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澳門青年關心社會”遠足日活動順利進行

為響應聯合國“國際青年年”的主題──“對話和互相了解”,並向青年提供更多發表意見的渠道,繼本年5月12日及10月22日舉行的兩場“澳門青年關心社會”座談會後,教育暨青年局又於10月30日(星期六)舉辦了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澳門青年關心社會”遠足日活動。 上午社會文化司張裕司長、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張素梅主任、教育暨青年局蘇朝暉局長、環境保護局韋海揚副局長、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以及多位政府部門的領導及代表與約100名來自各青年社團、學生會及青年中心的青年朋友同共參加遠足活動。一行人以本澳著名的步行徑黑沙龍爪角作為起點,在相關專業人員的講解下,進一步加強了對步行徑自然環境的了解。隨後,行政長官崔世安博士及行政長官辦公室譚俊榮主任應邀出席了於氹仔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進行的午宴交流會,席間青年就環境保護等相關議題踴躍發言,並與各政府部門代表進行了深入的溝通與交流。 行政長官表示,環境與人們生活質素息息相關,特區政府在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將更注重環境的保護。青年朋友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很有啟發性,有助於特區政府制定更適切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此外,行政長官亦表示,希望年青人日後能夠繼續從不同的渠道對社會議題積極建言,為本澳社會的發展出謀獻策,大家齊心協力,把澳門建設成為一個清新、舒適、優美、和諧的城市。


行政長官與青年交流聽取意見

行政長官崔安世今(30)日出席由教育暨青年局舉辦的「澳門青年關心社會」午宴交流會,聽取青年對本澳環保、教育等問題的意見。 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素梅、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蘇朝暉、社會工作局局長葉炳權、體育發展局局長黃有力以及近百名青年出席了交流會。 行政長官與青年交流時表示,環保概念首要從教育著手,政府在政策上需要帶頭和配合,未來的施政會加大對環保的資源投入。有多名青年提出在路氹增加單車徑,崔世安希望未來在城市規劃方面作出配合,從硬件上回應市民的需求。另外,環境保護局亦會積極研究和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令保護環境有法可依。 崔安世又表示,特區政府非常關心從事博彩業的本澳居民,希望透過教育暨青年局的「回歸教育」鼓勵未完成非高等教育的博彩業員工繼續完成高中課程。他指出,博彩業員工可通過進修逐步向中高層職位流動。同時,政府亦與博彩營運公司商討,希望中高層職位逐步由本地居民擔任。 同時,特區政府亦關注負責任博彩,希望從業員都有健康心態,抵禦不良環境影響。政府會與博彩公司合作提供更多有益身心的工餘活動讓博彩業員工參加。 另外,青年們亦就本澳醫療服務、房屋政策、年輕人就業等問題向行政長官提出建議和意見。


「2010(第6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在塔石體育館舉行

為加強培養青年人對職業技能的興趣,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以及深化職業培訓機構之間的交流和合作,2002年起,廣州、香港、澳門開始聯合舉辦「穗港澳青年技能競賽」,而今年第6屆的競賽盛事輪值在澳門舉行,並定於10月30及31日在塔石體育館分別舉行開幕式及技能競賽。由於成都在今屆競賽新加入成為第四個參賽地區,因此賽事名稱改為「2010(第6屆)穗港澳蓉青年技能競賽」。 今屆賽事共有5個競賽項目,包括空調安裝、三維動畫設計及製作、櫥窗佈置及演示、花藝設計,以及調酒。四個參賽地區會就每一競賽項目分別派出3名選手或由3人組成的團隊進行競賽,合共60名選手角逐各個奬項,競賽的評分準則參照了國家及世界職業技能大賽的標準而制定,並設有個人及團隊的冠、亞、季及各地成績最優奬。由於參賽的地區和選手同時增加,加上選手們實力接近和準備充足,今屆賽事的競爭必較以往各屆更為激烈,精彩可期,歡迎市民在10月31日上午9時至晚上6時前來欣賞,免費入場,共同為參賽健兒打氣。 此外,為進一步提高競賽活動的觀賞性,以及增加觀眾對職業技能的認識和興趣,競賽進行期間場內設有四個示範項目,包括廣州的雕刻、香港的搭棚、澳門的花式調酒,以及成都的蜀繡,讓觀眾一方面可了解有關行業的最新資訊,另方面亦可欣賞專業人士的精湛技藝。 勞工事務局期望透過是次職業技能競賽活動,澳門選手不但可吸收寶貴的經驗,強化持續學習的觀念,提高技能水平,更可從比賽中擴濶視野,增強自信,提升職業生涯上解決各種困難和挑戰的能力,而四地的培訓機構也達到進一步促進彼此合作和發展的目的;同時,亦希望喚起澳門社會各界更加關注及支持職業培訓,特別是青年專業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協助青年人職業志趣的發展。


