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二○一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第一部分) 施政回顧

第一部分 特區政府二○一○年的施政回顧 主席,各位議員,我謹就二○一○年的施政,向立法會作簡要的回顧。
一年來,特區政府貫徹“陽光政府,科學決策”的理念,提升施政透明度,接受公眾監督,回應社會訴求,鞏固已推出的政策措施,特別是有利於特區和居民長遠發展的重點政策,推進與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民生相關的各項工作。
特區政府加強對外交流,積極參與區域合作,發展澳台關係,努力輔助中小企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文化產業委員會”、“會展業發展委員會” 及“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籌備辦公室”啓動運作,配合推動經濟適度多元。致力促進本地就業,延續稅項減免措施,加強對博彩業的調控,促進博彩業有序規範發展。持續拓展旅遊業發展空間,豐富行業內涵與外延,創新旅遊模式,鞏固基本客源,開拓更寬廣的國際市場。深化量入為出的財政管理原則,對預算的組成、內容和編製規則作規範和指引,為落實建立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財政儲備制度,進行有關準備工作。
為保障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符合未來城巿規劃的發展,特區政府持續推動《土地法》的修訂工作,加大批地透明度及土地利用的監督。
致力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屋問題,延長社會房屋輪候家團住屋臨時補助發放計劃的實施時間,有序地推進公共房屋的興建。考慮到經濟房屋現有輪候家團已等候多時,採取過渡措施,以寬入緊出的原則,對原有輪候家團分開處理,確保公共資源得以合理運用。 為促進本澳房地產巿場的可持續發展,推出多項措施,成立“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及跨部門的“促進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工作小組”,編製《公共房屋發展策略(2010-2020)》,研究公共房屋未來的發展方向和定位,收集澳門住屋方面的數據,聽取各方面意見,深化澳門長遠房屋發展策略的研究基礎。
增強環保意識,加強整體城市規劃和加大交通網絡建設的力度,合理善用現有的公共資源,配合未來社會發展所需,推進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促進特區全面發展。
持續開展人口政策的研究,分析人口結構的組成和特徵,以利於制定社會福利政策,提升澳門居民的福祉,優化人口素質,解決人力資源的問題。
堅持“實施教育興澳”的指導方針,跟進相關的法律法規,重點增加對教育資源的投放,促進教學與科研素質不斷提升,推行終身學習理念,加強職業培訓。優化青年工作體系,加強公民道德教育,支持青年成長發展,提升本地區的人文素養和整體競爭力。
因應國際標準和社會發展,根據《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計劃,致力完善本澳的醫療系統,落實離島醫療設施綜合體的選址,並繼續推出醫療補貼計劃。
今年,特區政府繼續採取相應的措施,優化各項社會服務,增撥資源,紓緩居民尤其是弱勢社群因通脹帶來的壓力,研究把短期措施逐步過渡到長期的社會保障體系之中,健全澳門的社會保障制度。
十分感謝胡錦濤主席在特區成立十週年的慶典活動中,宣佈向澳門特區贈送一對大熊貓,我們將優化“石排灣熊貓主題公園”的配套設施,爭取於年底完成熊貓館的建設。
在參與四川災後重建工作方面,已簽訂援建協議105個,基本達到了 55億元的總體援建目標。明年,援建工作開始步入最後階段,澳川雙方將保持密切的互動聯繫,力求各項工程能夠符合國家的規定標準陸續完成。
上海世界博覽會是國際矚目的盛會,藉著“澳門館”、“德成按”及相關活動,向世界展示澳門獨特的文化、歷史及其發展的歷程。積極配合和參與在廣州舉辦的亞洲運動會,推動大眾康體活動,以及運動員的專業培訓。
特區政府努力落實“陽光政府,科學決策”的施政理念方面,設立了政府發言人機制,協調各政府部門,加強快速回應能力及政府與公眾的雙向溝通;成立“政策研究室籌備辦公室”,目前,相關工作已積極展開,研究室將於明年1月正式設立並投入運作。
同時,開展政策制定及諮詢機制的制度化與規範化工作,推進對公共行政的研究,提高政策執行成效,讓居民有機會參與政策的制定過程,務實地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加強對公務人員廉潔操守的監察,修訂《廉政公署組織法》及《財產申報法律制度》,包括啟動官員財產資料適當公開機制的立法程序,加強公眾對公共部門和公務人員的廉政監察,促進整個行政體系的現代化及科學化建設。致力強化既有的審計程序,向公共部門、社團和學校宣揚審計文化,加強與國際及區域的聯繫,交流審計相關的工作經驗,強化人員的專業培訓。
特區成立已有一段時間,原有的一些法律法規需適時作出修訂,特別是關係到民生範疇的法侓。特區政府近一年來起草並頒佈了11項法律及20項行政法規,並計劃於三年內分階段進行原有法律的適應化及系統化清理工作,積極研究法規項目修訂及草擬工作的中央統籌協調機制。 在過去十年的基礎上,第三屆特區政府將繼續通過資源投入和配置,以務實的態度、堅毅的精神、科學的決策,面向居民,聆聽民意,廉潔守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構建社會包容與和諧的氛圍,使特區邁向一個發展新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一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前言)

