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政府續跟進國際中心善後工作

土地工務運輸局繼續與相關部門協調各專營公司,全力搶修國際中心的公共設施和跟進善後工作。到目前為止,電訊服務及臨時電力供應經已恢復,而自來水公司亦已接駁了臨時供水管道,待臨時排污管道接駁後,將進行供水及排污系統測試,期望逐步恢復居民的日常生活。 環境限制須分批施工 新口岸國際中心爆炸事故破壞了該大廈的供電、電訊和供排水等公用設施,事件發生後,政府已迅速協調各相關部門和專營公司全力搶修,由於爆炸現場環境惡劣,且空間狹窄並設有大量公用設施,沒條件使用大型機器,只能用小型機械輔助;而在事發店舖內的清理工作更需要以人手進行,以避免增加樓板負荷,連日來工作人員已清理事發店舖內大部分的損壞構件及瓦礫,現時正加緊清理相鄰受直接波及店舖的雜物。 由於現場有大量公用設施受損,加上受現場環境的限制,並不容許各施工單位同一時間施工,在拆除和清理有即時危險的設施及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前提下,只能分批讓電訊、電力和自來水公司進場搶修,率先恢復電訊和臨時供電設施。 供排水管破裂須小心測試 在清理工作進行期間,土地工務運輸局緊密配合各專營公司的修復工作,尤其是為受嚴重影響的電訊公司機房解決污水滲入問題,在現場的污水管損毀位置以臨時措施把污水排走,避免機房繼續受污水波及。同時,亦特別加快清理出一個空間,讓自來水公司接駁臨時供水管,現時有關工作已經完成。 由於現場內有多條損毀的排污管,在恢復供水前必須作出處理,土地工務運輸局已派員加緊進行排污管的臨時接駁工程,並爭取於明天(7月30日)完成。在該項工作完成後,便有條件展開供水及排污系統的測試,由於無法確切掌握現時樓宇的供排水系統的狀況,該項測試將要小心進行,亦知會了各專營公司到現場準備及監察,在確保供水管及排污管沒有滲漏並運作正常,各項公共設施不受影響後,供水服務才有望恢復。 為應付居民目前的供水和排水需要,政府及自來水公司就事件已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將事故對住戶和商戶的影響減至最低。自來水公司在大廈增設臨時供水站,為居民提供食水;土地工務運輸局為大廈重新接駁臨時排污渠,將大廈的污水引走。 逐步恢復居民正常生活 政府理解是次爆炸事件對該大廈居民和商戶所帶來的影響,亦希望居民諒解供排水系統需時作詳細的測試,才能恢復正常運作,倘若倉促恢復供排水,大廈有可能出現嚴重滲漏,更有可能再次破壞已恢復的公用設施。目前政府各部門如土地工務運輸局和港務局聯同各專營公司全力加快處理善後工作,周末周日亦將加班加點廿四小時全力搶修和清理餘下物件,在穩妥居民目前需要的前提下,逐步恢復居民的日常生活。