2010年度常規捐血者嘉獎典禮圓滿結束

2010年度常規捐血者嘉獎典禮,於10月29日假澳門旅遊塔會展娛樂中心4樓大禮堂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衛生局局長李展潤、副局長陳惟蒨、鄭成業和代副局長梁穎斌出席了典禮,並頒發獎項予獲獎的捐血者和機構。出席的嘉賓還包括:解放軍駐澳部隊後勤部部長李輝忠大校、中聯辦文化教育部部長級助理李正橋、保安部隊高等學校代校長張玉坤、體育發展局副局長戴祖義、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關施敏、鏡湖護理學院院長尹一橋、工聯理事長陳錦鳴和澳門大學教務長彭執中等。 本年度常規捐血者嘉獎典禮,邀請了截至2009年底在本澳捐血次數累計達5次或5的倍數次的捐血者,共有1,299位合資格捐血者;並有43個機構代表獲邀。出席人數624人。 本年度累計捐血次數最多的男、女捐血者分別是Mr. Paulo Rosa Rodrigues和溫慧媛女士,兩人分別捐血104次和65次。 過去一年,多個政府部門、學校、機構和團體紛紛組織集體捐血活動。為感謝和表彰他們熱心公益捐血救人的善舉,衛生局捐血中心向其中的俵俵者頒發了多項集體獎項,分別為:解放軍駐澳部隊榮獲的“捐血特別貢獻獎”;科技大學和旅遊學院共同榮獲“大學捐血推動獎”;澳門大學榮獲“大專院校捐血最高人數獎”;“中學捐血人數最高百分比獎”冠、亞、季軍分別由陳瑞祺永援中學、培正中學和教業中學榮獲;“中學捐血最高人數獎”由濠江中學榮獲;“學校捐血推動獎”分別由勞工子弟學校、嶺南中學、粵華中學、慈幼中學、浸信中學及廣大中學獲取;“政府部門捐血最高人數獎”冠、亞、季軍分別由保安部隊高等學校、民政總署和海關榮獲;“團體捐血最高人數獎”冠、亞、季軍分別由美高梅、鏡湖醫院、和澳門彩票有限公司榮獲;“捐血十年合作獎”和“捐血二十年合作獎”則分別由解放軍駐澳部隊和培正中學獲取。 當晚,在嘉獎典禮上衛生局還向在捐血者義工隊服務超過100小時的義工頒發了優秀義工服務獎,以及向服務超過150小時的義工頒發了最佳義工服務獎,以表彰義工們在捐血之餘還不遺餘力地參與捐血中心的義務工作,協助捐血中心完成各項大型活動的宣傳和推廣工作。


