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旅遊學院舉辦「澳門文化遺產整合設計工作坊」

旅遊學院於本月15至19日舉辦了「澳門文化遺產整合設計工作坊」,讓旅遊學院及江蘇省江南大學的學生,共同為本澳三個區域設計文物保護及活化方案。 「澳門文化遺產整合設計工作坊」的研究區域包括: l 鄭家大屋、亞婆井前地黃色空置建築的可適性利用設計
l 益隆爆竹廠工業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
l 白鴿巢前地至十月初五街、康公廟一線公共空間與街道景觀整治性再利用 是次工作坊為酒店管理學士學位課程設備及財產管理科的學術活動。期望學員們能透過對以上三個區域的研究,提出可行的文物保護及活化方案構思,增加本澳旅遊景點,有助於提升本澳的旅遊承載力。旅遊學院兼職講師樊飛豪博士及黃俊億講師,帶領酒店管理學士學位課程三年級及文化遺產學士學位課程四年級學生,與由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環境與建築藝術設計系副敎授朱蓉及吳堯帶領的11名學生,以小組形式對三個區域進行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實地考察測繪區域建築、街道景觀及公共空間並對市民及遊客對區域的發展期望作問卷調查。藉著一連五日的研究探討,為三個區域設計出文物保護、區域活化及經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方案。 學員們在工作坊的最後一天發表他們的研究成果,就三個區域的未來發展作出多項提議。他們認為要確保可持續發展,必須提升區域的文化互動性及公眾參與程度;首要改善區域附近交通網絡及停車設施。十月初五街因鄰近其他澳門文化遺產,可考將街道作步行街,加設觀光指示及導賞設施,與大三巴、白鴿巢前地以至康公廟一帶一拼組成歷史城區環路,啟動社區經濟發展。從問卷訪談中,大部份居民希望能與旅客共享本澳豐富的文化遺產,因此學員們提出鄭家大屋及益隆爆竹廠除可改建成歷史博物館外,亦可預留空間建公園休憩設施、圖書館及為文化藝術交流提供場所作粵劇等藝術表演。另在範圍內開設茶座或特式餐廳,額外的經濟收益可用於建築物的維護。提案現階段只屬學員們的初步深討,但經過更深入的研究及咨詢,可望有助於文物保護工作。 為期五天的工作坊加深了學員們對本澳的建築風格及獨特的文化背景的認識,對兩校的師生都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互學相長。參與工作坊的江南大學大四學生周洋表示,工作坊除了讓她增進在建築物保護方面的知識,與旅遊學院學生交流的這幾天,亦學會了從更多不同角度作分析;文化遺產建築的保護工作,不單從建築物的結構等方面著手,社區與文物的融和及商業資源開發平衡也很重要。是次工作坊延續了學院與國內多所高等院校的良好合作關係,旅遊學院期望能繼續與世界各地高校合辦不同類型的培訓課程,擴闊學生們的視野,透過與各地專材的學術交流,培育更多優秀的文化遺產及旅遊人才。
工作坊導師與學員到亞婆井前地作實地考察


劉仕堯聽取公共房屋事務意見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辦公室主任黃振東昨日(22日)中午十二時與新澳門學社的多位議員陳偉智、吳國昌、區錦新等在政府總部會晤,就公共房屋政策等方面進行溝通。 就早前新澳門學社的多位議員向行政長官反映公共房屋事宜,劉仕堯昨日約晤新澳門學社聽取其有關意見。在會晤中吳國昌等提出,希望政府加速興建公共房屋,增加興建數量,設立輪候期,並加快經濟房屋修法的進度,期間並就興建離島醫院之選址提出了意見,同時亦提交了該社早前收集市民簽名、反映公共房屋問題的意見書。 劉仕堯表示,政府重視居民對住屋的訴求,為加快其他公屋項目的進度,政府將繼續尋求更多可行方法全力加快推進在2012年達成分階段興建、落成19,000個公共房屋單位的目標。有關公共房屋輪候期及公屋的市場比例等問題,將透過研究分析,公開諮詢及公眾參與,科學規劃本澳未來十年公屋發展策略,更合理利用公共資源,《公共房屋發展策略》預計在五月推出。


