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澳門企業家代表團出訪南非及莫桑比克並出席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
為配合珠三角之發展,進一步加強粵澳合作以及應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之建議,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組織之澳門企業家代表團一行18人在完成於安哥拉之出訪活動後,聯同由廣東省外經貿廳所組織的代表團於7月21日至26日轉往南非開普敦及莫桑比克馬普托考察及進行推廣活動,其中,分別於兩地出席了由貿促局及廣東省外經貿廳聯合主辦的"2011粵澳—南非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及"2011粵澳—莫桑比克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
"2011粵澳—南非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
7月22日上午,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廣東省對外貿易經齊合作廳聯合在南非開普敦舉行了"2011粵澳 - 南非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目的是讓各與會者了解粵澳大珠三角發展帶來的廣闊前景和機遇,推進粵澳之間在服務業領域的互利合作。出席是次推介會的嘉賓包括︰中國駐開普敦總領事郝光峰先生、中國駐開普敦領事李慶先生、西開普商機論壇首席執行官阿非利加先生等,出席推介會的還有廣東省有關政府部門及廣州、珠海、中山、江門市外經貿主管部門的代表及澳門和南非的商會及企業代表,超過110人。
在推介會上,中國駐開普敦總領事郝光峰先生在致詞中提出,希望粵澳兩地和南非的企業家們能夠充分利用本次推介會提供的平台,加強交流,互利共贏,共同推進中國與南非、粵澳與南非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陳敬紅執行委員和廣東省對外貿易經齊合作廳陳學勤副巡視員分別向與會者介紹了粵澳兩地投資環境以及大珠三角發展的優勢與前景。陳敬紅執行委員向與會者介紹了澳門的發展方向和定位,講述了《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中提及大珠三角地區攜手建設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共同打造世界級新經濟區域;以及廣東省和澳門共同開發位於橫琴島上,面積約5平方公里的粵奧合作產業園區。就粵澳與南非的經貿合作方面,澳門可作為平台,協助南非及其他非洲國家企業把商品和服務向中國內地市場推介,並可利用澳門作為南非產品或服務進入內地市場的試點,共同開展在服務業、製造業、環保產業、品牌合作等產業的合作。
廣東省外經貿廳陳學勤副巡視員主要介紹了廣東省最新的經濟發展情況和投資環境。他表示,廣東省地理位置優越,綜合經濟實力雄厚,產業基礎配套完善,服務業發展潛力巨大,希望更多的南非企業,能在廣東找到合作夥伴,找到發展機會,開展廣泛的經貿合作。
另一名主講嘉賓,西開普商機論壇首席執行官阿非利加先生介紹了南非與中國經貿交流的情況,並和與會者分享了雙方機構合作的心得與體會。
會後,澳門及廣東省代表團與從事出入口貿易、餐酒零售及批發、旅遊等行業,約50家南非企業進行了經貿交流。
在南非開普敦的其他拜訪活動 在訪問南非開普敦期間,澳門企業家代表團拜訪了西開普省投資貿易發展局,參觀考察了開普敦的商業中心及即將開發的Khayelitsha區,進一步了解南非的投資及營商環境。此外,澳門企業家代表團應邀出席了由中國工商銀行的晚宴,了解該行於南非為投資者提供的服務。
澳門企業家代表團完成了南非的行程後,隨即轉往莫桑比克繼續考察及推廣活動。
2011粵澳 – 莫桑比克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
