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
新聞
政府會適時公佈路氹新城第7及第8地段進展
特區政府早前已去函金沙集團,通知其有關路氹新城第7及第8地段的申請不獲接納。鑑於上述申請個案的相關程序尚未全部完成,政府會在適當時候向外公佈。 特區政府一直重視土地資源的管理和利用,將嚴格按照《土地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進行土地的批給。
…
逾萬七人報名齊做盡責道路使用者
“2010交通安全推廣月”圓滿結束,系列活動之一“紅黃綠白黑·交通安全齊盡責”,共有17,815人報名,履行“盡責道路使用者”的基本要求,共建和諧安全的交通環境。 每年11月均為交通安全推廣月,今年主辦單位,交通事務局、治安警察局、法務局及民政總署,除合辦“交通安全嘉年華”、警民互動月及有禮加油站兩周年慶祝活動外,為喚起社會大眾對交通安全的重視,自覺守法,做個盡責的道路使用者,亦舉行了“紅黃綠白黑·交通安全齊盡責”推廣活動。該活動於11月1日開始,參加者只要做到“盡責道路使用者”的基本要求,如:守法安全駕駛、正確文明駕駛態度、善用行人過路設施、遵守交通燈號、善用公共停車場、電單車靠左行駛、汽車司機及前座乘客佩戴安全帶、沒有以電單車接載未滿六歲的乘客、沒有讓未滿十二歲的乘客乘坐汽車前座、取得電單車駕照未滿一年者(俗稱P牌)沒有以電單車載客等,便可以向交通事務局申報。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11月30日活動結束,共有17,815人報名,已履行上述的基本要求,齊做盡責道路使用者。 交通安全推廣是一項長期且持續的工作,交通事務局將繼續透過不同渠道、不同形式向公眾宣揚交通安全的訊息,提升公眾對交通安全的重視。
…
「澳門慢食文化頒奬典禮2010」今晚於旅院舉行
「澳門慢食文化頒奬典禮2010」及「澳門慢食文化週年晚宴2010」終於在各嘉賓、教職員、學生以及本澳市民的支持下,在十二月三日(星期五)成功地揭開序幕。 此次活動由澳門旅遊學院旅遊會展及節目管理系二年級學生策劃,當中包括酒會、頒獎典禮及主題晚宴。目的是向大眾宣揚慢食文化的基本原則「採用天然優質的食材、安全衛生的烹調方法和公平的食物交易」,並藉此令大眾尊重傳統飲食、珍惜食材和欣賞廚師的烹調技術,繼而推動市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該活動的理念是來自於一九八九年在意大利創立的國際非牟利組織「慢食文化」,旨在抗衡當今社會不良的「速食文化」,以及保留各地方的獨特飲食文化。是次活動扣除所需開支後,收益將全數撥捐澳門明愛作慈善用途。 首屆「澳門慢食文化頒獎典禮2010」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目的在於嘉許在澳門對慢食文化有貢獻之各大餐廳、甜品/糕餅店及食物供應商,活動共頒發了十五個獎項,其中包括:「最佳慢食文化西式餐廳」、「最佳慢食文化中式餐廳」、「最佳慢食文化亞洲餐廳」、「最佳慢食文化甜品/糕餅店」及「最佳慢食文化供應商」。而獲獎單位(依金,銀,銅獎)分別為以下餐廳及供應商。西式餐廳:陸軍俱樂部餐廳,沙利文餐廳,威斯汀渡假村酒店餐廳;中式餐廳:龍華茶樓,黃枝記,誠昌飯店;亞洲餐廳:和花亭,漢城韓國燒烤,MANGO TREE;甜品/糕餅店:菓子咖啡,瑪嘉烈餅店,美高梅餅店;食物供應商:合益食品有限公司,秋山食品有限公司,鄭忠記海產凍肉有限公司。得獎人士均表示會繼續致力於推廣慢食文化的宗旨,為食客提供最好。活動更邀請了澳門慢食文化協會主席雷域教授、民政總署文化設施處署長呂志鵬先生、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學聯理事長邱天先生,以及林玉鳳小姐擔任頒獎嘉賓。 與此同時,慢食文化協會澳門分部於今年正式成立,期望令慢食文化得以在本澳普及化。因此,在旅遊學院教學餐廳舉行了「澳門慢食文化週年晚宴2010」,當晚的食材均由本澳及中國內地引進,烹調方面亦極具本地飲食文化特色,並揉合了慢食文化的理念,使賓客能夠在雅緻舒適的環境下,享受豐富的佳餚和欣賞表演。 這一系列的活動更邀請了本地樂隊、歌手、跳舞組合及魔術師為節目助慶,把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 並為此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
「社區節水巡禮」週日舉行
