亮相文博會的“澳門創意館” 參觀者眾,人流如鯽。十八日下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步正發,參觀了“澳門創意館”,對展館設計及展品表現濃厚興趣。十九日上午,文化產業委員會副主席梁慶庭,澳門駐京辦主任康偉,文產會代表崔世平、周信余、陸曦、施家倫,秘書長王勁秋等一行到場參觀。文產會副主席梁慶庭喜見展館獲好評且吸引不少觀眾駐足,並認為創意館設計富有特色,本澳文化產業發展滿有前景,望各界繼續努力,將工作加快做好。 展覽期間,京澳文創業界代表積極交流並進行合作洽談。“澳門創意館”獲觀眾良好迴響及反饋,有觀眾認為澳門館展示新鮮,透過館內文創作品看出澳門的美麗,加深了對澳門文化底蘊的認識。本澳文創業界代表對是次參展感到滿意,並表示與內地文創代表陸續達成不同的合作方向。 此外,文化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廳長陳炳輝及代表人員等參觀了位於“北京318藝術園”的北京全藝社,全藝社代表朱焯信介紹,該場地是澳門全藝社的駐京創作基地,中葡混血藝術家蘇約翰裝置攝影作品展“神話締造者”於本月二十日起在該場地展出。北京全藝社於二零零八年設立,旨在讓澳門及以外不同媒界及文化背景的藝術家來北京駐場創作,為內地與澳門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代表團同時參觀了園區內的藝術單位,對當地藝術發展加深認識。 第五屆文博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局長、文博會組委會主席王太華,以及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組委會主席郭金龍主持開幕。文化局組織團隊設立 “澳門創意館”, 參展期間有北京文創業界人士到訪與本澳業界洽談,希望將澳門創意產品常設北京文創園區展銷,雙方現正商談合作方式。文化局於今年組織本澳文創商戶先後在深圳、廈門、杭州、澳門和北京等地進行展銷,針對業界的產業推廣策略已逐漸發酵,部分本地文創單位已接獲訂單或正洽商中。第六屆文博會將於明年十一月九至十三日在北京舉行。


二零一零年十月入境旅客

統計暨普查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0月入境的旅客及非澳門居民共2,764,508人次;旅客總數為2,092,343人次,按年增加7.5%。不過夜旅客為1,143,513人次(佔總數54.7%),其中627,649人次為內地旅客。 按旅客的原居地統計,中國大陸旅客有1,124,061人次(佔旅客總數53.7%),較去年同月增加6.7%;其中以個人遊方式來澳的有479,516人次,按年上升3.9%。香港(629,233人次)、馬來西亞(27,454人次)及大韓民國(21,931人次)旅客分別增加14.0%、5.9%及59.8%,而日本 (29,637人次) 旅客則與去年同月相若;中國台灣(98,674人次)旅客減少6.8%。 今年首十個月入境旅客總數達20,680,922人次,較2009年同期增加16.0%。主要客源為中國大陸(10,931,869人次)、香港(6,237,149人次)、中國台灣(1,090,555人次)、日本(341,558人次)、大韓民國(271,161人次)及馬來西亞(261,947人次)。不過夜旅客為10,810,551人次,佔總數52.3%。 按入境方式統計,今年1月至10月經海路入境旅客為8,474,021人次,按年增加20.0%;經外港碼頭入境的旅客按年增加7.5%,有5,268,282人次,香港及中國大陸旅客分別佔52.8%及22.9%;經氹仔臨時客運碼頭入境的有2,913,060人次,升幅為51.7%。 經陸路入境旅客有10,846,794人次,按年上升14.6%;從關閘入境旅客有9,935,593人次,中國大陸及香港旅客分別佔78.9%及14.0%。 經空路入境旅客為1,360,107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2%。從澳門國際機場入境旅客有1,342,074人次,升幅為5.1%;旅客主要來自中國台灣、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分別佔37.7%、31.2%及7.2%。


氣象局發表冬季氣候預報及2010年居民滿意度調查結果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今(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本年12月至明年2月之冬季氣候預報及2010年居民滿意度調查結果。 氣象局分析了2010年夏季轉冬季的海洋和大氣環流形勢,顯示赤道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面溫度自本年7月起轉冷,預料將持續發展成為一拉尼娜現象。並根據各項預報資料顯示,該現象很可能延續至明年春季。 綜合以上分析,展望本澳今年冬季 (12月至明年2月) 之氣候預報,平均氣溫將屬正常至偏低,期間會發生一至兩次嚴寒天氣 (溫度於攝氏7度或以下),預料最冷時段為1月;而雨量方面將會比正常偏少。 另外,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委託澳門大學於2010年10月10日至18日進行居民滿意度調查,目的為了解市民大眾對氣象局服務的意見,提升本局的服務質素,履行澳門特區「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 是次調研採用了電話調查方式,共訪問了1,010位常居澳門的人士,回應率達四成。問卷設計方面以參考前次氣象局居民滿意度調查及其他部門的相關調研,並以氣象局服務特性及實際調研操作作出相應調整。 總括而言,澳門市民對氣象局服務稍高於一般,可見氣象局未來仍有不少進步空間。未來,氣象局將會繼續聆聽市民意見,改善相關服務。是次調研結果顯示,居民較常透過電視(80%, 可多次選擇)接收天氣訊息,其次為電話語音系統1311(30%)及報紙(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