為進一步發展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的巨大潛力,充分利用葡語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消費市場,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關係發展,以及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平台作用,7月25日,貿促局和廣東省外經貿廳於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聯合舉辦了"2011粵澳—莫桑比克經貿合作暨服務業推介會",向莫桑比克企業推廣粵港澳大珠三角發展帶來的廣闊前景和機遇,推進服務業領域的互利合作。出席活動的嘉賓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桑比克共和國大使館黃松甫大使,莫桑比克政府代表,工商部Dr. Kenneth Marizane副部長,莫桑比克出口促進局Dr. João José Macaringue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莫桑比克使館劉曉暉經濟商務參贊,莫桑比克經濟協會聯盟Dr. Rogério Manuel主席,莫桑比克投資推廣中心總監Dr. Lourenço Sanbo,莫桑比克國家旅遊局代表Dr. Mário Sevene,莫桑比克高速發展經濟區辦公室代表Dr. José Antunes等。共有超過150位来自粤澳两地的代表和当地商界人士參加了推介會。
會上,莫桑比克政府代表,工商部副部長Dr. Kenneth Marizane對澳門企業家代表團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表示,莫桑比克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的經濟增長不斷加快。中國是莫桑比克的重要的合作夥伴,來自中國的投資也越來越多。希望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平台作用不斷發揮,促進中莫經貿關係不斷發展。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陳敬紅執行委員和廣東省對外貿易經齊合作廳陳學勤副巡視員分別向與會者介紹了粵澳兩地投資環境以及"大珠三角"發展優勢與前景。
莫桑比克出口促進局Dr João José Macaringue主席和莫桑比克經濟協會聯盟Dr. Rogério Manuel主席也發表了演講。他們都表示希望能夠借助澳門的平台作用,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澳門企業家到莫桑比克投資興業。
隨後,莫桑比克投資推廣中心總監Dr. Lourenço Sanbo,莫桑比克國家旅遊局代表Dr. Mário Sevene,莫桑比克高速發展經濟區辦公室代表Dr. José Antunes 分別進行了專題演講,介紹了在莫桑比克投資的商機及營商環境。 在莫桑比克的其他拜訪活動 在訪莫期間,澳門企業家代表團還參觀了當地一年一度最大型的展覽會─FACIM的新址及和當地的旅遊設施。FACIM新址座落於馬普托市市郊,占地大約3平方公里,當地政府希望藉著FACIM所帶來的效應,為該區注入動力,該地政府致力於將該區開發成為當地主要的展覽會議中心,並將建設酒店、商場等配套設施。此外,代表團還拜會了中國駐莫桑比克大使館,聽取黃松甫大使就卅莫桑比克近年的經濟發展、中國企業於當地的發展情況等所作的介紹。
商業配對洽談
為進一步促進粵澳兩地企業於南非及莫桑比克兩地的投資與商業交流洽商的機會,主辦單位特別於上述兩場推介會舉行期間,設有商業配對環節,合共錄得超過150商業配對,主要涉及產品代表、成衣生產、食品貿易、建築工程等的合作。
…
巴士服務新模式周一凌晨投入運作 交通事務局籲提早出門適應新安排