特區政府「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下稱小組)將於本週日(5日)假白鴿巢公園舉辦「社區節水巡禮」活動,透過遊戲、展板及節水器具示範等方式,提高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以及推廣節水器具,歡迎市民到場參與。 小組為鼓勵市民節約水資源,將於12月5日(星期日)下午二時半至五時,在白鴿巢公園設置多個以節水為主題的攤位遊戲,參加者有機會獲贈節水器具及精美紀念品,現場更有專人和宣傳短片示範節水器具的安裝方法及展示節水效能,教導市民節水器具正確的安裝方法,鼓勵市民使用節水器具,同場亦會展出水資源現況及節水方法等展板。 此外,當日小組還會進行「全民節水貼士徵集───齊來寫一寫」現場報名活動,現場報名人士將會即時獲贈節水禮品,每人可提交多個節水貼士,提交貼士越多禮品越豐富,歡迎市民踴躍參與,機會難得,切勿錯過! 「社區節水巡禮」活動得到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澳門明愛、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以及澳門環保志願者協會鼎力協辦。小組呼籲廣大市民踴躍參與,響應節水行動,並時刻積極節約用水,以行動支持澳門構建成為節水型社會。
…
行政長官會見葡語系奧林匹克委員會總會成員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3)日表示,特區政府會繼續支持葡語系奧林匹克委員會總會的工作,促進葡語系國家與本澳在體育、文化及經貿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崔世安今早在禮賓府會見了葡語奧委總會執行委員會一行,他表示,澳門在2006年成功舉辦了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今後會繼續支持各葡語系國家和地區舉行葡語系運動會及葡語奧委總會的工作。 他又表示,澳門特區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有責任促進祖國與葡語系國家在各個領域的合作。澳門與葡語系國家歷史淵源深厚,近年來,澳門與葡語系國家在經貿、體育等多個方面合作頻繁,未來特區政府會繼續在政策上和資源上支持有關合作。 身兼葡語奧委總會執委會主席的體發局局長黃有力向行政長官介紹了該會近期的工作,該會明天將在澳門舉行年度會議,並組織了葡語系國家運動員參加本周日舉行的澳門國際馬拉松。他又對行政長官及特區政府對葡語奧委總會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出席會面的澳方代表包括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俊榮、行政會秘書長兼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柯嵐、行政長官私人助理譚嘉華、體發局副局長戴祖義及潘永權、本澳體育界人士馬有恆、盧景昭及陳澤武。 出席會面的葡語奧委總會代表包括果亞奧林匹克總會主席Subhash Shirodkar、巴西奧林匹克委員會代表Bernard Rajzman、安哥拉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Mário Rosa、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João Costa Alegre及果亞奧林匹克總會秘書長Gurudatta Bhakta。
…
廿一公司競投“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建造工程”
“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建造工程”今日(12月3日)上午9時30分在土地工務運輸局會議室公開開標,一共收到21家公司的標書參與投標,所提出的造價介乎3千2百多萬至4千9百多萬澳門元不等,最長施工期約為330天。 在21家投標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標書被接納;有1家公司的標書因文件部分欠缺廉潔誠信聲明書及無被剝奪競投權利聲明書而被取消資格。有8家公司需於24小時內補交澄清標書刊登公告日期聲明書。 “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建造工程”的選址地點一部分屬於鄭家大屋範圍,另一部分則位於下環街61-63號,即與鄭家大屋北面的護土牆及圍牆相鄰的社會工作局馬柯曼麗飯堂。地段面積約570平方米,呈L型佈局。是項工程分為鄭觀應故居紀念館主體建築及副樓兩個部分,總建築面積合共約2,170平方米。預計工期約330天。 鄭觀應故居紀念館主體建築面積約1,490平方米,樓高約20米,共有6層。由於下環街61-63號現時建有社會工作局的設施,新建的主樓內將預留地面層至2樓共3個樓層,作為社會工作局的設施用途,三樓至五樓則為鄭觀應故居紀念館。其中,主體建築的3樓為紀念館的入口層,接通鄭家大屋大院,為了保護鄭家大屋的景觀,主樓與鄭家大屋北面的圍牆留出約10米深的庭院綠化空間作為過渡。 至於鄭觀應故居紀念館的副樓,建築面積約680平方米,樓高約11米,共有4層,包括地面以上3層及地面以下1層,其中地面層作為鄭觀應資料閱覽室。
…
行政會日前完成討論修改《市區房屋稅規章》法律草案
