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文化局與旅遊學院合作啟動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

為配合澳門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催化本澳文化藝術團體形成專業化的機制,以及打穩本地文藝人才資源的基礎,文化局與旅遊學院合作,啟動澳門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分別由文化局推出「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而旅遊學院即將開辦的「藝術行政證書課程」,除了配合該項計劃外,報讀的學員學費亦會受到資助。主辦單位期望計劃能積極培育具備專業能力的文化藝術管理人才,促進本澳文化藝術團體的長遠發展。 旅遊學院開辦"藝術行政證書課程"
旅遊學院將於今年六月開辦「藝術行政證書課程」。課程由即日起至五月二十日期間接受報名。旅遊學院是文化產業委員會成員,委員會積極聽取業界的意見,各小組先後舉辦多場文創業界座談會,來自視覺藝術、產品設計、時裝設計、文化藝術、文學與出版等業界人士出席,提出不少寶貴意見。其中亦關注到本澳藝術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育,就此學院即展開籌劃相關課程的工作。有見台灣地區近年在文化創意藝術範疇發展百花齊放,起步快且已見成效,故旅遊學院與相關專業的台灣教授和學者針對澳門的需求而特別設計「藝術行政證書課程」。 「藝術行政證書課程」包括六個單元:藝術行政管理、文化經濟學導論、博物館學導論、中西藝術鑑賞、會展管理及實用公文寫作,合共二百三十四學時。入學要求為中學畢業、持有效本澳居民身份證及年滿十八歲。具學士學位或相關工作經驗者可獲優先考慮。 為鼓勵更多本地文化藝術團體及業界人士報讀,藉此優化本澳文化藝術發展之環境,文化局將為此課程的學員提供全數學費資助,學員出席率達80%以上,並經考核合格者,將獲發還所有學費。而文化局亦將此課程列入「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藝術行政證書課程」的資料,可致電旅遊學院八五九八三一六○與教務處聯絡。 文化局推出「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
文化局將於今年九月推出「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目的是希望透過工作的實踐,培養文化社團在策劃、統籌、活動管理和技術管理等工作職務的人才。凡在本澳註冊的文化藝術社團均可向文化局申請資助培訓一名人員,資助以每月不同的培訓時數分為三個不同的資助類別,各社團可按各自的實際情況作出申請。文化局希望藉此提供適當的條件,讓文化社團能為本地具有潛質的文化藝術管理人才提供實踐機會。 資助將於九月份起接受文化藝術社團申請,凡具高中畢業學歷或以上的本澳居民,由本澳註冊社團推薦並具備以下任一條件,包括:(一)具有文化、藝術及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二)具五年或以上本澳文化社團工作及營運經驗(由所屬社團提供證明文件或聲明書);(三)曾修讀總時數一百二十小時或以上之藝術行政管理相關課程者;(四)正在修讀由旅遊學院舉辦之「藝術行政證書課程」,均可申請有關資助。 資助類別分為第一類每月培訓時數為一百四十四小時、第二類每月培訓時數為八十小時、第三類每月培訓時數為四十小時。經批核成功後,文化局將資助每小時澳門幣八十元的金額。如欲進一步了解「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計劃」,可致電八三九九六六一七吳小姐或八三九九六三九四曾小姐。


本澳環境伽傌輻射最新監測情況 (2011年5月11日17時)

從氣象局大潭山站過去24小時(5月10日16:01時至5月11日16:00時)的伽傌輻射監測資料顯示,伽傌射線之每分鐘吸收劑量率介乎0.1160μGy/h(微格雷/小時)至0.1291μGy/h之間,遠低於0.35μGy/h的預警水平。 氣象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本澳輻射水平,如發現有任何異常變化,將即時向外界發放有關信息,通報相關政府部門採取相對應變措施。


青洲社會房屋A大樓社會設施裝修工程公開開標

青洲社會房屋A大樓社會設施裝修工程今日(11日)進行開標,共有17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工程不設底價,最長施工期為120天。經開標程序後,17標書獲接納,但其中2間公司需要在限期內補交文件。工程造價由澳門幣6,299,800.00至9,638,084.00,工期由112天至120天。 本工程位於青洲河邊馬路及菊花巷青洲社會房屋綜合體 A大樓一樓及地下大堂,總面積約1140平方米,工程主要把平面分間成多個獨立空間,用作房屋局之民防中心及社會工作局的青少年外展中心等。最長施工期為120天。 至於A大樓之建造工程已將近全部完成,可提供357個住宅單位,大樓除設有社會設施外,二樓亦附有平台花園。