新的巴士服務模式將於8月1日凌晨零時起投入運作,交通事務局已準備好各項軟硬件設備,以確保三間巴士公司運作暢順。新服務模式下,最先開出的路線分別為N1、N2及N3,將於凌晨零時分別於筷子基北灣及亞馬喇前地開出。由於新舊巴士服務模式的交接需要一段時間磨合,交通事務局呼籲市民在新服務運作初期宜提早出門,以便適應新安排。 本澳公共巴士服務由8月1日開始進入"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嶄新階段,政府將承擔巴士路線、服務班次和站點設定等主導工作,巴士營運公司由兩間增加至三間,整體服務的巴士達至600多台,巴士班次也有顯著增幅。為了令監管工作更到位,交通事務局已於所有投入營運的巴士安裝GPS衛星導航系統、語音報站系統、增設巴士站點資訊牌及建立訊息中心等,希望更好地掌握巴士的實時營運情況,持續優化巴士發車頻率,縮短候車時間。 大部份路線行程不變 認清號碼上車免出錯 8月1日起,本澳巴士路線將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一條往返媽閣至科大醫院的MT4路線和一條往返澳門至路環的N3夜間路線;調整3X及5X路線的發車總站,延長35路線行程,並利用50路線延伸至亞馬喇前地及路環市區,及替代128路線,強化其服務效用;增加26路線的班次予以補充取消的21路線;重新編號路線31(原賽車接駁專線)及39(原孝思接駁專線),餘下大部分主流巴士路線將維持原有行程,乘客乘車時只需認清巴士路線號碼上車即可。 與此同時,三間巴士公司的巴士路線可以互相轉乘,利用電子貨幣儲值卡支付車資的乘客,在指定時間內轉乘不同公司的巴士,均可獲得轉乘優惠,當中單一區轉乘只須支付澳門幣2元,跨兩區支付2.5元,跨三區就支付3元,但要留意不可在相同路線間轉乘。 關閘總站候車區調整 乘車請注意現場圖示 另外,7月31日現有巴士服務的尾班車結束後,關閘廣場地下巴士總站各
巴士路線候車區將重新調整,為方便乘客知悉有關安排,交通事務局將於站內張貼新的巴士上落點位置圖,敬請乘客留意。 隨著新舊巴士服務模式順利平穩過渡後,交通事務局將全面檢視本澳公共巴士服務網絡,並按既定計劃有序落實巴士路線的優化及站點調整的工作,務求兼顧不同區域市民的出行所需,令巴士服務更快捷、更便民。公眾如對新的巴士服務模式有任何疑問,可以登入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瀏覽或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查詢。
…
首次集體刊告示處理新廈僭建 政府打擊僭建絕不鬆懈

政府打擊僭建的工作絕不鬆懈,新一輪的措施是針對新建大廈在相若時間出現的新僭建物採取批量式處理,加強打擊力度。就月前巡查時發現的提督馬路一幢新建高層大廈大多數單位有僭建物和佔用防煙廊,以及非法改動防煙門位置的情況,土地工務運輸局首次在報章集體刊登告示,勒令違法人清拆僭建物及還原樓宇狀況,如不遵守將採取行動集體清拆。政府強調,防煙門、隔火間和公共走廊等都是重要的走火設施,必須保持暢通,以任何方法封閉走火通道均屬嚴重的違法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大廈八成五單位有僭建物
位於提督馬路的新都城花園是政府首個採用批量式處理僭建物的大廈。新都城花園入伙僅3年,土地工務運輸局今年5月接獲住戶投訴後經調查取證,卻發現該大廈僭建情況非常嚴重,42個單位中竟至少有8成5、即36個單位有僭建物,其中27個單位的非法工程已完成,9個單位在巡查時正進行非法工程,巡查人員已即時勒令停工。
此外,從大廈外觀上可看到,不少單位的露台被封閉,並安裝了金屬花籠、陽台或簷蓬,部分樓層的防煙廊更被人以磚牆封閉佔用,作為單位內的一部分。亦有違法人在走廊安裝大型鐵閘,變相將公共走廊空間據為己用,再在僭建鐵閘外重新開設出入口通往已沒有防煙廊的走火樓梯,類似手法的非法工程在該大廈共有24個,使住戶在沒有防煙廊保護下,處身走火的潛在危險之中。調查人員也發現其佔用的面積和使用材料非常相似,估計是在相近的時間內建造。
批量處理集體通知及清拆
為回應社會訴求,加快處理效率和凍結現況,政府最近對新建的僭建物採取新的處理措施,凡新建大廈在相若時間出現的新僭建物,政府會發出集體清拆令,批量式處理有關僭建物,以加快處理效率,保障受影響住戶的權利和維護公共安全。 鑑於該大廈屬新建樓宇,僭建物基本在同一時間出現且手法類同,因此,土地工務運輸局首次以批量方式集體處理該新增個案,包括集體通知和集體清拆,一次過清拆整幢大廈的僭建物。
現時除了有4個單位在局方發出通知後正將或已將非法工程回復原狀,其餘違法人依然故我、罔顧法紀,不願清拆單位僭建物及還原樓宇狀況。為此,局方已於本月在報章集體刊登告示,禁制有關工程及展開聽證程序,通知違法人自行清拆僭建物。倘若違法人依然沒有遵守局方命令,拆遷組將展開集體清拆行動,不再個別預先通知,行動展開後也不會撤回,所有清拆費用和罰款將由違法人承擔。
掌握逾十幢新廈僭建資料