立法會主席,
各位議員: 今天,我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全體會議,根據《基本法》,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向立法會作二○一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請立法會審議。 前言 過去一年,是第三屆特區政府施政的初始之年。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澳門廣大居民共同努力,傳承回歸祖國十年來堅實的發展基礎,全面貫徹實施《基本法》,按照“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繼續向前邁進。一年來,在全體公務員的共同努力下,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在實施科學決策、加強法制建設、推動區域合作、提升民生素質等方面,以傳承創新的精神,有序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未來一年,為持續提升居民的生活素質,特區政府將規劃澳門未來的發展藍圖,秉持“以人爲本”的施政理念,一如既往關注廣大居民的生活所需,從廣大居民的利益出發,積極改善各項政策措施,營造優質的生活空間,共建和諧社會;重視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普世價值,把澳門發展成為一個世界旅遊休閒城巿;深化粵港澳區域合作,謀求互補共贏,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實現澳門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要求各級官員以科學理性的精神,積極務實的態度,開拓創新的思維,提升施政水平,為特區未來的發展打下更紥實的基礎。


二零一零年第三季旅客消費調查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0年第3季旅客人均消費為1,648元(澳門元,下同),較2009年同季上升2%。按旅客原居地統計,中國大陸旅客的消費最高,為2,530元;而東南亞、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的人均消費分別為1,663元、1,032元及1,027元。此外,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的人均消費按年分別增加21%及34%,為2,821元及729元。 2010年第3季旅客的人均非購物消費(不包括博彩消費)為782元,較2009年同季減少16%;其中住宿和飲食兩項消費分別佔非購物消費45%及35%。另一方面,旅客的人均購物消費為866元,按年增加26%;主要用於購買手信/食物(佔購物消費23%)、珠寶/手錶(22%)及成衣(16%)。 旅客的日均消費為1,648元,按年增加12%。中國大陸旅客的日均消費居於首位,為2,530元;東南亞、香港及中國台灣旅客的日均消費分別為1,451元、1,032元及1,027元。 旅客在本澳的平均逗留時間為0.9日,較2009年減少0.2日,而中國大陸旅客平均逗留0.9日;留宿旅客及不過夜旅客的平均逗留時間與去年第3季相同,分別為1.7日及0.3日。


回收兩款甲氨喋呤(methotrexate)注射劑

衛生局接獲藥物生產商瑞士諾華製藥有限公司(Novartis)的通報,該廠對抗癌藥 “Methotrexate-Ebewe 50mg/5ml”、“Methotrexate-Ebewe 500mg/5ml”及 “Methotrexate-Ebewe 1000mg/10ml”作內部質量監測時,發現有少數容器存有玻璃微粒,作為預防措施,該廠自願回收多個批次的上述藥物。 根據紀錄,上述受影響批次的 “Methotrexate-Ebewe 50mg/5ml”及 “Methotrexate-Ebewe 1000mg/10ml”曾進口本澳,並只供應本澳醫院使用,衛生局已指令醫院回收上述藥物。