婦諮會接待全國婦聯宋秀岩副主席一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婦女事務諮詢委員會日前接待了來澳訪問的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宋秀岩一行,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聯同婦諮會十多位委員一同出席是次會面,雙方就兩地會務工作及婦女事務交換意見,並期望日後能進一步加強交流聯繫。 婦諮會於旅遊活動中心與全國婦聯訪問團進行交流,出席交流會的還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部長級助理羅香珠、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張靜、全國婦聯組織聯絡部部長張黎明、中國婦女報社總編盧小飛,以及社會文化司辦公室主任張素梅等。 會面期間,張裕司長與宋秀岩副主席分別發言,就婦諮會的工作及國家對婦幼工作的支持作出交流討論,張裕司長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對婦女事務的工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藉著成立婦諮會,透過不同的渠道與方式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相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宋秀岩副主席亦表示,中央高度重視婦幼工作,在1990年更成立了「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並於2000年就婦幼事務發展制定了「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及「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第一個十年綱要將要完成,並正向第二個十年綱要邁進。對於澳門婦女事務工作,宋秀岩副主席給予高度評價,並指出澳門特區政府成立婦諮會開展相關工作,可見對婦女工作的重視。 是次交流會歷時約一小時,期間,出席人士亦就兩地會務工作及婦女事務交換意見,氣氛熱烈融洽,隨後,雙方亦互贈紀念品。


出現群集性流感樣徵狀兩院舍證實非甲流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3月21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56%,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21%。3月22日,本地沒有班級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沒有新增確診感染甲型H1N1流感。由去年6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599人確診感染新型H1N1流感,17名感染者患肺炎,4名感染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治療,2名感染者死亡。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3月22日,衛生局再接獲一間學校出現流感樣疾病群集性感染的報告。該學校為教業中學分校小學小一甲班,共有5名年齡介乎6至7歲的學生出現發熱、咳嗽、咽痛、流涕等上呼吸道病徵,患病學生已到醫療機構就診,無住院病例且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衛生局現正採集部分患病學童的呼吸道樣本送檢,並已要求該學校加強清潔消毒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感染控制措施,嚴格執行患病學生不能上學的規定。 此外,於3月20及21日出現群集性呼吸道感染的澳門牧場街澳門大廈的希望之源及主教山兒童中心今日沒有新增個案,檢測結果證實不是由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樣本正作進一步檢驗。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3月22日下午,本地沒有甲型H1N1確診患者住院接受治療。
3月22日,有76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去年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15151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受華北沙塵天氣影響 預測明日空氣質量指數升至嚴重水平

根據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氣象和空氣質量監測資料,本澳正受華北沙塵天氣影響,今日(三月二十二日)各區空氣質量指數達183至228,屬不良至非常不良水平,其中,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預測明日(三月二十三日)情況可能進一步惡化,空氣質量指數達290至320的非常不良至嚴重水平,並持續至後日才逐漸消退。 據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統計,過去一周和對上一周求診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哮喘病人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人數未發現明顯變化。 當空氣質量指數達到非常不良或嚴重水平,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毛病者的健康可能會明顯受到影響,而一般人也可能會感到不適,包括眼睛不適、咳嗽、痰多、喉部不適等等。因此,衛生局市民應留意空氣質量情況,減少消耗體力及避免戶外活動,如感到不適,應徵詢醫生意見。