非法工程常設拆遷組目前已掌握逾10幢類似新建高層樓宇的僭建資料,日後均會以批量式集體取締。 政府再三呼籲居民,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和財產安全,以及保持和睦的鄰里關係,絕對不應僭建,不法取得不屬自己的財產。若政府發現有新增和翻新的個案,必定嚴厲打擊,一旦政府採取清拆行動,違法人將要承擔有關後果,被科以罰款和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等,尤其是加重違令罪。政府已陸續對由政府進行清拆的僭建個案追收清拆工程費和罰款,工程費用由約5萬至29萬澳門元。 自拆遷組於去年3月成立以來,被列作優先處理的僭建個案累計已有350宗,約200個已完成處理,當中150多個僭建物已拆除,其餘個案仍在清拆或處理中。
圖片說明
…
首次集體刊告示處理新廈僭建 政府打擊僭建絕不鬆懈

政府打擊僭建的工作絕不鬆懈,新一輪的措施是針對新建大廈在相若時間出現的新僭建物採取批量式處理,加強打擊力度。就月前巡查時發現的提督馬路一幢新建高層大廈大多數單位有僭建物和佔用防煙廊,以及非法改動防煙門位置的情況,土地工務運輸局首次在報章集體刊登告示,勒令違法人清拆僭建物及還原樓宇狀況,如不遵守將採取行動集體清拆。政府強調,防煙門、隔火間和公共走廊等都是重要的走火設施,必須保持暢通,以任何方法封閉走火通道均屬嚴重的違法行為,切勿以身試法。 大廈八成五單位有僭建物 位於提督馬路的新都城花園是政府首個採用批量式處理僭建物的大廈。新都城花園入伙僅3年,土地工務運輸局今年5月接獲住戶投訴後經調查取證,卻發現該大廈僭建情況非常嚴重,42個單位中竟至少有8成5、即36個單位有僭建物,其中27個單位的非法工程已完成,9個單位在巡查時正進行非法工程,巡查人員已即時勒令停工。 此外,從大廈外觀上可看到,不少單位的露台被封閉,並安裝了金屬花籠、陽台或簷蓬,部分樓層的防煙廊更被人以磚牆封閉佔用,作為單位內的一部分。亦有違法人在走廊安裝大型鐵閘,變相將公共走廊空間據為己用,再在僭建鐵閘外重新開設出入口通往已沒有防煙廊的走火樓梯,類似手法的非法工程在該大廈共有24個,使住戶在沒有防煙廊保護下,處身走火的潛在危險之中。調查人員也發現其佔用的面積和使用材料非常相似,估計是在相近的時間內建造。 批量處理集體通知及清拆 為回應社會訴求,加快處理效率和凍結現況,政府最近對新建的僭建物採取新的處理措施,凡新建大廈在相若時間出現的新僭建物,政府會發出集體清拆令,批量式處理有關僭建物,以加快處理效率,保障受影響住戶的權利和維護公共安全。 鑑於該大廈屬新建樓宇,僭建物基本在同一時間出現且手法類同,因此,土地工務運輸局首次以批量方式集體處理該新增個案,包括集體通知和集體清拆,一次過清拆整幢大廈的僭建物。 現時除了有4個單位在局方發出通知後正將或已將非法工程回復原狀,其餘違法人依然故我、罔顧法紀,不願清拆單位僭建物及還原樓宇狀況。為此,局方已於本月在報章集體刊登告示,禁制有關工程及展開聽證程序,通知違法人自行清拆僭建物。倘若違法人依然沒有遵守局方命令,拆遷組將展開集體清拆行動,不再個別預先通知,行動展開後也不會撤回,所有清拆費用和罰款將由違法人承擔。 掌握逾十幢新廈僭建資料 非法工程常設拆遷組目前已掌握逾10幢類似新建高層樓宇的僭建資料,日後均會以批量式集體取締。 政府再三呼籲居民,為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性命和財產安全,以及保持和睦的鄰里關係,絕對不應僭建,不法取得不屬自己的財產。若政府發現有新增和翻新的個案,必定嚴厲打擊,一旦政府採取清拆行動,違法人將要承擔有關後果,被科以罰款和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等,尤其是加重違令罪。政府已陸續對由政府進行清拆的僭建個案追收清拆工程費和罰款,工程費用由約5萬至29萬澳門元。 自拆遷組於去年3月成立以來,被列作優先處理的僭建個案累計已有350宗,約200個已完成處理,當中150多個僭建物已拆除,其餘個案仍在清拆或處理中。
…
交通事務局關注維澳蓮運勞資問題
就維澳蓮運公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的勞資問題,交通事務局表示高度關注,經初步了解,事件主要涉及營運公司的內部管理問題,局方已要求營運公司妥善處理,並做好投入營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局方會繼續與維澳蓮運保持密切溝通,以確保新巴士服務模式如期投入運作,不影響市民使用公交服務。 為使新巴士服務營運情況更理想,在新服務投入運作初期,在考慮路面壓力及整體安排下,交通事務局將逐步增加巴士班次,以最終達到增加四成班次的目標。在巴士班次上,局方會按照招標合同內的要求進行監察,若有巴士公司的操作未能符合政府要求,局方將根據合同內的罰則進行懲處。