廉署完成『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制度比較』報告

廉政公署現正修訂澳門特別行政區公職人員及政治職位據位人財產及利益申報法律制度,為此,廉署參考了香港、加拿大、美國、新加坡及澳大利亞等先進國家和地區的同類立法,經過10個月的資料搜集及分析,完成了『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制度比較』報告,並將參考報告向公眾公開,希望有關資料能有助開拓思維,在新的財產及利益申報制度法案推出後,各界能共同獻策,令法案更臻完善。 『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制度比較』報告共分4部分,分別為:
文件1: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法律制度資料引介
文件2: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法律制度的立法撮要
文件3: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法律制度比較表
文件4:香港部分官員的公開財產資料
上述參考報告已上載至廉政公署網頁www.ccac.org.mo (最新消息 / 各地財產及利益申報制度比較)。


斜坡安全資訊網正式開通

本澳山體分佈於澳門、氹仔和路環,雖然數量有限且海拔較低,高風險斜坡相對較少,但政府一直都關注到斜坡的安全,並持續進行相關的監察和維護工作。為了提高本澳斜坡資訊的透明度和方便市民查詢,土地工務運輸局與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共同建立了《斜坡安全資訊網》,公開全澳斜坡的數量、分佈、權屬和風險級別等背景資料,讓公眾盡早了解斜坡的風險級別和維修責任,同時查閱斜坡觀測表,以便開展維修及加固斜坡的工程,將斜坡的潛在風險降至最低。 《斜坡安全資訊網》於今日(15日)正式開通,土地工務運輸局和地圖暨繪製地籍局於同日舉行記者會介紹。主持的政府代表分別有: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和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地籍處處長詹慶心等。 加強訊息披露增公眾知情權
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指出,鑑於社會較關注本澳的斜坡安全訊息,政府除加強現有斜坡監察和維護的工作外,亦於今年初著手研究設立《斜坡安全資訊網》,將本澳斜坡的主要訊息透過該網頁向公眾披露。
劉振滄稱,政府期望推出有關網頁達到如下目的:斜坡資訊公開化;提供便民措施,方便市民和有需要人士隨時查閱斜坡資訊;讓公眾了解斜坡的風險級別和維修責任;加強私人斜坡業權人主動定期檢查和修葺斜坡的安全意識;構建與市民溝通的平台等,從而達到透過訊息的公開化而進一步提高政府施政透明度的施政理念。 有關資訊網的推出,除為了加強對公眾的訊息披露,提升公眾的知情權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讓私人斜坡業權人亦可通過《斜坡安全資訊網》上的訊息,了解該斜坡的潛在風險及維修責任,以便適時對斜坡進行維護與監控,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資訊網內容不時更新持續完善
地圖繪製暨地籍局地籍處處長詹慶心介紹網頁的功能。市民可以直接到http://slope.dssopt.gov.mo網頁瀏覽內容,亦可透過已和該網頁連結的《地籍資訊網》(http://cadastre.gis.gov.mo)或到土地工務運輸局網頁(http://www.dssopt.gov.mo)瀏覽。
