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顯示模式: 網格 列表

旅遊局在日本東京推廣澳門商務旅遊

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商務旅遊中心及旅遊局駐日本代表處,連同澳門本地旅行社、酒店及航空公司共六位代表,於12月8日及9日一同參加了在日本東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國際會議展覽會(IME)」,介紹澳門商務旅遊業發展近況,並推動特區政府與業界之間緊密的合作關係,加強澳門商務旅遊產品在國際性展覽會的宣傳力度。 一年一度的「國際會議展覽會(IME)」自1990年開始舉辦,是日本唯一的會議及獎勵旅遊展覽會。展覽會由日本國土交通省、日本國家旅遊局及日本會議振興公社(JCCB)合辦,目的是把商務旅遊業發展成日本與海外市場快速增長的重要行業之一,為國際買家及賣家提供理想的洽談平台。 是次展覽會共挑選了約3,000位日本的主要活動組織者及籌劃機構參加,當中有超過300個機構是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駐日本代表處邀請的商業夥伴。 澳門展館是本年64個參展商之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成功吸引了許多具潛力、優質的活動策劃者及組織者,即場查詢有關來澳籌辦獎勵旅遊的資料。 此外,旅遊局亦於展會期間舉辦了座談會,介紹澳門商務旅遊業的最新發展狀況和產品。座談會吸引22名日本主要業界代表及活動組織者出席,他們表示對澳門近年商務旅遊的快速發展感興趣。


外港碼頭氣象中心今起啟用

去年颱風黑格比襲澳造成來往本澳交通癱瘓,為旅客帶來不便,有見及此,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已更新其位於外港碼頭二樓之氣象資訊系統,並得到港務局協助將該中心搬遷至外港碼頭二樓(近船公司入閘位置),以便各旅客及外港碼頭營運商掌握本澳實時的天氣狀況,及早因應惡劣天氣變化作出行程及航班上的相應調整。 氣象資訊系統是一個供查閱、產品循環顯示、並供列印氣象資訊的綜合性系統。該系統內共提供二十多項不同的氣象資訊,如珠三角及本澳的實時氣象資料、惡劣天氣警告、衛星雲圖、海浪預報等。資訊更新頻密,特別在熱帶氣旋等惡劣天氣影響期間,資訊更是即時更新。 外港碼頭氣象中心之啓用儀式於今日(11日)早上11時假外港碼頭二樓舉行,由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港務局局長黃穗文以及各外港碼頭營運單位代表共同主持。 隨後,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代表亦向在場嘉賓及外港碼頭各營運單位,簡介是次新系統的運作方式及所提供之天氣資訊內容,並派發上述系統之使用手冊以作參考。 氣象局相信,隨著氣象中心搬遷及啓用,有助來往粵港澳旅客更容易取得相關天氣訊息,作出合適的行程安排;另一方面,該系統亦方便各外港碼頭營運單位按照天氣情況及預測,及早採取適當預防措施甚至調整航班以作配合。


氹仔北安新填土區道路及基礎建設工程–第一期

氹仔北安新填土區道路及基礎建設工程–第一期”本月11日(星期五)進行開標,共有21間公司遞交標書文件。經開標程序後,有1間公司因標書不符合招標方案之規定,故被取消資格;20間公司的標書獲接納,但其中3間公司則需要在限期內補交文件。工程造價由1千多萬至1千4百多萬,工期由95天至100天。 本工程施工地點位於北安大馬路北面的新填土區內,施工面積約27,000平方米。目的是為完善出入境事務廳新大樓的使用條件及協調氹仔新碼頭主體工程擴建所需要的臨時道路及相關設施。為配合不同地段的施工進度,工程將分為兩階段,分段界線大約在出入境事務大樓地段之北面,在界線以南的區域為第一期,其餘地方為第二期。 第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建造通往出入境事務廳新大樓的道路及協調氹仔新碼頭主體工程擴建所需的臨時道路,以及相關地段的雨水及污水排放系統等。工程不設底價。最長施工期為100天。 是次工程的評標委員會由建設發展辦公室、土地工務運輸局、交通事務局及民政總署代表組成。 另外,位於新填土區西側的“氹仔新碼頭樁基礎工程”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除局部近岸區域的樁柱受地質條件影響之外,擴建部分的客運大樓區的樁柱施工將於本年年底完成,現時部分樁柱已開始進行測試等後期工作,整項樁基礎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竣工,以配合新碼頭主體工程擴建工程的進行。