特區政府加強領導及主管的國際法知識

由外交部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合辦的國際法培訓—"中國外交發展的熱點問題"專題講座開幕及雙方合作安排簽署儀式,今(11)日下午三時在澳門世界貿易中心蓮花廳舉行。儀式由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及外交部部長助理劉振民主禮並致辭,出席的其他嘉賓還有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特派員盧樹民、外交部港澳台司副司長王冬、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張翠玲、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主任尹思哲、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參贊賈桂德和行政法務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朱林。 外交部劉振民部長助理在儀式上就與特區進一步加強國際法培訓與交流時提出,第一,要高度重視國際法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了解、學習並運用國際法,按照國際法規則辦事,有利於維護國家權益、真正融入國際社會,也有利於伸張國際正義、促進國際合作與人類發展。第二,要充分發揮澳門特區的獨特作用—澳門是享有高度自治權的特別行政區,中央政府重視並支持特區政府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積極擴大對外交往,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及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澳門回歸以來,外交部與特區政府一道,創造性地解決了國際公約適用、授權簽署雙邊條約等問題。澳門特區成功落實"一國兩制"的實踐本身就是對現有國際法的豐富和發展。了解並熟悉國際法也是落實"一國兩制"、保持澳門繁榮的必然要求。第三,要進一步做好國際法培訓長效機制建設—回顧雙方八年的成功合作,主要經驗是內容上緊扣實際、方式上靈活多樣、合作中教學相長。今後,雙方應繼續總結經驗,並加以保持和發揚,進一步加強針對性,擴寬合作渠道,創新培訓方法,推動培訓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 陳麗敏司長致辭表示衷心感謝外交部及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對特區公務人員國際法培訓長期的支持。她表示自2003年9月,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和特區行政法務司簽訂《關於國際法培訓項目的安排》以來,八年來已經舉辦了多項培訓活動,超過五百名特區公務人員參與,並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區政府與外交部在穩固的合作基礎上,累積了多年的培訓經驗,雙方均同意重新簽署國際法培訓項目的合作安排,以便配合實際操作情況,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更深層次、更具針對性的培訓項目,繼續優化培訓質量,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 陳司長亦強調,面對全球政治及經濟格局的不斷變化、國家在國際地位上的提昇,澳門特區的發展亦備受國際社會關注,特區政府全力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努力發展經濟、關注民生,確保特區長期繁榮穩定。人才的培養是特區政府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的工作,是次專題講座的三個專題均為切合特區社會發展的重要課題,舉辦的目的是為加強特區公共部門領導及主管人員的國際法知識,以便在履行職務時能緊密地配合國家的外交方面的原則、立場和政策,並因應特區的實際情況,推進對外交往和相關的國際法事務。她希望領導及主管人員能抓住講座的重點,從國家的政策高度深入思考,把握學習的機會,與三位專家進行交流,進一步了解國際形勢和國家立場,提昇作為領導及主管的政策水平,更好地為特區服務。 是次專題講座第一講在儀式完畢後開始,並由劉振民部長助理主講《中國外交與國際法》;明(12)日及後(13)日,分別由賈桂德參贊主講《打擊跨國犯罪的國際合作與國際人權公約及履約問題》,及外交部條約法律司黃惠康司長主講《澳門特區參加與特區有關的對外事務》。