網頁讓市民可輕易地了解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每一個斜坡的分佈和具體位置,一目了然;同時可即時取得由斜坡安全工作小組製作的斜坡觀測表的詳細資料,資料包括相關斜坡的編號、地點、負責部門、風險度評估、處理狀況和不穩現象等,並附有斜坡的實景照片。同時,亦會指出有關斜坡的種類,標示出是天然斜坡或人工斜坡、斜坡的質料是泥質或石質等。而且,還有斜坡的基本資料,例如長度、高度、斜率、是否有植物、排水情況、人車行走的難易情況;以及是否屬於被人為破壞的山體等。 政府會不斷更新斜坡的資訊,讓公眾了解本澳斜坡的最新狀況,包括斜坡的穩定情況、風險系數的變化,以及政府修葺公共斜坡的進度等。此外,亦會持續優化和豐富網頁的內容。 2011年上半年前續維修多個斜坡
另一方面,政府代表亦透露,當局會密切關注本澳風險斜坡的狀況,並將積極展開重整工程。土地工務運輸局將於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陸續展開多個公共斜坡修葺工程。現時正在進行的兩項公共斜坡整治工程,包括路環監獄山坡整治工程和氹仔污水處理廠後斜坡整治工程,預計將會展開的則有路環黑沙馬路(近威斯汀酒店)C-046山坡整治工程、毗鄰路環水泥廠斜坡整治工程、路環保安部隊高等學校外圍山坡整治工程和氹仔盧廉若馬路與永誠街斜坡加固工程四項工程。而今年已完成的七項工程有:共分五期完成的氹仔七潭公路旁山坡整治工程、路環竹灣馬路C118斜坡整治工程和毗鄰大潭山郊野公園的斜坡加固建造工程。 私人斜坡業權人須盡維修責任
至於私人斜坡維修方面,政府代表呼籲,私人斜坡的業權人須承擔維修保養的責任,尤其隨着澳門地貌環境及城市發展而出現的人造斜坡,這些斜坡大多數與建築物相連,更需要恆常的監測機制,無論政府部門或私人斜坡業權人,都必須要定期對斜坡進行檢查或維修保養,否則容易形成風險斜坡,對公眾的生命財產構成隱患。 因此,在私人物業或私人發展用地範圍內的斜坡或擋土牆,業權人或土地承批人應最少每年進行一次例行檢查;並主動進行維護或修葺工程。一旦私人斜坡及擋土牆不幸發生意外,所屬業權人或土地承批人可能需要負擔大筆修葺費用,甚至需要給予傷亡賠償。 斜坡安全工作小組設風險評定機制
為加強對本澳所有斜坡的監察工作,政府於1995年成立斜坡安全工作小組,定期對本澳的斜坡進行巡查和勘探,並將斜坡的風險級別進行分類,以確定哪些斜坡有需要及早加固和維修。倘若屬私人斜坡,土地工務運輸局會根據斜坡安全工作小組的建議,要求斜坡所屬的業權人作跟進。現時斜坡安全小組的成員包括土地工務運輸局、民政總署及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的代表工程師。 現時本澳設有斜坡風險度的評定機制,斜坡安全工作小組主要按對行人的風險度、對建築物的風險度和斜坡塌坡的風險度來評定。根據三方面評估斜坡的整體風險度,從而評定斜坡屬高、中或低級別。當中的所謂高風險級別的斜坡,表示斜坡不一定有即時塌落,但對人或經濟損失存有風險,應盡快進行較全面的維修工作。本澳現有風險斜坡共188個,60%屬於低風險斜坡,大約不到6%屬於高風險斜坡,中風險的亦有約34%。在屬於高風險的11個斜坡中,9個屬公共斜坡、2個屬私人斜坡,11個高風險斜坡有7個位於離島。 根據斜坡安全小組的勘察結果顯示,本澳風險斜坡最常見的問題主要圍繞植被問題、排水設施缺乏維護、排水設備不足或欠缺排水設施;以及私人擋土設施缺乏維修保養等。為免發生意外和造成損失,政府認為有需要對風險斜坡進行加固、改良排水及清理現存排水渠道等工作,同時更重要是建立一套完善的例行檢查機制及維修計劃的配合,長遠更應考慮在某些主要風險斜坡設置監察儀器。