「澳門特別行政區1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隆重開幕

為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10周年成就展」今(11)日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為成就展主持開幕典禮。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澳門特別行政區10周年成就展」上午9時在首都博物館大禮堂舉行開幕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廖暉、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杜青林、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以及澳門特區候任行政長官崔世安主禮儀式。 行政長官何厚鏵在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別行政區10周年成就展」是澳門特區「一國兩制」十年實踐的一次集中回顧,亦是特區未來持續發展的前瞻展望。透過這次展覽,澳門特區以經濟社會與人文關懷同步發展的城市形象,充份證明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正確和強大生命力。同時,透過重溫澳門與祖國共同發展進步的歷程,澳門居民愛國愛澳的情懷亦將在大家面前充份展現。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廖暉致辭時代表中央政府,向成就展的開幕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澳門回歸祖國十年,「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和基本法成功付諸實施,在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人士團結奮鬥,開創了澳門經濟增長、民生改善及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是次成就展正是澳門特區成立十年來不平凡歷程和所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動寫照。 他又表示,再過數天,澳門的發展又將翻開新的一頁,相信第三任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必定與社會各界人士一道,傳承創新,把澳門建設得更加繁榮、和諧和美好。 致辭後,主禮嘉賓共同拉動主禮臺上的拉杆,成就展伴隨著主題影片的播放,正式拉開序幕。主禮嘉賓在行政長官何厚鏵和候任行政長官崔世安的陪同下參觀展覽。 出席開幕典禮的其他嘉賓逾300人,包括中央部委及國家機構領導、北京市領導、多國駐華使節、各省市駐京辦事處領導及澳門各界人士代表團等。 成就展明(12)日起開放予公眾參觀,展期至2010年1月13日。展館共劃分為四個主題區:「一國兩制」、家國情懷、成就平臺、十年歷程。通過圖片、文字、模型和實物,配合新穎的多媒體影音技術效果,以活潑生動的形式,形象地展示澳門回歸十年來的發展與成就,以及城市風貌和韻味。


2009年第三季物業按揭貸款統計

澳門金融管理局今天發表的統計顯示,按季比較,第三季的新批核物業按揭貸款顯著增加;在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方面,住宅按揭貸款的增長明顯較商用物業貸款為快。 新批核借貸 2009年第三季新批核的住宅按揭貸款較上季顯著增加 58.0% 至 62億澳門幣;其中,居民部份佔 81.5%。按批核金額計算,居民及非居民新批核住宅按揭貸款分別增長 53.2% 及 83.4%。 另一方面,新批核的商用物業貸款增加 35.1% 至 34億澳門幣;其中,居民部份佔 98.1%。居民新批核商用物業貸款金額按季增長 44.7% ,而非居民部份則下降 69.3%。 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 截至2009年9月底,未償還住宅按揭貸款總額達407億澳門幣,較2009年第二季上升10.8%;其中,居民部份佔 86.7%。居民及非居民未償還住宅按揭貸款分別增長 9.0% 及23.6%。 同時,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總額上升2.9%,達365億澳門幣;其中,居民部份佔 86.3%。在2009年第三季內,居民及非居民未償還商用物業貸款總額的增長同為2.9%。 貸款拖欠比率 2009年9月底的住宅按揭貸款拖欠比率維持在0.23%的水平。商用物業貸款拖欠比率則下跌0.18個百分點至0.33%。