社會工作局推出「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

為鼓勵殘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設施,以體現特區政府實施公交優先的理念,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交通事務局已於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凡領有社會工作局發出之「殘疾評估登記證」(下稱「登記證」)之人士,可向「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門通」)申請「殘疾人士乘車IC卡」,並以每程$0.3元的車資乘搭公共巴士。 社會工作局現階段已接收了6,000多份「登記證」的申請,鑑於殘疾分類分級評估過程需時,為體現特區政府關懷殘疾人士融入社會,落實以人為本的精神,社會工作局將於2011年8月1日推出「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讓等候殘疾分類分級評估之市民,可持「登記證」申請回條及相關文件,於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澳門通」提出申請「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使用「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先以正常票價乘車,而當持卡人領有「登記證」後,便可最遲於2012年6月30日或之前向社會工作局申領車資資助,即正常票價的乘車車資與每程$0.3元的差價。 「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分為「學生卡」及「臨時IC卡」兩種,兩者均須持卡人於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澳門通」辦理申請手續。然而,持有「學生卡」之人士申請本臨時措施後,仍可沿用原本之「學生卡」,因此申請費用全免;而辦理「臨時IC卡」之人士需繳交$40元製卡費用,有關之辦卡費用將在殘疾人士向社會工作局申領車資資助時一併退還。而有關車資資助補貼期限的詳細規定,可查閱「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有關章程可於社會工作局網頁(http://www.ias.gov.mo)下載,或於社會工作局總部及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索取。而為方便在2011年7月31日或之前已向社會工作局提出申請「登記證」而正待評估或未獲發證的約5,000多名申請者辦理有關手續,社會工作局將在8月1日至2日將「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申請表及「車資資助」申請表郵寄其住址;如在8月1日或之後向社會工作局提出申請「登記證」之人士,本局將在寄出「登記證」申請回條時,一併將上述章程和申請表郵寄給申請者。而「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無須一定要由殘疾人士親自申請,可授權第三人代為交表及領取「臨時IC卡」。由於「長者卡」與「殘疾人士乘車IC卡」的車資相同,因此,持有「長者卡」的殘疾長者無須辦理有關IC卡。 有意申請「臨時IC卡」之人士,可帶備以下文件親身或授權他人到「澳門通」提出申請:
1. 經填妥之「殘疾人士個人澳門通卡」申請表; 2. 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正本供查核; 3. 住址證明(如水費、電費單); 4. 一吋半彩色白底免冠正面近照乙張; 5. 由社會工作局發出之「殘疾評估登記證」回條副本,正本供查核; 6. 「學生卡」持有人需交「學生卡」副本,正本供查核; 7. 18歲以下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者申請,需父 / 母 / 監護人(法定代理人)在申請表上簽名確認及提交其身份證明文件。 在申領「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後,持卡人即可使用「臨時IC卡」以正常票價乘車。待日後有關人士完成殘疾分類分級的評估,而符合條件領取「登記證」且有意申請車資資助的殘疾人士可填妥「車資資助申請表」、並帶備供即場查核之身份證明文件及住址證明等文件,前往或郵寄社會工作局總部(西墳馬路6號)或本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關閘馬路25號利達新村第二期二樓)提交申請,「學生卡」持有人之車資資助申請需同時提交監護人的身份證副本及供即場查核之住址證明,而郵寄交表需遞交受益人之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及住址證明。車資資助將按申請人的意願以現金或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社會工作局將以信函方式通知有關領取款項事宜。必須注意倘申請「登記證」的人士最終被評為不符合條件領取「登記證」者,將不能申領任何車資資助,包括製卡費和車資差額。有關申請車資資助的具體手續和詳細規定,可參閱「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 另外,社會工作局已於2011年7月27日早上10時假本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向康復機構及特殊學校舉辦「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說明會,向有關單位介紹本措施的內容,截至7月27日為止,有15間康復機構及學校將協助屬下之服務使用者申請「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包括傷殘人士服務協進會、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聽障人士協進會、傷殘人士社會服務中心暨庇護工場、寶翠中心、康盈中心、曙光中心、曉光中心、智障人士輔助就業中心、啟聰中心、啟能中心、心明治小食店、康樂中心、聖類斯公撒格之家、協同特殊教育學校,上述機構及學校將協助其服務使用者申領「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殘疾人士乘車IC卡」及車資資助。如殘疾人士或市民有任何疑問,可向所屬的康復機構查詢,及可瀏灠社會工作局網頁http://www.ias.gov.mo 或致電8399 7797或8490 5905與社會工作局復康服務處聯絡。


菲律賓代表團訪澳交流房屋政策

菲律賓國會議員Winston T. Castelo率領代表團日前到本澳參觀,並與房屋局交流本澳的房屋政策。菲律賓代表表示交流有助加深對本澳房屋政策的認識。 菲律賓國會議員Winston T. Castelo,菲律賓駐澳總領事羅狄多等一行五人,於本月19至21日到本澳考察,期間拜訪了房屋局,並與房屋局局長譚光民、公共房屋事務廳廳長鄭錫林等會面。 譚光民局長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居民的住房問題,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實行"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房屋政策。而公共房屋政策則依循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及維護優良傳統倫理觀念此三大原則為基礎,依輕重緩急次序,以適當的方式,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 會上,雙方並就本澳木屋的情況交流工作經驗。菲律賓代表表示會面有助了解本澳的房屋政策,希望日後可加強交流,推動兩地房屋範疇工作的發展,並認為本澳的房屋政策能照顧弱勢社群的住房需要。