跨部門工作小組持久打擊 再封印一個單位及抓獲一名經營者

跨部門工作小組由本月9日至今天(15日)下午五時,封印了1個懷疑用作非法提供住宿的單位,現場抓獲1名經營者。 自《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於8月13日生效至今,旅遊局共開立了86個制裁卷宗,並按照《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對一名非法提供住宿者(經營者)科處罰款澳門幣二十萬元。其餘卷宗已進入制裁程序的不同階段。 跨部門工作小組採取持續打擊行動,至今共檢查1,072個次單位,涉及單位747個,封印了86個懷疑用作非法提供住宿單位,114個為一般住宅單位,對其餘單位有需要跟進調查。這些被調查的目標單位中,在現場調查時部分已空置或無人居住,對於其他懷疑仍用作非法提供住宿但無人應門單位,旅遊局及警方繼續偵察調查。治安警察局在執行任務時18次發現懷疑用作非法提供住宿單位並通知旅遊局處理。 行動至今涉及住宿者880人,當中懷疑用作非法提供住宿單位內的384住客接受調查,住宿者中有17名逾期逗留人士、14名非法入境者 。目前已抓獲13名提供住宿者(經營者)、12名招攬者、12名控制非法提供住宿單位者(管理人)、6名不合作義務住宿者。 旅遊局按照《禁止非法提供住宿》法律,對違反者展開制裁程序。目前已對一名非法提供住宿者(經營者)科處罰款澳門幣二十萬元,若法定期滿未繳罰款,將由財政局執行強制徵收。同時,六名不合作義務住宿者各被處罰款澳門幣三千元,三人已繳納罰款,而未在法定期限繳款者,旅遊局會通知財政局對其執行強制徵收,並知會治安警察局,當事人入境前必須繳交罰款,否則禁止他們再次進入澳門。 根據法律非法提供住宿者(經營者)及控制非法提供住宿單位者(管理人)可科處澳門幣二十萬至八十萬元,招攬者可科處澳門幣兩萬至十萬元。不合作義務者可科處澳門幣三千至兩萬元,不合作義務住宿者可科處澳門幣三千元。 搗破懷疑用作非法提供住宿單位後,旅遊局已對上述涉及違法的經營者、招攬者及管理人展開制裁程序,並採取臨時措施截斷上述單位的水電供應及封印大門。歡迎公眾致電2833 3000舉報懷疑單位。


交通事務局調整哪咤廟周邊四道路交通整治方案

交通事務局根據早前向哪咤廟周邊四條整治道路的住戶及商戶發出之問卷調查結果,將調整四道路的交通整治方案。哪咤廟里、哪咤廟街、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將全部禁止車輛停泊,並允許部分地點予車輛上落客貨。有關整治工作預計可於本月底展開,現場之汽車及電單車泊位將逐步取消。 交通事務局早前於哪咤廟周邊進行交通整治的四條道路,分別是哪咤廟里、哪咤廟街、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原計劃為平衡居民出入安全和對泊車位之需求,於四條道路增設相關交通標誌和標線,以及規範現場的停泊車位置,改善現場車輛無序停泊的現象。然而,在整治過程中,仍接獲居民不同意見。交通事務局為求取得居民最大共識,於今年十月向四條整治道路的住戶及商戶發放問卷,以收集居民對整治上述道路的意向。 調查問卷以信件方式向哪咤廟里、哪咤廟街、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每一住戶及商戶發出共91份問卷,其後收回53份有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哪咤廟里收回的14份有效問卷中,全數支持禁止任何車輛於道路內停泊,但可於限定地點予車輛短暫停留;哪咤廟街收回的13份有效問卷則有11份支持禁止任何車輛於道路內停泊,同時可於限定地點予車輛短暫停留;而哪咤廟巷收回的8份有效問卷中,則有6份支持將道路設為行人專區,禁止任何車輛駛入;至於板樟堂圍收回的18份有效問卷中,亦有16份支持將道路設為行人專區,禁止任何車輛駛入。 按照上述調查結果,交通事務局將取消四條道路的所有汽車及電單車泊位。其中哪咤廟里及哪咤廟街會劃設部分位置予車輛短暫停留及作上落客貨之用;而哪咤廟巷及板樟堂圍則禁止所有車輛駛入。交通事務局並就上述調整方案向區內居民作出說明。有居民希望局方能盡快取消現場之泊車位,為居民提供安靜及安全的居住環境。交通事務局預計有關整治工作可於本月底展開,日內將陸續取消現場的泊車位。 就上述道路的整治安排,交通事務局會繼續密切留意相關情況,同時歡迎居民繼續就其他交通問題反映意見,共同制定符合居民所需的交通措施。