為平衡以收益為課稅基礎的各項稅種包括房屋稅、職業稅及所得補充稅的稅率水平,減輕納稅人的稅務負擔,提升稅務行政效率,以及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特區政府建議修改現行《市區房屋稅規章》。 目前,根據《市區房屋稅規章》的規定,無租賃關係房屋和有租賃關係房屋,稅率分別為百分之十和百分之十六,較諸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二的職業稅及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十二的所得補充稅為高,故法案建議在維持房屋稅原有課稅架構的前提下,分別調低兩者的適用稅率。 考慮到本澳居民多居住於自置房產之內,且並無從中取得實質金錢收益,因此,建議將無租賃關係房屋的適用稅率,適當下調至百分之六,以減輕自住人士的稅務負擔;至於出租房屋,則建議將其適用稅率下調至百分之十。 與此同時,法案亦建議跟從職業稅及所得補充稅早前的修訂,取消房屋稅的憑單印花稅,以統一各稅種的徵稅方式。 在優化行政程序上,法案建議簡化《市區房屋稅規章》第二十五條所規定的申報手續,無租賃關係房屋,其業權人可以自動獲得相當於可課稅收益百分之十的年度保養及維修費用扣減,毋須再於每年一月份申報;另外,鑒於出租房屋的保養及維修費用可由業權人或租客負擔,故出租房屋的業權人,如由其負擔房屋的相關費用,則仍須依時向財政局遞交M/7格式申報書,方可獲得扣減。 最後,法案的法律效力,將適用於二零一零年的房地產收益。
…
消委會公佈超市物價普查 關注食米及油品加價幅度
消費者委員會公佈12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及“食米零售價格專項調查”報告,與上月比較,調查反映與居民密切相關主副糧食,多個牌子的泰米零售價告升,食油及奶類食飲品的零售價亦普遍上調,罐頭食品的零售價就保持穩定。 食米方面,兩項調查反映,多個牌子的泰米在多個零售點的零售價升幅約由百份之七有超過百份十二不等,平均零售價升幅亦接近百份之五,無論個別或平均升幅都比月前明顯。 食油方面,20個被調查的食油樣本中,有13樣本的平均零售價格是上漲了,最高幅接近百份之七,不過該項目的整體升幅比上次調查時的漲價情況略有放緩,整個項目平均升幅約百份之三,上次的平均升幅就超過百份之五。今年首三季,食油的零售價都維持平穩,但近兩月就持續上升,而平均升幅亦較其他產品略為明顯。 與11月比較,奶類食飲品與其他被調查的項目比較,其普遍漲價現象是最為明顯,調查的十多個奶類食飲品,包括奶粉、煉奶等的平均零售價差不多都上升了,最高升幅超過百份之十一,一般升幅亦有百份之五。 12月份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被調查的兩百多個產品中,有72個產品的平均零售價格是上升的,比上次錄得90個產品加價的數量為少,有66個產品的平均零售價格兩月間沒有變動,比上月的調查的數據增加了二十個,主要集中食米、穀類、罐頭食品及一般飲品項目,除食米價格外,其餘項目的產品零售價多月來均能維持穩定,與上月比較,平均零售價格下跌以個人衛生用品有較多數量的產品的是降價,普遍的降幅約百份之一。 消委會指出,近月本澳各類食用品的價格均有加價壓力或呈現較大的波幅,預估仍集中在食米及食油產品,該會將密切跟進本澳的物價走勢,提供更詳細的資料給消費者參考。 消委會公佈最新一次(十二月二日)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已上載於消委會網頁(www.consumer.gov.mo)供消費者瀏覽,以及擺放在消委會辦事處、圖書館及各大書局供消費者免費索取,而本澳所有流動電話用戶都可以透過其使用的網絡“Wap”隨時隨地查閱消委會最新公佈的“超級市場物價普查報告表”,消費者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該會熱線89889315。
…
車輛違泊偵測系統周一(6日)起陸續對外測試
交通事務局完成引入車輛違泊偵測系統的研究工作,並分別於宋玉生廣場兩個巴士站、南灣大馬路時代商業中心巴士站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安裝車輛違泊偵測系統,有關系統將於本月6日起陸逐展開為期三個月對外測試。局方相信透過上述系統的引入,有助監管巴士站及主要交通幹道的車輛胡亂停泊之現象,進一步提升交通流暢度及駕車安全。 多年來,澳門普遍存在不少車輛違泊現象。車輛違泊不僅造成交通擁擠,使車輛流量降低,還會增加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為透過科學化手段整治有關情況,去年交通事務局與研究單位開展車輛違泊偵測系統的研發探討工作;考慮到巴士站車輛違泊情況與個別巴士不能入站停車上落客等情況較為普遍,容易造成交通混亂,故是次研發的技術與系統主要是針對巴士站違泊及黃實線停車的個案進行監控。 