衛生局舉辦「疫苗安全常識有獎問答比賽」

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推動的「2011國際疫苗接種周」活動,衛生局特舉辦「疫苗安全常識有獎問答比賽」,以增加巿民對疫苗安全的認知,歡迎所有澳門巿民踴躍參加,活動日期由即日起至5月27日止。 「疫苗接種周」是一項全球性活動,世界各地衛生部門以不同形式的活動慶祝,包括預防接種、社會動員、媒體宣傳、高層官員宣言及培訓活動等。目的是強調提醒和教育公眾,接種疫苗是可預防某些疾病,而保護兒童免於感染那些疾病最有效方法是接種疾苗,同時彰顯疫苗接種計劃已取得的成績。 是次「疫苗安全常識有獎問答比賽」獎品豐富,設頭奬5名、二奬10名、三奬35名和安慰奬50名,獎品分別為現金 700元、300元、100元和精美禮品一份。 參加辦法如下:市民可於各衛生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政府資訊中心索取「疫苗安全知識抽獎劵」,回答抽獎劵上的問題及填妥所需個人資料,撕下抽獎回條,5月27日前於辦公時間投入上述地點的收集箱內。全部問題答對者可自動進入抽獎活動,抽獎活動於6月3日下午3時在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抽奬結果將刊登於衛生局網頁,得奬者會專人通知領獎。比賽詳情請參閱衛生局網頁(www.ssm.gov.mo/vacweek) 或致電衛生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查詢,電話:2870 0800。


本澳環境伽傌輻射最新監測情況 (2011年5月11日11時)

從氣象局大潭山站過去24小時(5月10日10:01至5月11日10:00)的伽傌輻射監測資料顯示,伽傌射線之每分鐘吸收劑量率介乎0.1160 μGy/h(微格雷/小時)至0.1291 μGy/h之間,遠低於0.35μGy/h的預警水平。 氣象局將繼續密切關注本澳輻射水平,如發現有任何異常變化,將即時向外界發放有關信息,通報相關政府部門採取相對應變措施。


港務局日海上暢遊船票明派發

每年的5月20日為港務局日,為了與眾同樂、慶祝這個一年一度、別具意義的日子,港務局將於5月14日起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屆時港務局轄下設施和單位包括東望洋燈塔、港務局船隊基地青洲塘、船舶建造廠及海事博物館將分別免費對外開放,並會舉辦趣味工作坊及海上暢遊等精彩活動,歡迎市民參加。
當中,港務局船隊基地青洲塘將於5月14、15日會開放予公眾參觀,並會安排15個航班讓市民登船暢遊。每一次海上暢遊的航程大約需要45分鐘,每班的名額有40人。市民可乘坐港務局的船隻由青洲塘出發,經內港航道駛往融和門和西灣大橋附近,然後返回青洲塘。
參加海上暢遊人士須憑票上船,船票將分別於5月11、12日(週三、四)下午1時30分開始派發,每日派發300張。有興趣的市民可於上述時間到港務局轄下海事博物館碼頭入口處領取船票,每人限取2張,先到先得,派完即止。如對海上暢遊活動有任何疑問,可致電6237 0116查詢。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商匯館」商品匯萃、商機匯聚,澳門企業的嶄新展示平臺,5月9日隆重開幕

「商匯館」(Macau Idea),澳門首間雲集「澳門製造」、「澳門品牌」、「澳門設計」及「葡語國家代理產品」的商品展示中心,已於2011年5月9日下午6時至8時假澳門旅遊活動中心地下隆重開幕。 凝聚澳門人信念、創意和力量,將澳門商品多元化展示出來
「商匯館」(Macau Idea),是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籌備及設置,為落實特區政府支持及推動本澳中小企發展的施政方針,以打造本地商品知名度為目標而設的一個集合各種本澳企業名優商品的商品展示中心。自澳門回歸以來,澳門本地之品牌均逐漸被大眾認受,有見及此,成立「商匯館」就是凝聚澳門人信念、創意和力量,將澳門商品多元化展示出來。 中西交融,傳統與時尚交織
展館總面積接近600平方米,以澳門城市縮影為整體設計,加上多個具中葡風格及獨立主題的展櫃,配以時尚感交織的商品陳設方式,置身其中,尤如把整個澳門濃縮在你眼前,讓你感受澳門別具濃厚中西交融文化特色的一面。更讓海內外客商進一步了解澳門的生產、服務及設計等能力及潛能,從而締造澳門企業與外地買家溝通的橋樑,拓展面向外地買家營銷機會,開拓商機。 協助澳門產品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和全球化
「商匯館」不但是本地商品提高國際知名度的全新舞台,還是澳門MinM品牌商品、服裝設計、文化創意產品等走向市場化、產業化和全球化的一個新平台。展館內設有多個主題展區,其中,包括「澳門製造」(MinM)專區,區內陳設了本澳多種優質、時尚、獨特的MinM品牌商品。另外,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專區展出多款澳門時裝設計師的精心傑作。還有,展館亦展示了本地多個別具風格的文化創意產品。 提供專業的商業配對服務,提升本地優質商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及開拓外地市場
「商匯館」提供專業的商業配對服務,協助本澳企業進行宣傳及推廣,提升本地優質商品的知名度、附加值及開拓外地市場,促進本地商品在海外市場的發展。「商匯館」已正式投入運作,開館時間為星期一至五由早上十時至下午六時(逢星期二休及公眾假期休館)、星期六、日由下午二時至六時,歡迎各界商家到訪參觀。展館內設有舒適的商談區,給有意洽談的商家一個集中、方便的會面地點;更有完善的資料庫,齊備各參展商品及商家的資料以供索取,而多位資深駐場工作人員更可為各位商家提供詳盡介紹及商貿諮詢服務。 模特兒特式表演,展示出澳門獨特的生活風貌
目前,展館內已匯聚了76家企業的450多件具備澳門和葡語國家特色的展品,為突顯館內琳瑯滿目的名優產品,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特邀多位本地模特兒於開幕式當晚作多場特色的時裝表演,除穿著多款本地設計、本地制造及本地品牌的服裝外,模特兒更將以不同的形式,特色的主題,為到場的嘉賓展示出澳門獨特的生活風貌。 商匯館資料 館內展出的商品資料連圖片及商家資料均上載於「商匯館」之網頁http://macaoideas.ipim.gov.mo上,並將定期更新,為暫時未能親身到訪的商家提供一個預覽的空間,或為有意尋求洽談合作夥伴的商家提供一個隨時隨地回顧館內資訊的捷徑。 地址: 澳門新口岸高美士街旅遊活動中心地下展廳
電話: 853 2870 0620
傳真: 853 2870 0621
電郵: macaoideas@ipim.gov.mo
網址: http://macaoideas.ipim.gov.mo