二零零九年十月旅行團及酒店入住率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隨團來澳旅客有380,419人次,較去年同月減少11.9%;中國大陸(264,826人次)、中國台灣(25,047人次)及香港(19,679人次)團客分別減少9.8%、24.6%及35.3%,而日本團客(16,905人次)則增加6.7%。今年首十個月隨團入境旅客共3,665,078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6.7%。 今年10月隨團外遊的澳門居民為15,986人次,同比減幅為2.0%;旅遊線主要仍為中國大陸(佔總數75.0%)、中國台灣(7.3%)及日本(4.8%)。首十個月隨團外遊居民共160,778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13.8%。 此外,使用旅行社服務的非隨團外出澳門居民同比顯著上升56.4%,達46,580人次;目的地主要為香港(佔總數34.2%)、中國大陸(33.0%)及中國台灣(14.5%)。今年首十個月使用旅行社服務的非隨團外出居民共376,308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19.1%。 酒店業於今年10月底的可供應用客房總數為18,447間,較去年同月增加1,467間,增幅為8.6%。 今年10月本澳酒店的住客共581,192人次,較去年同月增加8.3%;主要客源為中國大陸(佔總數49.7%)及香港(22.4%)。酒店平均入住率為74.0%,同比上升2.5個百分點,其中以三星級酒店的平均入住率最高,為78.7%;住客的平均留宿時間為1.5晚,較去年同月增加0.05晚。今年首十個月酒店住客總數為5,386,282人次,較去年同期輕微增加0.6%。 今年首十個月入住酒店的旅客佔留宿旅客總數61.0%,較去年同期的57.5%為高。


澳門博物館辦《紅色歲月--鄭景康攝影展》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主辦的《紅色歲月--鄭景康攝影展》,於12月10日在澳門博物館揭幕。中聯辦文化教育部劉曉航部長、外交部公署副特派員宋彥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鄭景康先生侄孫鄭克魯,文化諮詢委員薛力勤、黎榮照,以及文化局何麗鑽局長出席了開幕儀式。 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在開幕式上表示:澳門博物館在研究澳門歷史名人鄭觀應的過程中,發現了其子鄭景康是早年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工作,並在中國攝影史上留下豐功偉績,遂決定在2008年該館成功舉辦《盛世危言──鄭觀應文物展》之後策劃該展,作為慶祝建國六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獻禮。 在1949年開國大典的天安門城樓正中,懸掛著一幅頭戴八角帽的毛澤東主席像,這張相的攝影者就是鄭景康。鄭景康原名鄭潤鑫,是《盛世危言》作者、啟蒙思想家鄭觀應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新中國的第一代專業攝影家。 鄭景康少年時曾經在上海求學,1929年在香港開設“景康攝影室”,專門從事人像攝影。1938年初,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回到內地投身抗日救國文藝宣傳工作。1940年經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的安排赴陝北抗日根據地延安。自1941年1月至1945年11月,先後在八路軍總政治部宣傳部和聯政宣傳部任記者、攝影師。1942年5月,鄭景康參加了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毛澤東主席在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而他是當時唯一的攝影界代表。 鄭景康是一位事業心強、藝術精湛的攝影大師。在戰爭年代,在其建議和指導下,開辦了多期攝影訓練班,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培養了許多攝影記者。從戰爭年代到和平歲月,他的一生攝影作品甚豐,其作品是中國攝影史上的重要瑰寶。 展覽展出115幅鄭景康在抗日戰爭時期至廿世紀六十年代為共和國留下的珍貴照片,記錄鄭景康與澳門攝影工作者、參加各項文化活動的照片26幅,還有鄭景康在五十年代出版的著作、影集,以及攝影機共8件文物,供人們瞭解鄭景康的攝影技術以及攝影理論的造詣。展場中還播放了開國大典片段和採訪周令釗、衛元理、牛畏予、高騰、章梅、張家驊、鄭克魯、朱碧恆、石志民、陳平的口述歷史錄像。主辦機構將於12月12日下午三時舉辦專題講座《共和國第一代攝影家--鄭景康》,邀請鄭克魯先生及澳門博物館徐新先生主講鄭景康生平事跡。 展覽獲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電影資料館、新華通訊社、解放軍報社、陳烘相機,以及鄭克魯、張祖道和黃就順等機構及個人提供展品。展覽即日起展至2010年3月21日。有關詳情,可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或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 鄭克魯致詞開幕儀式