空氣質量指數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近日華北正受沙塵暴影響,華北以至華東之多個內地城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浮塵或揚沙的天氣影響。而隨著昨日華南地區轉受到位於中國東南部之高壓脊所帶來之偏東氣流影響,將積聚於華東地區的懸浮粒子帶到華南地區,使到澳門之空氣質量迅速轉壞,澳門所有自動空氣質量監測站均錄得有記錄以來最高之空氣質量指數,其中今日澳門高密度住宅區錄得二百二十八的非常不良水平。 由於今、明兩天空氣質量指數仍然偏高,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毛病者的健康可能會明顯受到影響,而一般人普遍會感到不適。呼籲市民應減少消耗體力及避免戶外活動。 預料這種天氣形勢將持續,因此這兩天(22及23日)空氣質素仍然較差,但隨著後日(24日)澳門將轉受偏南氣流影響,空氣質素將可能有所改善。


亞馬喇前地周邊多條路段周三(24日)起實施交通管制

因進行重鋪路面工程,近亞馬喇前地的多條路段,包括商業大馬路及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等,將於周三(24日)起實施交通管制措施,交通事務局呼籲駕駛者留意有關交通改動。 配合建設發展辦公室的重鋪路面工程,近亞馬喇前地一帶的多條道路將於周三(24日)至周五(26日)期間,分別實施交通管制措施,其中於周三至周四每日凌晨0時30分至早上6時,商業大馬路近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的路段及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近中國銀行大廈的路段將實施封閉交通及禁止泊車;而周三至周五每日凌晨1時至早上6時,殷皇子大馬路內路近中國銀行大廈的路段及亞馬喇前地內路近葡京酒店的路段,亦會實施封閉交通及禁止泊車措施。 交通事務局提醒駕駛者遵守現場所設置的臨時交通標誌,並服從交通警員指揮。市民如欲了解是次臨時交通改動詳情,可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或交通地理資訊網traffic.gis.gov.mo。


第二期歐盟與澳門在法律範疇合作項目

第二期歐盟與澳門在法律範疇合作項目將於明天3月23日(星期二),下午三時半於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演講廳(國際銀行大廈18樓)舉行開幕儀式,並由行政法務司司長主持。 新一期歐盟與澳門法律範疇合作項目將持續至2012年12月,總預算共1.500.000歐元(約16.500.000澳門幣),合作項目由歐盟以及澳門基金會共同資助,其餘費用由澳門特區預算資助。 負責新一期合作項目、布魯塞爾的歐盟執行委員會對外關係總署代表Jozsef Molnar和Rainer Schierhorst,屆時將出席開幕儀式,行政法務司司長將發表開幕詞, Jozsef Molnar也將代表歐盟發表演說。 開幕儀式結束後,隨即於下午五時展開首場研討會,由葡萄牙波爾圖大學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Luís Filipe Colaço Antunes教授主講,題為“城市規劃、都市整治與世界遺產保護”,該研討會至3月25日結束。上述主講者亦將於3月26日下午在公共行政大樓地庫一層演講廳主講另一場題為“行政行為的廢止”的研討會。 上述兩場由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舉辦的研討會,預計總參加人數約200人。 第二期的歐盟與澳門在法律範疇的合作項目以“鞏固澳門的法律制度”為目標,由6個子項目組成,分71項活動於3年內進行。是次合作項目總體協調工作由國際法事務辦公室負責,其他參與合作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其他實體及政府部門包括法律及司法培訓中心、法務局、經濟局、財政局以及歐洲研究學會。