仁伯爵綜合醫院2011年8月份專科衛教講座

仁伯爵綜合醫院每月推出不同範疇的衛教專題講座,舉辦地點在仁伯爵綜合醫院或各衛生中心,由專科護士或資深護士負責主講。2011年8月份講座內容包括兒科、產科、眼科、內科、精神科等專題。除產科講座孕婦須在產前門診中報名外,其餘講座均可直接在各衛生中心及仁伯爵綜合醫院專科門診掛號處預約,或在辦公日下午2時至晚上8時內致電:8390 6000預約,費用全免。相關內容可查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歡迎有興趣之巿民參加,名額有限,額滿即止。8月份專題講座內容如下: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地下血液樣本收集處舉行:
內科專題講座:2日「類風濕性關節炎之護理」;8日「糖尿病飲食」,時間均為當天下午14:00-15:00舉行。 產科專題講座:6日「分娩時之呼吸技巧」,於當天上午10:30-11:30、中午12:00-13:00及下午14:30-15:30舉行;13日「如何成功餵哺母乳」,於當天上午10:30-12:30及下午14:30-16:30舉行;20日「分娩的認識」,於當天上午10:30-11:30及下午14:30-15:30舉行;27日「硬膜外麻醉---無痛分娩」,於當天下午14:30-15:30舉行。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眼科門診舉行:
16日「白內障成因及術前術後護理」,時間為當天下午14:30-16:00舉行。 以下兒科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地下兒科門診舉行:
2日「兒童肥胖」;9日「Care of child with respiratory problem 」;16日「早產兒之家居護理」;23日「水痘之護理」;30日「母乳餵養 」,時間均為當天下午14:30-15:30舉行。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仁伯爵綜合醫院門診大樓公共停車場旁癌症病人資源中心舉行:
5日「血液病者支援小組」;12日「肺癌支援小組」;19日「安療療養照顧」,時間均為當天下午14:30-17:00舉行。 以下產科專題講座將在黑沙環衛生中心3樓舉行:
5日「如何成功餵哺母乳」,於當天下午16:00-18:00舉行。 以下專題講座將在海傍衛生中心舉行:
24日「思覺失調」,於當天上午08:30-09:30舉行。


青洲坊公共房屋第3地段建造工程開標

為協助解決市民住屋問題,增加公共房屋供應量,青洲坊公共房屋第3地段建造工程於今日(29日)進行公開開標,工程不設底價,共有10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經開標程序後,8間公司的標書獲接納,2間公司被取消資格。工程造價由澳門幣592,330,873.00至694,649,431.30,工期至2012年12月31日。 是項工程位於鄰近青洲大馬路之土地-青洲坊第3地段,佔地約4,000平方米。主要用途包括為住宅、公眾停車場、商業及社會設施,兩幢住宅大樓在群樓以上。樓高34層,地下至3樓為平台花園及社會設施。4至33樓為住宅樓層,分別提供一房一廳(T1)128個、二房一廳(T2)516個及三房一廳(T3)126個合共770個單位。基於該工地鄰近較稠密的住宅區,為了減少工程對周邊住宅、學校及商業的影響,施工期間將周邊建築進行評估及鞏固等相應措施,並適時對措施成效進行檢討。 青洲坊公共房屋第3地段建造項目還包括建造3層地庫的公共停車場,提供約200個私家車及200個電單車泊位,以抒緩該區的泊車需求。本工程預計可創造約370個就業機會。