車輛違泊偵測系統主要透過影像分析功能,以全自動無間斷對管制範圍進行影像數據收集,當個別車輛進入相關區間,並超出預定時間停留,再配合周邊環境,便有條件判別為一“關注事件”,警方人員可進行複實及作出判斷。如有需要,該系統亦支持全手動模式操作。 繼早前完成內部測試後,交通事務局近日先後在宋玉生廣場巴士站(中土大廈正門與建興龍廣場正門)、南灣大馬路時代商業中心巴士站及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培道學校與聖羅撒英文學校之間)安裝了車輛違泊偵測系統,預計12月6日起陸續展開為期三個月對外測試。首先於本月6日進行測試宋玉生廣場巴士站(中土大廈正門)及時代商業中心巴士站的系統,明年1月15日將再測試其餘兩個地點。 對外測試的工作主要會由治安警察局交通廳跟進,交通事務局會作出技術支援及配合,在測試期間,公眾如有任何意見,歡迎致電交通事務專線8866 6363反映。 車輛違泊技術在先進國家及地區逐漸應用,並作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交通事務局相信引進有關技術,有助改善巴士站及主要交通幹道的車輛胡亂停泊之現象,並避免乘客在非巴士站區域上落車所帶來的危險,增加道路使用者安全。
…
復康事務委員會赴京滬考察復康服務
復康事務委員會於2010年10月17至23日組織交流團到北京及上海,拜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並參觀博愛醫院、北京市西城區殘疾人聯合會、“希聯圓夢”手拉手職業康復中心、溫馨家園、天翼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聾兒康復中心及陽光心園等機構,了解內地的康復服務現況。 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容光耀(現任代局長)率14位復康事務委員會委員前往京滬進行交流,抵京翌日先拜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由該會執行理事會副理事長王乃坤介紹中殘聯的工作情況,根據2006年全國殘疾人調查報告,內地約有8,300萬殘疾人士。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央政府非常重視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包括:
- 透過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保障殘疾人權益的工作;
- 為確保殘疾人事業與經濟同步發展,已先後實施了五個“國家殘疾人事業五年規劃”;
- 大力向社會宣揚人道主義思想,消除社會對殘疾人的歧視與偏見;
- 透過發展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扶貧、無障礙建設、參政議政、文化活動、體育等工作,使殘疾人生活及社會地位得以改善。
雙方隨後就殘疾人分類分級評估工作的實施、福利發放等進行經驗分享。 交流團參觀了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屬下博愛醫院,醫院設有臨床科室和康復業務科室,包括言語聽力康復治療中心、兒童腦癱科、脊柱脊髓捐傷康復科等。另外,醫院開設中西部地區康復人才培訓項目,利用遠程教學技術,向西安、重慶、南寧等地學生提供康復服務教育課程。 交流團於10月19日拜訪北京市西城區殘疾人聯合會,並參觀了希聯圓夢手拉手職業康復中心,該中心為殘疾人士提供一個職業康復及培訓的場所,並將製成品推廣到社區,以提升殘疾人就業的權益。及後,前往參觀設於社區內並為殘疾人士提供各類型服務的綜合服務中心 - 溫馨家園。溫馨家園具備服務、活動、教育及展示四大功能,殘疾人士可就近享受康復、教育、就業及社會保障等各類型服務。 交流團結束北京之行後,隨即赴上海進行交流,參觀上海康復研究中心屬下天翼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及聾兒康復中心。天翼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採用醫學、工程、心理、社會和教育等各種手段,形成以醫療、教育、職業和社會康復為一體的康復服務體系,為殘疾人士開辦各類專業培訓課程,同時承擔全上海市盲人定向行走指導員的培訓及參與盲人定向行走評估考核的工作。聾兒康復中心為上海至全國聽障兒童提供康復服務,包括聽力檢查、助聽器驗配及維修、人工耳蝸調試及耳模制作、學習能力測試等,並為0-7歲的聽障幼兒實施全日制、寄宿制和親子課堂等康復教育。 隨後,交流團前往精神殘疾人日間康復照料站 - 陽光心園。陽光心園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包括洗衣、入廚等各類職業培訓、小組康復服務、心理輔導、音樂治療等服務。 此外,交流團於上海考察期間,適逢上海世博舉行中,前往參觀設於世博園區內的生命陽光館(殘疾人館)、中國館、澳門館等。
…