…
“2011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第二天購銷兩旺

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共同主辦的"2011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今天進入第二天,截至下午5時,超過13,800人次入場。展會出現購銷兩旺情景,市民踴躍到會購物。而同期活動"自主品牌國際推廣講座"讓粵澳企業加強交流,共同分享成功營銷經驗,並且探討如何跳出本土品牌的框架,成功建立國際性的品牌。 "自主品牌國際推廣講座"增進粵澳兩地品牌企業交流 展銷會第二天的同期活動,有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和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聯合主辦的"自主品牌國際推廣講座",講座於上午十時假旅遊活動中心舉行,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執行委員劉關華及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副廳長鍾健輝分別在講座上致辭。此專題講座旨在增進粵澳兩地品牌相關商協會和企業間的交流,從而加強發展品牌經營方面的合作,拓展更多商機。講座以演講及專題討論形式進行,首先澳門大學周詠芝博士圍繞品牌推廣策略、營銷模式選擇和有關注意事項等發言,而本地知名品牌企業黃枝記食品(澳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錦泉、澳門鉅記手信董事總經理梁燦光亦先後分享他們在營銷方面的成功經驗。澳門工商聯會理事長何敬麟主持專題討論環節,一眾演講嘉賓在台上大談經營心得。 講座後,大會還安排與會者參觀"商匯館"—澳門商品展示中心,以及組織與會者實地考察澳門品牌企業。為推動澳門品牌產業發展,大會特別於展銷會期間專門引導客商前往"商匯館"參觀,藉此進一步向廣東及其他地區的企業客商宣傳推廣澳門製造、澳門品牌、澳門設計及澳門代理的葡語國家產品。 新增特色展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今屆展銷會的內容比過去兩屆更豐富,除了設有澳門特色商品展銷區和廣東省名優商品展銷區,展示和銷售粵澳兩地的食品、日用品、電子產品及工藝品等名優商品外,今年還新增了多個特色展區,包括"文創展區"和"MinM"(澳門製造),藉此突出澳門製造的品牌和商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有首次參展的澳門本地服飾設計參展商表示對本地時裝設計水準有信心,期望透過是次活動,提高品牌知名度及尋找合作機會,開拓內地市場。而有市民坦言,透過展銷會首次認識部份本地品牌,他認為商品質素不俗,樂於購買。 除此之外,大會今年首次設置的城市精品廊,介紹廣東城市包括廣州、潮州、深圳、珠海、汕頭、佛山、韶關等地的發展概況、投資環境和當地特色產品,讓參會人士能從另一角度加深對廣東名優產品的認識。 大會促成三項合作項目及舉辦了231場商業配對 大會今天繼續推動參展企業與採購商直接見面洽談配對,並成功舉辦商業配對231場及簽約項目共3份(其中1份不在儀式上簽署) ,簽約項目包括訂購摩托車及食品代理銷售,投資方來自中國江門、惠州及澳門。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張祖榮、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黃國勝、江門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代表趙轉好、澳門廣告商會理事長畢志健、澳門百貨辦館業商會理事長梁穎秀及澳門旅遊零售服務業總商會理事楊文堅見證了簽約儀式。 專業推介會反應理想 今天共舉辦四場專業推介會,內容包括「天然蘇打水的保健價值」、「世界名酒五糧液及其系列」、「讓澳門成為世界旅遊中心」及「天然水晶文化蘊藏驚人商機」。專業推介除了吸引眾多粵澳商界人士參與之外,還吸引不少市民參與,他們都對推介會帶來的商機及優質商品很感興趣。 