2009年“綠色社區大比拼活動”頒獎典禮

環境保護局為了向本澳居民推廣“綠色社區”的概念,倡導“綠色生活”,聯同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共同舉辦“綠色社區大比拼活動”。該活動的頒獎典禮於2009年12月10日假街總祐漢社區中心舉行,是次得獎的社區包括祐漢社區中心、樂駿中心以及南西灣坊會。 “綠色社區”是一種新型的社區概念。主辦單位期望透過組織各社區安排自發性的環保活動,向區內居民灌輸有關保護環境、珍惜資源、預防污染的環保意識,並鼓勵居民身體力行、積極參與,自發改變其生活習慣,努力實踐各項綠色生活,從而能促進社區的環境管理水平、促進共建城市優質的環境、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社會而共同努力。
是次活動以本澳社區作為參賽單位,每一個社區組織區內的坊會、大廈或社區中心報名參與。比拼內容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通過街道橫額、海報或標語等方式,宣傳愛惜資源、減少浪費、節約用水、節約用電、減少污染、環保駕駛(如使用環保燃料、停車熄匙等)、綠色出行以及綠色消費等環保訊息;
第二、舉辦有關環境保護方面之講座或參觀活動,讓區內居民了解到保護地球、珍惜資源以及減少污染的重要性;
第三、組織區內居民構思環保概念、利用環保物料來設計環保壁報板。
各參賽社區按照區內的實際情況,在兩個月的比拼期間共組織了過千人次參與多個不同類型的宣傳、教育活動,務求令區內居民多參與、多投入、多動手以及多分享環保的工作。有參與其中一項“環保記者”活動的居民表示,活動令參加者更關注所居住社區的環境質素並能激發鄰里間對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問題提出改善建議,集腋成裘下相信有助不斷提高區內的生活質素。 是日的頒獎典禮除了表揚各得獎的社區外,主辦單位更希望透過頒獎典禮促進各社區之間的交流以及經驗分享,使環保意識、綠色概念進一步向全澳各社區深化及落實,致力將綠色生活的文化成為本澳社區的重要文化。 隨著全球暖化問題的加劇以及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舉行,“減碳”成為全球的焦點,為向市民灌輸減碳的訊息以及提倡低碳生活,於是日的頒獎典禮上,環境保護局更舉辦應對全球暖化講座。


本地再增1名甲流確診患者入院

世界衛生組織流感大流行警示維持在6級,嚴重程度為中等;本澳警示級別為第6級藍色,本地疫情為一般。 12月9日,因流感樣症狀而到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室求診的兒童占兒科求診人數的56%,成人則占成人求診人數的23%。12月10日,本地有2個班因流感樣徵狀群集事件而須停課。衛生局仍在繼續密切監測學校、院舍和其他機構流感流行情況。 截至12月10日下午,本地新增1名甲型H1N1確診患者入院;目前共有3名確診患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除1名情況嚴重外,其他情況一般。 12月10日,有1454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由11月23日至今,累計已有18596人次接受了H1N1流感疫苗接種。 (流感應變協調中心 24 小時熱線電話: 28700800 傳真: 28700863)


市民勿服用摻雜西藥成份的產品

衛生局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公告,產品“2H&2D” 含有西藥成份“他達拉非 (tadalafil)”,但有關成份並沒有標示在產品標籤上。基於此,該署呼籲市民不要購買及服食該產品。上述產品並沒有經衛生局批准進口本澳,然而,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此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現呼籲市民不要購買並停止服食上述產品。 “他達拉非” 是治療陽痿的處方藥物,市民必須獲醫生處方才可服用。該藥物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頭痛、嘔吐、頭暈及暫時性視力模糊,可能會和某些藥物,例如“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產生交互作用而導致血壓降至危險水平。 倘若市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地址: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66833329或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3523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