衛生局關注各國“超級細菌”的出現

就近日世界多國及鄰近地區發現俗稱“超級細菌”帶有NDM-1基因的耐藥菌個案。衛生局表示非常關注及重視相關情況,直到目前為止,本澳尚未發現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如一旦發現,將即時通報各相關醫療部門,並要求各部門嚴格執行感染控制措施。 為了監測本澳的抗生素耐藥情況,衛生局早在2005年已建立了抗生素耐藥監測系統,持續收集兩家醫院的抗生素耐藥情況。各醫院也設有感染控制委員會,以監測和控制院內的耐藥菌傳播。若發現有不尋常的耐藥菌時,衛生局會對樣本作進一步檢驗。 衛生局建議巿民:如非必要,不要前往醫療水平較低的地區接受手術或其他治療;注意個人衛生並勤洗手;如皮膚有傷口,應妥善包紮;如傷口或其他感染迅速惡化,應及早診治。同時,亦呼籲醫務人員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如發現不尋常的耐藥菌,應通知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以便安排作出進一步檢驗。


衛生局對流感高峰期的應對工作

衛生局表示,據過往經驗,每年2至3月是本澳流感的高峰期,為應對流感高峰期的來臨,衛生局已訂購10萬8千劑冬季季節性流感疫苗供本澳的高危人群免費接種。目前,相關工作正準備中,預計於11月中旬開始接種,詳情將於稍後公報。 衛生局表示為可及早發現社區流感個案的增加,將持續對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及鏡湖醫院)門診和急診的流感樣個案數字進行監測,公共衛生化驗所亦對流感病毒進行監測。同時,為避免流感在托兒所、院舍及學校出現大規模爆發,衛生局將與各托兒所、院舍及學校保持緊密聯繫,並與社工局及教青局建立完善的通報機制。若上述場所一旦出現流感樣群集個案,衛生局將協助場所採取適當措施以控制疾病的擴散。 此外,隨著9月學校新學年開始,已實施多年的學校傳染病定點監測計劃亦已開始實施。直至目前為止,各監測系統均未發現流感樣個案有明顯增加,只有個別學校及托兒所出現小規模的流感様疾病的群集感染。


懷疑有內地網站售賣本澳失竊車輛事件

關於發現懷疑有內地網站售賣本澳失竊車輛,本局十分重視,已指示前線警員在巡邏時加強留意有關情況,尤其在電單車較為密集的區域,將增派民裝警員加強巡邏。 此外,關於機動車輛失竊案件方面,本局與內地公安部門已建立了通報及協作機制,本局將向內地有關當局進行通報,加強溝通合作,並適時跟進是次事件。 在此,本局呼籲市民如發現懷疑盜竊車輛的可疑人士,請即致電999緊急求助熱線進行舉報。


回收一含菌量超標的港產中成藥

衛生局對本澳市場上的中成藥作例行抽檢時,發現由香港美利加藥廠有限公司所生產、批號為724345的“咳喘平膠囊”所含的細菌總數超出藥典的標準。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已要求藥房、藥行及有關的藥物出入口商回收上述批次的中成藥,並呼籲巿民停止使用該批次中成藥。 目前,衛生局除定期對本澳市場上的藥品作出抽檢外,亦設有藥物質量及不良反應通報系統,醫生、中醫生/師、藥劑師及其他衛生專業人士可透過此系統向衛生局通報藥物質量問題及不良反應個案。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熱綫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427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衛生局公佈追思節就診安排

11月2日(星期二)是追思節公眾假期,政府部門休息,衛生局將維持相關的醫療服務,爲此作出如下的就診安排: 一) 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服務、住院服務、血液透析室均如常運作,如有查詢請致電83903600。 二) 衛生中心:11月2日早上九時至中午一時,塔石衛生中心、黑沙環衛生中心、筷子基衛生中心、氹仔衛生中心及海傍衛生中心提供護理服務;氹仔衛生中心全日提供醫療服務;路環衛生站提供24小時醫生傳召服務。
三) 捐血中心將於11月2日暫停捐血服務,敬請市民留意。
四) 另外,仁伯爵綜合醫院的探病時段分別是每天中午一時至下午四時及傍晚六時至八時。除特殊情況外,非探病時間內將謝絕探訪。