購銷兩旺市民踴躍到會 展銷會第二天出現購銷兩旺情景,市民踴躍到會購物。各參展商各出奇謀,有的推出折扣優惠刺激消費,有參展商更現場即席示範最新產品,讓不少參觀者駐足觀看。有參觀者表示,展會美食攤位產品種類很多,價錢合理,令他增加購買意欲。另外,有參觀者就認為,場內展示的商品琳瑯滿目,別具地方特色,如果這些有良好信譽的名優商品將來在澳設零售點,將會再次光顧。 明天活動更豐富多彩歡迎參與 展銷會明天繼續全面免費向公眾開放,7月30日及31日(星期六、日)之開放時間為上午11時至晚上8時。大會明天將舉行5場專業推介會,向參會者介紹粵澳的名優商品;場內商品種類繁多,不少參展商還推出多項折扣優惠吸引人流,另外,多場精彩的文藝表演節目將於下午1時30分至晚上8時進行,而大抽獎會在下午5時45分至6時進行。是此展銷會的活動豐富多彩,歡迎工商企業、市民及遊客踴躍參與。 為方便大家參與展銷會,大會特設多條免費穿梭巴士專線接載參會人士,並且為駕車人士提供漁人碼頭會展中心停車場三小時免費泊車優惠。如欲進一步瞭解"2011粵澳名優商品展銷會"的相關情況,請致電展會熱線:853-87989605或瀏覽大會網頁:http://www.guangdongmacaofair.com
…
輕軌新口岸段環評滿足要求消防安全過關

運輸基建辦公室聯同多個政府部門於今日(29日)主動約見澳門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政府表示,經長期研究和廣泛諮詢的輕軌系統新口岸段走線已經定案,政府重申,確保系統安全是一貫的目標和態度,必定會保證環評滿足要求,消防安全過關。 運建辦持續就輕軌系統問題展開說明和推介,與各區市民、社團緊密溝通。因應澳門社區發展協會對輕軌系統的關注,運建辦聯同交通事務局、環境保護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城市規劃廳及消防局,於今日(29日)下午三時主動邀請協會約20名代表會面,就居民關心的消防及環境問題進行解說和交換意見。 運建辦強調,特區政府在建設輕軌系統的過程中,始終將保護市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輕軌系統規劃、路線和車站設計過程中,致力確保輕軌系統達到安全、高效、便捷的目標。未來,在輕軌系統建設過程中,運建辦也將聯同工務、環保、消防等相關部門,嚴格監督系統的安全和環保要求。 按照相關工作計劃,早於輕軌系統建設前已委託獨立專家,按國際通用要求進行環評分析,確保未來的設計和建造都能滿足環評相關要求。為便於市民理解,運建辦現正將有關的專業環評分析資料整理,預計可於8月內提供予市民參考。 在消防安全方面,運建辦與消防部門就輕軌建設的安全要求長期的、持續的進行溝通。早於輕軌系統的規劃、設計階段,已嚴格根據各方面的安全準則進行設計,並交不同專責部門分析審閱,保證合符法律要求。在完成輕軌細部設計後,相關圖則會逐步送交消防部門進行深入分析和提供意見,確保滿足消防安全上的要求。 運建辦重申,政府十分重視市民對輕軌系統的意見和建議,期望繼續以理性和客觀的態度保持互動溝通,加強官民互信,促進輕軌系統建設工作順利展開。
…
政府續跟進國際中心善後工作
土地工務運輸局繼續與相關部門協調各專營公司,全力搶修國際中心的公共設施和跟進善後工作。到目前為止,電訊服務及臨時電力供應經已恢復,而自來水公司亦已接駁了臨時供水管道,待臨時排污管道接駁後,將進行供水及排污系統測試,期望逐步恢復居民的日常生活。 環境限制須分批施工 新口岸國際中心爆炸事故破壞了該大廈的供電、電訊和供排水等公用設施,事件發生後,政府已迅速協調各相關部門和專營公司全力搶修,由於爆炸現場環境惡劣,且空間狹窄並設有大量公用設施,沒條件使用大型機器,只能用小型機械輔助;而在事發店舖內的清理工作更需要以人手進行,以避免增加樓板負荷,連日來工作人員已清理事發店舖內大部分的損壞構件及瓦礫,現時正加緊清理相鄰受直接波及店舖的雜物。 由於現場有大量公用設施受損,加上受現場環境的限制,並不容許各施工單位同一時間施工,在拆除和清理有即時危險的設施及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前提下,只能分批讓電訊、電力和自來水公司進場搶修,率先恢復電訊和臨時供電設施。 供排水管破裂須小心測試 在清理工作進行期間,土地工務運輸局緊密配合各專營公司的修復工作,尤其是為受嚴重影響的電訊公司機房解決污水滲入問題,在現場的污水管損毀位置以臨時措施把污水排走,避免機房繼續受污水波及。