統計局續向社團介紹人口普查及人員安全措施

為配合2011人口普查的開展,統計暨普查局領導及主管在日前分別拜會澳門酒店協會、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澳門歸僑總會、澳門明愛及澳門利民會,介紹2011人口普查資料收集工作安排。 各社團認同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表示會全力支持和配合,將呼籲會員合作,提供準確資料。拜會期間,有社團領導關注普查員的安全,統計局局長鄺碧芳表示,局方向來高度重視外勤工作人員的安全,而目前正進行的普查員培訓課程更利用各種情境模擬練習,加強學員的臨場反應,亦安排民政總署人員敎導實務防狗知識。鄺碧芳指出,普查員培訓的重點除包括收集準確資料、恪守統計保密外,普查員的人身安全亦是培訓的重點內容,目的是強化普查員的應變能力。 人口普查範圍遍及全澳,統計局已制定一系列措施,確保普查員在資料收集期間的安全,包括安排集體行動、由特別行動組處理環境較複雜的地區、女性普查員會全部安排兩人一組收集資料、每名普查員會佩備哨子及警報器等裝備;同時,治安警察局會協助加強巡邏,多方面保障普查員的安全。


巴士資訊站試用反應佳 中葡文版明起正式啟用

配合公共巴士新服務模式設置的「公共巴士資訊站」網頁及流動設備應用程式(簡稱Apps)─「交通資訊站」,由本月初開始試用至今,已分別錄得逾萬人次瀏覽及5,500次下載,反應理想。其中,「公共巴士資訊站」網頁的中葡文版明(30日)起正式啟用。交通事務局期望透過有關服務讓市民和旅客更容易及快捷地搜尋或查詢巴士路線及站點等資料。 「公共巴士資訊站」網頁主要提供巴士歷史與現況、巴士報站資料、巴士路線查詢、巴士情報及改道消息、意見收集等功能。同時,透過交通地理資訊網平台,提供點對點路線查詢結果的地圖模式顯示,讓查詢者可更加清晰站點的具體位置;「交通資訊站」是針對智能手提電話及流動設備開發的程式(簡稱Apps),提供巴士路線資料、巴士報站功能及路面實況,同時亦可瀏覽交通事務局的通告、新聞、活動消息、巴士新聞、巴士改道訊息及巴士活動推廣資訊,讓市民和旅客更有效和迅速地掌握交通方面的即時資訊。 上述兩個資訊站的中文版分別於本月初及25日開始試用,至今「公共巴士資訊站」網頁共錄得瀏覽次數達10,000人次,「交通資訊站」的下載次數則逾5,500次,成效理想。明(30日)起,「公共巴士資訊站」網頁的中、葡文版正式啟用,全面提供8月1日開始服務的巴士路線資訊。而「交通資訊站」的葡文版亦計劃於8月份開通;與此同時,交通事務局將繼續開發其他軟件系統,以將該資訊站的服務擴展至其他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機上。 隨著本澳公交趨向智能化管理方向發展,交通事務局希望透過互聯網平台提供的服務,讓市民和旅客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取得最新、最準確和最全面的交通資訊。


二零一一年六月對外商品貿易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6月本澳的貨物出口總值為6.2億元(澳門元,下同),同比上升3.3%;再出口(4.0億元)及本地產品出口(2.2億元)分別上升2.2%及5.5%,其中煙酒的出口升幅達142.0%。今年6月的貨物進口總值(51.0億元)較去年同月增加40.0%,由於有新巴士公司準備營運,致使大客車進口(1.3億元)大幅增加超過20倍。6月份的貨物貿易逆差為44.8億元。 第2季的總出口貨值(17.8億元)較去年同季下跌1.5%,而總進口(147.9億元)則錄得40.6%的升幅;第2季的貨物貿易逆差為130.1億元。 今年上半年總出口貨值(34.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6.3%,其中再出口減少10.4%,而本地產品出口則上升2.7%;總進口貨值為279.4億元,上升37.3%。今年上半年的貨物貿易逆差為245.4億元,同比擴大46.8%;貨物出進口比率跌至12.2%,較去年同期下降5.7個百分點。 今年上半年輸往香港(14.3億元)、中國大陸(5.8億元)及美國(3.0億元)的貨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12.7%、0.4%及21.2%;輸往歐洲聯盟(2.1億元)的則上升2.7%。煙酒上半年的出口貨值(3.2億元)上升78.0%,珠寶首飾(1.7億元)和鐘錶(1.4億元)則分別下跌68.7%及37.7%;紡織品及成衣(7.1億元)跌幅為8.6%。 今年上半年來自中國大陸(86.5億元)及歐洲聯盟(68.4億元)的進口貨值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37.7%及54.4%。進口消費品上升39.6%至169.1億元,當中食物及飲品(40.4億元)、黃金製首飾(26.4億元)與手袋及銀包(14.0億元)分別上升35.4%、77.8%和111.1%;此外,資本貨物的進口貨值(49.9億元)錄得69.0%的同比升幅。 今年上半年本澳的貨物進出口總值為31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39.8億元上升30.7%。