本澳周邊水域水質沒有受輻射污染

鑑於日本政府發現褔島核電站附近海水受輻射污染,衛生局正密切監測對本澳周邊水域水質可能產生的影響。根據5月9日對本澳沿岸水域11個地點收集到的樣本檢測顯示,本澳周邊水域的水質沒有受到輻射污染。 另外,消防局和衛生局於機場口岸和仁伯爵綜合醫院設置輻射檢測站,繼續向有需要人士提供輻射檢測服務。過去一周(即5月2日至8日)共為16名從日本抵澳人士自願接受輻射檢測,測量結果均顯示正常,過程順利,當中並沒有人需要作身體檢查。至於仁伯爵綜合醫院方面,過去一周並沒有人自願接受輻射檢測。 此外,日本核事故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本澳各項預防措施正有效執行,市民亦已對事件保持相當的冷靜和理性,衛生局熱線電話:28-561-122接獲的相關查詢因而大幅減少。故此,疾病預防控制熱線已改為辦公時間內由專人接聽,非辦公時間則採用電話錄音;衛生局逢星期一定期公佈本澳周邊水域水質是否受輻射污染的檢測結果,敬請市民留意。


藝術節本地聲樂新星大集匯 演藝學院青春旋律唱響本地藝壇希望

第二十二屆澳門藝術節之《青春的旋律2011》音樂會日前在文化中心綜合劇院圓滿落幕,來自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的多個小型樂團及個人獨奏,緊密合作,落力獻藝,奏響本地藝術苗圃的歡歌。 《青春的旋律》是澳門演藝學院音樂學校每年一度的大型音樂會,每年五月在藝術節期間舉行,音樂會吸引了大量家長以及音樂師生,演出當晚座無虛席,觀眾反應十分熱烈。當晚音樂會由澳門樂團助理指揮簡柏堅執棒,共有三百多位音樂師生參與了演出,各個聲部首席均由音樂學校全日制的學生擔綱,多個獨奏演出亦各具魅力,技藝越見純熟,大受觀眾讚賞。 去年音樂會《仙樂飄飄處處聞》音樂劇選段深受觀眾歡迎,今年下半場特別安排百老匯音樂劇《美女與野獸》,表現十分突出。該劇由演藝學院戲劇學校導師傅月美擔任總導演,梁健婷演繹旁白,音樂學校劉明燕老師帶領一眾合唱團學生,將選段串連成完整的故事。無論是全日制學生或是非聲樂專業學生,均發揮出不俗的水準,演出生動,歌聲音樂動聽,令觀眾大感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