同時,亦特別加快清理出一個空間,讓自來水公司接駁臨時供水管,現時有關工作已經完成。 由於現場內有多條損毀的排污管,在恢復供水前必須作出處理,土地工務運輸局已派員加緊進行排污管的臨時接駁工程,並爭取於明天(7月30日)完成。在該項工作完成後,便有條件展開供水及排污系統的測試,由於無法確切掌握現時樓宇的供排水系統的狀況,該項測試將要小心進行,亦知會了各專營公司到現場準備及監察,在確保供水管及排污管沒有滲漏並運作正常,各項公共設施不受影響後,供水服務才有望恢復。 為應付居民目前的供水和排水需要,政府及自來水公司就事件已採取緊急應變措施,將事故對住戶和商戶的影響減至最低。自來水公司在大廈增設臨時供水站,為居民提供食水;土地工務運輸局為大廈重新接駁臨時排污渠,將大廈的污水引走。 逐步恢復居民正常生活 政府理解是次爆炸事件對該大廈居民和商戶所帶來的影響,亦希望居民諒解供排水系統需時作詳細的測試,才能恢復正常運作,倘若倉促恢復供排水,大廈有可能出現嚴重滲漏,更有可能再次破壞已恢復的公用設施。目前政府各部門如土地工務運輸局和港務局聯同各專營公司全力加快處理善後工作,周末周日亦將加班加點廿四小時全力搶修和清理餘下物件,在穩妥居民目前需要的前提下,逐步恢復居民的日常生活。
…
社會工作局推出「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
為鼓勵殘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設施,以體現特區政府實施公交優先的理念,並協助他們融入社會,交通事務局已於2011年7月1日開始實施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凡領有社會工作局發出之「殘疾評估登記證」(下稱「登記證」)之人士,可向「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門通」)申請「殘疾人士乘車IC卡」,並以每程$0.3元的車資乘搭公共巴士。 社會工作局現階段已接收了6,000多份「登記證」的申請,鑑於殘疾分類分級評估過程需時,為體現特區政府關懷殘疾人士融入社會,落實以人為本的精神,社會工作局將於2011年8月1日推出「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讓等候殘疾分類分級評估之市民,可持「登記證」申請回條及相關文件,於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澳門通」提出申請「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使用「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先以正常票價乘車,而當持卡人領有「登記證」後,便可最遲於2012年6月30日或之前向社會工作局申領車資資助,即正常票價的乘車車資與每程$0.3元的差價。 「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分為「學生卡」及「臨時IC卡」兩種,兩者均須持卡人於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向「澳門通」辦理申請手續。然而,持有「學生卡」之人士申請本臨時措施後,仍可沿用原本之「學生卡」,因此申請費用全免;而辦理「臨時IC卡」之人士需繳交$40元製卡費用,有關之辦卡費用將在殘疾人士向社會工作局申領車資資助時一併退還。而有關車資資助補貼期限的詳細規定,可查閱「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有關章程可於社會工作局網頁(http://www.ias.gov.mo)下載,或於社會工作局總部及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索取。而為方便在2011年7月31日或之前已向社會工作局提出申請「登記證」而正待評估或未獲發證的約5,000多名申請者辦理有關手續,社會工作局將在8月1日至2日將「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申請表及「車資資助」申請表郵寄其住址;如在8月1日或之後向社會工作局提出申請「登記證」之人士,本局將在寄出「登記證」申請回條時,一併將上述章程和申請表郵寄給申請者。而「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無須一定要由殘疾人士親自申請,可授權第三人代為交表及領取「臨時IC卡」。由於「長者卡」與「殘疾人士乘車IC卡」的車資相同,因此,持有「長者卡」的殘疾長者無須辦理有關IC卡。 有意申請「臨時IC卡」之人士,可帶備以下文件親身或授權他人到「澳門通」提出申請:
1. 經填妥之「殘疾人士個人澳門通卡」申請表; 2. 澳門居民身份證副本,正本供查核; 3. 住址證明(如水費、電費單); 4. 一吋半彩色白底免冠正面近照乙張; 5. 由社會工作局發出之「殘疾評估登記證」回條副本,正本供查核; 6. 「學生卡」持有人需交「學生卡」副本,正本供查核; 7. 18歲以下未成年人或無行為能力者申請,需父 / 母 / 監護人(法定代理人)在申請表上簽名確認及提交其身份證明文件。 在申領「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後,持卡人即可使用「臨時IC卡」以正常票價乘車。待日後有關人士完成殘疾分類分級的評估,而符合條件領取「登記證」且有意申請車資資助的殘疾人士可填妥「車資資助申請表」、並帶備供即場查核之身份證明文件及住址證明等文件,前往或郵寄社會工作局總部(西墳馬路6號)或本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關閘馬路25號利達新村第二期二樓)提交申請,「學生卡」持有人之車資資助申請需同時提交監護人的身份證副本及供即場查核之住址證明,而郵寄交表需遞交受益人之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及住址證明。車資資助將按申請人的意願以現金或銀行轉賬方式支付,社會工作局將以信函方式通知有關領取款項事宜。必須注意倘申請「登記證」的人士最終被評為不符合條件領取「登記證」者,將不能申領任何車資資助,包括製卡費和車資差額。有關申請車資資助的具體手續和詳細規定,可參閱「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章程。 另外,社會工作局已於2011年7月27日早上10時假本局復康服務綜合評估中心,向康復機構及特殊學校舉辦「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說明會,向有關單位介紹本措施的內容,截至7月27日為止,有15間康復機構及學校將協助屬下之服務使用者申請「殘疾人士車資優惠計劃臨時措施」,包括傷殘人士服務協進會、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聽障人士協進會、傷殘人士社會服務中心暨庇護工場、寶翠中心、康盈中心、曙光中心、曉光中心、智障人士輔助就業中心、啟聰中心、啟能中心、心明治小食店、康樂中心、聖類斯公撒格之家、協同特殊教育學校,上述機構及學校將協助其服務使用者申領「殘疾人士乘車臨時IC卡」、「殘疾人士乘車IC卡」及車資資助。如殘疾人士或市民有任何疑問,可向所屬的康復機構查詢,及可瀏灠社會工作局網頁http://www.ias.gov.mo 或致電8399 7797或8490 5905與社會工作局復康服務處聯絡。
…
菲律賓代表團訪澳交流房屋政策

菲律賓國會議員Winston T. Castelo率領代表團日前到本澳參觀,並與房屋局交流本澳的房屋政策。菲律賓代表表示交流有助加深對本澳房屋政策的認識。 菲律賓國會議員Winston T. Castelo,菲律賓駐澳總領事羅狄多等一行五人,於本月19至21日到本澳考察,期間拜訪了房屋局,並與房屋局局長譚光民、公共房屋事務廳廳長鄭錫林等會面。 譚光民局長表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居民的住房問題,貫徹"以人為本"的核心施政理念,實行"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房屋政策。而公共房屋政策則依循合理分配社會資源、優先照顧弱勢社群及維護優良傳統倫理觀念此三大原則為基礎,依輕重緩急次序,以適當的方式,協助有實際需要的家庭解決住房問題。 會上,雙方並就本澳木屋的情況交流工作經驗。菲律賓代表表示會面有助了解本澳的房屋政策,希望日後可加強交流,推動兩地房屋範疇工作的發展,並認為本澳的房屋政策能照顧弱勢社群的住房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