「第47屆亞太區民航局局長會議」探討安全、保安、營運效率及可持續性,並聯合發佈了 “澳門聲明(Macao Statement)”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主辦的「第47屆亞太區民航局局長會議」於2010年10月29日完結。今年的主題是“於困境中,共同為航空業的復甦及促進發展而努力(Through the Turbulence, Working Together for the Recovery and Enhanced Development of Aviation)”。為探討亞太區航空運輸未來的快速增長及航空安全的可持續發展,出席會議的成員國及地區舉行了促進合作的多國會談(Multilateral Meeting for Enhanced Cooperation),並且總結五天的會議內容聯合發佈了 “澳門聲明(Macao Statement)”,同意在航空安全、航空保安、航空的有效營運、航空的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進一步加強亞太區的相互合作。另外,會議亦加深了外地與會人士對本澳航空業及旅遊設施的認識。民航局亦藉此與部份成員國進行兩地航空運輸發展的非正式周邊會談。 全球經濟開始復甦,亞太區的增長將較世界其他各地的增幅為高,有見亞太區經濟已成為世界經濟的新興力量,航空業將有空前的發展,出席會議的成員國及地區重申航空安全及保安是世界航空業必須達致的首要目標,而營運效率及可持續性是發展過程中的必要元素,故此,在討論會議的主要議題後聯合發表了 “澳門聲明”,內容包括:在航空安全方面,大會確認各成員國及地區將建立新的合作機制,並遵照國際民航組織的全球航空安全計劃去促進區域整體的安全表現;在航空保安方面,為應付日益增加的航空保安威脅,各成員國及地區承諾繼續嚴謹監督航空保安措施的實施,確保所有活動按照國際標準進行;在航空營運效率方面,大會確認現代科技的發展節省了飛行時間及燃油,這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著重要貢獻,為此,大會同意致力構建無障礙的全球空中航行環境,並且將進一步支持國際民航組織倡導的環境保護項目。 此外,為加強亞太地區各成員國及地區的聯繫,於去年在日本關西舉行的「第46屆會議」上,各成員國及地區舉行了第一次促進合作的多國會談,討論如何促進相互之間的合作,以及亞太區與國際民航組織的溝通。於去年的會談上,成員國及地區同意今後以亞太區民航局局長會議作為平台,並由主辦國或地區輪任為協調員,為期一年,負責與區內的其他成員國及地區、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區辦事處及蒙特利爾小組(由亞太區七個成員國的代表組成),就區內對航空技術及營運的共同關注及利益議題進行協調及溝通,讓蒙特利爾小組更好地反映亞太區的意見予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討論。於本次會議上,大會同意由第47屆會議的主辦地區,即澳門特別行政區任今年的協調員,履行上述工作。 於第47屆會議上,民航局共發表了6篇文章,包括航空運輸旅客權益法規、自願事故報告系統的執行、澳門參與全球保安審計計劃的經驗、澳門國際機場標示增強的執行情況、內地與澳門民航當局的技術合作、以及澳門國際機場新通訊、導航、監視系統以及機場設施的更新等,加深了與會人士對本澳空中航行規劃及實施、通訊、導航、監測系統及空中交通管理的活動、航空安全、航空保安、航空運輸、區域合作等工作的認識。 民航局亦藉著是次會議與日本及印度舉行了非正式的周邊會面,商談如何進一步擴大澳門與兩地的航空運輸市場,其中印度已初步同意於明年與澳門就更新兩地雙邊航班協定的內容展開磋商。 第47屆會議亦安排了一天的旅遊文化活動,參與人士均表示體會了澳門中西文化交流的特點,感受到本澳居民的熱情及好客,並大力讚賞澳門美食。 是次會議有34個亞太區成員國及地區,以及8國際性組織參與,與會人士約2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