二零一零年九月旅行團及酒店入住率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9月隨團來澳旅客為372,196人次,按年增加3.0%。來自中國大陸(224,460人次)及日本(27,958人次)團客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7.0%及11.1%;而中國台灣(29,174人次)、香港(22,253人次)、大韓民國(14,661人次)及印尼(13,003人次)團客則分別增加27.2%、27.8%、246.9%及30.4%。今年首三季隨團入境旅客總數為4,373,906人次,按年增加33.2%。 今年9月隨團外遊的澳門居民有20,102人次,按年顯著上升70.1%;旅遊線主要為中國大陸(佔總數80.0%)、中國台灣(4.6%)、日本(3.3%)及泰國(3.2%)。今年首九個月隨團外遊居民總數為186,831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9.0%。 此外,使用旅行社服務的非隨團外出澳門居民按年增加2.2%至44,862人次;目的地主要為中國大陸(佔總數33.7%)、香港(28.9%)及中國台灣(16.8%)。2010年首三季經旅行社提供服務的非隨團外出居民為362,571人次,較2009年同期上升10.0%。 酒店業於今年9月底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19,846間,較去年同月增加1,657間,升幅為9.1%。 今年9月酒店業住客按年增加8.4%,達588,962人次;主要客源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分別佔46.8%及21.8%。酒店及公寓的總體平均入住率為74.1%,按年上升2.0個百分點;而酒店的平均入住率為74.7%,其中以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最高,為78.1%;住客的平均留宿時間為1.5晚,按年上升0.02晚。今年首九個月酒店及公寓住客總數為5,739,936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9.5%。 今年首三季入住酒店及公寓的旅客佔留宿旅客總數60.5%,較去年同期的61.1%為低。


澳門格蘭披治大挑戰 – 電單車及汽車好手接受非一般挑戰 (更新版)

澳門格蘭披治大挑戰 電單車及汽車好手接受非一般挑戰
迎接星河湾‧名門世家第五十七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 下週角逐星河湾‧名門世家第五十七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三大賽事的車手將接受賽車以外的挑戰,於11月17日(星期三)在澳門漁人碼頭舉行的“澳門格蘭披治大挑戰”一較高下。 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國際汽聯世界房車錦標賽及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大賽的世界頂尖車手將進行三場比試,全部以澳門的特色為主題。 第一個挑戰是中國書法,很多車手都是首次來訪中國,看看哪位車手能領略這項國粹的奧妙。大會將對車手作品的準確度及風格評分,車手需要運用傳統毛筆及墨水在紙上揮毫。 第二個挑戰是在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照片中找出相異之處,車手會獲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照片,以考驗車手敏銳的目光。首先找出所有答案的隊伍就是勝方。 最後的挑戰是要歡迎由中央政府送贈澳門的兩頭大熊貓「開開」及「心心」,兩頭「熊貓」會手持竹杆,車手大玩「連步舞」。竹杆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身手最敏捷的車手才會勝出。 這項於大賽車比賽週星期三舉行的競技深受車手、車隊、車迷及廣大市民愛戴,是個難得機會一睹車手參加賽車以外的競賽。“澳門格蘭披治大挑戰”結束後會舉行車手簽名會,讓市民近距離接觸車手,將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簽名海報帶回家。 “澳門格蘭披治大挑戰”將於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漁人碼頭勵駿大道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