二零一一年上半年運輸及通訊統計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本澳的行駛車輛總數達200,169架,按年增加4%;電單車(108,178架)及輕型私家車(78,301架)分別佔總數54%及39%。今年上半年新登記的車輛有8,392架,按年上升11%;主要為電單車(佔56%)及輕型私家車(佔40%)。 今年上半年共錄得6,879宗交通意外,增幅為7%;涉及傷亡人數共2,684名,其中4人死亡。 上半年經陸路進出澳門及中國大陸的車輛有2,004,085架次,按年上升9%;其中關閘的車輛流量佔總數82%。 在航空運輸方面,今年上半年經澳門國際機場抵達及離境的商業航機共17,368班,較去年同期減少12班;航班主要往來中國台灣(佔總數34%)、中國大陸(佔32%)及泰國(佔10%)。往來港澳(8,000班)及中國大陸(1,896班)的直升機航班按年分別增加11%及19%。 在海路客運方面,今年上半年往來港澳的客輪共61,364班,按年上升6%;往來中國大陸的客輪有12,020班,按年減少7%。 上半年海路貨櫃總吞吐量為47,980標準貨櫃單位,共35,721櫃次,按年分別上升13%及18%。經海路進出口的貨櫃貨物毛重為84,260公噸,按年減少3%;其中1,836公噸為轉口貨物。經陸路進出口的貨櫃貨物毛重按年減少17%至17,602公噸,其中轉口貨物有5,576公噸。 今年上半年航空出口貨物有11,750公噸,按年下跌28%;進口貨物亦大幅減少38%至5,148公噸。轉口貨物有2,323公噸,跌幅為27%。 在通訊方面,今年6月底的流動電話用戶有1,262,274戶,按年上升18%;固網電話用戶減少1%至167,529戶。互聯網登記用戶為185,605戶,今年上半年總使用時間近2.5億小時,增幅分別為19%及23%。


旅遊局透過多渠道收集公眾對草案之意見

《規範酒店、餐廳及酒吧業務的行政法規草案》現正進行公開諮詢,旅遊局將於八月一日至三日舉行三場諮詢會,收集市民及業界意見。 諮詢會於旅遊活動中心舉行。首場於八月一日召開,八月二日是酒店及餐飲娛樂業社團專場,八月三日是其他專業社團專場。諮詢會於下午三時半開始,下午五時半結束。 《規範酒店、餐廳及酒吧業務的行政法規草案》現正進行公開諮詢,至八月三十一日為止。鑑於有關內容涉及多個行業及不同的技術層面,有必要廣泛收集意見,祈望各界人士能積極參與,提出不同的看法,以製訂出一個合適的新法規。為此,旅遊局現階段希望在是次公開諮詢中,盡量收集包括與旅遊及酒店業直接或間接有關等不同行業以及市民大眾對有關法案的意見。 基於這個原因,旅遊局在其旅遊業界網頁及向傳媒發放進行公開諮詢的信息。同時,亦致函全澳695家持牌酒店及餐飲娛樂場所、38個私人和業界社團以及75間公共及教育機構,邀請其提供意見及建議。 《規範酒店、餐廳及酒吧業務的行政法規草案》的諮詢文本僅作參考,本局仍會對諮詢期收集到的意見及建議進行分析及考量,從而對草案內容作出調整,得出最終文本後才提請進入立法程序。 有興趣人士可瀏覽澳門旅遊業界網頁(http://industry.macautourism.gov.mo/cn/consulta)參閱法案全文,並請在諮詢期屆滿前將意見透過電郵(consulta@macautourism.gov.mo)、傳真(2833-0518)、郵寄或親身遞交方式送交本局(地址:宋玉生廣場335至341號獲多利中心十八樓)。所有資料會以公開資料處理,如欲把身份或意見保密,請在來文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