政府循序漸進處理中央公積金安排

社會保障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馮炳權在回覆立法議員吳在權的書面質詢時表示,對於中央公積金的安排,特區政府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按照 2007 年《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障體系改革的諮詢方案》,一步一步按實際情況處理。 他指出,特區政府考慮 2008 財政年度的盈餘達到 251 億元,預計 2009 年度的財政盈餘可望超過 100 億元,在 2010 年財政年度基本預算安排後,撥款 33 億元作為《中央儲蓄制度》的啟動資金,約佔 2008 財政年度盈餘的 13%。在扣除上述 33 億元啟動資金後,特區政府的財政滾存加上儲備基金的總和累積達 1,000 億元。 按照第 31/2009 號行政法規《開立及管理中央儲蓄制度個人帳戶的一般規則》第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參與人於相關曆年內因多項原因而不在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期間,亦視為身處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時間。 設定參與人於前一曆年內至少身處澳門超過半年的時間(l83日)方可獲分配款項的權利,主要考慮到為了審慎使用公帑,故要求獲政府撥款的參與人必須與澳門發生密切聯繫,而衡量身在澳門的時間是體現與澳門發生密切聯繫的重要依據。以一年的一半時間(365天÷2=182.5 天,整數為183天)作為相關的標準是合乎情理的。 參與人的年齡訂定在22 歲是按照18 歲完成免費高中課程,再加上4年大學課程計算。目的是鼓勵澳門居民多加進修及培訓,增加競爭力。 被派駐外地的公務員,與其他「受僱於已在社會保障基金登錄的僱主,且被派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地方工作」的人士一樣,擁有獲特區政府分配款項的權利。 另外,馮炳權在回覆立法議員何潤生的書面質詢時表示,《社會保障制度》法律草案已於2010年1月6日提交立法會審議並獲一般性通過,目前法案正交由立法會第三常設委員會作細則性討論。 他同時指出,在法案文本內,當局建議為未納入社保制度的年滿35歲合資格居民設立「補扣社會保障供款機制」,相信可解決所謂「雙無長者」無法享有養老金給付的問題。 而對於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過渡為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方面,馮炳權表示,特區政府將在審慎考慮經濟環境、財政負擔,以及綜合社會各方訴求後,將按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階段逐步推行。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http://www.al.gov.mo);編號058/IV/2009,059/ IV/2009。


輕軌系統方案經綜合考慮

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李鎮東表示,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中提出的媽閣站及南、西灣湖段的設計,主要是考慮到世遺保護區的景觀影響及對南灣湖畔建築物景觀、綠化區域、古樹和地下設施的影響。 李鎮東回覆立法議員麥瑞權的書面質詢時表示,因應近年區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綠色軌道交通的接駁需要,以及對世遺保育的關注等,運輸基建辦公室在項目顧問的協助下經仔細分析,在2007年優化方案的基礎上提出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 媽閣站是輕軌系統以至未來本澳整體交通系統的重要樞紐,由於需考慮減少車站和軌道建築對世遺景觀的影響,並要預留日後與輕軌系統第二期的地底軌道,以及正在研究中的珠海灣仔至澳門行人隧道連接,故興建方案提出了將媽閣站改為地底車站,並以直線形式在媽閣外圍連接澳門至氹仔的線路,同時擴大車站規模。 另外,為配合媽閣站更改興建方式,項目顧問重新審視南、西灣湖段的輕軌軌道設計。在分析時除考慮到輕軌系統本身的技術要求外,還特別留意到社會期望輕軌必須考慮對世遺保護區的景觀影響。 基於這些訴求,興建方案提出將穿越西灣湖至南灣湖畔一段軌道改為地底隧道,一方面銜接媽閣站的調整要求,另一方面可減少輕軌立交對南灣湖畔建築物景觀、綠化區域、古樹和地下設施的影響。 輕軌系統是一種綠色交通工具,未來的建設工作將會配合環保,不但在工程展開前做好環境評估,工程進行期間也會按照環保部門的政策,落實相關環保要求,引入合適的施工方法,盡量減少工程範圍和鄰近地方的環境影響。此外,還會適時進行監察,確保工程的狀況符合一定的環保水平。 社會各界期望輕軌工程能盡快啟動,為本地建築界創造工作機會。政府將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和效率的前提下,對具備條件啟動的工程項目分批有序推出,亦會致力提供條件讓本地企業和工人參與有關工程建設,同時希望與業界合作,透過培訓計劃,提升本地工人技能,參與輕軌系統建設工作。 ※質詢及回覆全文見立法會網頁 (http://www.al.gov.mo/ );編號: 149/IV/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